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姓埋名蒸发人间避风躲险寄居林间逃离追捕削发寺间“冲冠一怒为红颜”,清人吴梅村的《圆圆曲》向我们展示了一代奇女子陈圆圆的传奇经历。吴三桂降清后,被封平西王,后起兵反清失败,陈圆圆的下落就成一个不解之谜。“冲冠一怒为红颜”,清人吴梅村的《圆圆曲》向我们展示了一代奇女子陈圆圆的传奇经历。作为明末清初名将吴三桂爱妾的陈圆圆,原籍苏州。蔡东藩著《清史演义》对其有这样的记载:圆圆姑娘姓陈名沅,字畹芬,能诗能画,能善弹琴,因遭乱流落,为玉峰歌伎,艳帜高张,  相似文献   

2.
吴三桂的遗脉隐居何方?绝代佳人陈圆圆墓葬何处?在中国历史上,这一直是个未解之秘。大量证据证明,马家寨吴氏家族就是吴三桂后裔,而被吴三桂后人指认作"陈老太婆"的墓穴极有可能是绝代佳人陈圆圆的墓穴。  相似文献   

3.
《西部资源》2012,(6):48
前两天坐在朋友的车里闲聊高涨的油价,恰巧经过西北大学,我不禁想起一个人,张伯声先生,此人被称"中国石油英才之父"。他对中国石油地质业贡献很大,并与李四光同为中国地质构造研究开山式的人物,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张伯声创立了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五大学派中他们各居其一。大家都知道李四光,但知道张伯声的人却不多,笔者有些不平,今日有空,写一下张伯声先生对中国石油地质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名》2010,(1):8-8
提起黑龙江省海林县,知道的人并不多,可提起威虎山,却无人不晓。其实,威虎山就在海林县境内头道河子中上游一带,地处张广才岭的东部,当地群众俗称“大夹皮沟”。  相似文献   

5.
碧姬·芭铎《穿比基尼的姑娘》1952年法国人对碧姬·芭铎的痴恋在这部电影公映后涌发了新的热浪,摇曳多姿的曼妙躯体和洋溢着天真与无暇的面容被上帝融合在一起,杀伤力之强可想而知,而可怕的是,芭铎还知道如何展现她颠倒众生的诱惑力,天使抑或是魔鬼,评说不一。  相似文献   

6.
章小明 《地理教学》2011,(11):2+65-F0002,F0003
从广义来说,洞里萨湖以北的范围都称作吴哥。暹粒市就坐落在湖的北岸,由该市向北十公里左右便是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对于吴哥,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为亚洲曾有过如此灿烂的文明感到自豪!在吴哥的每一天,我都被她的气势、她的宏伟、她的博大、她的精湛强烈地震撼着。  相似文献   

7.
当她把最后一块界碑深深埋下后,历时三载的辽宁省台安县勘界工作在世纪之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经过上级主管部门严格细致的检查验收,台安县勘界工作被省民政厅、人事厅、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一个女人的名字也由此载入史册。 鲜艳的花朵,人们羡慕的只是它的缤纷,殊不知在它孕育的过程中融进了太多的艰辛。很多人不知道,在台安这块土地上,在那些界碑的后面,隐藏着许许多多不为人知、却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张晓华,现任台安县民政局副局长、勘界办主任。 张晓华今年46岁, 从1992年开始负责区划、地名、勘界工作。众…  相似文献   

8.
杨波 《地理教学》2007,(1):39-40
印度洋海啸已经远去了,但它带来的伤痛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底。我久久不能忘记的是英国女孩蒂莉的故事。这个被英国最畅销的小报《太阳报》赞誉为“海滩天使”的小女孩蒂莉,用她的智慧与机警成功地挽救了数百人的性命。我仔细地在网上搜寻有关此事的整个过程以及细节,也许有些不算为细节的细节让我们熟视无睹,却足够引起我们地理人的深思。  相似文献   

9.
吊兰的再生     
书桌上的这盆吊兰郁郁葱葱,开着粉色的小花,赏心悦目。但是,你知道吗?在两个星期前,它的叶子还是那么的小,虽然枝繁叶茂,但自从它被姐姐送给我以来,已经快一年了,却从来没有开过花,哪怕只有一朵,也让我聊以安慰。可我依然爱着这盆花,它好养啊!只要不定时地给它浇点儿茶叶水、淘米水,就长得绿油油的。当外甥女来我家时,她惊讶地说:“老姨,你们家的吊兰怎么不开花呀?我们家的吊兰开得跟‘花山’似的。”听的我既羡慕又有些凄然,心想:我那么养它、护它,它却不开花,无视我精心的照顾和期待。人都是这样,付出了就希望有所收获。但即便吊兰不给我…  相似文献   

10.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位于印度洋西南部,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面积590750平方千米(包括周围岛屿),海岸线5000千米。全岛由火山岩构成。全国人口1691万。首都塔那那利佛。马达加斯加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她的名字已越来越为人所熟知,她的独特和美丽也被更多的人所关注。马达加斯加是世界第四大岛,它是自然进化留给世人的"诺亚方舟",是狐猴、香草、面包树的乐土。  相似文献   

11.
年龄     
年龄和钱不同,钱是少的时候想多,多了还想更多;年龄是少的时候想多,多的时候想少.不过女人的年龄和钱有点相似:都不想暴露,有人甚至宁肯露出三点也不肯露出年龄;不过钱露出去怕人抢,年龄露出去怕人弃.一种怪东西,年龄. 一个三岁女孩看妈妈做时尝饭,却不让她染指,叹了口气.妈妈说你叹啥气?她说我多会儿能长大当妈妈.为啥你盼当妈妈?女孩说当了妈妈可以尝饭.我六岁时盼望快长大,倒不是想当爸爸,是因为老被年龄较大的孩子揍,大人力气大,盼长大是为了打架厉害.后来知道大人的力气也有限,而且也不宜打架,打架也不定就能赢,赢了也可能有更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12.
《西部资源》2014,(2):74-75
<正>这是一座古代废弃的矿洞,具体年代没有人说得清楚。在400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矿难。如今这些冤魂,仍压在那一排排的大石头下。探访古代废弃的矿洞这是一座古代废弃的矿洞,具体年代没有人说得清楚。除了矿山调查人员外,几乎很少有人来,所以这里基本保存着原始的状态。陈少华是浙江遂昌金矿的一名工程师,也是一位历史爱好者。经过多年的开采,矿上的资源面临枯竭,为了寻找新的矿源,2005年春天,陈少华和浙江国土资源厅的调查人员第一次来到了这个古代的矿洞。这是一座古代废弃的矿洞,具体年代没有人说得清楚  相似文献   

13.
宁夏的味道     
你从哪里来?宁夏?你们那地方是哪个省的呀?属于陕西吗?哦对了 ,是内蒙古……询问者满脸是真诚的惶惑。对宁夏自治区概念如此糊涂 ,难怪宁夏人在外面的世界大多会遇到无奈的“不知道” ,我们对这些早已习惯了 ,觉得很有意思。除了西北地区几个与宁夏毗邻的省份 ,人们对于宁夏的“未知率”普遍地高 ,这就使得宁夏的形象具有了特殊的味道。一提起大西北、提起宁夏 ,人们不由得要联想又黄又干的山圪 ,遮天蔽日的大风沙。要想真正认识宁夏 ,就必须调动你的想象 ,你一方面要确认她是地处雄浑苍莽的大西北黄土高原 ,另一方面要把江南某一个花红…  相似文献   

14.
小镇     
小镇喜欢怀旧。初到小镇,你会感到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似乎都刻着悠久的烙印。古老的东方文明,赋予了小镇浓郁的文化气息。 提起小镇的名字,年青人是不屑一顾的。对此津津乐道的,倒是那些满脸挂着岁月痕迹有着大把年纪的人。在他们心中,多年的陈芝麻烂谷子则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似乎小镇只有他们才懂得一页一页的读。  相似文献   

15.
言论微博     
《西部资源》2012,(5):63-63
思考矛盾的人弟子问大师:"我想知道人类最古怪的地方是哪儿?"大师答说:"他们的想法总是很矛盾。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时,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相似文献   

16.
伊犁蒙古族及蒙古语地名陈宏伟伊犁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迁徙聚居地,这一客观现实决定了伊犁地名的多层性。伊犁历史上的蒙古族大致分为两支。一支是成吉思汗西征时,进入伊犁的蒙古人或称察合台系蒙古,史称蒙兀尔斯坦,是一个部落联盟。后来信仰了伊斯兰教而突厥化,并...  相似文献   

17.
耿素平 《地理教学》2000,(11):42-43
自然界是真实、生动而纯净的世界,她的每件作品都各具心裁,每个现象的构思都奇妙无穷。我国南方的景致隽秀、清美,而深藏于大漠之中的鸣沙山却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情趣,它是那么飘逸自如。蕴藏着生命、变化、流动,蕴藏着神奇的力量,又象维吾尔族少女一样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8.
1963年4日的一天,笔者乘坐沈阳开往大连的直达列车,途经熊岳城车站时,听见列车播音员讲述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各位旅客,本次列车前进方向的左侧,山顶有人塔式的孤立小山是著名的望儿山。望儿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望儿山下住着一户贫苦人家。母子二人过着贫寒的生活。母亲日耕夜织,含辛茹苦,省吃俭用,供养儿子读书,盼他长大成人。她把心思都用到儿子身上,儿子十年寒窗之后到大比之年,便告别母亲乘船渡海去山东赴考,谁知他一去不回。老母思子心切,天天登山远望过往的船只,只见波涛滚滚,却不见儿子身影。殊…  相似文献   

19.
秦伟  道理 《地理教学》1994,(3):26-26
初中地理(人教版)第二册第十九章“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上”是该册课本的最后一章,内容有:时区、时差和日界线,以及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这一章所述内容是对初中一年级地理教学的一个总结,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各章所述的世界地理知识后,使学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与地球关系的观点,使学生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必须合理利用保护。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以来,西方后现代和当代的众多绘画流派以极其迅猛的速度在全中国蔓延开来,并且被中国相当一部分当代画家探索及追随。在这样一股潮流兴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股潮流对一部分画家确实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而一部分画家却被这股强劲的潮流吹得迷失了自我。更令人担忧的是,这股潮流在各大美术院校的学生当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旋涡,很多绘画类专业的学生在刚刚步入校门的同时就被这漩涡左右得失去了重心,他们只知道毕加索所创造的立体主义变形的肖像和人体,却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