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间发生5.9级地震。根据年度危险区的确定、前兆异常跟踪及其主要依据,分析了这次5.9级地震前大甸子井、库伦井地下水位、开鲁井水氡等前兆异常。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附近区域的前兆异常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发现该次地震前在内蒙古及附近区域出现了一组中期、短期前兆异常及宏观异常。文中还研究了该区域前兆异常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晋8-1井10年来的观测资料,对争议较大的两次变化,有了初步认识,发现该井水位对区域内的中小地震反映尚好,震中距、异常幅度、异常时间和地震震级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立新  索亚峰 《地震》2005,25(1):103-110
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间发生5.9级地震。 根据年度危险区的确定、 前兆异常跟踪及其主要依据, 分析了这次5.9级地震前大甸子井、 库伦井地下水位、 开鲁井水氡等前兆异常, 在此基础上, 对内蒙古附近区域的前兆异常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表明该次地震前在内蒙古及附近区域出现了一组中期、 短期前兆异常及宏观异常, 文中还研究了该区域前兆异常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1982—2014年泸州井水位的月均值观测资料。发现有6次中期异常变化,分别对应1989年巴塘东南6.6级、2008年汶川8.0级等5次强(大)震,其中汶川8.0级地震出现了两次异常;并与川滇地区其他井(泉)对比,证明泸州井水位的中期异常明显,且不是孤立存在的;探讨了该井在汶川地震前后异常表现的特殊性,即出现"二次异常",震后效应亦显著和持久。最后提出利用泸州井水位从属函数异常计算发震时间的中期预测试用性指标,该指标可计算川滇地区最有可能发生强震的时间段。  相似文献   

5.
大甸子井水位的气压系数及其震前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内蒙古赤峰大甸子井的水位和气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得到了该井气压系数的背景值。还对内蒙古东部几次中强地震前该井水位气压系数的异常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该井气压系数表现出的短期高、低值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震前前兆异常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台南井原系自流井,自1982年开始观测,对南黄海几次中强震均有较好的异常显示。从1992年起,流量由正常缓降转为加速下降,并于1994年10月1日突然断流。这一重大异常成因的研究,对震情趋势判断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拟对该井断流的机理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孙天林  王燕群 《地震》1997,17(4):425-428
着重介绍了北京顺义4.0级地震前后板桥井水位的异常特征,并通过对板桥井二次异常的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井水位异常时间尺度与震级之间的可能关系。  相似文献   

8.
滇01井近年来多次住滇东断裂系上地震前有较好的反映,为了揭示该井水位映震关系,作者对观测以来6年的资料开展了单井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水位正常动态、异常动态特征的分忻研究,并利用多种数学方法判定异常,总结了11次震例,提出了该井异常、预报指标,还对映震能力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着重分析1998年以来平凉C11井水位在西海固一平凉地区5次Ms〉4.0地震前的异常特征。通过分析得到的认识是,该井水位在Ms4.0以上地震前大都存在0.5a以上的趋势异常和年变规律的变化,震前1~2个月出现较丰富的短临前兆信息,如水位固体潮畸变、日潮差波幅增大、阶跃等微动态异常,这些分析结果曾在地震预报实践中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叙述了大同市镇川堡处于口泉大断裂上的2口相距2m的一组观测井在大同-阳高2次中强地震前的不同异常表现形态,探讨了产生异常差异的原因,指出这些差异似与观测井所处构造部位、地震类型、震源深度、观测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用加卸载响应比的方法,处理了天津地区2002年以来静海地震台井、宝坻地震台井、高村井和张道口地震台深井地下水位固体潮观测数据,并以加卸载响应比计算值的2倍方差作为异常判定指标,将天津及周边地区发生的M_L≥4.0地震参数与井水位固体潮响应比异常变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区4口地下水位固体潮井的加卸载响应比异常变化与附近的地震活动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从而证明,利用井水位固体潮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是一种能有效识别和提取地震前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北6.2级地震前五里营井水温与水位异常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春林  孙振璈  聂玉秋 《地震》1999,19(4):387-392
介绍五里营综合观测井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及震时,震后效应。这次异常的主要特点是水温、水位二项异常几乎是同时出现,逆向发展,这种异常关系一直持续到张北地震震时才转变为同步,同向变化,为多年以来在地下流体综合观测资料中所少见。  相似文献   

13.
叶建刚  胡益兴 《山西地震》2001,(4):34-35,39
历次大地震前,地下水异常现象十分普遍,如何正确判断地下水宏观异常到底是地震前兆异常还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异常,这对从事地震监测预报的人员来说十分重要。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怎样分析地下水宏观异常的问题,提出了在分析判断地下水宏观异常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重新探讨了强地震前地下流体趋势异常,获得了一些认识:地下流体异常不一定存在完整的趋势、短期和短临等异常类型,但趋势异常普遍存在;地下流体特别是地下水位的趋势性异常,其开始时的形态不一定为缓慢变化;地下流体趋势异常不一定具有时空转移特征;地下流体趋势异常可能为“共同前兆”.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密山市密1井水位于1993年7月12日21时17分日本北海道西南海域Ms7.8级强震前4天开始出现的水位异常现象,这可能是地下水位的远场前兆效应,对强震孕育过程的理解提供了新的科学线索。  相似文献   

16.
系统清理分析了中国新疆温泉台、哈萨克斯坦20多年地下流体观测资料.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新疆温泉台30井(泉)的氡、流量、水温,哈萨克斯坦卡帕尔井的氦气、扎尔甘特井的流量、博古特井水位、下卡姆井的氦气、萨雷扎斯井水位,映震率较高,在震前都有一定的震兆异常显示,而且前兆异常特征以高值异常为主,异常时间分布特征显示为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17.
郑文俊  邵永新  田山 《地震》2005,25(2):53-60
对地下水位地震前兆异常开展了参数提取方法的研究, 并以其提取的结果为输入, 对1984~2002年华北地区地下水位异常参数分布做了全时空扫描, 继而将全部图像与华北地区构造活动性量化评估的数字化图像进行了叠加, 实现了地下水位异常动态扫描与区域构造活动性背景的结合。 在此基础上, 对1985年以来华北地区5级以上地震前的地下水位短期图像演化情况做了全面分析, 提取出了判别异常区的指标以及地震短期异常区的演化特征, 并最终建立了华北地区强震前地下水位短期前兆的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18.
1999年5月12日在迁安市发生Ms4.2级地震,震前在唐山才 区的东端4组地震平静长达8年之久,地震能量显示出5个月的低值异常,距震中65km的滦县西法宝深井水位于震前1个月出现反年变加速上升异常。据此,唐山市地震局对此次地震作出了成功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19.
薛红盼  张乐  陆丽娜  李静  卫清  刘青 《地震》2020,40(1):184-202
地震地下流体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地震监测手段。 本文分析夏垫断裂带上观测井的同震响应特征, 探讨观测井水位、 水温同震变化对夏垫断裂带的影响机理, 收集和整理布设在夏垫断裂带上的赵各庄井和西集井两口观测井水位和水温同震响应资料, 从响应的地震次数及发震位置、 异常幅度、 时间和形态类型等方面对其响应特征进行分析, 从震中距、 震级和井-含水层岩性等方面探讨了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异常的成因。 结果显示, 赵各庄井和西集井水位地震响应能力强于水温, 响应形态以振荡型为主, 对于MS7.0以上地震具有显著的映震能力。 在水温资料中, 仅有赵各庄井对2008年汶川MS8.0地震有响应, 响应幅度为0.0129℃。 综合分析认为, 井-含水层岩性影响了两井同震响应形态特征, 远场大地震产生的动态应变导致了较大的水位变幅。  相似文献   

20.
利用山西地区地下水位观测井1993年以来所积累的震例资料,按照这些震例可采用的经验性异常指标,将该时段内的异常进行了逐一清理,再以每一震例的地震为准,对观测井周围4.0级以上地震进行清理,得到某井某一时段内异常与地震的2个系列。根据相关计算公式对单井的异常指标进行综合评判,得出各观测井的异常与地震相互对应程度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