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简述了在道路施工测量中采用随机放样方法的必要性和适用性,可将其作为常规放样方法的一种补充。在道路坐标系统下对于各种曲线线形的随机放样的原理和方法作了详细的解析,并基于缓和曲线及其平行线以其自身弧长为变量的参数方程,提出了在缓和曲线范围内实现随机放样的严密算法,较好地解决了自动解算问题。为编制通用的模块化程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根据缓和曲线高斯坐标放样曲线的新方法 ,阐述了缓和曲线高斯坐标的采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还原方法计算卵型曲线中间缓和曲线点坐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卵型曲线特点,提出将卵型曲线中间段缓和曲线还原为完整缓和曲线形式计算放样坐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桥梁缓和曲线段护栏的放样方法及计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桥梁缓和曲线段护栏曲线的弦线支距法放样的方法和原理;在论证了护栏曲线的性质后,提出了严密的坐标计算模型,并详细讨论了现有测设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精度,指出了实际工作中应采用的放样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带缓和曲线的特大桥桥墩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及桥墩放样方法,以及Leica全站仪在桥梁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毅 《地理空间信息》2010,8(3):112-115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1]给出的四级公路超高、加宽缓和段的加宽过渡方式有三角形渐变与近似切线渐变两种。推导了切线渐变加宽的严密公式,并将其应用到含超高、加宽缓和段的圆曲线数字化放样中,实现了道路曲线加桩的数字化放样。  相似文献   

7.
缓和曲线坐标计算误差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谯生有 《测绘通报》2001,(11):37-38,43
通过在独立坐标系内推导缓和曲线坐标计算表达式中第n项多项式的通式,分析了计算缓和曲线坐标时,取级数展开式前n项时的计算误差,以便在线路测量计算时选取合适的n值,确保计算误差可以忽略,不影响点位的放样精度。  相似文献   

8.
根据线路设计资料提供的曲线主点(直线起点)里程、坐标、切线(直线)方位角、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的已知数据,计算出任意线形的中桩、边计在线路统一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程序,以线路附近的控制点或加密点为测站,准确、快速放样各点。  相似文献   

9.
利用Excel软件计算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放样数据,可有效解决坐标的计算问题,提高内业工作效率,并提出坐标法测设曲线的方法,分析了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坐标放样方法保证曲线测设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带缓和曲线的特大桥桥墩在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计算及桥墩放样方法 ,以及Leica全站仪在桥梁施工放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与缓和曲线及其平行线有关的面积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全信 《测绘工程》2004,13(4):35-39
列出了缓和曲线平行线间面积计算公式和缓和曲线弓形面积公式,运用简单几何原理推出了缓和曲线平行线弓形面积的通用计算公式,并附有算例相验证.讨论了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从直线段到曲线段(缓和曲线和圆曲线)利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测设线路横断面的原理,介绍了利用全站仪测设线路横断面的方法及步骤,实现了线路横断面测设的快速进行,为一体化作业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根据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的测设原理,应用了面向对象的VB语言,设计了曲线主点(五大桩)与细部点(各中桩)的坐标检核,实现了中线测量中任意点坐标的快速计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工程测量中曲线测设的各种方法总结,论述了曲线放样的数学原理及程序编制方法。分别介绍了圆曲线、综合曲线放样方法的过程。探讨了一种放样缓和曲线及其边线的方法,此法在实际工作中有良好的效果,满足了公路、铁路、桥梁等工程测量设计工作对数据准确可靠的需要。无论是工程进程各阶段的测量工作,还是不同工程的测量工作,都需要根据误差分析和测量平差理论选择适当的测量手段,并对测量成果进行处理和分析,也就是说,测量数据处理是工程测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单基站CORS定位技术原理以及CORS的基本算法和发布方式。比较了单基站CORS和常规RTK定位技术,体现了CORS系统的优势。着重介绍了使用单基站CORS放样的具体步骤,包括点位放样、直线放样和曲线放样。为今后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线路放样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计算线路曲线段中桩测量坐标的切线坐标变换法和圆心坐标变换法两种计算方法。详细地介绍了两种计算方法的原理、程序实现的过程以及用一组数据进行试算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重点阐述高等级公路非标准缓和曲线的施工放样测量.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的一种线型,起缓和过渡作用,其目的在于保证车辆由直线进入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进入直线)时的横向稳定,缓和曲线的曲率半径随曲线长度的增加而均匀连续地变小,本文综合了各种情况下的曲线计算,给出了直接计算和间接计算两种计算方法,并用C编写了计算...  相似文献   

18.
铁路既有曲线整正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华云 《测绘工程》2003,12(3):55-56
给出了全站仪任意点设站测量既有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方法,对曲线整正中半径选择、缓和曲线长度选配、拨距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讨论的方法及推导的公式可以直接应用于既有曲线整正作业。  相似文献   

19.
G. T. M. 《测量评论》2013,45(37):439-448
Abstract

The original object of a transition curve was to ease the change from a straight line of communication to a circular line, or vice versa. It may even be laid out to connect one circular curve with another of different radius. In this manner the discomfort and even the danger to travellers in vehicles traversing such lines of way are obviated, abrupt variations of acceleration being overcome. The first curve to be used for this purpose was the elastica, introduced by Froude about 1842, and it is worthy of note that in their initial lengths all transition curves conform closely to this earliest form of easement. It is indeed obvious that, since the circle is a curve of the second order, an easing curve must be of a higher order ; the curve of the next higher order is of the third degree, and of all such curves the cubic parabola is the simplest, its equation being a2y ==x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