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模拟地震现场应急通信演练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楠楠 《内陆地震》2010,24(1):84-90
就如何运用好目前福建省地震局所配备的地震现场应急通信系统开展演练进行了探讨。将现场通信演练细分为现场局域网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现场后勤保障系统和现场单兵通信系统进行策划,详细论述了演练的情景、科目、流程和演练目标等方面的内容。地震现场应急通信的演练策划所涉及的演练设备、演练内容、演练策略、演练评价及演练追踪评价等方面也做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对2013年华东地震应急救援联合演练中现场应急通信技术的运用进行了论述。针对演练中如何实现军地互联、灾情信息共享,紧贴救援演练细化通信科目,做好通信策划和演练量化评比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填补了地震现场应急通信演练实战化、标准化的空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新疆昌吉市汇嘉、隆源、飞马3家大型商场开展地震避险疏散演练的组织策划、培训、内容及流程等情况,探讨了大型商场开展应急演练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大型商场存在的地震安全风险和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及对今后演练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四川兴文MS5.1地震,地震现场工作队采用抽样调查、单项调查、现场核实等方法对震中区房屋及其他工程进行了实地勘察,获取了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及大量调查资料,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本次地震震害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总结梳理,最后从地震灾害风险排查、房屋建筑抗震设防、地震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对震区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建议,为震后恢复重建和当地抗震设防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目前的地震应急预案中地震现场工作队的要求,对各省现有地震现场物资管理状态模式统计分析.以河北省地震局地震现场物资库的电子信息化建设研究为例,分析了地震现场工作队物资的信息数据库建设特点,将电子信息化管理带入地震现场物资库的出入库管理中,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地震现场...  相似文献   

6.
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此次地震共造成3人死亡,159人受伤。地震现场工作队采用抽样调查、单项调查和现场核实等方法对震中区房屋及其他工程进行了实地勘察,获取了本次地震的烈度分布及房屋震害情况,并对房屋震害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在此基础上,从房屋抗震设防、地震科普宣传、应急保障和地震风险防范意识等方面对震区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建议,为震区后续恢复重建和当地抗震设防能力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际地震动态》2006,(10):44-44
2006年10月12日晚7时,为检验地震部门和救援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福建省举行了地震应急救援演练。这是福建省地震救援队成立后首次拉动演练。本次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分为指挥部桌面演练和某地模拟地震现场演练。桌面演练主要进行现场与指挥部的信息联络、灾害评估、应急辅助决策和  相似文献   

8.
在重特大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置中,灾害处置前期,特别是信息黑箱期,都一定程度地存在应急救援慢、指挥协调乱等问题,目前主要通过地震应急处置经验总结和开展演练的方式提前发现问题,完善机制,提高复杂灾情的应对能力。探索如何科学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对实际演练案例进行分析,剖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演练方式、优化演练内容方面给出优化建议,为地震系统通过演练解决“乱、慢”难题,提高地震应急处置能力提供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9.
震后在地震现场快速搭建网络环境、建立通讯连接,及时将现场资料共享给后方指挥中心对地震现场救援和灾害损失调查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单兵通讯系统建设为例,简要概述地震现场传统通讯系统基本情况,并分析单兵通讯系统的优缺点及未来的应用模式。结合地震应急及模拟演练等实际应用案例,验证便携式单兵通讯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2012-02-16河源发生4.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广东省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队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地震加密观测、震害调查评估、科学考察、新闻宣传、协助当地政府决策等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通过分析河源4.8级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中的震前准备、震后应急以及在地震应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地震应急处置工作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未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流动测震观测是在大地震发生以后开展的一项重要的地震应急响应工作,能够获得震区高质量的地震数据,而野外环境的复杂性对测震应急流动台的架设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地震应急流动现场工作进行需求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IOS系统的测震应急流动台现场监控系统,能够让现场工作队员快速获取流动台数据和状态信息,有利于流动台的快速架设,提高了应急流动观测现场工作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中的安全评估策略及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工作,从倒塌废墟中快速、有效营救幸存者是专业救援队的使命,确保救援队伍自身安全是国际救援界普遍倡导和认可的救援理念,如何确保队伍行动安全是衡量救援队伍自身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救援现场安全评估就是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因此,本文将较为系统地介绍和分析地震救援中的安全问题,重点介绍救援中最重要的倒塌建筑和危险物质评估,主要是讨论评估的基本策略及步骤。  相似文献   

13.
系统收集了缅甸7.2级地震前后地震学基础资料,对缅甸地震地震地质、震源机制、烈度分布、发震构造、区域应力场、震源参数、地震灾害及地震序列时空分布进行详细分析,尤其对人们较为关切的缅甸地震后云南的强震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得到的认识对今后地震预测预报工作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在地震间接经济损失中占主要的停减产损失的定义进行了讨论,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对现有评估方法进行了讨论,结合地震现场的工作性质和特点,给出了现场评估的建议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四川汶川8.0级地震损失评估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本文简要介绍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直接震害损失评估方法和结果,分析了震害损失特点和经验教训。评估得到此次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为为6920.11亿元,占2007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81%。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队的损失评估报告,反映数百人工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埋压人员的快速搜索是地震救援工作成功的重要因素。微波成像生命探测仪作为当前废墟搜索的装备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救援队利用现有综合训练场地进行该类装备的测试方法,在装备针对性测试和深度功能认知方面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影响了微波成像生命探测仪的现场使用效率和技术发展。为此,本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主流地震模拟废墟训练场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结合汶川地震废墟三维采集数据和队伍实战经验,给出微波搜索装备综合测试方法,并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完成了测试平台的搭建,取得较好的装备测试效果,为应急救援装备电子化和标准化测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The post-earthquake rapid accurate assessment of macro influence of seismic ground motion is of significance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relief,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seismic intensity distribution map released by the Lushan earthquake field team of the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CEA) five days after the strong earthquake(M7.0) occurred in Lushan County of Sichuan Ya'an City at 8:02 on April 20,2013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emergency relief,economic loss assessment and 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the means for blind estimation of macroscopic intensity,field estimation of macro intensity,and review of intensity,as well as corresponding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and 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ushan "4.20" M7.0 earthquake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are analyzed,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future seismic intensity assessments.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敬海  聂高众 《地震地质》2014,36(1):196-205
地震应急预案作为地震应急的核心文件之一,存在操作性不强,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在分析地震应急预案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技术。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是地震发生后,为指导地震应急救援,针对具体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方案。阐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特点及其与地震应急预案的关系。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组成,包括:处置方案框架、应急决策知识和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介绍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信息技术支撑平台上应用地震应急决策知识修正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动态生成处置方案。以地市级为例论述了地震应急处置方案框架,并介绍地震应急决策知识的组成。从而为地震应急处置方案的生成与应用奠定基础,该方案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改进地震应急预案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设地震紧急救援队伍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建立专业和社会多级地震紧急救援力量的必要性、作用、任务、组建形式以及灾害综合应急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将商业保险引入建筑物防震减灾是减少地震损失的一种有效经济手段。对建筑物地震保险进行讨论,对地震保险的形式、承保—理赔机制、保险基金等主要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建议将年震害期望损失比作为纯费率厘定的主要原则,同时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最大期望损失率估算地震保险基金的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