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蚀变信息场的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遥感色调异常是遥感矿化信息识别和遥感找矿的重要标志.用于蚀变信息提取的图像处理方法主要有比值增强和主成分分析两种方法.然而,如何识别和划分多光谱数据中的异常色调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章从图像增强、特征变量选择、特征变量组合分析、特征色调空间展布规律,建立研究区的模式识别字典,提出蚀变信息场理论,从蚀变信息场场强的角度对预测区的异常色调进行定量反演.在吉林东部小西南岔铜金床找矿预测中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铀矿体的围岩触变,确定了触变岩石最的带状构造及其与矿体的相对位置具有下述围岩触变的热液灿矿床,产于由石英斑岩、霏绷岩、凝灰岩和石英斑岩的凝灰熔岩粗成的古生代喳出一沉积地层中。矿体赋存于急倾斜的断裂构造中和密  相似文献   

3.
富公勤 《岩矿测试》1985,(2):103-108
云英岩主要是由白云母、石英、黄玉、电气石、萤石以及锡石、黑钨矿等矿物组成的浅色蚀变岩石。本文只讨论主要由白云母、石英、黄玉、锂电气石和萤石所组成的云英岩的蚀变类型、蚀变带序、蚀变带和成岩格子。  相似文献   

4.
云英岩主要是由白云母、石英、黄玉、电气石、萤石以及锡石、黑钨矿等矿物组成的浅色蚀变岩石。本文只讨论主要由白云母、石英、黄玉、锂电气石和萤石所组成的云英岩的蚀变类型、蚀变带序、蚀变带和成岩格子。  相似文献   

5.
对花山花岗岩体中金矿的围岩蚀变特征和围岩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蚀变模式。含金的围岩蚀变主要是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硅化和黄铁矿化,是寻找金矿体的蚀变标志,也是金矿体存在的重要特征。认为在豫西寻找金矿床,应拓展到花岗岩体中。  相似文献   

6.
豫西某角砾岩型金矿床,金矿化富集带、金矿体主要赋存于角砾岩体内的上中部。金矿化与热液蚀变有紧密时空关系。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石英化、正长石化、黑云母化以及绿帘石、绿泥石化和方解石化,并有强烈发育的钠长石化和绿钙(钠)闪石化。研究表明,成矿过程可明确划分为先锋蚀变成矿期、主体蚀变成矿期和晚期蚀变成矿期,构成了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7.
腾冲地热区出露有众多热泉泉群,地热活动频繁,岩石发生强烈蚀变,形成的主要蚀变矿物包括高岭石、绢云母、蒙脱石、I/M间层矿物、石英和蛋白石。主要蚀变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受蚀变母岩性质的控制,花岗质砂砾岩和花岗岩形成高岭石,玄武岩形成伊利石和蒙托石,安山岩中发育硅化作用。泥化作用增强的趋势是安山岩→花岗岩→玄武岩→花岗质砂砾岩。由于花岗质砂砾岩在热区内广泛分布,通过蚀变作用形成了有经济价值的高岭土矿床。  相似文献   

8.
恢复蚀变火山岩原岩的重要性,随着火山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变得愈来愈重要了。火山喷出岩的生成条件较特殊,其结构往往细小而复杂。既有斑状结构,也有隐晶质结构,有时为玻璃质结构。成分也比较复杂。有成分较稳定的结晶矿物,也有成分不定的火山玻璃。由于析出的晶体迅速冷却,来不及与岩浆反应,还可出现一些反常现象。如斜长石斑  相似文献   

9.
10.
王启明 《矿物学报》1994,14(2):105-105,T003
澳大利亚驼峰山岩体中普通角闪石的高分辨电子显微象,显示了一系列水热蚀变产生的云辉闪石系的显微结构,这些结构体在角闪石晶体沿(010)方向生长,无序分布,链体的宽度各不一致,最常见的链体宽度是3,4,5,6链体,更宽的链体较少见,大量观测结果表明,这些云辉闪石结构体多产生在角闪石颗粒边缘,晶体破裂面和解理面周围,不同当链结构体置换时,没有位锚或其他形式的破裂产生,非协调式置换为链结构体转换时伴随着角  相似文献   

11.
12.
矿物蚀变信息是地质找矿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利用遥感数据提取蚀变信息是遥感应用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对近年来蚀变信息提取涉及的遥感数据、矿物类别、常用方法等进行梳理,对比分析不同遥感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的效果,总结了遥感蚀变信息提取的发展方向.结果表明,遥感数据朝着高空间分辨率发展,蚀变信息的地面精度随之提高;光谱分辨率的提高使得可提取矿物越来越多;数学方法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升了蚀变信息提取方法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围岩蚀变是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从遥感图像中提取蚀变信息也成为一种重要手段、以波谱理论为基础,以遥感信息提取理论为依据,根据ETM 数据特征,选择多种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对吉林省东部小西南岔铜金矿南山矿区(地表植被覆盖严重)、北山矿区(地表裸露)及其外围的金泉岗地区(地表植被覆盖严重)的遥感图像处理后进行彩色合成,对色调信息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评估,提取蚀变信息,经野外实地验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全球许多碳酸盐岩储层均由构造控制的热液流体形成或改造。构造控制的碳酸盐岩储层的热液蚀变多见于宿碳酸盐岩的硫化物矿床、热液白云岩、淋滤灰岩,在许多情况下,对储层的类型、几何形态、含油性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构造控制的热液白云岩储层相和淋滤灰岩是北美的主要碳酸盐储层,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例如密执安盆地、阿帕拉契亚盆地、加拿大东部和美国的其他盆地的奥陶系,以及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的泥盆系和密西西比系,亦见于大西洋边缘的侏罗系主岩,阿拉伯湾及其他地方的侏罗系—白垩系。当流体以超过环境温度至少5℃的温度通过断…  相似文献   

15.
阿希金矿是西天山地区典型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发育了以矿体为中心,向外依次为硅化、黄铁绢英岩化和青磐岩化的蚀变分带。对矿区火山岩和蚀变岩型矿石的主量、微量元素进行了测试,并借助Isocon法对黄铁绢英岩化、硅化和石英-碳酸盐化进行了元素质量迁移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黄铁绢英岩化岩石富集SiO_2、K_2O、Ag、As、Mo、Bi和Pb,亏损CaO、Na_2O、Sr、Cs和Ba;硅化过程中富集SiO_2、Bi、Pb、Ag和As,而MgO、CaO、Na_2O、Ba和U出现亏损;石英-碳酸盐化过程中元素迁移量较大,主要富集SiO_2、MgO、CaO、Li、Ba和As,亏损K_2O、Na_2O、P_2O_5、Pb和Zn等元素。结合蚀变岩石显微特征,认为热液蚀变过程中的元素迁移与矿物的蚀变或生成直接相关,而且含Au络合物在Au成矿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陈亨亮 《福建地质》2008,27(2):137-141
蚀变围岩是在热液作用影响下,使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岩石。这种蚀变常见于热液矿床的周围,因此,研究蚀变围岩对于热液矿床成因、成矿过程元素迁移和富集规律、指导找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福州地热田的水热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热蚀变是地热活动留下来的重要痕迹,是研究地热活动的重要依据。福州地热田的水热蚀变包括水热溶蚀、永热围岩蚀变、水热沉淀和水热胶结四个方面。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这四个方面的特点,以实际资料论述了渗透性、温度、岩性特征、矿化度和pH值等物理化学因素对水热蚀变的影响。还介绍了水热蚀变矿物共生组合、生成顺序、蚀变类型及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在获得实际资料的基础上,论述了热田从早期到晚期其水热活动的演化过程。文内附较多的显微镜下照片和简单扼要的图表。  相似文献   

18.
19.
四川西部嘎依穹银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和蚀变机理唐国光(四川地矿局地质矿产研究所)嘎依穹矿床是继白玉呷村特大型含金富银多金属矿床之后,经勘查证实的又一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矿化蚀变由于受不同成矿作用和不同性质流体的影响,并存在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作用,故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