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藻混养技术在我国海水养殖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贝藻混养技术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对改善目前我国海水养殖中存在的水质污染严重、养殖品种生长缓慢等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从几十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中贝藻混养技术的发展、应用及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综合论述了这一技术的优点和发展动态,为我国海水养殖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海水养殖中水质、气象参数的自动监测和预警需求, 采用YSI 600R 多参数水质仪和TRM-ZS2 型自动气象站作为养殖现场水质和气象参数在线监测仪, 结合GPRS 无线传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设计开发了海水养殖多环境因子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在线、连续地对水温、酸碱度、溶解氧含量、盐度4 个水质参数以及风速、气压、太阳辐射、雨量4 个气象参数进行测量, 并提供了养殖自动预警功能。系统能实时对海水养殖风险的潜在因子进行监测, 可解决采用人工方式无法满足大规模、集约化海水养殖环境因子监测需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对养殖用水的来源也开展相应探索。由于深井海水温度稳定、开采成本低的特点,近年来我国海水养殖业对深井海水的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经形成包括大菱鲆、对虾等品种的深井海水养殖技术体系。深井海水的特殊性也为养殖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包括过度开采带来的深井海水枯竭和深井海水水质可能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对深井海水的开发做出明确规定,造成管理缺位。文章从深井海水养殖的现状出发,梳理相关法律资源,提出深井海水开发利用的管理维度和制度建议。  相似文献   

4.
臭氧处理水技术原理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从1785年发现臭氧以来,臭氧作为氧化剂、消毒剂、催化剂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广泛的应用,如利用臭氧消毒技术进行饮用水的处理;用于水产养殖用水上,既起杀菌作用,又达到增氧效果,为水产高密度养殖创造有利条件;用于环境消毒、食品保鲜(特别海产品)、储藏、去色、去味、防霉,海水淡化等方面(1、2、3、4、5),由于臭氧处理水法,克服因使用氯和其他化学药品而产生的致癌物质,并造成二次污染,人们也逐渐认识到臭氧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水是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产养殖生物成活与否,特别水产动物的苗种生产对…  相似文献   

5.
海水工厂化养殖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海水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扩大 ,近10年来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得到了迅速发展 ,由此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养殖海水体系中的初级生产者种类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密度养殖生物的生长需要 ,养殖过程中需投放饵料和化学品 ,作为养殖生物生长的营养和消毒剂等。这样 ,若不对养殖废水加以处理直接排海 ,养殖废水中所含的剩余饵料、化学品残留物、以及富含氮、磷、有机质和毒性物质的养殖生物排泄物会加剧养殖邻近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程度和水质污染[1 ,2],并引发有害赤潮等海洋生态环境问题[18]…  相似文献   

6.
海水养殖对海洋环境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养殖迅速发展,给海洋造成了严重污染.海水水质污染,主要有营养物污染、养殖用药污染、底泥富集污染.海洋生物污染,主要是外来生物物种入侵和生物物种基因污染,无计划的盲目开发浅海滩涂进行养殖对近岸海域滩涂湿地造成的破坏等.  相似文献   

7.
海水养殖是舟山开发利用海洋的主要经济活动,也是舟山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为促进舟山更好地发展海水养殖业,文章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基于2006-2018年舟山海水养殖的相关数据,对舟山养殖海域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舟山养殖海域承载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养殖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与养殖海域承载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养殖环境承载力的变化幅度较大,并与海水水质的变化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象山港海水养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2000年及2002年对象山港海域海水养殖现状及环境监测的调查和分析资料,对海水养殖业的发展给象山港周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象山港海域水体中无机氮含量超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测站占86.7%,2002年已达到了100%,因而该海域水体全年均呈富营养化状态,水质主要污染因子为氮和磷,海水养殖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污染。防治该海域环境污染应采取调整饵料结构、推广生态养殖、实行科学管理等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未来的海洋养殖技术,将以目前的海水养殖技术为基础,以今后科学技术发展为动力,以各相关学科的渗透与技术的移植而形成具有海洋特色的新型养殖技术。其特点是以高度集约化和自动化养殖为重点。 高度集约化和自动化海水养殖生产的前提是要有优质稳定的苗种供应,因此解决苗种生产中的问题,扩大苗种生产,是进行多种类的规模养殖的重要基础。 海水工厂化育苗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发展海水养殖与减轻赤潮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海水养殖与减轻赤潮灾害梁松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之一,海水养殖产量每年超过300万吨,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海水养殖业已成为总产值达数百亿元的重要海洋产业。到2010年,我国将实现海水养殖年产量1000万吨的宏伟目标。但在发展中却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