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电的装置比较简单,把两个埋在土中的电极用导线连接起来,接在微安表(毫伏表)上即可测量地下电流(电压)的变化.测量土地电一般用量程50或100、精度在1.5级以上的微安表或毫伏表.如果地电流较大时,也可用量程小、灵敏度高的毫安表来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2.
春哨之歌     
地磁仪紧贴着地球的心胸,微安表跳动着地球的脉冲,我的眼睛虽然在指示针上扫瞄,我的脚步却在大地深处巡行。  相似文献   

3.
我厂的地震测报组是在厂党委领导下和上级地震领导机关的指导和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于1975年2月开始测报。现在共有十二种测报手段,以土地电测报为主。在测量方法上使用两种测量仪器,其一是用微安表每日定时观测,第二是用电子电位差计自动记录二十四小时内的电位变化数值。在作图分析方面有三种方法:矢量法、平行电法和日均值曲线法。为了研究土地电变化与地震对应的内在联系,我们还因陋就简地做了一些实验和分析。现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预测手段主要依靠土地电,由于对很多现象认识不清,开始观测只是记数字,划曲线,不会分析预报。经过一段摸索和到兄弟单位学习,逐步对土地电预报地震入了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遵照毛主席教导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精神,大搞科学试验来找土地电的活动规律。我们做了一个试验,现介绍如下: 用一个60×50×40cm的木箱,里面装满土,在土里放两个电极,两极间距10cm,极板直径10cm,测到起始电流为5微安,当给东、东北、北、西北四个方向加压时,发现微安表电流上升2—3微  相似文献   

5.
土地电预报地震的方法,已在群测点广泛使用,而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就土地电测报地震这一手段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从而认识土地电变化与地震的对应关系问题。 一、土地电电流 现在的土地电电路,一般是用导线把电极和微安表串接起来,利用大地形成回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观测地下自然电位,一方面测到了与地震预报关系密切的过滤电动势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测到了自然电位所包括的其他成分,如大地电流场等。而这些成分的变化量一般大于过滤电动势的变化量;只有在大地震临震前,当急速的地震电效应变化超过了缓慢的大地电流场及其他成分的变化时,在震中附近的地电装置才会有清晰的记录。实践证明:用一般微安表定时观测是捕捉不到地震信息的;只有用自动记录的方式来捕获地震信息。  相似文献   

7.
侯马红卫五七厂 圃人 汐酗-圈圃瞩网p习”刁 一、名称与用途-罔网囚回口回田田 钟式土地电自动记录仪 土地电断续点可见记录,以代替人工记录。 二、基本指标 1.测量范围:上50微安或0~100微安 2.测量精度:1微安 3.打点速度:20次/时 4.记录纸走速:20mm/时 三、传动原理 构造示意图 //////1,WHffe tp//2,HbDfuW /H//Mdr 3,Htljed MW OD////ti/D 翼,打印架拨什 J/rt/11///NMMI IWI 5,M$ft (MWP N//////~-jv”HW/H/11,L\opJ D.凹兰三二主塞空兰三三三三三三三曰e云5云三利。n巾凸而一//nI,巳等分齿轮 tb------ry”-dyMtwCW ] H…  相似文献   

8.
目前,LaCoste-Romberg G型重力仪是国际上精度较高的重力仪。它的读数精度达到10微伽。在我们的测量中要想达到较高的读数精度,必须保证重力仪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操作人员存在视差,且观测技术水平不尽相同,读数精度难以提高,为此需要改进观测方法。LaCoste-Romberg G型重力仪原配有输出扦孔,我们就利用这个输出扦孔,使用数字万用表来进行观测。  相似文献   

9.
许多地震台站上的重、磁、电仪器目前均采用定时、人工读数的观测方法,所取得的数据资料不够完整。由于操作员难以同时操作多台仪器(同时读数或换纸),原始资料在时间上交错,给各项资料的连续对比和分析以及计算机处理带来一定困难。人工地震地壳测深、大地电磁测深、流动重力等野外仪器也常因操作失误造成不必要的观测记录事故。因此,实现观测自  相似文献   

10.
在绝对偏角仪测磁偏角D的过程中,需借助于一个已知地理方位角的标志,简称标志,根据标志在仪器上的读数,找出地理子午线的位置,磁子午面与地理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即为磁偏角(D)。方位标志设置的稳固程度如何,将会直接影响所测磁偏角的可靠性。本文对拉萨地磁台1957年用水泥墩设置的(D)标志进行了考察,该标志墩面离地平约1.5m,埋深约1m。考察结果发现此标志读数存在近似V型的季节性变化。为了弄清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对1984年在绝对观测室4号墩放置的舒米特仪测得的(D)标志资料与水文站测得的拉萨河水位资料  相似文献   

11.
钻孔应变观测的标定问题有两层涵义:在第一个层面上,可以认为实际标定是相对室内标定而言的.室内标定是对仪器(元件)的标定,标定结果是元件的灵敏度,即观测读数R与实际孔径相对变化S的比例系数.  相似文献   

12.
前言大连台于1981年7月开始使用 CJ_6型磁力仪80033~#仪。每周二、五 D 管和 H Ⅰ号管测 D、H,每月月中、月末用 H Ⅱ号管(备用管)测 H。除1982年1月末因 D 符锁紧销疲劳断裂影响二次 D 测量外,数据齐全,仪器工作正常。D 测量每次二组,始末标志读数差一般在0.2’以内,每次读二个标志取平均值。读数差大即重测,保证了数据可靠。H 测量每次四组,一次测量均方差一般小于0.7~γ。仪器底座用漆片固定在1~#墩上,并保持与在北京定常数时的位置。还固定了标志和 H 零位的读数  相似文献   

13.
许多观测资料说明,大震前几天至几小时,有不少临震前兆现象出现。1968年至1969年,我们在河北束鹿南贤邱开展定点水准观测,以预报邢台地震的余震。当时在相距150米的土层上设东、西、南、北四个固定桩,在中央放置Ni 004型水准仪进行观测,每小时读数一次(遇有特殊情况,半小时读数一次)。在观测中曾多次发现临震前地壳大幅度倾斜及波动的现象。由于资料缺失,未能系统整理,这里仅举一例说明。1968年4月7日4时30分,在百尺口发生的3.8级地震前,南贤邱台水准观测的南北  相似文献   

14.
长方体△T场及其梯度场无解析奇点理论表达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首次明确指出文献中长方体△T场及其梯度场理论表达式在上半无源空间存在某些点的场值无法计算的解析“奇点”问题,通过详细的理论推导,深入分析了出现解析“奇点”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导出新的长方体△T场及其梯度场在上半无源空间无解析“奇点”的理论表达式,对比模型正演计算结果表明,新导出的△T场及其梯度场无解析“奇点”理论表达式的正确。  相似文献   

15.
在土木工程计划的场地勘察中,微重力探测可用于寻找坑道、喀斯特现象或不整合的基岩。典型的重力异常约10μGal,所以有必要提高读数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宁夏数字地震台网地震速报质量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宁夏数字地震台网地震速报的工作模式与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对地震速报质量进行了评估。据2005—2008年的速报资料显示,速报处理工作中地震波传播的时间约占15%,台网的分析处理时间约占45%,数据集合时间约占25%,台网中心对地震速报信息发布的处理时间约占15%。对2005—2008年的地震速报信息报出质量分析可见,震相性质分析错误的占8%,初至震相读数误差小于0.2 s的占65%,后续震相读数误差小于0.5 s的占43%。同时,对地震台网在速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已经看到对高精度重力仪的要求与日俱增,其中配各了电子读出系统的拉柯斯特-龙贝格D型(LCR-D)是使用广泛而且是最精密的重力仪,按照手册规定,读数精度为5μGal。减少仪器本身对观测精度诸多限制的一种手段是使用电子反馈系统。我们给LCR-D34安装了Schnūll—R(?)der-Wenzel型(SRE-D)反馈系统。安装之后,标定读出电压,检测仪器性能并测定系统的精度。在实验室不移动仪器,进行重复读数,单次读数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975-1987年期间,即主要是在第21次太阳活动循环期内的太阳爆发与全球地震活动性以及中子监测器读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对整个循环期,而且对个别年份,都计算了地震释放玫中子监测器读数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发现在第21次太阳活动周期内的这一相关系数相当高,但与太阳爆发有关的磁暴时期1984-1985年相比,却又偏低一些。基于这些资料的分析,提出了这样一个假说:中子监测器记录到的子流不仅有源于  相似文献   

19.
地震烈度这一概念在地震学和地震工程上一直广泛使用。在我国一直以烈度作为地震活动性强弱的标志来进行地震区划;工程上又以一定的烈度作为抗震设防的标准。但是烈度是依据宏观地震烈度表的规定来评定,而宏观地震烈度表并不是一个很准确的尺度,现今世界各地使用的烈度表有多种,其中的一些规定也存在差异。烈度表的尺度是否合理,对国家的防震减灾事业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世界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长方体ΔT场及其梯度场无解析奇点理论表达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明确指出文献中长方体ΔT场及其梯度场理论表达式在上半无源空间存在某些点的场值无法计算的解析“奇点”问题 .通过详细的理论推导 ,深入分析了出现解析“奇点”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导出新的长方体ΔT场及其梯度场在上半无源空间无解析“奇点”的理论表达式 .对比模型正演计算结果表明 ,新导出的ΔT场及其梯度场无解析“奇点”理论表达式的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