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与关键金属成矿: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专辑重点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入手,结合地质过程和区域地质及一些具体矿床实例的研究,探讨关键金属的成矿规律。包括22篇文章,内容涵盖钨、锡、铌、钽、钛、锑、铀、铼、硼、钼、铜等多种关键金属的成矿规律。矿床是元素异常富集的地质体,因此,元素在不同地质  相似文献   

2.
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成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基于成矿“时间维”造就“空间维”的活动论新思维,提出了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成矿概念,即成矿构造背“景”、成矿构造聚敛“场”、金属成矿“相”和矿“床”4个成矿等级在1个金属成矿省内的成矿作用,及其随着地质历史演化进程,通过在一定地质时期的一定地质事件,促发4个不同等级的成矿组成以一定规律发生耦合。不耦合者不成矿,一般耦合仅成一般规模矿床,最佳耦合导致巨量金属堆积,形成特大型矿床。文章以华北板块北缘及其北侧金属成矿省为例,通过成矿等级体制的有序耦合、耦合程度及其巨量金属堆积机制的研究,发现巨量金属的堆积是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内,由一定的地质事件激发常规成矿作用发生异常“引潮共振”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成矿系列的缺位问题及其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文章在燕山地区找矿实践中,应用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和分析方法开展了成矿预测研究,提出了成矿系列缺位概念,其含义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矿床的成矿系列概念,经对该区地质演化历史、矿床形成地质环境、成矿作用、成矿物质、矿床时空分布规律、成矿系列模式、成矿体系的系统研究后,确定的成矿体系中各个序次的成矿系列在空间、时代、矿床类型、成矿元素(矿种)等方面应当存在而尚未被发现的部分。并把成矿系列缺位分出4个类别,即成矿系列空间缺位、成矿系列时代缺位、矿床类型缺位、矿床成矿元素(矿种)缺位。对运用成矿系列缺位概念进行成矿预测时应重点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列举了成矿系列缺位预测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4.
朱笑青  许志斌  王富东 《矿物学报》2007,27(Z1):406-407
西方国家地质界不太用"矿床学"这个术语,而更多的是"经济地质学",国内地质界习惯于把矿床学与经济地质学等同起来,实际的做法却不是这样.我们的矿床学家与矿床地球化学家热衷于研究矿床的成因、成矿元素在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以及成矿摸式等,对于成矿元素的工业用途、市场经济、采选冶技术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却知之甚少,甚至不予理睬,从而不能对矿床做出综合的、全面的评价,因为他只是一位矿床学家或矿床地球化学家,而不是经济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5.
矿床的成矿系列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论述了矿床成矿系列的主要学术思想及研究趋势。文中强调指出,矿床成矿系列概念视成矿是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质环境中的组成部分,其本身是四维空间中的成矿整体,它们在地史演化过程中从空间的分布、成矿物质的组成都经历着演化,并有一定规律。笔者着重阐明了成矿系列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研究基础、命名及分类系统,以及不同地质作用对成矿系列所占的份额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矿床成矿系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省内矿床的形成时代、成矿环境、地质成矿作用及矿床"自然组合"的研究认识,认为矿床是地质环境中的组成部分,成矿作用是形成地质环境的地质作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个地质历史阶段的地质构造环境(单元)中的矿床与一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有关。利用在一定的地质历史时期或构造运动阶段,在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及构造部位,与一定的地质成矿作用有关,形成一组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的自然组合这一成矿系列概念,基本确定了甘肃省内成矿系列序次,重点是对成矿系列进行了划分和鉴别,提出全省有11个成矿系列类型、39个成矿系列的新认识。论证了成矿系列的产出特征,确定出各系列的矿床式。  相似文献   

7.
Sedex型矿床成矿系统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韩发  孙海田 《地学前缘》1999,6(1):139-142
系统总结了Sedex型矿床产出的构造背景、地质环境、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化流体来源及成矿模式等问题。结合某些最新研究成果,对该类型矿床的Pb、Si、B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以加拿大科迪勒拉地区页岩容矿的Zn Pb矿床、中国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及澳大利亚布罗肯希尔Pb Zn Ag矿床为例,深入讨论了Pb、Si、B的来源及其对矿床成因的指示意义。对产于不同地质环境下现代海底热液成矿系统的研究证明,有沉积物覆盖和无沉积物覆盖海底成矿热流体的化学组成及Pb、Sr、B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明显不同。前者富含与陆壳物质有关的金属组合及NH4,并富含放射成因Pb和Sr的组分,后者富含与洋壳玄武岩有关的金属组合,但特别贫NH4。这种不同与古代Sedex型和塞浦路斯型矿床之间化学组成的差别十分相似,它意味着前者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伏陆壳岩石,并为其富含B,Ba,Ag,As,Sb,W,Sn,Hg,Mn等元素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在特定地球化学背景下,上述那些元素也能形成独立的Sedex型矿床,同时强调了注意寻找这种新型矿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略论华南中生代花岗岩成矿系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崇真 《矿床地质》1983,2(1):38-47
随着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矿床分类学从单一矿种、单一类型的描述和归纳,发展到成矿系列的研究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矿床学家就已经注意到某些不同矿种、不同类型矿床之间的成因联系,以及它们在时间上的演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带性。1978年程裕淇等提出成矿系列的概念。在其后的一些学术会议上,不断有人论及各种矿床的成矿系列、成矿模式或矿床组合问题。最近,程裕淇等又对成矿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9.
冈底斯成矿带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成矿带之一,目前已探获的铜金属资源量大于3000万t、铅锌金属资源量大于730万t。前人对该带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成矿理论等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突破性的成果,文章结合成矿带最新勘查和研究进展,开展了以下总结工作:①划分了矿床类型。成矿带已发现的矿床类型包括:斑岩型铜金、铜钼、钼(铜)矿床,矽卡岩型铜、铅锌、铁、钨钼矿床,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铅锌银、铯、自然硫矿床,沉积型石膏、煤等;②收集汇总了矿床成岩成矿高精度年龄学数据,总结了成矿时代分布规律,划分了石炭纪、晚三叠世—侏罗纪、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晚期—始新世早期、渐新世、中新世、第四纪7个成矿期;③总结了不同矿床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探讨了矿床东西向成带、南北向成串的控制因素;④收集了典型矿床金属硫化物的硫、铅同位素数据,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对成矿元素的影响:幔源物质→壳幔混合物质→壳源物质依次对应了Cu-Au→ Cu-Mo→Pb-Zn成矿元素的分布;⑤厘定了5个成矿系列,包括冈底斯与晚古生代沉积成矿作用有关的石膏矿床成矿系列;冈底斯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中酸性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Cu、Au、Ag、Fe矿床成矿系列;冈底斯与晚中生代沉积成矿作用有关的煤矿床成矿系列;冈底斯与喜马拉雅期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Cu、Mo、Pb、Zn、Au、Ag、W、Fe、Co矿床成矿系列;冈底斯与新生代沉积成矿作用有关的砂金矿床成矿系列;⑥探讨了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成矿专属性与成矿继承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广 《矿床地质》1983,2(1):1-10
成矿规律(Metallogenie)是研究控制矿床生成的各种因素和条件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地质时间和空间中的综合表现,即矿床生成和分布的规律。控制岩浆成因矿床成矿的主要因素,就是岩浆、构造及岩性,而地层控制实质上是岩性加上一定的地质时间概念。在岩浆控制成矿因素中,为人们所经常注意,也是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即以岩浆岩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中心的成矿专属性(Metallog-  相似文献   

11.
金属成矿省成矿年代学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荣富  熊群尧 《地学前缘》1999,6(2):325-334
以华北地台北缘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为实例讨论近10年国内外成矿年代学研究的若干新进展,内容涉及成矿年代学研究的金属成矿省等级体制成矿的年代学背景,代表性地区的金属矿床成矿年代演化,金属成矿省成矿事件的年代鉴证,成矿年代省和成矿代区的建立。文中重点提出,成矿年代学科,不同于矿床成矿年代和同位素测年技术。它是在一定的成矿区域内矿床成矿年代区域的和地质历史演化,做出成矿热事件和建立成矿年代省的年代鉴让  相似文献   

12.
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角度阐述了研究区的金矿成矿大地构造环境,及在不同成矿地质环境中产出的主要金矿床类型,代表性金矿床地质特征。从金成矿的地质背景、构造环境和岩浆活动等方面,结合地质事件和成矿作用的时间演化,总结了金矿成矿地层控矿规律、构造控矿规律、岩浆岩控矿规律和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中三级专题湘南锡铅锌多金属隐伏矿预测研究的部分成果。在系统研究多金属成矿地质环境后,从解剖重点矿田、矿床入手,研究区内成矿规律,分析两类(同熔、重熔)岩浆的同熔、重熔、分异演化机制和沉积成岩机理与成矿的内在联系,探讨物质来源,成矿溶液性质和矿床成因,进而划分出同熔岩浆、重熔岩浆和层控等三大成矿系列,并依据成矿方式、围岩蚀变、矿物组合、矿体产状等细分出22个矿化类型(亚类),建立了成矿模式。依据成矿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及矿床分带特征,总结了寻找隐伏矿床的找矿模式(标志)和找矿系统,并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卢氏-栾川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多金属成矿区。通过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环境多样性分析,将研究区铅锌矿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MVT型铅锌矿床和SEDEX型铅锌矿床。在此基础上,利用“成矿专属性”和“成矿多样性”相结合的找矿思路,对矿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进行远景评价,指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是全国重要的矿产资源生产基地,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矿产资源。运用成矿系列的理论和方法,以辽宁省区域构造演化为基础,充分研究省内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与一定成矿作用有关的重要矿产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环境、成矿时代、成矿作用、成矿演化规律,以及与矿床形成有关的地层、岩浆岩、构造、围岩蚀变等特征。重新厘定了辽宁省重要矿产成矿系列,划分了16个成矿系列、17个成矿亚系列。从成矿环境、成矿时代的横向上与构造单元、矿集区的垂向上,结合成矿作用、矿床组合划分了成矿谱系。最后阐述了成矿系列及成矿谱系的特征。辽宁省重要矿种成矿系列和成矿谱系的划分,对深入研究辽宁省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矿产勘查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西南三江地区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彪  邓军  张长青 《地质学报》2014,88(12):2532-2544
以沉积岩为容矿围岩的铅锌矿床种类繁多,储量巨大,是世界上铅、锌资源的主要来源,因此,一直受到矿床学家和地质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三江特提斯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成矿条件和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而成为矿床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研究区广泛发育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空间上与自北向南发育的各新生代沉积盆地密切相伴;成矿发生在喜马拉雅碰撞造山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阶段,成矿时代主要集中在41~20 Ma之间;矿床主要赋存在二叠统和三叠统灰岩地层中;矿床分布受区域逆冲-推覆系统控制,表现为近NS向断层控制矿床分布的区域性特点;矿化主要表现为热液充填逆冲断层上盘中各次级构造、裂隙和开放空间成矿;围岩蚀变较弱,主要为方解石化;主成矿元素Pb+Zn外,往往还伴生大量诸如Ag、Sr、Sb、Cu等元素.基于区域成矿特征和成矿规律,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蓟县地区是天津市重要的金属矿产成矿带,分布有钨、金、钼、铜、锰等矿产资源。其中,钨成矿与岩浆活动有着密切关系,成矿岩体主要为印支晚期中酸性岩体,矿床为石英脉型。通过研究典型矿床沿河钨矿,分析了该区钨成矿地质特征,研究了区域成矿规律;利用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信息,建立了区域预测模型;运用综合地质信息法圈定最小预测区2个,采用脉状矿床资源量估算法估算钨矿资源量约50 000t。蓟县地区钨矿仍有一定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与特大型矿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裴荣富 《矿床地质》1997,16(2):169-170,180
金属成矿省地质历史演化与特大型矿床裴荣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北京)金属成矿省的地质历史演化是成矿学中的重大研究问题,近百年来,特别是通过28、29、30届世界地质大会的专题讨论,有了新发展。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变革了过去在成矿“空间”上看“时...  相似文献   

19.
河南卢氏-栾川地区铅锌矿成矿多样性分析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河南省卢氏-栾川地区位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秦岭造山带的衔接部位,是中国重要的钼、钨、铅、锌多金属成矿区。通过控矿地质条件与成矿环境多样性分析,将研究区铅锌矿划分为3种成因类型:岩浆热液交代型铅锌矿床、MVT型铅锌矿床和SEDEX型铅锌矿床。在此基础上,利用“成矿专属性”和“成矿多样性”相结合的找矿思路,对矿区不同类型矿床成矿进行远景评价,指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及典型矿床特征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大兴安岭雅鲁地区铅锌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雅鲁地区的主要矿床类型为热液型铅锌矿,成矿受特定的岩浆岩、构造、地层的控制,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根据成矿规律对雅鲁地区的铅锌多金属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