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海市气象局抓住当地新建飞机场的契机,与机场公司共享资源,互为需求,合作共建民航气象台,选派工作人员进驻机场工作。这种服务模式运行五年来,民航气象服务的业绩状况得到民航部门的高度评价。本文对地方气象介入新建支线机场的气象服务需求、效益以及合作双方实现双赢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机场气象台安装LLX06-A型气象测雨雷达,从1997年3月安装投入业务运行以来一直为民航飞行学院的飞行训练安全作贡献。该雷达采用前后台工作方式,由预报员根据需要随时开机观测雷达,测量水平范围、强度、发展高度,以供预报员正确实施对飞行训练的保障。并为机场指挥塔台、学院调度室、新津分院、绵阳分院、遂宁航站等单位提供准确的气象天气资料。  相似文献   

3.
民航飞行学院广汉分院机场气象台安装LLX06-A型气象测雨雷达,从1997年3月安装投入业务运行以来一直为民航飞行学院的飞行训练安全作贡献.该雷达采用前后台工作方式 ,由预报员根据需要随时开机观测雷达,测量水平范围、强度、发展高度,以供预报员正确实施对飞行训练的保障.并为机场指挥塔台、学院调度室、新津分院、绵阳分院、遂宁航站等单位提供准确的气象天气资料.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在民航内蒙古区局气象台和自治区气象局双方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 ,内蒙古民航气象调报网升级改造项目日前在呼和浩特机场顺利完工。该台承担着全区 7个民航机场气象资料的传输、发布、制作天气预报等重要业务 ,是保证内蒙古地区航空运输安全的重要职能部门。此次调报网升级改造的顺利完成 ,能够使全区民航机场更加快捷、实时地获取更为丰富的气象资料 ,尤其对呼和浩特机场的气象填图、图表绘制分析 ,乃至提高飞行气象预报准确率 ,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也为保障内蒙古地区航空运输安全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民航气象调报网络升级改造完…  相似文献   

5.
民航广汉机场气象能见度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民航广汉机场1986~1995年每日逐时气象能见度的观测资料,利用相关性分析,功率谱分析、带通滤波,以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和研究了广汉机场气象能见度的周期性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机场能见度的变化与机场相对湿度和低云量呈显著负相关,与机场地面温度和地面风速呈正相关特征。广汉机场气象能见度的变化明显具有10~20d的准双周振荡特征和30~50d准周期性季节内振荡特征。   相似文献   

6.
7.
1 前 言  随着航空气象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 ,原来的民航气象数据库的应用软件应用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 ,因此民航气象数据库的二次开发工作显得十分迫切。采用 Intarnet方式来发布航空气象产品是当前民航气象数据库二次开发的方向 ,能极大地方便气象服务人员、航空公司、航管调度、机场指挥及旅客等用户对气象产品的使用。在众多的开发软件中 ,Delphi4很适合开发访问民航气象数据库图像的 Web页面。本文着重介绍使用 Delphi 4+Openclient来编写访问 Sybase数据库数据Web页面的两种方法。2 配置 Openclient并连接 Sybase数据库  …  相似文献   

8.
民航气象服务系统是以通信网络为纽带、以计算机和探测设施为工具、以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分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系统。由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和分析系统、预报系统和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等构成。民航气象服务系统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民航各部门的努力其探测设施、网络建设、信息加工和预报、气象服务等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九五”和“十五”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民航气象数据库自1999年正式运行以来,为航空气象预报提供了丰富的数值预报格点产品和图形产品,但格点数据GRIB码属变网格资料,需解码到标准网格点上,另外在数据库工作站上显示图形不直观某些要素也不能迭加,考虑到这点,民航西南空管局气象中心把民航数据库资料GRIB解码应用到MICAPS工作站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使民航气象数据库资料得到了更广泛和直观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开展贵州山区多个机场选址气候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各类气象条件与机场选址的关系,对影响贵州山区航空气象因子的关键性进行分级,并利用2015—2018年黔北德江机场露青场址的临时气象站观测资料,对露青场址的关键性为1级的航空气象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山区机场选址气象因子关键性等级可划分为3级,第1级包含风、低能见度、低云和雷暴,对机场建设和飞机飞行影响最大;第2级包含气温、降水、雾,对机场的建设运行或对第1级指标有直接影响;第3级包含气压、相对湿度等,是场址工程设计参考要素。(2)露青场址主导风向明显,以低风速为主,对确定跑道方向和长度较为有利;能见度1 000 m的频率冬季最大,夏季最低,其中1—3月和12月出现频率大于15%;低云量大于4/8且云高60 m出现频率低于2%,出现频率较低,对流云主要集中在5—9月;年雷暴日数为26 d,主要集中在3—8月。低能见度、低云和雷暴气象条件对飞机飞行有一定影响,但可通过合理安排飞行时段来避免不利影响。总体来说,在关键航空气象因子方面,露青场址是较为理想的机场选址。  相似文献   

11.
新白云机场一期工程建设时,引进并安装了两套芬兰VAISALA公司的MIDAS IV型气象自动系统。本文根据新白云机场的运行模式和气象观测设备情况,结合气候特点,依据国际民航组织及中国民航有关规定,探讨新白云机场双跑道运行下自动观测系统的使用及各气象要素的观测、报告方法。  相似文献   

12.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据世界气象组织决定,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公众天气服务”。难确及时的气象服务,能够大大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造福社会和人民。因此,以此为主题纪念世界气象日,充分说明了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性。贵州是气象灾害较多的省份之一,干旱、低温、冰雹、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每年都给国计民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目前仍然是制约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免遭灾害,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气象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依靠科技进步,全省气象事业有了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我区民航气象史上投资最大、分布范围最广、业务建设最为复杂的工程——气象数据库及传真广播综合应用系统,日前在呼和浩特、包头、海拉尔3个机场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这3个机场气象台分别成为民航总局气象传真广播网络应用系统的3个远程节点,各机场均由3台高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系统结构、功能、维护等方面,阐述了民航乌海机场气象网络系统的构建,以及应用和维护中的一些问题,实现气象数据传输、资料分析、产品制作和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达到了可靠性高、结构简单、利于维护的目的,为航空飞行的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民航气象服务系统是以通信网络为纽带、以计算机和探测设施为工具、以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分发、服务为主要特征的信息系统。由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和分析系统、预报系统和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等构成。民航气象服务系统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民航各部门的努力其探测设施、网络建设、信息加工和预报、气象服务等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96年间月初参加了在台北举办的海峡两岸航空气象与飞航服务研讨会。本文主要对在台北期间从台湾航空气象同行提供的资料及实地考察中了解到的有关情况作一综述。1航空气象业务管理及服务体系最高管理层是台湾民航局,其次是飞航服务总台;业务实际操作部门是隶属于飞航服务总台的台北气象中心(以下简称为民航台北气象中心)及其属下的机场气象台站,机构的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豆.1管理层台湾民航局本部的航管组设置有专门从事航空气象业务发展、规划、标准制订部门,起到参谋作用的气象人员,为决策层出谋划策。飞航服务总台是一…  相似文献   

17.
一、航空事业对气象工作的基本要求我国的民航事业自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十分迅速.十几年来,我国民航先后引进较先进的各类飞机近百架,先后开辟了包括横跨太平洋的中美航线在内的几十条国际航线和联结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100多条国内航线.进入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民航一举摘掉亏损的帽子,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民航事业的发展,必将带动民航气象工作的进步.作为航空事业不可缺少的一个单位,随着民航事  相似文献   

18.
气象科普写作是我的业余爱好,也是我应尽的义务。自1963年开始,我就在贵州日报、贵州科学小报、贵州农业等报刊发表气象科普作品。文化大革命中曾被迫中断,1974年又恢复写作。迄今有700多篇的科合作品被三十多个新闻部门所采用,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农民日报、地理知识、贵州日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贵州科技报等。尤其是1989年以来,有35O多篇科普作品被新闻部门所采用。我编写的科普读物《贵州灾害性天气及预防》在1986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阿年代以来,我写的科普作品不仅数量大幅度上升,、而且质量也有明显的进步。其中有7…  相似文献   

19.
正《气象与环境科学》主要刊载有关大气科学、应用气象、生态与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的研究成果和有独到见解的综述性论文。本刊旨在促进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及生态与环境科学的繁荣,发挥其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防灾减灾及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为气象、农业、环保、水利、林业、民航等部门及相关高校搭建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气象及农业、环保、水利、林业、民航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赐稿。  相似文献   

20.
《气象与环境科学》2019,42(2):F0003-F0003
《气象与环境科学》主要刊载有关大气科学、应用气象、生态与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具有创新性和应用性的研究成果和有独到见解的综述性论文。本刊旨在促进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及生态与环境科学的繁荣,发挥其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防灾减灾及人民生活中的作用,为气象、农业、环保、水利、林业、民航等部门及相关高校搭建一个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气象及农业、环保、水利、林业、民航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师生赐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