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昌明  洪水峰 《地球科学》2001,26(2):213-216
建立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焦点问题法评价准则为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矿业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并引进了一些新的动态指标:资源竞争力,资源消耗力,资源承载力,资源结构力,资源破坏力,资源环保力和矿业发展力,从而可以动态地考察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矿业城市矿产资源可持续力比较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敬  高谋艳 《地球科学》2007,32(1):123-129
从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观点看, 由于科技进步的贡献, 矿产资源不仅取决于现今已发现的矿产资源, 还依赖于未来新的和潜在的矿产资源以及替代资源.基于此, 提出“矿产资源可持续力”新概念, 以表征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以系统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石, 建立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力”概念模型及其指标体系, 以及区际间矿产资源可持续力的六因子评价模型, 对中国50座典型矿业城市进行了比较评价, 指出其可持续力演变规律为: 从矿业类型来看, 可持续力沿着石油、综合、冶金、煤炭类逐渐劣化; 从城市发展阶段来看, 沿着中、幼、老年顺序依次下降; 从城市地理分布来看, 沿着东、西、中部逐渐下降; 从城市规模来看, 按照小型、大型及以上、中型城市顺序依次下降.为国家开发矿业城市和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本质是转化物质资源形态的过程,矿产资源作为重要的物质资源基础,其开发利用可持续性对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决定性作用.我国矿产资源的相对不足和前些年的高强度消费以及过度开发,导致矿产资源的保障形式日益严峻.通过分析矿产资源特征和我国矿产资源勘探开采现状,指出我国矿业的发展面临资源短缺和需求增加的矛盾,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不能完全采用市场机制或者价格管制的手段.在当前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一要建立储备,逐步渐进缩小实际价格和均衡价格差距;二是推动技术创新,克服资源短缺瓶颈;三要加大管理创新,保障矿产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4.
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体系谈辽宁省的矿业与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娜 《辽宁地质》1999,16(3):227-230
从矿业资源,环境与生态的平衡关系出发,讨论了矿业资源领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等特点讨论了矿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决定性作用,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已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正在产生的危害,讨论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通过对辽宁省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业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矿业环境的分析,讨论了矿业开发利用与矿山环境保护之  相似文献   

5.
王振 《河南地质》2000,18(4):286-291
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今后发展的必然选择,南阳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如何把握矿业在可持续发展中地位和重要性,怎样推动矿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南阳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矿业的有利条件,但是,南阳矿业存在着观念落后,经营粗放、污染环境和矿业管理滞后等因素,制约着南阳矿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南阳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必须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资源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昌明  黄孝林 《地球科学》1999,24(4):355-358
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成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并结合我国矿产资源特点和形势分析了研究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详细地探讨了通过利用矿产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5条途径:(1)正确进行了矿产资源区划;(2)制定合理的区域矿业发展战略;(3)改革矿权制度,实现两权流转;(4)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矿业发展;(5)进一步加强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瓶颈约束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紧紧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个中心,在简要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及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瓶颈约束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瓶颈约束的思路对策.总体思路是:"开源"与"节流"并举,并从加强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实施资源供给的国际化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立矿产资源储备制度、建设矿业强国、打造有实力的矿业集团等6个方面阐述了主要对策,这对缓解我国矿产资源瓶颈约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动态数据库建设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支柱。但是由于该区生态环境脆弱,不合理的矿业开发导致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严峻,部分矿区呈现加速恶化势态。资源损毁、地质灾害、环境污染是矿业活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矿业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与矿产资源类型、开发方式、地域条件及矿山企业的规模、性质关系密切。在研究分析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以MAPGIS为平台的可视化动态环境地质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裴荣富 《地球科学》2002,27(1):72-80
“后工业”(post-industry)是知识经济或曰“新经济”的发展时代。这个时代的自然资源和一般劳动力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逐渐为知识产权、市场网络、信息、创新环境等后天获得性资源,以及为创新人才的新“认知”(recognized intellect,RI)所代替。然而,据矿产资源分布及其成矿既具有一定的全球统一性又有区域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国家(地区)对矿产资源勘查程度的不均衡性,特别是矿业活动与其他产业性质的不同,如何能按不同国家(地区)的具体发展状况,做好21世纪矿业向“后工业”发展势态的倾斜,达到适者生存和矿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当代探讨的重大问题。在概括阐述了21世纪矿业发展势态、矿业活动特点及其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地质勘查和矿业活动决策支持系统的模拟,以及对当前紧缺铜矿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矿产资源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矿业大国,但其低资源利用率、高安全风险、生态破坏严重等现象的存在,以及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差,低附加值等资源利用现状,造成了矿产资源日益短缺,部分矿产依赖进口,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与国家安全。针对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客观原冈进行剖析.提出要站在战略的高度,采取关闭小矿山、完善矿业法律制度,增加地质勘探投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技术进步,发展相关产业等措施,树立矿业强国的思想,实施全球战略,从而确保我国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杨昌明 《地球科学》1998,23(2):215-218
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与人口、环境科学汇流,更加注重应用研究,研究目标的多元化,研究地域的扩大化,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有:区域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矿产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客观标准;区域矿产资源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区域矿产资源资产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区域矿产资源经济研究模型系统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12.
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乌昌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宇  董雯  刘毅  张小雷  雷军 《冰川冻土》2011,33(3):683-691
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基地和矿产资源加工基地的建设,资源开发利用成为推动天山北坡经济带以及乌昌地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围绕资源规模与供给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人类对资源的改造利用能力,结合乌昌地区发展的实际,以水资源、能源矿产资源为切入点,构建基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和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对可持续发展能...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昌明  黄孝林 《地球科学》1999,24(5):545-548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公正,客 分析:(1)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2)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3)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4)矿产资源的代陆均衡;(5)矿产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6)矿产资源资产评估;()7)矿产资源开发对瓣影响,同时对研究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矿产资源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论述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实质,并构建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提出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系统优化战略。  相似文献   

15.
赵志广 《吉林地质》1998,17(1):63-66
矿产资源是生产力系统中的重要构成在素,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后,生产力的存在和发展都与太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息息相关,矿产资源已日益成为生产力系统的内在要素,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维系现代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矿产资源的开发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标志,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限制和制约作用。开发利用资源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矿产资源就是保持生  相似文献   

16.
矿产资源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很多,但科技进步是关键,通过对矿产资源技术发展的现状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九点通过科技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资源与环境是谋求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前提,其合理开发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中央造山带富能、富矿、少植被、土地瘠薄,这对该区的经济发展既显示了无穷的诱惑,却又制约着对其的开发利用。对此,从保护利用水土资源、利用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发展科技教育与提高人口素质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该区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神经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锡泉 《江苏地质》2001,25(4):200-205
在分析了江苏省矿产资源概况、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面临的严峻资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即:集约型的 资源开发战略、国内外两个市场战略、节约型的资源消耗战略、开放型资源地质勘查战略、矿山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矿产资源管理的依法治省战略。  相似文献   

19.
青海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阔的成矿前景,是东昆仑成矿带最重要的铁多金属成矿远景区。为推动矿集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从矿产资源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及环境影响3个方面,通过评价指标的筛选、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的确定以及评价指标的计算等构建了资源开发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祁漫塔格金属矿集区进行了矿产资源开发布局评价。评价分析结果为: 祁漫塔格矿集区11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平均值为7.0分,矿集区整体开发优势一般; 有2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值在8.0分以上,属于重点优先部署开发区域,分别为夏日哈木多金属矿区和虎头崖—迎庆沟多金属矿区; 有7个开发区划单元属于可以部署开发区域,可作为备选区域; 另有2个开发区划单元综合评价值低于6.0分,暂不宜考虑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