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象自动站测风传感器采用EC9- 1型测风传感器。这种测风传感器在订购时不提供线路图纸和维修手册 ,维修起来比较困难。经过多次摸索 ,我们已掌握了其原理并总结出一套维修方法。供同行参考。1 测风传感器的构成  测风传感器由风传感器支架 ,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组成。风传感器支架除了用作固定风速传感器和风向传感器之外 ,还完成电缆的转接。风速传感器用来测出水平风的大小 ,用“m/s”这个计量单位进行量度。风向传感器指示风的来向 ,用“度”这个计量单位进行量度。2 测风传感器工作原理   (1 )风向传感器工作原理风向传感…  相似文献   

2.
通过改进湿度传感器温湿特性实验室测试方法,对国产GPS探空系统和RS92探空仪湿度传感器的温湿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国产电子探空仪的湿度传感器在低温状态下探测滞后性明显,给高空湿度的动态测量带来了较大误差,尤其是在低温升湿过程测量比低温降湿过程更为显著.试验还表明环境空气流量的变化会对湿度的测量造成明显的影响,结果有助于改进探空仪湿度传感器测湿算法和防雨帽工艺设计,提高高空湿度测量能力.  相似文献   

3.
VAISALA探空技术及中国探空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VAISALA公司推出的数字化探空仪RS92标志着VAISALA探空技术有了全新的发展,探空系统和探空仪完全实现数字化.RS92采用了数字技术,在提高测量精度、提高信息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上都将获益.RS92的发射机占用带宽大约是RS80的十分之一.测风采用GPS扩频技术,大幅度提高测风数据获取率.温、压、湿传感器都有明显改进.中国探空技术要加强传感器和探空仪传感器测量手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温度和风速对湿度传感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利用湿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校准装置在不同的温度和风速条件下对湿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测试,分别运用图解法、湿度变化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了湿度传感器在不同温度和风速条件下的阶跃响应的时间常数.计算结果表明:在15~3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湿度传感器时间常数变小;在0~4 m/s风速范围内,随着风速的变大,其时间常数变小.在进行湿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评价时必须考虑温度和风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杜强 《广东气象》2001,(3):28-30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目前使用的AWOS2000自动观测系统的测风系统是由芬兰Vaisala公司的WAV15风向传感器、WAA15风速传感器和其它相关设备(数据采集包DCP和计算机处理部分)组成的.通过对风系统故障检修的实践,我们找出了用国产IC替换原器件的成功经验,大大缩短维修周期,有效提高设备正常率和完好率.  相似文献   

6.
李国森 《气象》2005,31(10):88-89
EN型测风处理仪是取代原来的EL电接风向风速计的指示器、记录器和大风报警器,并与EL电接风向风速计的传感器配套组成EN型自动测风仪。为了方便对故障机的检查、测试及维修后运行试验等工作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针对EN型测风处理仪的构造原理及特点,试制了一个测试器,在自1994年以来的10年的时间里,使用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L波段探空系统高空风平滑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现行业务L波段探空系统测风原理的基础上,提出改进高空测风数据的平滑计算方法.首先比较了业务分钟风与滑动平均风两种高空测风数据的平滑计算办法,并与GPS RS92测风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批统计处理,特别是对业务L波段雷达在1~21、22~42和43分钟及以后采取不同的时间隔计算风的规定给出了分时段以及低仰角、远距离和小风速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滑动平均法在选取合适的滑动平均窗口的条件下,其计算的高空风与GPS RS92测风结果一致性更好且动态误差小.建议未来改进业务L波段探空系统的高空风平滑计算方法时,采用窗口为1分钟的滑动平均方式或者前20分钟采用30秒,以后采用1分钟的分段滑动平均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声测风仪因启动风速小、无转动部件、不破坏风场、测量精度高等特点,适用于多种行业的测风需求。超声波测风的相关检定规程当前在国内尚未正式制定。本文借鉴风杯检定规程所选择的风速测试点,在HDF-720低速回路风洞中,对超声测风仪在不同角度下进行了测试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测风仪可以安装在工作段面较大的风洞中进行测试,由于超声探头存在阴影效应,对于同一风速,不同角度上的测量结果稍有差异,而且不同风速对应的差异也不同。利用超声测风仪进行风速实时测量时,必须结合上述测试分析,按照超声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对测量值进行相应修正。  相似文献   

9.
国产GPS探空系统探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邢毅  杨荣康 《气象科技》2012,40(4):513-519
实验室测试和外场比对试验表明,我国研制的GPS探空系统采用卫星导航测风体制进行测风,GPS高度反算气压取代气压传感器,较之雷达探空体制要更为准确和精确。其在电气性能和稳定性、可靠性方面满足CIMO的探空要求。实验室测试表明,在采用新型温、湿、压传感器和测试条件情况下,准确性误差分别在±0.1℃、±2%、±1hPa之内,满足WMO对常规高空探测要求。与RS92型探空系统相比,国产GPS探空仪的动态测量性能除相对湿度准确性方面由于技术和工艺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外,其余要素已接近RS92的水平,尤其与GPS定位相关的气压、位势高度、风向和风速,其一致性标准差已与RS92相当,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与我国现有高空探测业务使用的L波段探空系统相比,测量准确性方面已优于L波段探空系统。  相似文献   

10.
程刚 《气象》1980,6(1):33-34
农业气象科研工作中需要对大田农作物植株间通风量的大小进行测量。在农作物间测风的特点是:被测量的风速低,一般为数厘米/秒至数米/秒,不允许测风仪器破坏作物的自然群体结构。因此,应选用传感器体积小、灵敏度高且能遥测的结构,而依据散热法原理设计的仪器恰能符合这种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对DZS-Ⅱ型大型低速风洞系统内试验段夹具、测风标准器和应用软件的技改情况.使DZS-Ⅱ型大型低速风洞能够安装新型自动站风速传感器和数字风传感器,使自动站风速传感器能够在此风洞中进行检定和测试,满足了新型自动站的业务保障之需.同时,更新检定测试设备,提高了检定和测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编制相应的风速检定用软件提高了整个检定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常规高空观测技术发展近况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炳勋 《气象》1994,20(5):3-9
对国内外高空观测技术在的近几年的进展情况作了综。述及的内容包括:探空仪的各种传感器和电路,各种测风设备,测量精度,自动化与经济有效性等。  相似文献   

13.
利用GPS定位资料分析L波段雷达测风性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研制的GPS探空仪是在我国高空站网上普遍使用的L波段雷达-数字探空仪系统中增加GPS定位模块,高空风数据不但可以通过GPS定位数据计算获得,同时还可以通过L波段雷达单测风方式进行计算,这样使其自身获得了多方面的动态比对试验。通过对23份对比施放记录分析发现:在一般情况下,经过同等的适当滑动平滑后,从L波段雷达和GPS定位两个独立系统得出的高空风廓线基本一致,说明L波段雷达的测风精度基本可以达到GPS测风水平。但在探空仪上升到高空小风速区且远离测站时,雷达测风精度明显较GPS测风精度低,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更大范围的平滑。对照分析表明:目前高空站的L波段雷达观测业务还有较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利用我国研制的第一部C-波段测风一次雷达样机在成都和郑州试验现场取得的大量测试和施放记录,对该雷达跟踪固定目标的静态特性和活动目标的动态特性作了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跟踪固定目标时,该雷达有很高的跟踪精度;在跟踪实际活动反射靶时,跟踪数据的离散度比跟踪固定目标时大,并指出,采用适当的滑动平均措施减小原始数据的离散度,并选择合适的计算水平风的时间间隔,就可获得精度高而层结精细度合适的高空风廓线  相似文献   

15.
利用我国研制的第一部C-波段测风一次雷达样机在成都和郑州试验现场取得的大量测试和施放记录,对该雷达跟踪固定目标的静态特性和活动目标的动态特性作了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跟踪固定目标时,该雷达有根高的跟踪精度;在跟踪实际活动反射靶时,跟踪数据的离散度比跟踪固定目标时大,并指出,采用适当的滑动平均措施减小原始数据的离散度,并选择合适的计算水平风的时间间隔,就可获得精度高(如1m/s)而层结精细度合适的高空风廓线。  相似文献   

16.
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仪是山东省能源研究所研制的,1989年通过产品定型鉴定,其后于1990年底根据试用意见对仪器功能又作了几次改进.1991年3月,中国气象局发文,将其正式列为气象业务用仪器,以取代原用的EL型指示器和记录器.EN型测风数据处理仪与EL感应器配套,构成EN型自动测风仪.与原EL型相比,虽然两仪器传感器相同,但是使用方法和原理不同.EL型测风仪利用发电机输出的交流电压经过整流后指示阵风风速,而EN型测风仪则利用了发电  相似文献   

17.
罗雄光  梁国锋  杨超 《气象科技》2015,43(6):1025-1029
根据广东阳江探空站L波段雷达系统观测的测风资料分析,测风记录用综合探测雷达测风方法与无斜距(或高度替代)测风方法计算的测风量得风层的结果,少数情况下会出现与理论值不相符的现象,两种测风方法计算的结果,有时会超出高空气象观测仪器总体测量准确度要求允许的误差范围。在雷达的仰角小于30°时,量得风层的风速小于3 m/s时,两种测风方法计算量得风层的风速基本相同(误差在允许范围内),但风向有的相差较大,超出测量准确度要求允许的误差范围。当雷达仰角小于15°,量得风层的风速大于30 m/s时,两种测风方法计算量得风层的风向比较接近,但量得风层的风速有的却相差较大,超出测量准确度要求允许的误差范围。  相似文献   

18.
浅谈经纬仪测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确、规范地使用经纬仪跟踪气球测风是提高测风质量的关键。作者根据20多年使用经纬仪测风的体会,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怎样测风以及如何提高测风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导航测风     
《气象科技》1977,(1):24-25
所谓导航测风,它与通常的无线电测风的不同点在于它利用无线电导航定位法,不需要测风雷达,仅用接收机就可以了。接收机的接收天线可以方便地安装在船舶或飞机上,不象测风雷达天线那样安在船舶上需要有复杂的稳定平台。陆地站用导航测风可以避免雷达低仰角观测误差太大。导航测风一般是利用奥米加或罗兰-C导航信号。  相似文献   

20.
光导纤维通信是一种新的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的特点是可以进行低损耗、无感应传输。日本已把光导纤维实际应用于容易受雷电感应影响的气象塔风速、风向观测系统。一、系统的概要该系统是在130米的高塔上利用风速计和风向计测定风速、风向,使之免受雷电感应影响的测风系统。为达到此目的,感应器和全部传送线路都由光线路组成。图1是测风系统的简图。如图1所示,由观测室的发射部分发出的光,通过光导纤维电缆,一直传送到风速、风向传感器;而电传感器中组装的圆盘产生的脉冲信号和与电码相对应的光信号再次通过光导纤维电缆传送进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