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级气象台公共气象服务发布与管理平台是在湘西州气象局现有的气象预报工作平台(WOSIS、MICAPS)基础上设计的,实现了气象警报管理与资料服务、公共气象服务气象警报发布平台、公共气象服务产品管理等多项功能。该平台采用C/S模式,在Microsoft Windows环境下VB6.0SP6开发,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客户端不需要安装插件就可以使用。该平台通过使用多种气象警报发布手段与管理办法,有效解决气象灾害警报发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公共气象服务的工作效率与质量,提升了气象台业务管理水平,解决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传输问题。  相似文献   

2.
陕西气象部门契合"微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发展气象政务微博,着力拓展气象信息的覆盖面和受众面。结合"陕西气象"微博发展情况,总结微博在气象信息传递中的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挖掘微博平台气象信息服务优势,探索公共气象服务多样化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博已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平台,开拓了互联网时代气象信息发布的新领域。结合微博平台特点,介绍"青岛气象"官方微博开博以来在公众服务领域中的服务特色,并通过分析大量的用户数据对"青岛气象"官方微博用户个人特征、兴趣和微博吸引力等各种行为进行挖掘,从而优化信息传递质量。同时根据气象微博调查数据分析内容,提出了发展建议,明确了服务方向,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坚实基础,以便提升气象服务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4.
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影响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气象资料管理与分析应用能力、精细化预报、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支撑以及气象信息发布等关键环节,结合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实际需求,着力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成了"施秉县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实现了"业务系统集约化、数据查询便捷化、产品制作智能化、一键发布自动化",并应用于公共气象服务实践。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气象局组织开发的以标准化、规范化、统一数据环境和信息网络为支撑,集气象综合观测、气象预警预报、公共气象服务、农业气象服务、一键式发布和业务管理为一体的"河南省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平台",为县级综合气象业务的开展提供集约高效的工作平台,为加快基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提供坚实的支撑。平台采用集约化的数据环境和B/S架构,利用跨平台的Java语言开发,采用开源框架结构设计,平台的运维在省级信息中心,减轻了基层业务人员的运维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气象微博在陕西公共气象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博以其快速、方便、分享、互动、时尚的特点,成为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和传播气象预警信息的重要手段,可以作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组成部分。陕西气象部门利用腾讯微博,积极打造公共气象服务的新途径,宣传西安世园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和气象科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就如何进一步利用微博拓展气象服务的实现方式、建立长效机制,提出了明确定位、加强管理、增强互动、合作双赢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欢  戴京笛  林行  杨凡  杨蕾 《山东气象》2016,36(4):47-49
总结青岛市气象微博开播两年来积极作用显示,该平台发挥了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窗口的作用,显现出了官方平台的权威性,灵活的交流平台也推动了气象部门科普工作的日常化,同时也存在微信等新媒体冲击下用户增长乏力、信息包装亟待提高等问题,有待于把握微博、微信和客户端等新媒体快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注重发布形式的多样化,以构建更为高效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于雪涛  奚砚涛  芮小平  蒋之犇 《气象》2011,37(11):1431-1437
为了做好政府的公共气象服务,改善当前服务产品形式单一的局面,作者重点研究了MICAPS软件下的风云卫星云图实现在线浏览和定量分析的关键技术。首先结合ArcGIS Engine完成了该类云图向多波段栅格img格式的转换,生成了自带颜色和投影坐标的栅格云图。然后采用ArcGIS Server构建了栅格云图的网络发布平台,实现了云图在Web环境下的发布、查询和浏览,并采用GIS统计分析方法,提出并实现了云图的定量统计与分析。经测试,该平台可高效地运行于当前Web环境,完全能够适应当前带宽传输及满足主流电脑浏览和分析的需要。该平台应用到包头市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中,使当地气象局在公共气象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为公众了解气象和预报员制作气象预警预报提供了一个气象信息辅助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9.
为建设符合新发展需求的公共气象服务平台,提高气象服务效率和集约化、现代化水平,设计了广东省公共气象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有集约发布、产品库、产品制作等模块,能够为值班员提供产品制作、发布、存储、查询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广州市气象部门建立的气象精细化预报产品制作平台、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以及分发平台架构等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阐述了针对2014年3月29日—4月3日广州市罕见的暴雨过程,广州市气象信息网络中心借助广州市气象信息服务系统,通过电视、短信、微博、气象网站、PDA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渠道向政府、公众提供精细化气象服务信息的过程。阐明了应用广州天气官方微博播发信息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落脚点。结果表明,广州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在此次广州2014年首场暴雨天气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成效。  相似文献   

11.
柳江县综合气象服务平台将数据采集、数据监控显示、乡镇精细化预报制作及发布、日常决策气象服务材料制作与上传、山洪地质灾害预警服务、农业气象服务、林业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网站等业务集中到一个综合平台上实现,以适应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能更好地为地方防灾减灾、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同时使台站服务材料的制作和发送更加便捷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谢坤  陈申鹏 《广东气象》2015,37(1):59-61
根据"深圳天气"官方微博和微信的维护经验,结合2014年2次暴雨和1次台风服务,分析这两种新媒体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并进行比较、分析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就如何在重大灾害天气过程和日常天气下维护微博和微信提出建议。认为微博适合于日常随时分享气象科普,在灾害天气时可以高频率地发布信息;微信适合在重大天气前推送消息,准确及时、送达率高,提醒关注粉丝提前做好防御。微信在未来气象服务中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其推送信息的转发分享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微信自动回复功能可以与实况、预警相结合,方便用户获取定点预报或其他预报产品,比微博预报员互动回复效率高。  相似文献   

13.
市县级公共气象服务集约化业务平台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李蕊  刘胤田 《气象科技》2016,44(3):363-368
为了适应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发了市县级公共气象服务集约化业务平台,设计了业务面板,使基层台站软件操作简单化,并以气象服务产品为主线,将产品贯穿软件使用的全过程,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管理标准化,业务规范化。该平台系统开发了气象服务业务发现引擎、气象资料实时计算引擎、气象信息可视化引擎、服务产品制作模板引擎和综合工具引擎,为产品制作智能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基于服务任务调度模型,采用多线程、多进程和负载均衡技术实现真正的气象服务产品一键式发布,解决了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和发布环节的主要难点,提高了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简称“一体化平台”),是在气象业务系统集约化、自动化、智能化的建设要求下,为满足山东气象现代业务发展要求,解决山东气象业务运行中的诸多关键问题,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山东全省天气预报业务设计研发的高度集约化的智能业务平台。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基于内网 WebGIS 的气象数据渲染,基于 CIMISS、Oracle、Redis的三级数据库架构,基于 FTP、SMTP、传真服务器、阿里短信等技术的一键式发布引擎,基于 WebOffice的智能网格预报定制化气象服务,建立了山东短时和临近预报业务体系,融合了山东省气象部门近年来的多项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实况监测、短时临近预报、山洪预警、网格预报、产品制作发布、预报共享、预报检验和业务管理等功能。一体化平台支撑了 “省—市—县” 三级台站的天气预报业务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提升了监测分析、短时和临近预警、决策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气象信息在微博、微信上传播,具备时效性好、传播面广、符合当下阅读习惯等诸多优势;更好满足了气象信息,尤其是预报、预测、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广泛发布的需求。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ging),最初是指提供微型网络日志服务一类的社交网站;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微博的主要运行载体变为移动客户端,进而增添了即时通信等功能。在我国,新浪公司从2009年起运营"新浪微博"(Weibo),其用户量、访问量在国内居首位,并已  相似文献   

16.
基于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气象服务层次和发展重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贾天清  黄光明 《广东气象》2010,32(5):34-35,41
根据传播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和行为改变理论,分析公共气象服务的4个阶段和4个境界,提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层次和发展重点,增强公共气象服务核心竞争力。公共气象服务4个层次是:气象信息、气象知识、气象行动和气象幸福度;核心竞争力就是:预报准确率和"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兴起,愈来愈多的人习惯于将微博、微信作为其获取信息的首要来源,各类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应运而生。对于气象部门来说,微博、微信公众号正以其高效性、快捷性、互动性等优势,发展成为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平台。霾天气是近几年来公众关注度最高的天气现象之一,在霾天气的公众气象服务中,各级气象部门的官方微博、微信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央气象台"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例,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央气象台利用新媒体载体进行霾天气公众气象服务的特点,并针对微博、微信在公众气象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进行探讨。分析得出:(1)"中央气象台"微博账号霾天气微博中,霾预报及实况相关的原创短微博(140字内)受公众关注度最高;(2)"中央气象台"微信公众号中,霾天气微信关注度较台风类微信明显偏低,与其他类天气基本持平;(3)"中央气象台"微博与网友互动能力上较为薄弱,需加强后台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电视、广播、报刊、电话、电子显示屏等传统媒体及微信、微博、气象网站、手机app等新媒体在气象信息传播服务中的发展变化。分析发现,近十年传统气象信息传播方式所占份额出现下降趋势,而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新媒体发展迅速,社会力量开始参与气象信息传播服务。新时期,气象信息服务呈现新特征,气象信息产品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提供主体更加多元,气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气象信息传播方式更新迭代,反映出7大趋势:发布主体与传播主体渐相分离;气象信息附加值将被深度挖掘;创新力量加入气象服务市场,民营气象公司发展势头强劲;气象事业单位重在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气象数据服务以及平台服务和技术支撑,其核心任务是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精细化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立根之本;气象信息服务多技术融合发展及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社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气象服务解决的将不仅仅是气象信息传播的问题,更是解决如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气象服务、发挥气象信息更大社会价值的问题。新技术的发展使气象与其他行业融合成为可能,借助国家"互联网+"战略,气象服务市场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9.
决策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决策气象服务水平,广州市气象局基于FAST平台和相关数据库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通过采用Postgre SQL数据库及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案,Java语言开发及Java EE平台管理,并使用模块式设计,系统实现了决策产品制作流程化操作和一键式发布,做到了预报结论一致性、服务有痕迹和产品标准化,有效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气象影视服务是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是防灾减灾、服务大众的有效途径。而气象影视事业的快速发展,给气象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从三个方面入手,对气象影视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大众进行分析,从部门横向合作、节目创新、素材的优化与组合、网络传输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气象影视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