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在海洋信息化建设"一盘棋"的背景下,针对海洋信息安全现状,通过分析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构建海洋信息安全体系,从物理安全、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和安全管理5个方面为海洋信息的存储、传输和处理提供安全保障,并且划分了安全保护层次,对不同安全域的海洋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保护,实现了确保重点、照顾一般、适度保护、合理共享的建设目标。海洋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应该与海洋信息化建设保持同步,以保证海洋信息化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曹磊  卢文虎  蒋冰  何隆  孟繁超 《海洋信息》2023,(2):94-100+128
密码是经严格科学证明的信息安全技术,在保障网络空间安全、数据安全方面发挥着核心技术和基础支撑作用。海洋数据资源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之一。为满足海洋数据安全保护、合法合规性等密码应用需求,本文构建了海洋密码支撑体系框架,具有统一密码基础服务、统一数据保护服务、统一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统一密码综合管理四大功能,可保障海洋数据在传输、存储、访问等典型场景中的真实性、机密性和完整性,推动商用密码在海洋领域的应用和创新发展,切实提高海洋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3.
如何做到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协调发展成为海洋信息化进一步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从我国信息化和信息安全的形式出发,分析海洋信息系统安全状况,指出海洋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海洋信息系统是海洋管理与权益维护的重要支撑,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认证,广泛存在于各类海洋信息系统中的国外软硬设备,为海洋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通过分析应用国产软硬件平台的必要性,介绍了国产服务器、防火墙、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主要软硬件平台的发展状况,结合海洋信息系统的自身特点和建设需求,从数据安全、综合性能、费用投入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国产平台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对海洋信息系统的国产化步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英杰  姚嘉瑞 《海洋科学》2019,43(3):106-114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海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为了减少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害后果,以及能够在共同面对海洋灾害风险中承担起大国责任,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国内海洋防灾救灾体系与灾害防御国际合作机制。通过阐述海洋灾害防御的国际合作模式,分析当前我国参与的国际合作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如何完善我国海洋灾害防御国际合作机制以及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洋灾害风险管理体制进行探讨,以期得到稳定的海洋环境,更好地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信息世纪,人类社会全面迈入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呼之欲出。随着信息社会的扑面而来,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倚重于信息的高效利用。为此,世界各国均在各领域、各行业如火如荼地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信息化的作用和影响也随之日益凸显。对于我国海洋信息化来说,信息安全可以有效保障海洋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抵赖性、可控制性和可审查性,保证海洋信息资源在安全可控条件下的充分共享利用,确保海洋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以信息安全属性要求和相关工作为出发点,系统分析信息安全对于海洋信息化的作用和影响,以期为紧密围绕海洋信息化建设做好信息安全基础性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宇  魏海  刘显傅 《海洋信息》2013,(3):18-23,56
研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的基本模型和设计思路,结合海洋环境观测数据传输网信息系统,从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安全管理中心建设等方面具体阐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主要内容,以期对等级保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系统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安全放到海洋管理的首位,利用3S技术的无缝集成构建了海洋安全管理决策系统。该系统利用人机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界面操作,集图、像、表、文字等多媒体功能于一体,从可视化角度反映海洋安全信息,实现了海洋信息时空分布综合分析、安全事故监测预警、应急救助决策等功能,为快速、有效、合理地处理突发安全事故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使用正改变着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信息安全与保密方面,对海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对海洋数字档案的特点、网络环境下海洋数字档案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从管理、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涉外海洋调查安全事关国家海洋资源信息安全和军事地理安全.目前,我国对这一类安全的防范刚刚引起警醒.但海上安全现状和紧迫形势需要系统的成文法来规范和管理,而我国包括<涉外海洋科学研究管理规定>、<测绘法>等在内的法律法规并不能涵盖所有在海上进行的调查行为的管理,不能从根本上防范外国情报机构和军事部门以妨碍我国和平和良好秩序为目的的海洋调查行为.部分国家、国际组织和个人,总是以非海洋科学研究、非测绘的名义大摇大摆地进入到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有的还以合作的名义进入到内水和领海,从事各种情报收集、地理信息测量和军事测量活动.本研究试图从涉外海洋调查这一立法概念的立法渊源入手,分析其立法的前提条件、国际实践和国内法现实空间等,提出我国应以涉外海洋调查立法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文章根据海洋数据多样性的特点,在传统信息安全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指定网络环境下的海洋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的思路,从网络安全、主机防范和数据加密3个方面,设计集成海洋数据安全三层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南黄海重点海域防灾减灾、海洋管理的需求,运用GIS技术,集成南黄海风暴潮、海浪灾害预警报系统和风暴潮漫堤灾害评估系统,构建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防灾减灾决策支持平台,实现全方位地理信息与海洋灾害预警信息的展示和综合集成,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辅助决策水平,为江苏沿海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持,为沿海开发、防灾减灾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13.
正为加强海洋观测预报管理,规范海洋观测预报活动,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国务院制定、颁布了《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该《条例》经2012年2月15日国务院第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GIS的县市级海洋管理信息网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县市级海洋管理部门“电子政务”工程,进一步提高海洋渔政部门处理事务效率,加强政府部门与公众的交流和沟通,改善部门管理内外部环境,是“政府工程”的最终目标,其中间过程是构建县市级海洋管理信息网.以MapXtreme为基础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了基于WebGIS的县市级海洋管理信息网的构建方案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作为从事海洋高新技术研究,为海洋经济、海洋管理、公益服务及海洋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对全国海洋技术发展实施业务指导的国家级业务中心,多年来,在国家海洋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国家海洋局机关的大力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业务职能不断拓展,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6.
海堤是保护我国近海生命和生产安全的重要屏障,海堤的防御能力的评估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研究考虑海堤对海水入侵的防御内在属性,从堤身材质、护面块体、底基地质、防浪配置和堤顶高程这五个指标因子建立海堤防御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得到各指标因子的指标权重值,构建了海堤防御能力评估模型。对江苏、山东沿海海堤进行了灾害实例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对海堤的防御能力评估结果与其在海洋动力灾害过程期间的实际防御表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作为从事海洋高新技术研究,为海洋经济、海洋管理、公益服务及海洋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对全国海洋技术发展实施业务指导的国家级业务中心,多年来,在国家海洋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国家海洋局机关的大力支持及社会各界的关心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业务职能不断拓展,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目前我国海洋资料整合处理技术与资料共享服务工作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基于数字海洋的资料整合与共享应用服务新模式,通过建立规范统一的海洋资料整合处理技术,开发海洋资料整合,并制作满足不同用户的海洋环境信息产品。在此基础上,利用并行、虚拟技术,建立基于数字海洋的共享应用服务系统,有效实现海量数据管理与共享。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海洋综合管理业务需求,开展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信息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目前我国海洋资料整合处理技术与资料共享服务工作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基于数字海洋的资料整合与共享应用服务新模式,通过建立规范统一的海洋资料整合处理技术,开发海洋资料整合,并制作满足不同用户的海洋环境信息产品。在此基础上,利用并行、虚拟技术,建立基于数字海洋的共享应用服务系统,有效实现海量数据管理与共享。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海洋综合管理业务需求,开展海洋环境与基础地理信息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20.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国家海洋局直属的财政补助事业单位,主要职能是从事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对全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实施业务指导,为海洋经济、海洋管理、公益服务及海洋安全提供保障和服务,是从事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化管理、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和海域管理政策与技术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心现有人员编制38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55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63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