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底地磁日变观测站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徐行  廖开训  盛堰 《海洋测绘》2005,25(1):67-69
采用布设海底地磁日变观测锚系的技术方法,可解决远海区磁测日变改正观测资料问题。重点介绍设立海底地磁日变观测锚系中观测设备的技术特性、锚系设计及这一技术方法在国内的首次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地磁日变改正数据的合理选取直接关系到海洋磁测的成果精度。通过在南海南部海域布放的一个4 000m长的地磁观测潜标及同步开展的磁力测量,并在收集周边陆域地磁台站数据的基础上,对水体中获得的地磁日变观测数据和水面磁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到几点认识:(1)浅水海域获得的日变观测数据用于海洋磁测数据处理时,其测量准确度比深水海域的好,且与陆域地磁台站数据曲线的一致性要高;(2)船磁校正曲线是否对称与地磁日变观测数据的合理选取密切相关;(3)在远海区磁测时,为确保详尽记录局部磁扰,建议海底地磁日变观测站应布放于靠近工区、水深较浅的水体之中。  相似文献   

3.
地磁日变改正数据的合理选取直接关系到海洋磁测的成果精度。深海海山区磁力测量常因缺少测区附近的日变观测数据而使磁测结果得不到准确校正,从而导致磁力数据处理产生较大误差,影响磁法勘探的效果。为提高深海海山区磁力测量日变改正的精度,介绍了一种深海海山区地磁日变观测系统,分别从海洋磁力日变站布设位置的选取、锚系的设计、锚系的布放与回收等方面对已有海底日变站观测系统进行改进,提高了深海海山区海洋磁力日变观测数据的质量,弥补了以往深海海山区地磁日变站的不足,避免以往出现的不能安全回收和故障率高等问题。通过后期实测数据的质量统计与分析,确定本文所采用的方法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为深海海山区布设地磁日变站观测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邵关  丁涛 《海洋测绘》2013,33(1):69-71
海底地磁日变观测站能够提供合适的地磁日变改正资料,可有效提高远海区磁测的成果精度。在海底地磁日变观测站布放过程中,对浮球、磁力仪、声学释放器及释放装置等进行必要的加固连接及改进,有助于提升整套观测系统的安全性,满足长时间自动观测和事后回收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海洋磁力数据地磁日变时差校正的局部极值比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海洋磁力数据进行更精确合理的地磁日变校正,参考多台站地磁观测数据时差计算的方法,总结出一种适合于海洋磁力数据地磁日变时差校正的方法——局部极值比对法。利用局部极值比对法对南海北部两条海洋磁力测线进行地磁日变时差校正后,海洋磁力数据与陆地地磁日变数据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0.98和0.92。通过与经度差法的比较,证明局部极值比对法可以提高地磁日变时差计算的精确度和海洋磁力数据处理的效率。该方法为今后的海洋磁力调查工作提供了一种精确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海洋磁力测量中多站地磁日变改正基值归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磁力测量多站日变改正时,为了减小磁场水平差异的影响,需要进行地磁日变基值归算。分析了地磁日变化时空分布特点,研究了地磁日变基值对多站地磁日变改正时磁测的影响,提出了多站地磁日变基值归算方法。经地磁日变同步观测数据验证表明: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站地磁日变数据日平均值基本上呈同步变化,利用此方法归算得到的分站地磁日变基值稳定。  相似文献   

7.
一种确定地磁日变改正基值的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根据日变站观测数据,分析了地磁日变规律,提出一种确定地磁日变改正基值的新方法。所提出的基时刻法和基时段法较现采用的平均值法有更好的计算结果,同时建议采用取早晚时段平均值的基时段法处理磁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8.
用广东肇庆、海南琼中和一个没在西沙海域的海底地磁日变观测站三个台站的地磁观测数据,对西沙东南部海域某工区的海洋磁测数据进行日变改正的处理,研究不同距离的日变观测数据对远海区磁测改正精度的影响程度,并且尝试探讨用多台站磁日变校正方法来提高远海区的地磁精度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与海洋地磁日变改正有关的长期变化和磁扰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地磁日变改正中需要顾及地磁长期变化和磁扰的可靠分离,保证磁力数据改正处理具有明确的基准,提高拼接整合的精度.如果日变站能够控制测区,两者可采用时间同步固定的地磁正常场作为磁异常基准,测区的地磁长期变化由日变站实测的地磁长期变化来改正,反之,对日变站和测区应分别采用时间同步变化的地磁正常场作为磁异常基准,测区的地磁长期变化由地磁正常场的地磁长期变化来改正.为此,应该明确定义与时间相关的日变改正基值为地磁正常场与地磁异常之和.通过磁静日总场观测值偏离正常场的某种形式的长期平均值,可以逼近日变站的地磁异常.磁扰的分离应保证磁扰初动和消失相对于磁静日无磁扰的连续过渡.采用综合模型一并进行日变改正、正常场及其长期变化改正,可以更好地解决目前日变改正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87及1988两年中在东海南部海域进行的海洋重力,海上磁测及陆地地磁日变观测工作做了系统介绍。共有5个航次,295条测线,站间距25m,剖面总长度达12172km。资料整理结果表明,测量是高精度的,重力测网各交点闭合差的场方差不超过2mgal,地磁则不超过4nT。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在深远海地磁测量中普遍采用潜标加挂磁力仪的作业方式测量地磁日变,针对其布放、回收操作复杂且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设计了一套新的一体化便携式质子旋进式海洋地磁日变站。基于质子旋进式地磁测量的工作原理,采用多周期同步测量法和线性插值的过零数频算法提高了拉莫尔旋进信号的测频精度;在现有声学释放系统的基础上对声学应答和释放过程进行了改进,采用Goertzel算法提高了声学释放信号频率检测的计算效率和可靠性;将研制的仪器与国际商用仪器进行了陆地对比测试和海上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海洋地磁日变站性能指标满足海洋地磁测量数据的日变改正精度要求,可靠性高,而且海上操作便捷,可替代传统的海洋地磁日变测量的作业方式。  相似文献   

12.
海水层对地磁日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锡林 《海洋测绘》2011,31(5):21-23
在海洋地磁测量中地磁日变的影响不可忽视,由于海底地磁日变观测站可建在测区内或附近,通常情况下能较好地反映测区范围内的地磁日变状况.但从实际观测资料对比发现,海底地磁观测站站位水深对地磁有效信息的保留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随着水深增大,其保留的信息量逐渐减少,即水层对地磁信息有着明显的衰减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地磁日变数据时间同步相关系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两站地磁日变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利用相关系数法解算地磁日变观测站间测量时差的方法,导出了地磁日变观测站间观测数据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地磁日变数据利用相关系数法进行时间同步分析的正确性.在进行实例分析时注意到,短距离站间时差与一直使用的经度差时差法得到的时差出入很大,通过对相关系数时差法正确性的进一步验证后,对传统经度差时差改正方法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北京明陵地磁台2010年观测数据,采用磁静日数据,选用其特征值——日变幅度和相位,对太阳静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用调和分析方法将其分解为3个周期的谐波分量。对地磁数据的分析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1990年8至9月青岛山地磁日变观测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青岛山地磁日变站所获资料反映了磁日变的变化规律,资料是可靠的,为胶州湾海区磁测工作提供了可信的日变改正数据.  相似文献   

16.
南海海底地形以复杂著称,适合布放沉底自容式观测仪器的海区不多。通过对南海海底地形、水深、通航条件及作业时间的科学合理分析,为南海海域海底日变站布防选址提供了有效方法并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确保了南海水下地磁日变观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邵关  穆敬 《海洋测绘》2014,(1):47-49
南海海底地形以复杂著称,适合布放沉底自容式观测仪器的海区不多.通过对南海海底地形、水深、通航条件及作业时间的科学合理分析,为南海海域海底日变站布防选址提供了有效方法并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确保了南海水下地磁日变观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HC-90D型地磁日变站系统的主体是高精度光泵磁力仪。比较详细地介绍了HC-90D型地磁日变站工作原理,阐述了架设日变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自持式浮标地磁日变站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持式浮标地磁日变站的研究,是以陆用地磁日变站为基础,结合DGPS系统和浮标技术,自行设计开发数据实时采集与传输系统,形成一套可以自动在远海和大洋记录地磁场变化的浮标日变站,从而大大提高海洋地磁调查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海面与海底地磁日变化差异及其对海洋磁力测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海面与海底地磁日变化的计算公式,仿真分析了海面与海底地磁日变化差异,探讨了其对海洋磁力测量地磁日变改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地磁日变,海面与海底的地磁日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其随着地磁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对磁测有一定的影响。为此,远海区海洋磁力测量中,建议联合采用地面日变站和海底日变站来减小或消除海面与海底地磁日变差异对磁测的影响,提高地磁日变改正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