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在深入分析了我国航海通告生产流程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备考图的航海通告数字化生产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C/S模式实现了基础数据的存储与共享,解决了电子备考图的自动改正更新和航海通告的自动排版输出等技术难题。实际应用表明,提出的航海通告数字化生产新方法是先进、可行的,它实现了航海通告生产方式从手工编辑制作到计算机辅助生产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快速和准确地处理多元异构数据文档,是实现电子航海通告信息由互联网获取到生产实际应用的核心环节.基于对航海通告源数据结构与特点的分析,设计了通告预处理数据库模型、系统功能模型及工作流程,利用OCR技术、数据库技术及VS2010编程环境,研发了电子航海通告预处理系统,解决了通告文档内容的拆分与整合、识别与提取、检核与修编等...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了国内外矢量海图通告改正技术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实现矢量海图通告改正所必需的通告符号与海图要素自动转换、改正位置自动计算、改正要素自动匹配等自动处理方法,并举例说明了矢量海图通告改正的自动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航海通告编发模式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焕  刘国辉 《海洋测绘》2009,29(4):82-84
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航海通告发布工作的发展历程,重点是应用“航海通告数字化综合编辑出版系统”的情况,对航海通告编发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进行全景分析,并对今后航海通告的发展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5.
目前,利用互联网发布和获取航海通告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模式,而海图生产部门和用户主要延用了手工选择、摘录、检查和入库等操作来处理和应用通告信息,这种方式制约了海图改正和更新工作的效率。以海图人工地物要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ArcMap软件、ArcGIS Add-In组件和ArcPython编程语言等开发环境,设计了互联网在线式人工地物信息处理解决方案,研究并解决了有关人工地物通告数据的爬取及清洗、提取与修编、检索和筛选,以及图层创建和输出等关键技术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嵌入式软件成果能够极大提高海图人工地物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效率,为海图改正和更新工作提供多种数据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6.
王斌  唐岩  王伟  刘波 《海洋测绘》2016,(4):56-59
在分析传统海图与航海通告生产模式基础上,借助数据库驱动海图生产模式,研究了海图与航海通告一体化生产技术,提出海图与航海通告一体化生产技术实现方案以及数据库模型。经分析,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海洋空间地理信息数据的利用率,以及航海图书产品生产作业效率,更好地满足各种军事活动保障任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杨迎胜  王焕 《海洋测绘》2010,30(2):67-69
通过回顾航海通告结构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对比代表国外航海通告发展主流的英版航海通告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应当在借鉴国外航海通告发展成熟经验基础上,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航海通告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识别、提取和应用航海通告信息的效率和准确性,基于对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及中文电子航海通告文本特点的研究,通过语料标注、搭建、调参、训练与评价了5种命名实体识别模型,得出CNN-BiLSTM-CRF模型的识别精确率、召回率等主要指标达到70%以上,能够适应复杂的通告内容及其语境干扰,是目前最优的航海通告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结论。应用该模型可为航海通告内容的自动化、智能化提取,高效编制及快速与准确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从互联网获取航海通告数据是提高海图产品现势性、保障舰船航行安全的主要途径之一。基于对国内外网站特点、网页结构及网络爬虫技术、数据库技术的研究,提出了自动获取航海通告网页数据的总体方案;通过研发应用系统,实现了通告爬取、数据整理、数据库管理等主要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较之传统工作方式,利用该系统获取的航海通告数据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实时性和高效性,将为海图一体化生产体系提供更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源支持。  相似文献   

10.
黄小苑  邬金 《海洋测绘》2010,30(5):69-71
主要讨论了改正通告管理系统中的三个模块,改正通告编辑系统、审核系统和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结合电子海图进行改正通告编辑,自动录入测绘数据库,实现了系统间数据共享,利用数据库二次开发接口在测绘生产项目管理系统调用并审批,并最终实现内外网Web发布,提高了改正通告编辑的质量和效率,方便海图制作部门及海图用户查询、下载。  相似文献   

11.
海图更新通常是局部要素更新、但是为了防止误操作或拓扑关系变化等原因造成未更新区域要素变化,需要对全图进行检查验收,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增加了人为出错概率。以海图未更新区域自动检测为研究对象,从局部要素更新海图的质量检查内容和特点出发,结合海图更新出版流程,提出了基于数字海图矢量数据比对的质量检查方法,设计了自动更新检测流程,实现了局部更新海图未更新区域要素数据的自动质量检查。应用实践证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提高了局部要素更新海图的质量水平和质量检查效率。  相似文献   

12.
海图语言和自然语言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都具有隐喻映射关系。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普遍语法原则、转换生成规则等海图语言的语法规则,探讨了海图语言语法的两类隐喻关系,提出了语法同构性是语义解释一致性的基础,并以其作为构建通用海图语言系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解决可缩放矢量图形(SVG)中部分海图复杂矢量线、面符号无法绘制的瓶颈问题,在分析电子海图复杂矢量线、面符号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绘制方法,并对具体的处理方法与步骤进行了讨论,设计了关键算法,给予了代码实现,对算法进行了有效的验证。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实用性,绘制效率高,弥补了SVG中海图符号表达的短板,为基于SVG的海图符号库建设和后续的网络化电子海图显示与应用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陆毅  庞云  陈长林 《海洋测绘》2013,33(2):57-60
针对目前船用ECDIS系统中海图现势性的问题,以国际标准为依托,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对船用ECDIS中ENC数据的更新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ENC数据更新的优势,给出了具体的更新流程、方法手段,并通过实验证明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海图数据库的纸质海图生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目前的纸质海图生产效率,采用一种新的制图理念,制作纸质海图符号库,对ARCINFO进行二次开发,对海图数据库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现纸质海图生产与数字海图生产同步,减少重复劳动,缩短成图周期,避免了数字海图数据与纸质海图不一致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马德涛  王锐  黄毅 《海洋测绘》2013,33(1):57-59
首先分析了当前专题海图的生产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模板技术对专题海图快速成图的意义,介绍了基于模板技术的专题海图快速成图技术,并对专题海图制图模板结构进行了总体设计;最后从成图模式、工具平台和应用系统三个方面对基于模板的专题海图快速成图进行了方法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我国海图生产现状及基于数据库的海图制图技术,针对以航海图生产为主要目的的海图数据库建设中的比例尺分级问题,依据统一的样本海图选择原则,计算海部要素载负量,计算结果表明,海图载负量数值受地形、人为等因素影响大。定义一个全水深的理想海部区域,通过确定水深注记间距和载负量之间的关系、参考现有海图水深注记最小间距值和航海应用对海图比例尺分级的需求等因素,最终确定了海图数据库比例尺分级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海图生产已经实现了由传统的手工模拟制作方式到计算机辅助数字化制作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可以按不同标准为用户提供各种数字海图数据和纸质海图产品,初步形成了基于海图数据库的数字海图和纸质海图生产新模式。然而,在这一新的海图生产模式中,如何实现对多样、异构的海图数据的一体化有效更新,却是一个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十分棘手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从分析我国现行的海图生产模式及特点入手,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海图更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初步给出了适合我国的海图产品一体化更新模式,并扼要分析了相关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S-57海图数据与纸质海图在表示地理空间信息的特点,结合两者的共同点提出基于 S-57格式海图数据生产纸质海图的生产体系.提出了点、线、面三种几何形态的物标向纸质海图要素转换的模型以及纸质海图三级审查方法,这对纸质海图生产方式的革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