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1962-2012年清远市7个气象观测站的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雨日数资料对清远市寒露风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51年来清远市总共出现537次寒露风过程,平均每次过程6.4d,过程平均气温20.6℃。寒露风总天数和寒露风过程次数分别以0.532d/年和0.071次/年减少;寒露风过程年平均天数、总天数均为北多南少;北部三连地区年平均寒露风次数在2次以上,南部和阳山1.3次以下;在日期方面,北部三连地区年平均出现寒露风日期在9月下旬,南部和阳山出现平均出现日期在10月上旬到中旬,南北最早和最迟出现日期相差大。寒露风年景方面,清远集中在轻度年景和无出现寒露风过程,佛冈、英德、阳山集中在轻度和中度年景,北部三连地区集中在中度、重度年景。清远市出现的寒露风过程多为干型,其次是湿型,混合型最少。  相似文献   

2.
基于连州市1952—2013年地面测站气象资料以及农业气象测站水稻观测资料,对寒露风的特点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连州市的寒露风初日呈现缓慢的逐年推迟趋势,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推迟趋势更为明显;连州每年基本都会出现寒露风天气,平均每年出现2.1次,年最多次数为4次,中、重度寒露风平均每年出现1.03次,出现类型主要以干型寒露风为主。中、重度寒露风往往会引起晚稻大范围的减产。  相似文献   

3.
贵港近50年寒露风发生规律分析及对晚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贵港气象观测站近50年的9月、10月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雨日资料,对贵港的寒露风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贵港寒露风天气过程发生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贵港出现寒露风天气的平均日期为10月17日,最早日期9月20日,出现的概率达到86%,其中湿冷型寒露风天气过程占59%,中度和重度等级寒露风天气分别占28%、24%。同时结合贵港晚稻的生长发育期,研究寒露风对贵港晚稻的影响,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寒露风是我区晚稻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如能了解掌握好第一次寒露风出现的日期情况,对部署晚稻生产有所帮助。为此,我们对全区台站1958~1980年的第一次寒露风出现的日期进行了统计分析,兹介绍于下。 一、标准 根据我区晚稻的常规品种,群众实践经  相似文献   

5.
利用阿勒泰基准气候站日最低气温资料,资料长度从1954年到2016年的春季(每年2月26日至5月31日,共计63年),以日最低气温及其降温幅度为指标,整理出阿勒泰市63年寒潮过程数据库,分析阿勒泰市近63a来寒潮过程的频数以及强度相关6个指标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1954~2016年春季(3~5月)阿勒泰市共发生寒潮天气过程226次,平均每年发生3.6次。3月平均每年出现1.8次, 4月1.1次,5月0.7次。共有17a为寒潮发生异常偏少年份,16a为异常偏多年份。3月上旬和3月中旬为寒潮天气过程发生最多的时段。(2)春季寒潮频数以每10a/0.1次的速率在递减。月际尺度上,3月和5月发生寒潮天气过程递减,4月递增。年代际1950年代最多,2010-2016年最少。(3)春季寒潮天气过程持续日数在1~7d,其中持续2d的寒潮过程最多,占春季寒潮过程的49%。持续时间在1~3d的寒潮天气过程占92%。(4)春季寒潮降温过程平均降温幅度为-12.7℃,降温幅度平均值最大在3月。最大24h、48h和72h降温幅度平均值分别为-8.9℃、-12.5℃和-14.3℃。(5)春季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值为-11.8℃。寒潮降温过程最低气温平均距平值为-7.6℃。  相似文献   

6.
一、寒露风指标及气候规律。 寒露节气前后,受北方冷空气南下影响,造成日均温≤21.0度,连续≥3天的低温夫气,对晚稻抽穗扬花造成低温冷害,结实率低,空秕粒增加,产量低,即称寒露风。我县历年寒露风多年平均出现日期为10月1日,最早出现于9月12日(1967年),最迟出现于10月23日(1983年),振幅40天。9—10月出现各占一半,多数年份出现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占68.8%,9月中旬占12.5%,10月中下旬出现占18.8%。  相似文献   

7.
杨文雄  陈军  易丁 《贵州气象》2013,37(1):26-28
根据玉屏国家一般气象站1961年1月—2010年12月雷暴观测记录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年雷暴日数进行线性模拟,结合5 a滑动平均和累计距平方法,分析玉屏县50 a来年雷暴日数的年、月、日变化特征。得出了如下结论:玉屏县近50 a来年雷暴日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历年平均雷暴日数47 d,每10 a平均减少2 d;1985年为年雷暴日数出现转折的年份,但突变分析不显著。雷暴天气在全年均有发生,呈双峰型分布,最大峰值出现在7-8月,平均8.5 d和8.6 d,次大峰值出现在4月,平均7.6 d;夏季是雷暴天气多发季节,雷暴日数占全年的47%,春季是雷暴天气次多发季节,占雷暴日数38%,秋、冬季雷暴天气占8%和7%。一日中雷暴出现的高峰时段12-18 h,以14-16 h出现概率为最大,占26%。雷暴初日有提早趋势,终日有推迟趋势。  相似文献   

8.
根据平远县气象观测站1961-2011年的雷暴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滑动平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平远县近51年雷暴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平远县年平均雷暴日65.1 d,年际变化大,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397 5d/年;全年各月均可能发生雷暴,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了全年的90%;87%的雷暴发生在白天,以13:00-19:00时最活跃,约占了总雷暴数的70%;平远雷暴在1985年前后发生了减少性突变;统计中出现3次异常年份和12次严重事件年份,偏多年份基本出现在突变前,而偏少年份均出现在突变后;雷暴初、终日均有提前的趋势,而持续期呈缩短趋势.  相似文献   

9.
由于气候异常,1997年9月中、下旬广西出现了初日早、气温低、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短的两次寒露风天气过程;10月上、中旬桂北大部、桂中局部再一次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寒露风天气过程。对这三次寒露风出现的时间、强度、影响范围及其对晚稻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0.
一、西安机场雷暴天气的气候分析西安机场雷暴天气不是很多,平均每年约出现14天左右,最多年份出现过27天(1971年),最少年份仅8天(1981年),与关中地区各机场比较,雷暴出现日数相接近。 4-10月份是西安机场雷暴期,初雷多出现在4月份以后,个别年份在3月份即出现。终雷一般止于9月,但也有延迟到10月份的情况。6-8月为雷暴盛行期,该期间内出现的雷暴日数占75%,尤以8月份最多,平均为4.5天;7月份次之,平均为3.8天。下面就西安机场雷暴天气作一简要气候分析:  相似文献   

11.
1罕见高温酷热天气2003年夏季7~9月我省受强盛副高控制,出现了罕见持续高温天气(表1)。2冷空气过程2003年9月19~21日,我省出现了1次中等偏强冷空气过程,日平均气温由28~29℃下降到20~22℃,过程降温幅度为7~8℃。表17~9月全省高温日统计一览表月份≥35℃超过40站的天数≥38℃超过10站的天数≥40℃超过1站的天数7月8月9月合计30d18d6d54d(超历史)16d9d1d26d(超历史)12d8d0d20d(超历史)江西省2003年7~9月重要天气过程评述$江西省环境预报中心@尹洁…  相似文献   

12.
1997年广西寒露风天气特点及其对晚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振芳 《广西气象》1998,19(1):36-38
由于气候异常,1997年9月中、下旬广西出现了初日早、气温低、持续时间长、间隔时间短的两次寒露风天气过程;10月上、中旬桂北大部、桂中局部再一次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寒露风天气过程。对这三次寒露风出现的时间、强度、影响范围及其对晚稻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定量的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关中冬麦区春季透雨的分析和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关中春季第一场透雨天气标准选用关中地区44个(台)站20~20时的日降水量资料,规定有三分之二站过程降水量>20mm,(降水过程中允许有一天无雨)或日降水量>15mm,则该过程定为春季第一场透雨。2春季第一场透雨的气侯特征根据1976~1995年20年资料统计(表l),陕西关中地区春季(3~4月)共出现透雨天气过程12次。其中,1978、1980、1982、1984、1985、1986、1987、1993年共8年无透雨过程。平均每年出现0.6次。从表1可以看出,在12次透雨过程中,其中有8次连阴雨天气(降水日数>4d以上)占67%。因此,透雨过程大多数是连阴雨天气过…  相似文献   

14.
近51年新兴县的气温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超群 《广东气象》2010,32(6):36-40
分析新兴县气象观测站1958~2008年气温资料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1年新兴县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1997年之后平均气温进入一个迅速上升阶段,各月、季气温变化趋势不同,极端气温增温趋势显著,高温天气日数逐年增多,低温天气日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5.
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暴过程若干统计特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2001-2010年共184次影响我国北方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我国沙尘天气呈波动减少趋势,2001年最多,之后逐渐减少,2010年又略有增加趋势;冷锋型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多于蒙古气旋型,分别占总次数的60%和40%,与1957-1996年相关研究相比,近10年蒙古气旋型沙尘天气过程有明显的增多趋势;两类过程基本上持续1~3天,其中,蒙古气旋型平均持续1.68天,略长于冷锋型(1.54天);表征冷锋强度的地面冷高压最大强度出现在1月,而蒙古气旋中心气压最低出现在4月;两类天气系统导致的沙尘天气过程中,绝大部分为沙尘暴过程,且分别占总次数的75%和92%,黑风暴分别占9%和19%,表明蒙古气旋型沙尘天气过程更强;两类过程中,最大风速基本在12~20m· s-1之间(占80%),且蒙古气旋型的最大风速波动小于冷锋型;冷锋型多向东和东南方向移动,且以西北-东南向为主,影响新疆、西北、华北及华东地区,蒙古气旋型则向东、东偏南和东偏北方向移动,且以向东移动为主,主要影响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影响范围小于冷锋型.  相似文献   

16.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冷空气过程2011年9月17—21日,江西出现一次明显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赣北、赣中平均气温下降10—12℃,赣南下降8—10℃。受冷空气影响,19—25日江西出现了轻到中度、局部重度"寒露风"天气。2高温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近年天津地区冰雹和雷暴天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天津地区13个观测站的1990~2009年冰雹资料和2000~2009年雷暴资料,分析了近年来天津地区降雹、雷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总结出当前雷暴云移动路径,以及引发此类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主要结论为:(1)近20年天津地区年平均雹日是12.6 d,北部蓟县为冰雹天气多发区,冰雹天气常出现在春夏秋季节,集中出现在每年3~9月;(2)全市13个测站在13:00(北京时间,下同)到20:00之间雷暴的发生概率较大,且西北路径,西南路径的雷暴云出现频率较高,占到了65.2%;(3)引发天津地区冰雹及雷暴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为高空冷涡和高空槽,所占比例为49.54%和43.12%.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地区早秋连阴雨的中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秀雯 《气象》1979,5(12):26-27
一、早秋连阴雨的气候特征 由盛夏进入早秋季节,常是上海地区早秋连阴雨出现最多和冷空气开始活跃的时期。 根据1958—1976年的资料来看(见附表),每年9月上半月出现早秋连阴雨的次数比较多,有的年份甚至出现三段早秋连阴雨。在19年中,有这种连阴雨者占12年。过程持续天数一般可达13天,最短者5天,最长者可达20天。过程总雨量平均为150mm左右,最少者45mm;最多者达到200—300mm,有时还伴有大—暴雨过程。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1973年9月1—20日,过程总雨量达269.8mm,超过上海地区梅雨期的平均总雨量(230.6mm)。  相似文献   

19.
利用1961-2008年克拉玛依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高度场资料,分析克拉玛依高温的气候特征和环流背景.结果表明:克拉玛依高温日年平均为28.4 d,各年日数变化波动很大,最多年份达49 d,最少年份为11 d.持续高温过程年平均4.3次.高温日、持续高温过程主要集中在6-8月.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高温天气的频次明显增多且强度增强.研究显示,克拉玛依持续高温天气的发生与伊朗高压东北上及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抬有密切关系.持续高温天气过程500 hPa高度场主要表现为三种环流类型:北支锋区偏北型环流,多产生持续时间较长的高温天气过程.二槽二脊型,多产生极端最高气温大于40℃的持续高温天气过程.二槽一脊型环流,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0.
对2010—2019年儋州市国家基本气象站及区域自动站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儋州市南部最常出现雷雨大风天气,春季年平均出现1.36 d,西部雷雨大风局地性较强。儋州市年均雷雨大风天数呈现出双峰型,3—5月雷雨大风天数逐月增多,下午为雷雨大风出现的高峰时段。儋州市雷雨大风风力以7级为主。根据500 hPa的天气形势,将儋州市雷雨大风分成南海低槽型、变暖高压脊型、副高型、西南热低压型、冷空气偏东下型、冷空气偏西下型,其中西南热低压型出现最多,每年春季平均出现10.9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