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正元 《气象》1977,3(8):24-25
这里介绍的双压板测风器(见图1),是在河北省气象局设计制定的生产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又作了某些修改,现已由江苏吴县里口公社农机厂批量生产。它是气象哨用来测定风向风速的一种仪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构造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于治信 《气象》1978,4(6):32-34
根据压板原理仿制的苏式维尔德测风器,在50—60年代曾是我国常用的基本测风仪器之一。它由轻型板测风器和重型板测风器两个仪器组成一套,测定风速范围较大,观测起来也很直观。但是它的全套仪器比较笨重,轻、重型共重28公斤,即使其活动部分的重量,轻、重型也各有11.5公斤。因此拆装、安置、移运和制造都很不方便。并且就其性能而言,在风速较  相似文献   

3.
测风气球净举力的计算和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国梁 《气象学报》1988,46(1):120-126
目前在气象和环保部门测量高空风向风速,常采用光学经纬仪跟踪气球的方法。单经纬仪测风或双经纬仪测风同时测垂直气流,以及气球进云后定低空探空仪的高度,均应采用升速已知的气球。气球上升速度W(m/min)取决于气球净举力大小,可由下式确定:  相似文献   

4.
1引言常规气象仪由长春气象仪器研究所研发,是以微型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集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及数据资料管理为一体的气象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本文通过使用过程中的一起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对该气象仪的组成、作用、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述,并揭示出对常规气象仪的维护要点。2系统构成该系统由观测室内系统主机、观测场内各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飞机跑道两端的测风器、远  相似文献   

5.
JOPLE(Joint Polarization Experiment)算法是反演降水的一种合成算法,适用于偏振雷达。基于雨量站的测雨数据,对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2008年8月9日强降雨和2009年7月3日有冰雹降水的过程进行对比,分析CHILL双偏振雷达结合JPOLE算法的测雨模式(简称RZK)与其他三种基于不同R(Z)关系的CHILL(简称RZDG、RZ88)、NEXRAD雷达测雨模式(简称KFTG)的测雨结果统计特征及测雨效果。结果表明:在强降雨过程中,RZK正确估测降雨位置525个,降雨量高估1 mm,测雨数据与雨量站测雨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81,误报率低,测雨精度比其他模式好;在有冰雹的降雨过程中,RZK正确估测降雨位置604个,降雨量高估8 mm,测雨数据与雨量站测雨数据相关系数为0.71,与RZDG模式的测雨精度相当,但其FAR(虚假警报率)、CSI(临界成功指数)和H-K(汉森-奎伯斯技能得分)的STDEV值比其他模式的大;在两场降水中,四种测雨模式计算得到降雨数据的FAR值都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降雨估算试验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用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和RG3-M型自动采集翻斗式雨量计,经过严格科学设计,在平凉野外布置试验场,采用与天气系统移动方向一致的两次层积云资料,验证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测雨能力。试验表明:雷达原始数据滤波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降雨估算精度的高低,特别是对R(Kdp)和R(Kdp,Zdr)影响明显,滤波后数据点的空间平滑是必要的;发展了用雨量计反演雷达测雨参数方法,此方法改进了不同地区、不同雨滴谱分布情况下雷达定量测雨能力;同时表明X波段雷达受降雨衰减的影响比较严重,这些试验结果可作为下一代测雨天气雷达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 PC—1500测风综合程序计算测风记录时,有些同志遇到特殊记录不会处理,为此对原程序作了调整,现将调整后的程序的几种特例计算方法介绍如下:一、台站 PC—1500机现改配 CE—161,内存容量增加。用调整后的程序计算雷达单独测风记录可增加到80分钟,终止层、第一、二、三最大风层等的高度内存单元应由C(16)—C(19)改为 C(20)—C(23)。增加 C(24)、C(25)两个内存单元,存缺测前后量  相似文献   

8.
1 探空时间有误 (测风时间正确 )由于探空用记时装置如秒表、记录器等造成的时间系统性误差 ,可采用平均分配在探空时间中的办法解决 ,而测风记录则照常整理。如测风时间终止于 60 min,而探空时间由于记录器慢造成比测风终止时间少 2 min,即探空终止时间为 58min,这时 ,记录处理方法如下 :测风记录照常整理 (但大风气压符号应按重画等分钟线后的时间读取 ) ;探空记录应重画等分钟线 ,相应地 ,各规定等压面、规定高度、对流层顶的时间都应按重画等分钟线后的时间读取。该例中 ,画等分钟线时 ,每分钟的长度为 ( 58× 1 .5/ 60 ) cm(即平均分…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16次降水过程,利用厦门双偏振雷达的偏振参量资料及区域自动站小时雨强资料,统计分析不同降水强度下的偏振参量的值分布,并且对5种测雨方程的测雨效果及误差进行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Z_(DR)、K_(dp)只与粒子形状、取向和相态有关,随着雨强的增大,雨滴粒子增大,Z_h、Z_(DR)、K_(dp)总体趋势均是不断增大的,ρ_(hv)相差不大,基本在0.9以上;2)测雨方程R(Z_h)、R(Z_h,Z_(DR))的估测降水对实况降水严重低估,而方程R(K_(dp),Z_(DR))会高估实况降水,方程R(K_(dp))与R(Z_h,K_(dp),Z_(DR))的估测降水与实况降水最为接近;3)方程R(Z_h)、R(Z_h,Z_(DR))对小/中雨量级的降水估测效果较好,方程R(K_(dp))、R(K_(dp),Z_(DR))、R(Z_h,K_(dp),Z_(DR))对小/中雨量级及大雨量级的降水估测误差较大,而对暴雨以上量级降水的估测效果则有明显的改善,特别是方程R(K_(dp));4)从5种测雨方程的稳定性来看,在小/中雨量级的降水中测雨方程的稳定性均较差,而在大雨以上量级的降水中稳定性明显改善,其中方程R(Z_h)、R(Z_h,Z_(DR))更加稳定一些,但与其他3组方程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0.
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观测较强降水的可行性分析和建议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研究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简称Parsivel)在较强降水观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用南京地区2012年6—7月份4个典型的降水个例,对Parsivel和SL3-1翻斗式雨量计(简称雨量计)的累积降水量、降水强度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与人工雨量筒观测作以比较。结果表明:Parsivel测值是可信的,在累积降水量观测上,与雨量计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但测值始终偏高,该现象主要是粒子相互遮挡造成的。雨量计的反应时间,明显滞后于Parsivel。雨量计测值接近人工测值;而Parsivel与人工测值的偏差明显大于雨量计。结合实验分析与业务应用,提出3点使用建议:(1)仪器应架设在无遮蔽物的开阔地带。(2)采样周期应随着降水强度(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改变。(3)对降水微物理参量特征以及粒子谱分析时,可剔除直径过大、速度很低的粒子。  相似文献   

11.
双套自动气象站数据评估及其优势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象站双套运行的结果和优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从缺测率上分析了双套站数据的完整性,认为双套站可以明显降低数据的缺测率,具有保证数据完整性的优点。从差值的统计数字特征以及一致率、超差率和粗差率等指标上分析了两套数据的差异性,表明双套站大部分要素 (如气温、气压、相对湿度等) 具有差值小、差值变化幅度小、数据之间有较高的一致率、较低的粗差率和超差率等特点,但个别要素 (草面温度和5 cm地温) 差异略大。运行中通过对两套数据的差值、差值的滑动平均值、差值日变化特征的监控可以及时发现数据异常、探测仪器的系统性误差等情况,从而说明双套站具有保证数据质量的潜在优势,且从一定程度解决了目前自动气象站单套运行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1989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我随中国气象专家代表团访问了苏联,参观了苏联高山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气象研究所以及位于北高加索的防雹综合试验基地。通过访问,对苏联的人工防雹工作,特别是以“雷达——火箭”为主要手段,具有较强业务能力和较大作业规模的人工防雹业务系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针对我国实际,下面就苏联的双波长雷达、防雹火箭、作业设计和组织管理等情况作一概要介绍。一、双波长雷达苏联的(?)——5双波长(3.2和10cm)雷达是专门为人工防雹设计的新型雷达。它不仅同时具备3cm和10cm常规天气雷达测示降水云体回波结构和强度的能力,同时还具有测示云内降水(冰雹)粒子大小与分布的功能,是人工防雹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金奎 《气象科技》1974,(1):47-47
美国VIZ厂对其产品无线电探空仪作了部份改进。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已把这项改进列入美国探空仪规范内。这种探空仪上装有太阳辐射防护罩、双气流导管,测湿元件改用磷青铜弹簧夹子夹住。测湿元件仍为该厂出的碳膜元件,精度为±2%(相对湿度的均方差)。但过去由于安  相似文献   

14.
林光  李奎 《气象科技》1976,(7):5-10
我国现有风速资料中,大部分是苏式维尔达风向风速器(简称风压板)观测积累的。这种仪器有许多缺点,造成了我国风速资料若干严重的遗留问题。文内对此作一初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5.
韩玉璞 《气象》1984,10(5):32-32
用交会法测云高,可以测量到观测点附近较大范围内所见到的各类云云底距测点地面的垂直高度。 一、测量方法 (一)准备工作:备好罗盘仪两个,仰角器1个(如有两台经纬仪更好),计算器1个。预先选择好两个测点(如B、C),准确地测量出B、C的水平距离L,L应大于或等于300米(以取整百位数为好),并将测点作上固定标记。 (二)测量与计算步骤:将两个仪器分别安置在B、C两测点上调平对准,然后分别前视另一测  相似文献   

16.
1 观测记录环节每时次正点观测前 2 min,观测人员应注意巡视 RYJ记录仪灯走情况和 PC-1 50 0微机屏显数字情况。正点打印时观测员应在场 ,若打印机不正常 (暂停打印状态下 ) ,屏显五组数据正常 ,应及时读取 E值补记在打印纸上 ,若屏显数字异常 ,应用毫伏表在 6.3 mm耳机插头或室外总表输出两端上进行补测 ,并注意毫伏表档位应拨在 2 0 0 mv档上 ,正负极不要错接 ,补测记录应据补测时限的规定来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并加以备注。坚决杜绝责任心不强造成记录缺测或错测的事故发生。2 逐日记录预审环节2 .1 总辐射日变化的预审一般晴好天空…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根据我国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现行的5 9- 70 1型探空测风系统将逐渐被70 7型雷达-电子探空系统和L波段雷达-电子探空系统所替换。70 7测风雷达于1992年通过鉴定,并在郑州探空站作了对比观测,从1996年起陆续在全国5个探空站配备。70 7测风雷达由国营784厂生产,TC - 2电子探空仪由中国气象科学院生产,终端设备(信号处理系统)由中国气象科学院研制提供。呼和浩特高空站从1998年8月1日开始使用C波段测风雷达,该系统是性能稳定可靠、灵敏度高、测量精度高、自动化程度也很高的常规高空气象观测系统。该雷达是一次测风雷达,测风和探空信号…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石油采油井防雷装置安全生产检查(测)发现,各井储油灌、控电箱及变压器的防雷接地装置存在着严重的安全技术隐患,并提出了整改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了增强对微型(一体式)智能气象站(简称微智站)测雨性能的认识,2021年6—11月河北雄安新区气象局开展了不同测雨原理微智站的对比试验。分析表明:过程雨量不低于10 mm时,翻斗式微智站相对于标准站能够满足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求,雷达式微智站测值偏大,光电式和压电式微智站测值偏小;过程雨量小于10 mm时,翻斗式微智站和压电式微智站相对于标准站能够满足观测误差的控制要求,雷达式微智站测值偏大,光电式微智站测值偏小。在雨强方面,双翻斗式微智站适合降雨极大值观测,光电式微智站和压电式微智站降雨极大值测值偏小;微智站雨强累积占比大于95%的雨强为[0.3 mm·min^(-1),0.6 mm·min^(-1)],雨量累积占比大于50%的雨强为[0.1 mm·min^(-1),0.4 mm·min^(-1)]。雷达式微智站对降雨响应比较快。微智站雨量传感器的分辨力越精细,对细微降雨观测越有效,有效降雨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王世红  陈长和 《气象》1982,8(2):28-29
在一些气象研究课题和业务工作中,边界层内风场的详尽资料是不可缺少的,获取这项资料的基本手段是进行双经纬仪基线测风。我们在进行有关空气污染的气象观测中,为取得大气边界层内风的资料而经常使用双经纬仪测风法。 过去进行双经纬仪测风的一大麻烦是数据处理问题,数据处理的步骤是:选择适当的投影面,由经纬仪读数和基线长度算出各时刻的气球高度,用测风绘图板求得量得风层风向风速,最后内插得规定层风向风速。这种手算方法一是工作量大,二是计算过程繁杂,容易出错,三是计算精度差,只能分辨到1米/秒。国外在六十年代就已开始用计算机处理双经纬仪测风资料,国内在近几年的大规模试验工作中也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随着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很多部门和省市进行了双经纬仪测风,我们在这里介绍一种适用于电子计算机的双经纬仪数据计算方案。这种方案在国外已被广泛使用并得到较好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