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江南士风这一视角解读《荷塘月色》以及朱自清写景散文.并从中透析朱自清散文创作的深层文化心理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2.
正每次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都会被伟大的父爱所感动。文中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已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不停地忙碌,很少有休息时间。父亲是做工程技术的,一年里,得有十个月在外。节日里,父亲极少能够回家和我们团圆,每次打电话回来,总是说岗位离不开。对于父亲来说,工作高于  相似文献   

3.
<正>每次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都会被伟大的父爱所感动。文中的父亲穿着黑布大马褂,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已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不停地忙碌,很少有休息时间。父亲是做工程技术的,一年里,得有十个月在外。节日里,父亲极少能够回家和我们团圆,每次打电话回来,总是说岗位离不开。对于父亲来说,工作高于  相似文献   

4.
广西著名作家蒙飞现任广西民族报社社长,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广西散文创作研究会副会长,著作颇丰,有长篇、中篇小说,长篇散文诗,散文等等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地道的壮族作家,其创作根植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土壤中,重视民族品格,其作品是弘扬民族文化的一种具体实践,一直以来深受广西区内外文学界和民族语文界的关注与喜爱。从本期开始,本刊将连载他以作家视角切入和文学化语言为阅读诱惑创作的作品《侗人歌谣》。《侗人歌谣》是作者在侗族的地理分布、自然环境、历史来源、文化艺术、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民族生存要素的基础上,向读者展示了广西侗族文化的鲜明特色和品格魅力,让人们在惬意的阅读中步入五彩斑斓的广西民族文化长廊的一部作品,希望读者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5.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经济社会发展,时代的进步,离不开文化凝聚起的精神力量。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具有重要价值。本刊编辑部特编发著名作家梁衡有关黄河的三篇散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冰心是最著名的散文大师。她一生都在写作散文,成就也以散文最为显著。她的散文作品满蕴着抒情诗的韵味和风景画的明丽——诗画美,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雨夜散步     
雨夜散步,别有一番情趣,像朱自清先生所说,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得自己是个自由的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英汉散文语篇结构形式的对比分析 ,揭示了英汉散文语篇不同的结构特征 ,阐明了在散文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语篇的模式和连贯性 ,使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好地表达原文。  相似文献   

9.
英汉散文语篇特征及互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英汉散文语篇结构形式的对比分析,揭示了英汉散文语篇不同的结构特征,阐明了在散文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语篇的模式和连贯性,使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好地表达原文。  相似文献   

10.
文成县国土资源局以建局20周年为契机,切实加大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于2008年2月27日至6月20日期间,联合县教育局、文联、新闻中心在全县范围内举办“国土杯”散文、书法、美术、摄影比赛活动,全县散文、书法、美术、摄影爱好者均可参加,特邀中共文成县委吴开锋书记和县人民政府谢作雄县长担任活动顾问,参赛的散文、书法、美术、摄影作品主要以反应文成县国土资源发展、文成山水、人文景观、文成民俗等为题材。土地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国土资源的保护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基础,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认真处理好其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此次活动主要目在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和开发国土资源,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宣传国土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展现文成县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中大成就,发现和挖掘艺术人才,促进“三个文成”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大学语文>大纲及教材的教学要求对古典诗、词、文都偏重于字、词、句的理解,游离了<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只有将古典诗、词、文中充沛的情感、深邃的义理、多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贯穿到教学中,才能达到<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也才能解决古典诗、词、文的教学瓶颈.  相似文献   

12.
以康熙三年(1664年,朱彝尊入曹溶门下为幕僚)和康熙十八年(1678年,朱彝尊入朝应"博学鸿词"科考试)为界,将朱彝尊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朱彝尊是在曹溶的引导下开始填词的,他从爱情词入手,作品集为《眉匠词》。受当时词坛风气的影响,他路子较杂,小令大抵学《花间集》,长调则兼学周、柳、秦、黄。中期,朱彝尊的主要词集是《江湖载酒集》,词作多寄托,体现了他在审美风格上崇尚醇雅、在源流上宗法南宋、在具体取法对象上推尊姜夔和张炎的创作主张;后期,朱彝尊醉心咏物词,主要作品集《茶烟阁体物集》是唱和宋末词集《乐府补题》而成,其中词作无所不咏,开创咏物词新风尚,而此时朱氏已认为词应"歌咏太平"。  相似文献   

13.
鸠摩罗什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并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提出翻译理论——"味论",其主要特征为:注重简约、关照整体和语句通畅,以其代表译作《妙法莲华经》为轴心,通过与相关的竺法护译本的比较,认为:简约能使译文更精练,关照整体能保证前后译文的一致性,语句通畅能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14.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诸种样式的开端及萌芽阶段,在文学史上出现较晚的小说也能在先秦散文中找到其萌芽期所具有的多种因素,这在诸子散文中有明确体现,而《孟子》在此方面有突出的特点。虚构,作为小说最核心的因素,在《孟子》中主要以寓言和政治理想蓝图的形式得到彰显;《孟子》中的人物是以孟子为主要代表的活跃在书中的鲜活形象;书中的情节与环境则均借助白描手法得以展现。《孟子》与其他诸子散文一起,为后世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定律对知识的理解和传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比地理学中的定律和物理学中的定律的异同之处,认为地理学的定律虽然在形式上和提出的方式上与经典的力学定律有所区别,但仍符合人们对“定律”的定义。在共识地理学定律存在的前提下,本文阐述了地理学的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中所体现出的地理学定律的特征——描述性和归纳性。基于这些对地理学定律所具有的特征的认识,本文首先介绍了Zhu等从空间推测的角度将所提出的地理学第三定律,即“地理环境越相似,地理特征越相近”,或称地理相似性定律。本文从普遍性、独立性和应用性3个方面探讨了地理相似性是否可以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定律,认为地理相似性与地理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相比,有着同样的普遍性,且与第一和第二定律所涉及的规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应用上可能解决第一和第二定律所面临的挑战,因此应可作为地理学第三定律。  相似文献   

16.
以长篇散文为例,运用词汇衔接理论对其进行词汇衔接分析,查找并探寻文章主题思想,试以证明将词汇衔接理论直接运用于长篇阅读教学的实践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地学现象的分维与标度关系——以中国大陆山系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形理论产生以后,已经在许多领域里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分形维数的计算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之一是大量相关研究往往忽略了标度问题的影响,而将计算出的分维结果随意比较。本文则是以中国大陆山系为例,对地学现象的分维与标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1)中国大陆山系的分形性质是客观存在的,其分形性质是不以测算标度而出现变化的,是始终存在的;(2)虽然在不同的测算标度下,中国大陆山系的分形性质始终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随着测算标度范围的变化,中国大陆山系的分维也会相应地出现一定的变化,即中国大陆山系客观存在的分形性质是绝对的,而分维则是一个相对的值,是随着测算标度而出现变化的;(3)分维不仅随着测算标度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的变化,而且,分维是测算平均标度的函数,即D=f(r)(式中:r为测算平均标度,D为分维)关系成立;(4)因为分维值会随着不同标度范围的变化而出现相应的变化,所以,如果要进行分维之间的比较,则应选择相同的标度范围和标度值点。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ed species may outcompete or hybridize with native species,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native biodiversity or even alteration of ecosystem processes. In this study, we reported an alien distromatic Ulva species, which was found in an embayment (Holly Pond) connected with Long Island Sound, USA. The morphological and anatomical observations in combination with molecular data were used for its identification to species. Anatomy of collected specimens showed that the cell shape in rhizoidal and basal regions was round and the marginal teeth along the basal and median region were not found. These characteristics were primarily identical to the diagnostic characteristics of Ulva laetevirens Areschoug (Chlorophyta). The plastid-encoding tufA and nucleusencoding ITS1 were used for its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Phylogenetic analysis for the tufA gene placed the specimens from Holly Pond in a well-supported clade along with published sequences of U. laetevirens identified early without any sequence divergence. In ITS tree, the sample also formed well-supported clades with the sequences of U. laetevirens with an estimated sequence divergence among the taxa in these clades as low as 1%. These findings confirmed the morpho-anatomical conclusion. Native to Australia, this species was reported in several countries along the Mediterranean coast after the late of 1990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U. laetevirens is found in the northeast coast of United States and the second record for Atlantic North America.  相似文献   

19.
PROFESSOR ZHU KEZHEN OPENING UP A PATH FOR RESEARCH ON CLIMATIC CHANGE IN CHINA ShiYafeng(施雅风)(LanzhouInstituteofGlaciology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