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洲空间局关于干涉雷达的新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起源于美国喷气推动实验室(JPL),早在60年代末期JPL的专家就使用该项技术观测金星和月球(RogersandIngals,1969)。80年代,JPL成功地研制了航空雷达干涉测量仪,并用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立体测图(Zb...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面沉降长期作用将会对城市建筑物、防洪排汛系统、地下线性管道,以及地铁、铁路等线性城市基础设施造成破坏,直接威胁人民生活及工业生产安全的问题,该文联合永久散射体雷达干涉测量和短基线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基于郑州市2012年至2013年的15景TerraSAR-X影像,提取了郑州市地面沉降场,并分析了郑州市地面沉降的原因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区发现了4个沉降较显著的区域,均处于大型地表地下建设以及建筑物密集区,最大沉降量达到-48.66mm。结合研究区地质条件、地表环境以及已有研究成果分析表明,监测出的郑州市沉降区域是合理的。该监测成果同时验证了联合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与短基线干涉测量方法监测城市地面沉降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卫星雷达干涉测量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本文综述卫星雷达干涉测量和差分干涉测量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文章从比较雷达干涉测量与一般航测遥感的基本差别出发 ,介绍各种干涉模式下的雷达干涉测量原理、差分干涉测量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在简要叙述雷达干涉测量应用领域后 ,重点列出 INSAR在地形测量、火山地形测量和 D- INSAR在地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最后 ,本文还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干涉雷达复图像配准与干涉纹图的增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清友  王超 《遥感学报》1999,3(2):122-127
干涉雷达复图像之间的精确匹配技术是提高雷达干涉测量精度的关键之一。首先讨论了干涉雷达复图像配准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然后给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配准方法,并把该方法应用于新疆喀拉卡什SIR-C/X-SARL波段干涉数据处理。干涉雷达复图像配准之后可以生成干涉纹图,为了消除干涉纹图中的噪声,尝试了中值波波和方向平滑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干涉雷达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沉降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传统的大地测量技术在日益严重的大范围地面沉降监测方面越来越显得难以胜任,新兴的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正好提供了一种大覆盖、高空间和高时间分辨率的地面沉降监测手段。本文以天津地区为实验区,介绍并实现了 利用PS点的InSAR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介绍永久散射体与短基线集雷达干涉测量方法的基础上,以辽宁省盘锦市为例,运用两种方法研究了其市区地表形变特征。对比升降轨永久散射体方法与短基线方法所得到的形变平均速率和时序分析可知,两种方法所得的研究区域的地表形变趋势较为可靠,且以垂直沉降为主,新城区是最大沉降区域,最大下沉速率达20 mm/a,其他区域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7.
8.
利用航天飞机成象雷达干涉数据提取数字高程模型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王超 《遥感学报》1997,1(1):46-49
首先介绍干涉雷达 (INSAR)成象原理和处理方法 ,接着介绍了二维离散包缠 (wrapped)干涉相位纹图的解缠 (unwrapping)算法。利用航天飞机成象雷达 (SIR -C) 1994年 10月获取的昆仑山干涉数据 ,研究了SIR -CINSAR获取数字高程模型的方法 ,显示了INSAR在三维信息获取和动态监测方面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合成孔径声呐是一种新型高分辨水下成像声呐,尤其是其干涉测量是一种高精度测量海底地形的先进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尚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声呐合成孔径干涉测量近期的研究现状与研究进展情况。该文在声呐合成孔径干涉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比较了与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的不同,重点阐述了相关理论和设备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同时分析了现在声呐合成孔径干涉测量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介绍了目前声呐合成孔径干涉测量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InSAR提取地面高程信息的基本原理及数据处理过程。用ERS-1数据进行试验,着重介绍了利用InSAR技术提取高程信息.以及各流程中处理的关键技术和所要考虑的因素等。通过对结果的分析,表明InSAR技术提取DEM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最后就InSAR在国内外的应用前景做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的干涉SAR基线估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论述干涉SAR初始基线估计的基本原理;接着对用2维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功率谱进行干涉SAR初始基线估计的具体算法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基于1994年10月9日和10日的SIR-C L波段单视复雷达数据,用该算法进行了干涉SAR初始基线的垂直分量估计,并结合用航天飞机轨道数据得到的初始基线平行分量估计值进行去平地相位的试验。将结果与只用航天飞机轨道数据得到的初始基线进行去平地相位的结果及本区域的地形图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地形测图原理及数字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详细论述了交叉轨迹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地形测图的原理,使用摄影测量方法导出了INSAR地形测图基本数学关系式,分析了目标点高程精度,给出了目标点绝对相位解算方法,进行了6×6公里区域INSAR地形测图数字模拟。  相似文献   

13.
Adaptive filter in SAR interferometry derived DEM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ntroductionRadar interferometry (InSAR)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measure the surface topogra-phyin the past two decades[1-4].Since InSARisa coherent technology ,the most i mportant con-straint for the radar echo is coherence . Howev-er ,decorrelation is al ways inevitably introducedby the thermal noise , geometric decorrelation,Doppler centroid decorrelation, volume scatter-ing decorrelation,temporal decorrelation, orbiterror , at mospheric delay , and data processingnoise[5-6]. …  相似文献   

14.
INSAR干涉条纹图的复数空间自适应滤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干涉雷达成像之SLC影像是未经任务预处理的,斑点噪声将影响到强度和相位两个方面。但是,通常的滤波方法主要针对幅度影像。照搬这些方法很可能会影响到实际的相位值。合理的滤波方法对于后续的数据处理是非常重要的。该文从干涉成像机理出发提出了一个中值-自适应平滑滤波的解决方案,避免了估计局部地形的复杂计算,又可获得满意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15.
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被认为是生成或更新DEM的有效方法,通过实地测量得到DEM精度虽高但成本高也费时,近年来,InSAR以其全天候、全天时、快速得到DEM而引起全世界地学人员的关注。但是由于处理过程复杂及条件要求严格,目前除购买高价的商业软件外,一般的研究人员很难投入到该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去。本研究利用以荷兰Delft大学为主所研发的开源软件Doris来进行雷达影像生成DEM的研究。该软件是一套功能强大的干涉影像生成软件,作者详细介绍用Doris进行干涉处理过程并提取库赛湖区域DEM,最后对DEM精度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InSAR技术在地表监测应用方面被广泛研究,相比传统监测手段有其独特优势。本文通过对门头沟区二斜井地基INSAR滑坡监测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等过程的论述,介绍了地基InSAR技术在门头沟区二斜井滑坡灾害监测的应用,充分验证了地基INSAR技术在滑坡灾害应急监测应用中的优势,展示了地基InSAR系统在恶劣环境下的较强适应力,肯定了地基InSAR技术监测的应用前景,为今后同类应急监测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准确有效去除干涉纹图中的平地相位是精确莺建DEM的关键.探讨了两类常见的去平地相位方法(基于地理定位和基于干涉频谱),分析了其所引起的误差影响.通过Envis砒和JERS-1两种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在可获取精密轨道数据的情况下,基于地理定位的去平地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干涉纹图中所包含的平地相位,并很好地控制最终所得的DEM误差,其效果优于基于干涉频谱的去平方法;基于干涉频谱的去平方法在干涉频谱平均空间频率为0时,所引起的DEM误差相对较小;在精密轨道数据缺乏的情况下,两种方法均不能满足重建DEM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路中  张继贤  ZHANG Yong-hong 《测绘科学》2006,31(1):51-54,F0003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是一项能够对地表变形进行测量的遥感技术,在一个巨大区域内,它的变形测量精度可达亚厘米级,而其空间分辨率则在数十米以内。本文回顾了InSAR技术的基本理论,阐明了它的工作原理,并对应用InSAR技术进行地表变形测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王超  张红  汤益先  张波  吴樊  吴宏安 《遥感学报》2009,13(S1):226-236
首先简要回顾了合成孔径雷达(SAR)干涉测量(InSAR)的发展历程, 接着对作者所在团队十余年来在该领域所开展的研究探索作了简要介绍, 并介绍了InSAR 技术在地面高程信息获取、地震、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最后, 文章对InSAR 技术和应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ERS—1雷达干涉测量原理:单色法和频谱位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