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锡矿山锑矿床的硅化作用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认为锡矿山锑矿床的含锑岩石为硅化之碳酸盐岩及细碎屑岩,根据原岩的变化程度及硅化成因、强度等特征,硅化岩石可划分为二个大类及六个亚类;根据硅化新生石英的晶形,沉淀顺序和方式,及与其他矿物的关系等,将交代石英划分为七个世代,归并为三个交代阶段;并利用不同世代的交代石英的氧同位索特征、包裹体的温度及包裹体成分,探讨成矿溶液中硅质来源、迁移条件、沉淀方式,探讨锑矿化与各硅化阶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锡矿山锑矿硅化灰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锡矿山锑矿硅化灰岩发育广泛。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硅化灰岩的成分、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和氧同位素特征,分析了硅化作用的可能形成机制,并探讨了硅化作用的分期及其与锑矿化关系问题,对指导找矿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西秦岭温泉钼矿床矿化特征与蚀变分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烈  韩海涛 《世界地质》2010,29(2):248-255
西秦岭温泉斑岩型钼矿位于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西北。经光片及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岩矿石化学全分析和稀土元素分析等研究,石英脉中的辉钼矿化、黄铁矿化及黄铜矿化是矿床的主要矿化;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沸石化及红色泥化。根据矿床地质、围岩蚀变和地球化学特征等,将围岩蚀变分为3个带,即砖红色沸石化蚀变带(Ⅰ)、强硅化蚀变带(Ⅱ)和弱硅化蚀变带(Ⅲ),其中Ⅰ、Ⅱ带为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为查明黑龙江省大新屯锑金矿床的成因、为找矿工作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对矿床中金、矿物开展了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和流体包裹体测温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矿床中含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可见极少的针碲金银矿和碲金银矿;研究发现了2种新的Au-Sb化合物(Au2Sb3和Au0.9Sb0.1,疑似新矿物),其粒度极小(2~4μm)、含量极低、与自然金共生。锑矿化晚于金矿化,矿床中的含锑矿物以辉锑矿为主,有微量的硫锑铅银矿、块硫锑铜矿、硫锑铅矿、黝锑银矿。金在后期形成的含锑硫化物中含量较低。研究表明,成矿过程分为石英-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黄铁矿-金矿化阶段、石英-辉锑矿矿化阶段和石英-碳酸岩阶段4个矿化阶段。  相似文献   

5.
湘西沃溪金锑金属钨矿床中石英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矿床中不同世代及不同地质产状石英的颜色,形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晶胞参数,结晶度的研究及X射线分析及红外光谱,电子顺磁共振谱等近代物理分析方法的测试,找出矿化石英与非矿化石英及不同类型矿化石英的标型特征,这些标型特征具有重要的找矿勘探意义。  相似文献   

6.
甘肃银硐梁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些年来,在西秦岭锑成矿带中发现了中型规模的甘肃银硐梁锑矿床。通过论述该锑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并讨论该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结果表明: 该锑矿床主要赋存于三叠纪官亭群中部建造层第二岩性段、钙质硅化石英砂岩夹泥质粉砂岩的断层破碎带和层间破碎带中; 锑矿化明显受地层和断裂破碎带控制,为成矿提供成矿物质、热液条件和赋存空间,较早形成的NW向断裂是导矿构造,较晚形成的NE向次级断裂是赋矿构造;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成矿热动力主要来源于构造运动,成矿作用以热液充填为主; 银硐梁锑矿床属于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7.
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床控矿条件及成矿机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廖善友  胡涛 《贵州地质》1990,7(3):229-236
贵州晴隆大厂锑矿床是一个层控型火山沉积—后期改造矿床。控矿条件是;①一定层位控制:大厂地区锑矿体及矿化点均产在“大厂层”中。矿源层是“大厂层”,锑来源于地幔,与玄武岩关系密切。“大厂层”形成的环境是河口湾相,与茅口组为连续沉积。②岩性控制:锑矿主要产在“大厂层”中段硅化粘土岩中,特别是硅化粘土岩与下段石英蚀变岩接触部位上。部分产在“大厂层”上部变余玄武岩中,少部分产于下段石英蚀变岩中。③构造控制:大厂锑矿主要产在黑山箐—后坡背斜的轴部、高点、次高点及翼部次级鼻状构造、挠曲以及断层造成的牵引褶曲内。分布地域受花鱼井断层和青山镇断层的控制,因此,两条断层之间的地域是找矿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湖南碳酸盐岩地区硅化带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类型、成因和成矿关系。根据硅化带的原岩,硅化带分为两类:①由碳酸盐岩为主,以及过渡和夹层的钙质页岩等化形成;②主要由地洼初动期岩溶堆积、沉积岩硅化形成。这两类硅化带,在岩石、地球化学、矿化、形态产状和控制因素等均不同,但可产于同一处,即强硅化地洼初动期岩溶堆积、沉积岩附近的宿主岩层(host layer),同样受硅化。硅化地洼初动期岩溶堆积、沉积岩是含矿主岩,如郴县铀矿床、康家湾金银铅锌矿床、锡矿山锑矿床等,这些矿床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硅化溶解—塌陷角砾岩简型矿床一样,是硅化改造古岩溶矿床。  相似文献   

9.
哈赞布拉克金铜矿位于博罗科努金铜钼铅锌成矿带.矿化产于华力西中期中酸性侵入岩体内及与围岩接触带内,主要蚀变为围岩地层中的角岩化,闪长岩中的钾化、绢云母化、青盤岩化及含矿岩石中的硅化、碳酸盐化等,矿区发现Ⅰ、Ⅱ、Ⅲ号三个矿化带,以Ⅱ号矿化带规模最大,矿床为铜、金共生矿化,矿化成因类型为石英脉型、矽卡岩型、斑岩型,以石英脉型矿化为主,矿化主要受岩浆岩和构造控制,矿床为先期斑岩型矿化,伴矽卡岩型矿化,经后期热液改造叠加的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广西丹池成矿带五圩矿田三排洞矿床由早期Sb-Au矿化和晚期Pb-Zn-Sb矿化组成,而五圩矿田其它矿床则仅见Pb-Zn-Sb矿化。本文对比分析了三排洞矿床两类矿化控矿构造产状、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气液相组成、矿物组合、闪锌矿铁含量等差异,探讨两类矿化成因联系,论证其是否为复合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床。早期Sb-Au矿化主要产于走向320°断裂带中,矿体倾向NE,倾角50°~60°,主要由辉锑矿、雄雌黄、辰砂及自然金组成(Au2×10-6),银含量低(20×10-6);Pb-ZnSb矿化产于走向350°断裂带中,矿脉倾向SWW,倾角70°~80°,主要由闪锌矿、脆硫锑铅矿、特硫锑铅矿、硫锑铅矿等组成,富银(100×10-6),贫金(0.1×10-6)。早期和晚期矿化脉中流体包裹体温度峰值分别在160~200℃和180~230℃之间,富CO_2包裹体数占总包裹体数分别约为8%和45%;早期和晚期矿化闪锌矿Fe含量分别为小于0.12%和在1.40%~3.65%之间;早期矿化锑矿物主要为辉锑矿,晚期矿化锑矿物则主要为脆硫锑铅矿、特硫锑铅矿及硫锑铅矿。上述差异表明早期矿化成矿热液具Sb-Au-As-Hg元素组合,相对贫CO_2及Fe,而晚期矿化成矿流体具Pb-Zn-Sb-Ag元素组合,富CO_2及Fe。据五圩矿田其它Pb-Zn-Sb矿床未发生Au成矿作用、三排洞矿床两期矿化受控于不同产状断裂构造、晚期矿化成矿温度高于早期矿化成矿温度、两期矿化成矿热液元素组成尤其是Au和Ag含量及CO_2含量的明显差异等,可以认为三排洞矿床早期Sb-Au和晚期Pb-Zn-Sb矿化为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两者没有成因联系,三排洞矿床发生了复合成矿作用。同一矿区不同成矿作用可形成不同元素组合矿体。  相似文献   

11.
湘中锡矿山锑矿床的Sr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对湘中锡矿山锑矿床围岩灰岩、硅化灰岩、煌斑岩和脉石矿物进行了系统的Sr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围岩发生了隐性蚀变,灰岩中Sr亏损,而^87Sr/^86Sr高于同时代的海相碳酸盐,这种隐性蚀变很可能是水/岩反应所致。矿体附近的硅化灰岩中Sr更加亏损,而^87Sr/^86Sr明显增加。成矿期方解石的^87Sr/^86Sr较高,成矿体系中变化的W/R比造成了方解石中^87Sr/^86Sr值的明显波动。成矿流体为一富放射成因^87Sr的溶液。成矿流体来自或流经基底地层,流体中的Sr由基底碎屑岩提供,矿质Sb也可能主要来自富Sb的元古宇基底。水/岩反应的理论模拟显示,锡矿山成矿流体中的Sr约为3.0μg/g,^87Sr/^86Sr为0.717;蚀变-成矿体系为一开放体系,矿石的沉淀机制主要为水/岩反应,成矿体系中W/R 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锡矿山锑矿床方解石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北矿床各类方解石中,含矿脉状方解石含锑最高。从早期到晚期方解石,锑等元素含量逐渐降低。方解石的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成矿溶液具低盐度和中-低温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湖南锡矿山锑矿矿区煌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对湖南锡矿山矿区煌斑岩脉进行了系统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来探讨煌斑岩的成因。本区煌斑岩形成时代大约为120Ma,早于锑成矿时间,并与锑成矿有密切相关。其微量元素MORB蛛网图,以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亏损和Ti不亏损,Th强富集和Ce弱富集为特征,具有岛弧型玄武岩微量元素分配模式,构造环境可能为大陆内部破坏板块边缘。稀土元素具有总量高,无明显的负铕异常,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特征。同位素以高^87Sr/^86Sr、低^143Nd/^144Nd为特征。结合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特征和地质发展史分析,煌斑岩可能为富含REE和高场强元素的俯冲带流体交代过的富集地幔部分熔融所产生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同化和混合很少量的矿区隐伏花岗岩浆和灰岩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东昆仑白金沟金矿床石英的成矿作用显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地质特征白金沟金矿地处东昆仑的开荒北地区,位于昆南断裂与阿拉克湖—托索湖断裂交汇处,是东昆仑较为典型的石英脉型金矿和找矿前景颇佳的矿种。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并且多期次活动,以致矿区岩石破碎强烈,影响较大的断裂破碎带有三条,以压性为主,产状分别为210...  相似文献   

15.
湘中锡矿山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的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放射成因同位素(Pb、Sr)和轻稳定同位素(C、O)对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进行了示踪,从物源角度揭示了其在规模成矿、元素发生超常富集的原因。研究表明,锡矿山锑矿床的成矿物质不可能是来自赋矿围岩;深部地幔和基底都卷入了该矿的成矿作用;富Sb的交代型地幔和富Sb的元古界基底为其大规模成矿提供了充足的矿源,两者是形成锡成山超大型锑矿床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贵州独山半坡锑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了半坡锑矿田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典型矿床产出特征,研究了矿田内地层、岩石、断裂构造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分配特点及与锑成矿的密切关系,探讨了成矿流体性质、矿床成因、成矿模式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芙蓉矿田白腊水锡矿矿化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白腊水锡矿床是在新一轮地质大调查中发现,并进行了初步评价的大型矿床.该区断裂构造发育,构造线以NNE-NE向为主,并控制着锡矿带的分布.通过该矿床矿化特征的研究认为:①白腊水矿区到处发育的石英脉可能是锡矿化作用的同期产物;②矿脉内的锡矿化可能极不均匀,高品位的地段一般在构造破碎强烈地方;③该区不同岩体的成矿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地壳花岗岩类岩石的平均值,有些高出数十倍,具良好的含矿性;④该地区的岩浆岩的稀土元素组成特征极为相似,岩(矿)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特点,显示出岩(矿)石可能为同一岩浆房演化的产物;同时反映出矿化可能与细粒花岗岩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8.
乌兰德勒钼(铜)矿床是近几年内蒙古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中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钼(铜)矿床。矿床具典型的斑岩型矿床矿化特征, 并呈现较为复杂的上下两种矿化形态。上部矿体呈多层脉状、网脉状, 赋存于早期侵入的石英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次生裂隙中, 辉钼矿呈大叶片状、细鳞片状集合体充填于围岩裂隙或硅化脉两侧; 下部矿体较厚大, 赋存于成矿母岩即中细粒二长花岗闪长岩、细粒花岗岩与早期石英闪长岩侵入接触带中, 构成矿床中的主要矿体, 辉钼矿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产出。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蚀变类型, 钾化(黑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云英岩化与矿化作用密切相关。化探工作显示, 成矿元素Mo、Cu、W、Bi元素异常分布面积及强度大, 具有明显的浓度分带和浓集中心, 构成同心环状异常。而高精度磁测表明: 与矿化有关的石英闪长岩、黄铁矿化花岗闪长岩具有强磁性, 围岩黑云母花岗岩、蚀变花岗岩则显示无-弱磁性。激电中梯测量显示与成矿有关的闪长岩、蚀变花岗岩具有高极化低电阻率特征, 为本区的重要找矿标志。与成矿作用相关的细粒二长花岗岩中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为131.3 ± 1.6 Ma, 而矿床中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为134.1 ± 3.3 Ma, 显示该斑岩型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乌兰德勒钼(铜)矿床的地、物、化找矿标志和成矿时间的确定, 为本地区下一步找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9.
威宁铜厂河玄武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威宁铜厂河铜矿区玄武岩的岩石类型、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探讨玄武岩铜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控矿因素、产出特征和成矿规律,系统总结了找矿标志.研究认为,本区玄武岩具大陆拉斑玄武岩特征,铜矿属火山同生热液成矿叠加埋藏变质作用改造形成的玄武岩铜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