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海浪预报是保证海上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海洋开发的迅速发展,石油、渔业、航运、旅游等部门的迫切要求作好海浪预报服务。去年七月一日广东电视台与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广州海洋环境预报区台联合播出南海海浪预报后,受到有关单位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好评,由于海上航行的船舶及渔民收看电视预报有困难,要求通过广播电台播送南海海浪预报。为此,南海分局广州海洋预报区台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商定,从一九八八年七月十日起,由广播电台播送广州海洋预报区台制作的南海海浪预报。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80—1984年浙江冬季带鱼汛实况及有关气象资料,并查考了历史的渔汛和气象资料,提出了用副高、近岸气温、大风等气象要素预报渔汛期进展的简单方法。预报试验表明,本方法准确率较高,制作方便,适于渔业部门和渔民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3.
引言 海雾是闽东渔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从航管部门海损事故统计表明,因海雾造成的航船触礁、碰撞、迷航、沉没的事故,约占各种海损事故的40%,可见海雾是海上航行安全的重要灾害之一。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海上交通运输和海洋捕捞任务成倍增长,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因此,对危害海上航行安全的海雾的预报,也就越来越迫切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本文在前人摸索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利用台山海洋站1964—1979年的海雾资料,以及本台天气图资料,和近几年的传真图的资料、对闽东渔场海雾的特点,及其预报方法做一初步探讨,以便为渔民和航海部门提供专业预报服务时,有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第三讲 风暴潮监测、预报系统与预报准确度 风暴潮监测为风暴潮预报提供基础资料,风暴潮监测系统的有效运行对做好风暴潮预警报服务十分重要。风暴潮预报系统的建立与完善,使我国风暴潮预警报服务有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各级防潮指挥部门了解国内外风暴潮预警报准确度,对于上确实施防潮决策十分重要。预报部门重视技术进步和总结经验,不断提高预报准确度并延长预报时效,永无止境。1 风暴潮监测系统 风暴潮监测靠设在沿海、入海河口以及感潮河段内的验潮站进行。我国的验潮历史可追溯到1900年前后,据统计,1949年前,全国只有1…  相似文献   

5.
骆成稳 《海洋预报》1991,8(1):51-52
位于浙江南部沿海的玉环岛,有各自不同朝向港口,并拥有一百多座的堤坝和码头,每年常受热带气旋暴潮的侵袭,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和威胁。近30年来,本站采用的预报方法从经验对比发展到经验统计法,为本海区作出热带气旋暴潮的预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有关部门的赞扬和重视。为了更好地开展预报服务,笔者从10多年来的预报实践中探求出一套预报经验。在大潮汛期间,除参考气象部门预报外,采用渔民“海上出长浪”等来预示台风来临的经验,并据本海区的实况资料,来分析判定热  相似文献   

6.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于11月2~3日在秦皇岛市主持召开了1999年度海冰预报会商会。来自海洋石油生产和研究部门、海洋环境预报和监测部门、海军气象中心共13个单位的近40名专家、预报、科研和管理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对1998年度冬季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作出的预测进行了评估,总结了1998年度冰情。与会专家和预报技术人员对1999年度的冰情趋势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会商,会议认为本年度渤海、黄海北部冰情为常年偏轻。会议代表就海冰监测预报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并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1999年度海冰预报会商会在秦…  相似文献   

7.
这个部门负责人是Burridge(英),其下设立由Hollingsworth(爱尔兰)领导的分析组和由Sommeria(法)领导的预报模式组。其中分析组又分为客观分析班(班长Pailleux,法)诊断分析班(班长,Arpl,德),数值试验班(班长,Tibaldi,意);预报模式班又分为力学班(班长Simmons,美)和物理过程班(班长,Tiedxke,德)(见图5)。各组共由约20名左右的研究人员所组成,这些组构成中心的中枢。该部门的任务是预报分析系统的改进、评价,新系统的开发、检验、评价及引入业务模式,中心的预报水平即中心的未来可以说取决于这个部门。  相似文献   

8.
2014年第10号台风"麦德姆"登陆北上,对山东造成较大的影响。此文对业务上常用的各种数值模式对于"麦德姆"台风的预报情况进行了对比检验,重点检验了山东WRF集合预报系统对此次台风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山东WRF集合预报系统对于此次台风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WRF确定性预报台风路径预报类似EC细网格预报,在23日20时以前预报较好,23日20时后预报最好的为T639。WRF集合预报对于台风路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WRF确定性预报02时、14时更新预报效果好于其前面6h起报结果,体现了HYBRID-3DVAR集合混合同化对于改进预报效果的作用。通过中尺度模式与其外层全球背景场模式预报对比发现,由于中尺度模式具有自身的物理参数化方案和同化系统,其对于台风路径的预报效果可以显著优于其全球背景场模式。WRF确定性预报对于"麦德姆"台风降水预报与实况最为接近。对于台风大风预报,WRF集合预报最大值最好。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在芬兰访问和合作研究期间所了解到的海冰预报和服务情况。特别是芬兰冰服务中心的工作,海冰预报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和生产部门的关系,现在所使用的业务数值预报摸式。着重举例说明业务系统各环节。  相似文献   

10.
渔业与埃尔—尼诺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埃尔-尼诺事件,不仅仅是海洋与气象的理论问题,而且已成为有商业价值的经济问题。在渔业部门已将它作为渔业管理的参数之一。本文简略地介绍埃尔-尼诺与渔业关系;而且用中国南海西沙气象台32年的资料,根据数理统计原理,建立预报埃尔-尼诺方程。这种预报方法,便于渔业部门使用,也是一种补充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研究中美海洋灾害预报机制和管理体制,表明在中国很有必要建立海洋环境监测预报的专业化、国际化机制和法制化管理体制,并建议对赤潮预报实行专项监控和预警,明确限定各涉海部门海洋监测预报的职责,监测预报的信息共享由国家海洋局进行管理与协调、各涉海部门所进行的海洋环境监测和预报的内容和范围进行准确的界定并实行分级分类的标准化监测和预报、积极参与海洋环境监测预报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2.
社会需求是海洋环境预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其生命所在.通过搜集、研读、比较大量国内外文献,并结合笔者具体工作体会,分析阐述涉海企事业、政府管理机构、社会大众、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异等方面对海洋环境预报的需求,为各级海洋环境预报部门在制定战略规划时提供参考,以求海洋环境预报事业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3.
渔船海损事故给广大渔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从加强渔船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产生海损事故的四个主要原因,并提出四项防范措施。事故原因;1.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2.职务船员素质不高;3.片面强调经济效益而忽视安全生产;4.法制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或者违章作业以及主管部门对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惩处不严。防范措施:1.加强对广大干部和渔民的安全教育,严格实行“渔业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2.加强对职务船员的选拔以及现职船员的培训;3.加强对普通船员的技术普及;4.加强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4—2015年渤海埕北A平台逐小时风场特征对7级以上且持续6 h以上的大风个例进行统计,共出现36次大风过程。利用欧洲中心集合预报51个预报成员分别比较最优成员和最优百分位预报产品在预报海上大风风速预报的效果,结果表明:EC集合预报对于7级以上大风有低估的效果,从优选成员来看,集合预报最优成员并不唯一确定;6种(最大值、95、90、85、80、75百分位)集合预报百分位预报的10 m风速,多数预报与实况相比是偏小的,利用历史偏差对EC集合预报的误差进行校准,反算校准后误差缩小。总之,集合灾害性大风风速的预报有低估的效果,反算后预报水平有明显提高,可利用EC集合预报最优百分位订正后的10 m风场产品应用于渤海灾害性大风的预报。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29日,东海区观测预报学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共有东海区海洋环境监测站、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海区预报中心等11家单位的46名代表参加。参加此次  相似文献   

16.
1992年11月4~6日,由国家海洋局主持召开的“92特大风暴潮监测、预报座谈会”在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科委、全国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水利部、中办机要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沿海有关省、市海洋管理部门(局、处、办)、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及国家海洋局所属有关单位的45名专家和代表。国家海洋局管理监测司鹿守本司长到会讲了话。 会上有关专家对1992年8月28日到9月2日,发生在我国东部沿海的特大风暴潮做了专题分析报告,各省市海洋部门的代表做了这次特大风暴潮对本省市影响的报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召开这次会议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它对总结海洋灾害监测、预报警报经验和进一步做好防潮减灾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大连、深圳等7个沿海城市海洋观测站自1991~2002年的海温、气象要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经验预报因子,针对各个预报站点建立了短期海温统计预报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后报试验,模式运行稳定后投入到海温预报业务化使用,实现了预报流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8.
天津沿海风暴潮实时监测预报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天津沿海风暴潮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系统的结构、功能、组成等方面的概况。该系统将实时监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了潮汐、风速、风向等监测参数在无人值守情况下的连续、自动观测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实时接入与发布。它的建立一方面可为管理部门、预报部门和生产部门提供实时的监测信息,另一方面可在风暴潮来临时为领导决策提供历史资料和预报信息。它的应用对减少海洋灾害的损失,促进风暴潮减灾防灾体系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杭州湾台风风暴潮综合水位预报可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军政 《海洋预报》2003,20(4):30-38
杭州湾由于独特的海湾地理位置和形态,台风引起风暴潮强烈增水。为给防汛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减灾防灾的效益,本文研制了界面清晰、操作方便、图文信息直观的台风增水预报可视化软件,预报台风对杭州湾水位带来的影响,预报结果直观、形象。  相似文献   

20.
1海浪数值预报方法研究概况海浪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随机现象,因此海浪的物理机制研究进展缓慢,至今仍没有理论上严密和完善的海浪预报方法。由于海浪的应用性质很强,应用价值很大,所以应用部门不能等到海浪专家把海浪生成机制都弄清以后再来研究计算海浪的方法。因此在研究海浪生成机制的同时就已经开始研究怎样利用风来计算海浪。几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