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钱洪伟  刘舒颖 《中国地震》2021,37(3):633-640
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的经费保障对社会救援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基于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的经费保障现状,研究了为什么要进行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经费保障,剖析了社会救援力量经费保障的不同阶段(经费筹措管理、经费日常管理、经费支出管理及经费监督管理)遇到的风险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的经费保障风险防控优化对策。研究表明,开展此项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社会救援力量业务的经费保障理论体系,也有助于社会救援力量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害是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风险源,而地震风险控制是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复合型风险治理模式.本课题以风险理论为基础,在调查问卷、访谈、座谈、考察调研和现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政府职能履行现状的研究,分析影响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加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中央和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政策性措施与建议,旨在完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风险管理制度,形成政府社会共同应对地震社会风险,降低社会易损性,从而达到控制地震社会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害风险是中国社会可能遭遇的重大风险之一,地震灾害产生的社会风险具有显著的风险社会特征,本文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分析了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的作用.文中梳理并整理了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概念、确定的过程、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的内涵与建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对控制我国重大社会风险的作用.本文认为,应在风险社会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完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并将之贯彻到政府改革和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正确处理好监测预报和应急、城市与乡村、地震宣传与社会稳定、抗震设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管理与法制管理、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等方面的关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地发展防震减灾事业,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地震灾害是破坏性地震作用于人类社会的产物,必然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引发出各种社会问题,种种社会问题都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表现在社会经济损失上。预测未来地震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需要对社会财富(包括人工建造的基础设施、生产设备、产品等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和生存环境状态(包括自然生态、生命线工程网络的布局和群众的文化素质等)等分布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只有系统的掌握了这些资料,才能评估在发生  相似文献   

6.
何东 《地球》2013,(8):92-93
随着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测绘成果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并成为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因此实现测绘成果的社会共享,更大程度的让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受益,是测绘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测绘成果的社会共享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测绘成果社会共享发展策略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7.
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域,从敏感度、应对能力、恢复力3个维度选取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初始评价指标,采用相关系数法进行指标二次筛选,应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TOPSIS模型对四川省各市(州)的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成都市和攀枝花市的社会脆弱性最低,内江、眉山等4个市的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等级最高;其空间分布格局大致为川西北地区社会脆弱性较低,川东南地区社会脆弱性较高。结合四川省各市具体情况,针对不同脆弱性等级的城市提出了降低社会脆弱性的对策建议,可为四川省的防灾减灾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保廷 《山西地震》2005,(Z1):36-37
社会发展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及文化进步的诸多方面,它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及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震知识应用于社会领域,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地震科学的影响。从地震预报、工程地震、震害预测、震灾评估、地震宣传和地震速报与应急等方面讨论了地震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科学具有重要手社会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地震震源、地球内部结构和地震预报等学科的研究,并展望了共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提高地震安全,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地震信息社会服务是不可缺少的途径。地震信息主要包括法规建设、地震监测、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资料,服务内容包括法规宣传和普及、地震灾害影响服务、工程建设监管服务和防灾避震服务等。通过地震信息社会服务,可以增强社会防灾意识,提高建设工程安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1.
刘桂萍 《地震》2010,30(1):1-9
从地震预测预报的时间范围、 与基础性学科的依赖关系、 以及认识论和方法论等不同角度, 简要分析现今我国地震预测预报的三种不同分类; 从地震的科学与社会双重属性, 分析制约其发展的一般科学技术规律和社会需求形势; 结合地震预测预报分类及影响其发展的科学与社会因素, 讨论我国地震预报发展思路。 认为当前我国地震预测预报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 提出坚持多路探索, 建立“长中短临与震后”的分析预报工作体系, 加强技术创新与储备, 推进物理性地震预测预报探索的发展途径, 并就其必要性、 科学思路、 基本内容和基础条件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由奴隶社会的工具制造革命进入到农业革命,由农业革命进入到工业革命,又由工业革命进入到知识革命,再由知识革命走向文明发展的征程上,其发展与进步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生产力结构的不断革新,而究其实质则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不断创造的结果.这是由于科学和技术在推动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前进,是第一生产力.在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漫长的发展长河中,劳动和创造是人类活动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的源泉.当今已进入21世纪,正处在科技快速发展与进步的新时代,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更加迅猛,并孕育这新一轮的重大突破———第三次科学革命,即第六次科技革命.这将必会为中国的科学和技术发展带来新的跨越式的发展和历史机遇,当然也必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为此在这世界科技大潮中,国人必须披荆斩棘,刻苦奋进,勇于攀登已达抢占当今世界科学与技术的制高点.因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旨在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并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西部开发和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加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该区水资源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分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产业,推广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利用的综合管理,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查地下水资源、采取工程措施增加大气降水等措施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公益广告有效地引导了公益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但防震减灾公益广告宣传模式研究相对缺失,本文根据防震减灾公益广告的发展现状,调查分析了防震减灾公益广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给出了防震减灾公益广告宣传模式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17.
环天山地带是薪疆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干旱缺水依然是最突出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利用率低下,水利工程落后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间题。在对环天山地带水资源状况以及开发利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的成立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详细地叙述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的筹备情况、成立过程及其发展历史.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自1947年8月3日在上海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由成立初期的几十名会员,发展到1993年底的10449名;会员的分布由初期的石油、地矿、水文、气象、测量、海洋、科研、院校,扩展到有色、冶金、地震、核工业、空间科学、煤炭、铁道、工程勘察等近20个部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是名副其实的跨行业、跨部门的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改革中前进  相似文献   

19.
师杰 《山西地震》2010,(3):45-48
随着信息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地震信息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本文着重分析了地震信息失真传播的成因、特点以及对策,为管理地震信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地震及其链生灾害除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等直接影响外,还可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可造成土壤侵蚀、耕地退化、动物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退化等生态灾难。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部分造成环境与生态影响的地震案例,讨论了相关学者对相应影响机制和机理的研究及减少影响的可能措施和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开展地震及其链生灾害对环境与生态影响的研究、采取有效的震前设防和震后断链措施是切实防范重大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