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缺氧是引起中—早寒武世(波托米阶)灭绝事件的原因新的和修订的早寒武世生物地层资料提供了生物密度和灭绝速率变化的定量分析。现在中—早寒武世灭绝事件可以被分解为两个明显的事件:著名的早期ToyonianHawke湾海退事件和新观察到的、但在波托米阶早期已...  相似文献   

2.
前寒武纪—寒武纪边界处的海洋缺氧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寒武纪—寒武纪 ( PC— C)边界处两个明显不同演化阶段的地层主要根据以下几点事区别 :1可视后生动物组合的变化 ;2化石埋藏条件的变化 ;3痕迹化石组合的变化 ;4寒武纪最早期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扰动强度的增加。生物的这种不连续性归因于生物大量灭绝以及软体生物化石埋藏窗的关闭。有不少迹象表明埃迪卡拉动物群不断减少和有骨骼的无脊椎动物群的出现之间发生了地层超覆 ,这些迹象包括在寒武纪沉积物中发现了埃迪犬拉动物群 ,弄清了寒武纪大爆炸之前没有出现生物大量灭绝事件。另一方面 ,有人认为富营养的底层缺氧水团向上贯穿运动导致生…  相似文献   

3.
大洋钻探计划738站位白垩纪—第三纪界面沉积物广泛再沉积的锶同位素证据大洋钻探计划738℃孔麦斯特里希特和丹麦阶生物灭绝层位上方含有许多微化石,表明:(1)在生物种交替之后,局部群落在全球其它区域持续存活;(2)发生了大规模的再沉积现象。这两种解释具...  相似文献   

4.
自Alvarez等(1980)提出白垩纪-第三纪(K-T)分界期出现一次火流星撞击事件之后,发生大规模生物灭绝的这个时期便引起人们的关注.撞击的影响是: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浮游生物大规模灭绝、全球Ir异常、形成契克苏卢博撞击坑、撞击坑附近出现可疑碎屑沉积.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晚第四纪磁性地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上海地区曹阳孔的沉积磁组构资料,对该孔所揭露的地层进行划分。其结果与古生物、同位素及沉积物粒度分析资料相吻合,五个层段对应于晚第四纪冰后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层层序特征。研究认为,K、P、L、F、q组合特征是分辨古土壤与海相层、海相层内部沉积相变界线的高分辨率标志,可作为地层划分的新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范围生物快速灭绝 (1ka至 1Ma时间尺度 )地质记录的样品可以用于全球碳循环的大波动和白垩纪及早第三纪时期 (即大洋缺氧事件 (OAEs)和晚第三纪盛温期 (LPTM ) )地球极端气候变化的研究。人们对地球历史中这些临界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及其影响所知甚少 ,主要原因是缺少这一时期的高分辨率的古海洋记录 ,特别是在驱动全球海洋大气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赤道地区。第 2 0 7航次将在Demerara海脊并已知含有这些极端事件的白垩纪中期和早第三纪时代断面上钻探 ,以便获取连续的、埋深浅的深海沉积物样品 ,从而填补没有高分辨率…  相似文献   

7.
K-T界线生物灭绝:地质史上的瞬时事件,还是渐变事件?R.Coccioni等笔者在西班牙东南部卡拉瓦卡剖面(北纬38°04′35″,西经1°52′40″)对底栖有孔虫记录进行了高分辨率分析。该剖面是K-T界线记录最完整的6个陆上剖面之一,成为解释K-...  相似文献   

8.
人们对于白垩纪—第三纪边界契克苏卢博撞击事件的真实性是普遍接受的 ,然而 ,对于其古环境和古海洋影响仍存在争议。在发现契克苏卢博撞击坑以前 ,K—T界 87Sr/86Sr比值的变化被作为支持撞击假说的依据 ,此后被用于推测撞击事件对大陆风化作用的影响。根据生物地层学 ,87Sr/86Sr结果用于讨论有争议的高纬度地区 ,K—T后出现的白垩纪有孔虫的最佳解释是再沉积 ,而不是残存。然而 ,多项研究表明 ,此边界 87Sr/86Sr比值的变化模式明显不同。为了更好地证明K—T边界海水 87Sr/86Sr的演化和准确确定…  相似文献   

9.
王洋  方念乔 《海洋科学》2020,44(9):21-28
80 Ma以来的海水Os同位素标准曲线具有K/T(白垩纪/第三纪)界线低值、E/O(始新世/渐新世)界线低值和中新世“挠曲”3个特征形态,这可以解释为陨击事件或超基性岩风化事件造成的陆、幔源物质供给关系的变化。将海水Os同位素标准曲线与多金属结壳Os同位素组成曲线进行对比,根据形态和取值的贴合程度可以为结壳进行年代厘定。由于取样精度的限制和生长间断的广泛存在,仅以此3个特征比对曲线存在不确定性。本研究综合对比中、西太平洋6块结壳的Os同位素组成曲线,总结出了4种记录在结壳中的海水Os同位素曲线的特征规律:K/T界线之前的“早期异常(波动)”;E/O界线之后曲线上升过程中的“小停顿”;E/O界线之后曲线上升过程末尾的“异常偏高点”;“中新世‘挠曲’错后”至10 Ma左右。这些新的特征形态可作为年代控制点,使得结壳年代框架的厘定可以更准确可靠。这4种特征形态可以初步解释为地质历史时期海洋中、幔源物质的供应关系变化或是看作随着数据的积累而对标准曲线的细化和校正。  相似文献   

10.
全新世成壤碳酸盐结核和古土壤稳定碳同位素成分可以用于推测古大气CO2含量,重建古环境条件及使陆相沉积物与海相层序发生关系。由于大洋和大气碳交换的时限较短,因此,土壤碳酸盐中的碳同位素成分保留了大洋CO2储体的同期变化。然而,时间跨度较大,并且能够提供海相和陆相层序相关关系信息的详细的陆地碳同位素地层资料很少。在对法国南部下第三系陆相层序进行分析时,稳定同位素地层分析方法尤其适用于生物地层资料稀少的地层相关关系分析。这一时期尤其引人注目是因为海洋范围碳同位素记录明显变化,并且含有许多重要的哺乳动物演化事…  相似文献   

11.
自Alvarez等(1980)提出白垩纪—第三纪(K—T)分界期出现一次火流星撞击事件之后 ,发生大规模生物灭绝的这个时期便引起人们的关注。撞击的影响是 :浮游有孔虫和钙质超微浮游生物大规模灭绝、全球Ir异常、形成契克苏卢博撞击坑、撞击坑附近出现可疑碎屑沉积。麦斯特里希特末期和丹麦早期 ,Laramide造出运动和SierraMadreOriental将细粒碎屑物质输送到墨西哥海盆东北部。坦皮科—米桑特拉海盆K—T界面碎屑沉积显示白垩系上统门德斯组近海泥灰岩和下第三系下统韦拉斯科组互层。此单元上方为年…  相似文献   

12.
陈建芳 《海洋通报》1996,15(5):33-37
海洋沉积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记录了不同时空尺度下海洋与气候变迁的历史。从这些地质档案中,运用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取古环境参数,辅以各种方法的定年技术建立时间标尺,可以反映从区域到全球,不同时间分辨率下的环境演变。本文以古海水表现温度的分子地层记录以以及有要分子碳同位素组成作为古大气CO2分压的指标为例,阐述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在古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西沙群岛石岛晚更新世碳酸盐沉积物的稳定同位素地层学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是第四纪地质历史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些事件造成的全球规模的等时面,为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和区域对比提供了基础.自从Emiliani于五十年代中期用深海岩芯的氧同位素曲线划分气期以来,稳定同位素地层学有了长足的进展,解决了许多其它方法无法解决的地层学难题.1984年,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在西沙群岛石岛完成了西石-1井,孔深为200.63米.其目的是确定石岛晚更新世风成生物砂屑灰岩的底界,验证风成沉积模式,解决有关的地层学和沉积学问题.为此进行了~(14)C测年和铀系测年,并在孔深0—150米的范围内进行了系统的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资料表明,~(14)C年龄普遍都有年轻化的趋势,而铀系年龄则偏大.只有氧稳定同位素呈现大幅度的变化,并可与世界其它海区的资料相对比.石岛的资料进一步证明了碳、氧稳定同位素作为一种地层工具的可靠性和前景,同时也为重建该区的古海洋学提供了有意义的信息.现将资料讨论如下.不妥之处,敬希指正.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人员在北大西洋布莱克诺斯大洋钻探计划1049钻位(北纬30°08′,西经76°06′)白垩纪与早第三纪之间的生物地层剖面发现一10cm厚的绿色球粒层。此球粒层富含岩屑(白垩、灰岩、白云岩、燧石、云母片和片岩),含有撞击石英、大量白垩纪浮游有孔虫,...  相似文献   

15.
始新世年代为 55~ 3 3 .7MaBP ,是地质上相对稳定但气候很热的时期。新生代最温暖的时期出现在早始新世 (约 50MaBP)。在中始新世 (45~ 40MaBP) ,木杉属 (Metasequioa)森林出现在 80°N附近。始新世处于两个独特的边界事件之间。始新统底部为一碳同位素事件所确定 ,可能代表大量水合物分解 ,甲烷大量释放 ,产生温室效应而使气候变暖。始新世末 ,即始新世—渐新世边界处 ,氧同位素事件 (Oi 1 )标志着南极冰盖开始形成。1 科学目标在晚第三纪 ,沿赤道地区 ,季风诱发的发散上升流产生了大于 50 0m厚的生物沉积。早第三纪有限的资料表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东沙群岛东北陆坡地带晚第三纪海相地层露头的发现经过,并从浮游有孔虫、地震剖面和海绿石同位素年龄资料初步确定其时代属中中新世。同时还探讨了露头形成的原因,是受海流、更新世低海面、新构造运动及其所处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1995年年底,大洋钻探计划调查船JoidesResolution号驶离美国迈阿密,赴加勒比海进行了两个月调查,取得了有关古灾难性事件的新证据。 此次调查的一个重要收获是,收集到6500万年前陨石撞击事件的证据。这一事件导致恐龙和许多其他生物灭绝,在全球范围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引起一个地质时代(白垩纪)的结束和另一个地质时代(第三纪)的开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工作的日益进展,第三系孢粉化石资料也随之日渐丰富.笔者经过系统整理建立了广东第三纪十一个孢粉优势组合带,并通过对这些孢粉组合带的研究,与我国东部各盆地包括南海北部大陆架第三纪的古植物群进行对比.“孢粉优势组合”这一术语系沿用地植物学对现代植物群落中优势科,属进行统计的方法移用于地层中的孢粉化石,按百分比的最高含量作孢粉优势组合统计,并根据组合特征,用于鉴定地质时代.笔者认为从已知时代的地层中采用“孢粉优势组合”这一方法,不仅在鉴定时代、划分地层、进行区域对比;而且在反映古植物地理区内不同时代的古植物群面貌,回溯过去古植物群的演化历史等,均具有相似于“标准化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南海69站深海柱状剖面的孢粉、藻类研究,根据孢粉成分的变化将该孔沉积层从下至上划分为5个孢粉组合带:1带:Quercus(常绿)-Pinus-Cyathea-Artemisia孢粉带(552.5—470cm);2带:Pinus-PP0dofnrpus—Quercus—Polypodiaceae孢粉带(470--350cm);3带:Quercus(常绿)-Castanopsis—Pinus—Polypodiaceae孢粉带(350250cm);4带:Pinus,Podocarpus-Artemisia-Polypodiaceae孢粉带(250140cm);5带:P0docarpus-cyathea-Quercus(常绿)-Pinus-Polypodiaceae孢粉带(140-0cm)。并相应恢复了南海东部64000a以来3个植被、气候、古环境演替阶段:热带季雨林、热带北缘半常绿季雨林和热带季雨林。结合氧同位素测定资料,对69站柱状地层时代作了划分:孢粉1带相当于氧同位素3期,时代为Q3^3-2;孢粉2-4带相当于氧同位素2期,时代为Q3^3-3;孢粉5带为氧同位素1期,时代为Q4.  相似文献   

20.
20年的研究显然已将白垩纪—第三纪 ( K-T)物质灭绝与形成墨西哥尤卡坦契克苏卢博陨石坑的灾难性陨石撞击事件相联系。然而 ,这种联系的因果关系是不确定的。本文验证了Alvarez等 ( 1 980 )首先提出的撞击灭绝事件作用机制的证据 ,即全球尘埃导致光合作用停止。尽管有人提出了其他几种 K-T边界撞击灭绝事件作用机制 ,然而 ,尘埃假说可能是公认的观点。Alvarez等 ( 1 980 )的 K-T撞击灭绝假说认为 ,全球食物链破坏是由于硅酸盐尘埃喷入平流层阻挡了阳光 ,引起光合作用停止所致。进行光合作用的尘埃极限是约 1 0 16 g亚微米尘埃。因此 ,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