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诗卷长留天地文/王充闾像一匹奔腾不羁的骏马,万里长江挟着巫峡雨、洞庭烟、匡庐雾,穿过楚尾吴头,滚滚东来。进入当涂县境之后,由于天门山的拦阻,又扭转身躯向北狂奔。人们把江东采石矶与北岸和县相对的这一段江面称为横江。李白的诗句“白浪如山那可渡”,“涛似连...  相似文献   

2.
刘颖 《中国地名》2012,(3):20-21
潘安(247年~300年),又名潘岳,表字安仁,小字檀奴,西晋文学家,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号称“中国第一美男子”。潘安可谓“才貌双全”,在西晋文学史上地位显赫,与《文赋》的作者陆机齐名,史称“潘陆”。  相似文献   

3.
于从明 《地理教学》2009,(11):27-29
一、重“理”轻“地” 先“地”后“理”是中学地理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学教材也是按照这一顺序编写的。初中主要学习“地”——中国、世界,即了解“在哪里”“有什么”“怎么样”等知识;高中主要学习“理”——自然地理基础理论和人文地理基本知识,即掌握“为什么”“怎么办”等知识。但是,由于现行中学教育体制和高考应试模式的深刻影响,许多学校并没有科学有序的执行好先“地”后“理”这一地理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4.
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对联运用地名又独具魅力。 一、激励人奋发图强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多次赴试均名落孙山,于是,自书一自勉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用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消灭吴国两个典故勉励自己,其中自然嵌入秦、楚、吴、越4个我  相似文献   

5.
坐落在营口开发区的中国营口望儿山,是一座承载着绵绵母爱的文化名山,素有“天下第一拜母圣地”之称。为了营造和谐、平安的治安环境,以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迎接四海宾朋,开发区公安局在2007年“五·一黄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11,(11):38-38
如今的苏州周边,“胥山”林立,可正宗的苏州“胥山”却没了。在目前全国地名同质化、去文化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苏州的“吴文化地名”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走变更地名的相关行政程序,把我们自己曾经丢掉的文化重新再找回来或许是惟一的正解。  相似文献   

7.
《地理教学》2009,(6):46-47
2008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4.59%。 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成绩,也是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这一资源节约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必须确保实现。然而,由于2006年和2007年节能降耗“欠账”不少,目前离“2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我国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课文提到:“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容易引起“以偏概全”的误解,建议在教学中将其改为“由于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的不均匀,造成地区间的热量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不均匀造成热量差异,并不仅仅表现在高低纬度间,也表现在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间,如海洋与大陆之间、山地与平原之间、有林地与无林地之间等。  相似文献   

9.
“魅力江城———吉林市”,中央电视台的这句广告语,既道出了在城市交往日益紧密的今天,人们对地名的重视,同时又道出了这样一个无奈的事实:地名作为“外地人的眼”,由于“吉林市”与“吉林省”称谓中地名专名的一致,从而产生了这样一句无奈的广告语。地名重名本在国家的地名规范之列,但由于历史等复杂因素,个别地方还在沿用多年的称谓,这就客观上造成了地名重名的存在,它不但影响到城市的对外交往,更影响到外地人对一个城市的认识。“中街”是沈阳著名的商业圈之一,按沈阳市的街路划分原则———“南北向为街,东西向为路”,而“中街”的规…  相似文献   

10.
黄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位,约有人口2899万,占全国总人数的2.23%。黄氏始祖,发源于今内蒙古西拉沐伦河流域,因崇拜鸟中的黄莺而自称“黄族”、“黄人”。后来黄人向东南迁徙进入山东半岛,与当地东夷部落联盟的大首领少昊金天氏的部落联姻,逐渐成为东夷部落里9支强族中的一支。今天黄姓人的起源大多从黄族融入少昊的东夷部落后说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名》2011,(2):19-19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世界著名的港口。商末,周族的太伯等来到苏南建立勾吴,上海即在吴的东境。吴的第19代主寿梦在今松江县始建华亭,这里成为贵族们狩猎垂钓之所。战国时期,上海属于越国。公元306年越国被楚国所灭,楚国春申君封江东,当时的上海在它的封地之内。由此“申”成了上海市的别称。  相似文献   

12.
凌锋 《地理教学》2008,(6):14-1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把学习方式的革新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主动探究学习上,这就为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无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一场彻底的教学革命。“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主要方式,体现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探究学习的理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讨论式”作为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由于高考及相关政策、评价制度和课程管理体系改革尚未到位,在课程改革中“讨论式”教学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致使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文化区域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最活跃的区域文化之一,吴文化区域自唐宋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其孕育、成长、成熟和转型发展过程中受吴地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构成了独特的文化整合演变模式。本文试从文化区域系统分析的角度对吴文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得出:(1)吴文化是水的文化;(2)吴文化区域系统是开放的巨系统;(3)吴文化系统在其整合过程中,形成斑斓的吴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4.
云南施甸县传统农业发达。在封闭的年代,粮食、肉食、油料自给略有余,小有名气。改革开放后,由于观念陈旧落后,资源又相对贫乏,加上人多地少,工业基础差,财源少,成为保山地区的“困难户”,这是一种特殊现象。本文就是研究产生这一现象的背景原因,以及发展经济的策略途径和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鲁爱华 《地理教学》2009,(11):14-15
在高考地理能力测试中,经常涉及“地形影响分析”考点,且考查形式灵活多变,由于教材对这一考点没有具体明确的阐释,故复习时常被师生所忽视。对地形影响分析的过程,实质上是归纳总结知识、发散思维的过程,需要较高的综合思维能力和术语表述能力。下面就这一考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6.
“癸丑(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这是《徐霞客游记》开篇第一句。从此他开始了长达28年的纪游历程。然而,他为何要选择浙江宁海来开篇纪游呢?近日,有专家学者称已揭开了谜底。 吴振亚、童章回等专家认为,徐霞客纪游之所以从宁海开篇,就是他解读中国“南龙大脉”宏愿使然。他  相似文献   

17.
“中东铁路”,初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它始建于19世纪末,是沙俄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产物。中东铁路的建设与经营,客观上拉动了铁路沿线一些城镇的经济发展,但从主观上看这种繁荣和发展的代价太大了,他是在丧权辱国和被别人当作殖民地开发的产物。铁路修建伊始,沙皇即乘清政府之危,怀着以经济控制中国,进而把中国的满洲(东北)变成他的“黄俄罗斯”,最后达到称霸远东为目的。因而,才使这条最初的“合资,合作”之路,变成了侵略之路,战争之路,掠夺之路。众所周知,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中国已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周边的沙皇俄国和日本…  相似文献   

18.
隆中武侯祠     
“诸葛大名垂宇宙,隆中胜迹永清幽”,地以人传,人们纪念诸葛亮,也就忘不了,隆中——诸葛亮的第二故乡。诸葛死后不久,晋代永兴年间镇南将军刘弘和太傅掾李兴就在隆中山上立碑纪念他。明成化年间,荆南道观察使吴授见诸葛亮故居“委在草莽”、“荒基废址,璃璃残甃”,就在故居傍依山势,建造了“汉诸葛丞相武侯祠”,共分三进,中设庭院,并修建了“三顾堂”,在堂内塑造刘备像于正中,关羽、张飞  相似文献   

19.
近来我们高兴地看到了任美锷、杨纫章两先生的“中国自然区划问题”一文,由于这是地理学中现存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使我们又重温了“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对照起来觉得很有意义。中山大学地质地理系和中南地理研究所部分有关  相似文献   

20.
这是高三年级的一节习题讲评课,我正手拿一份“地球运动”的试卷在教室里边走边讲,并不时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同学大多低着头边听边记。这时我发现有位女同学在快速地写着什么,开始以为是在做笔记,后来前排一位同学一个后仰动作不小心将她的一张试卷碰掉了地上,由于专心“写作”竟然没有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