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水蒸发轨迹线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训  李慈君 《地球科学》1995,20(4):410-414
利用海水蒸发实验资料,在双对数图上,可以建立Cl^-、N^+、Mg^2+、SO4^2+、K^+、Ca^2+、HCO3^-、sR^2+、B^3+、Li^+、Rb^+、Cs^+、I^+含量及矿化度与Br^-含量的关系曲线,称为海水蒸发轨迹线。它们可以和来帮助判断沉积盆地地下卤水的起源。分析沉积盆地蒸发岩卤水在后来的成岩环境中是否发生过成岩反应。  相似文献   

2.
叶霖  刘铁庚  邵树勋 《地球化学》2000,29(6):597-603
通过对贵州都匀牛角塘富镉锌矿包裹体的研究,发现有一定数量的有机包裹体。该矿床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矿床相似,均属于Na^+-Ca^2+-K^+-Mg^2+-Cl^-体系,同时,两者在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和密度方面也有一定差别。该矿床成矿流体组分与油田卤水相似,仅Ca^2+和Mg^2+含量偏高,这可能与晚阶段的碳酸盐有关。笔者认为,成矿流体可能与麻江古油藏的油田卤水有关,正是由于油田卤水携带了Cd  相似文献   

3.
由灰色关联分析、模糊聚类结果,提取出反映四川盆地水化学主要特征的最有效特征指标:二叠系为三维荧光指纹图形、顶空气总烃与重烃、矿化度、Na^+含量、Ca^2+/Ca总、Mg^2+/Mg总;上三叠统为三维荧光指纹图形、顶空气C1-C3的D函数、Li^+/Na^+、矿化度、Ca^2+/Ca总、Mg^2+/Mg总、Na^+含量。由上述特征指标及成因指标δ^18O、水溶甲烷δ^13C,构成了天然气保存的水化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合同察汁淖碱湖成碱过程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国东  蔡克勤 《地质论评》1997,43(4):388-393
本文介绍了内蒙古合同察汁淖碱湖的自然环境,地质演变过程和碱湖卤水的形成演化机理。指出补给碱湖的初淡不中2(Ca^2+Mg^2+)/HCO^-3的摩尔比值接近于1(0.96),不利于向碱性卤水的演化。  相似文献   

5.
巴里坤盐湖卤水主要为湖表卤水,矿化度为215~263g/L,最高可达381g/L。水中富含Na+,K+,Ca2+,Mg2+及Cl-,,等多种化学成分。以上阴、阳离子总和占卤水总含盐量的99.6%。除主要成分外,还赋存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硼、锂、溴、碘合量较高,是盐湖卤水的特征组分。这些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生要受湖盆构造、补给水、气候条件及元素本身的地球化学性质所控制。  相似文献   

6.
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化学,成因与流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库车前陆盆地寒武系-第三系流体分析显示:寒武系-奥陶系和侏罗系油田水与白垩系-第三系有所差异,前者总矿化度相对较低,为90g/L~110g/L;相对富Ca^2+和HCO3^-;后者总矿化度介于73g/L~310g/L,主要为130g/L~290g/L,相对富K^+Na^+和Cl^-;而大宛齐第三系油田水则相对富Ca。影响水化学演化的因素包括:膏盐类、沸石类矿物溶解以及白云化作用和富镁绿泥石形成等。  相似文献   

7.
大柴达木盐湖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俊周  孙大鹏 《地球化学》1996,25(3):277-285
以测定Cs2BO2^+离子的热电离质谱法,用VG-354型质谱计测定了大柴达木盐湖卤水及其外围水系的硼同位素组成。其卤水的δ^11B值为+4.96‰-+9.11‰,外围水系的δ^11B值为-3.85% ̄-42.68‰。同时也测定了其湖底沉积物,外围碳酸盐泉华和硼酸盐的硼同位素组成,它们的δ^11B值分别为-17.78‰ ̄+2.56‰、-31.97‰ ̄+0.17‰和-11.87‰ ̄-9.59‰。这些  相似文献   

8.
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SO^2—4,Ca^2+,Mg^2+污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SO^2-4,Ca^2+,Mg^2+等组分含量增多的原因,并定量地探讨了SO^2-4,Ca^2+,Mg^2+的各种来源比例。研究表明,含水层中石膏溶解及硫化物氧化是SO^2-4,Ca^2+,Mg^2+高含量的主要原因,控制硫化物氧化水进入含水层,对水质改良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氯同位素组成特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卫国  肖应凯 《地球化学》1996,25(3):296-303
采用正热电离高精度测定Cl同位素的方法对我国柴达木盆地水体及盐类沉积的Cl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Cl同位素组成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各种水体的平均δ^37Cl值顺序为:河水(0.94‰)〉咸水湖水(-0.2‰)〉油田水(-0.62‰)〉盐湖卤水(-0.97‰)。卤水具有低的δ^37Cl值,这是盐湖卤水蒸发析盐的结果。盐湖卤水与共存盐类矿物间的分馏系数为1.0001-1.0021  相似文献   

10.
胶东台上金矿成矿机制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凤英  李兆麟 《地质论评》1994,40(5):456-465
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台上金矿床的成矿机制为:胶东群地层重熔形成滦家河花岗岩岩浆时,初始浆为几乎均匀的熔体相;随着结晶成岩作用的进行,由于局部岩浆结晶分异作用,产生富K^+,Na^2^+,Ca^2^+,Mg^2^+,F^-,Cl^-,S^2^-,CO3^2^-及挥发份CO2,CO,H2O等的流体相,并不断从已结晶矿物及残熔体中,以[Au(HS)2]^-,[Au(HS)S]^2^-,AuCl4]^-等络  相似文献   

11.
东坪金矿床的围岩蚀变和流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坪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富集K^+,Na^+,Au^+,Cl^-和CO2、H2S成矿溶液以岩浆热液为主,但有天水的混合。金在溶液中以Au(HS)^-2和AuCl^-2形式存在,构造活动引起的压力突变和流岩反应是引起金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江汉盆地T油田主要的工业储层-下第三系新光沟嘴组沉积岩石的成岩流体进行了热力学研究。实测的成岩矿物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10-139℃,属于该区中成岩阶段的温度范围(67-155℃)。成岩流体的压力为10.2-56MPa。成岩流体中阳离子的活度出现Ca^2+>Mg^2+>Na^+>K^+>Fe^3+>Fe^2+;阴离子的活离出现HCO3^->SO4^2->F^->Cl^->CO3^2-;气相成  相似文献   

13.
四川盆地西部新发现的富钾富矿卤水,其水文地化学特征与海水迥然不同,钾含量异常高,构成世界见的液态钾矿资源,B^3+、I^-,Sr^2+,Li^+,Rb^+、Br^-等有用组分也远远超出综合利用和单独开采工业品位,为优质化工原料水。钾富矿卤水为沉积变质和钾矿溶滤复合成因。  相似文献   

14.
由酸雨对包气带土样的淋滤试验和浸泡试验资料表明,在岩-水相互作用的初期,硬度主要来自土中易溶盐的溶解和H^+,Na^+对土颗粒表面Ca^2+,Mg^2+,Fe^2+等的交换;在后期,硬度主要来自土中碳酸盐,铝硅酸盐的风化水解。酸雨中的酸度与土壤溶液中的碱度的中和过程,即是水中硬度的形成过程,酸雨的pH值越低,在相同作用时内形成的硬度值越高。SO4^2-,HCO3^-是硬度组分自土中迁出的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西秦岭金矿床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述西秦岭地区成矿环境的基础上,对该区金矿床的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区金矿床多赋存于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及不纯碳酸盐岩中,成矿具多期多阶段的重点。成矿流体多为富CO2的Na+-Ca^2+-C1^--CO4^2-型低盐度热卤水,矿液来源较为复杂,以大气降水为主,并不同程度地受岩浆作用及赋矿围岩的影响,成矿是在中低温、弱还原。弱酸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刘再华 Dreyb.  W 《地质学报》1998,72(4):340-348
利用旋转盘实验装置和高分子生物催化剂技术,笔者研究了流动CO2-H2O系统中方解石溶解动力学及其控制机制。实验发现,方解石的溶解既受到固-液界面间扩散边界层(DBL)的控制,还受到扩散边界层内CO2慢速转换反应(CO2+H2O←→H^++HCO^)的控制。然而,高CO2分压(Pco2〉0.01atm)时,溶解主要为CO2慢速转换控制,而低CO2分压(Pco2〈0.01atm)时,溶解主要为扩散为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钢铁工业废水淋溶钢铁工业渗漏区土壤,不同pH值,不同含Ca^2+,F^-浓度与放心水与工业淋溶各种土壤,以及电厂冲灰水淋溶粉煤灰的三种试验,讨论废水中C6H5OH、CN^-AS、Cr,Pb,Zn,H2S,BOD,COD,F^-,Cl^-,SO^2-R,NO^-3,NH^+4,Na^+和硬度等的污染与自净规律,并提出了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新疆巴里坤盐湖是一个常年性固、液并存的硫酸盐型盐湖。盐湖卤水中含Na+、K+、Ca2+、Cl-、SO2-4、HCO-3、CO2-3等主要成分,沉积物中有芒硝、无水芒硝、石膏、水钙芒硝、半水石膏、石盐等盐类矿物及碳酸盐和泥质矿物。盐湖中有大量卤虫及卤虫卵自湖中心向湖岸呈环带状分布,在成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盐湖形成于第三纪,第四纪以来,曾经历2次成岩期,约自17kaB.P.湖水多次蒸发浓缩,成岩作用加强,形成芒硝等矿产  相似文献   

19.
哀牢山金矿带主要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24  
毕献武  胡瑞忠 《矿物学报》1997,17(4):435-441
本文系统研究了哀牢山金矿带主要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金成矿流体中的阳离子主要为Na^+、K^+,阴离子主要为Cl^-,SO4^2-,F^-,气相组分中CO2含量普遍偏高,成矿流体属于中低温,中性-弱碱性,具相对还原性,中等含盐度的Na质溶液,其中的金主要以硫氢配合物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20.
李兆麟  翟伟 《岩石学报》2000,16(4):513-520
河台韧性切带金矿床产于震旦系-志留为质岩系深大断裂糜棱岩带中,本研究首次在矿床含矿石英脉及糜棱岩中发现熔融包裹体,流体-熔融包裹体及有机包裹体。不同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有机包裹体为160℃,成矿流体属K^+-Ca^2+-Mg^2+-Na^+-SO4^2-HCO^2-4-HCO3^-4-Cl^-体系,具中偏碱性,微量气体特征:H2O〉CO2〉CH4〉(或〈)H2〉CO〉C2H2〉C2H6〉O2〉H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