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地下水》2021,(1)
宝鸡峡98 km塬边渠道是关中地区的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该渠道建成通水已达5 0a,存在塬边局部边坡崩塌、溜滑和冲刷现象,也可发生渠道因渗漏引起的滑坡现象,急需对渠道两侧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本文以宝鸡峡98 km塬边渠道k91+900 m处典型黄土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Geostudio 2018岩土专业软件,模拟黄土高边坡在正常运行、渠道发生渗漏、发生地震3种工况下边坡发生滑坡失稳破坏的特性,并得到相应的安全系数,为该段边坡稳定性评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20,(4)
宝鸡峡98km塬边渠道是关中地区非常重要的水利灌溉工程,其工程地质条件非常复杂,沿线分布有较多的黄土高边坡。本文以宝鸡峡98km塬边渠道k85+500m处典型黄土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Geostudio 2018模拟黄土高边坡在正常运行和渠道渗漏加发生降连阴雨的工况下的稳定性,并得到相应的安全系数,可为该段边坡稳定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21,(5)
98公里塬边渠道作为宝鸡峡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保护是所有工作的重心之所在。主要从98公里塬边渠道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如何开展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为98公里塬边渠道水资源保护工作提出了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4.
蔡袁强  周岳富  王鹏  史吏  王军 《岩土力学》2020,41(11):3705-3713
疏浚淤泥含水率高、强度极低,真空梯度作用下排水板周围会快速形成致密“土柱”,导致排水固结能力迅速下降,即出现淤堵现象。由疏浚淤泥真空固结室内模型试验获得了出水量变化情况和土体含水率、渗透系数的时空分布情况,确定了排水体周围淤堵区的形成时间与范围,提出了考虑时间效应与淤堵效应的真空度传递模式,同时考虑疏浚淤泥土体压缩和渗透的非线性,建立了考虑淤堵效应的固结分析模型,获得了相应的解析解,通过与已有数据和现场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解答的有效性。利用该解析解,分析了真空度传递模式、淤堵系数λ和淤堵比c对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淤堵效应明显减缓了沉降速率,也严重降低了疏浚淤泥的最终沉降量。  相似文献   

5.
在Rowe和Fleming提出的用以计算淤堵时间简化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填埋场排水层淤堵时空分布特征,合理地作了进一步假设和推导,得到了可以反映淤堵发展的简化模型,推导出了排水层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水量平衡的单元分析方法,建立了淤堵条件下最高水位计算模型,获得了排水层最高水位深度的计算方法,并与稳态、瞬态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淤堵时得到的结果与瞬态结果一致,且都趋于稳态结果;淤堵较严重时水位受到显著影响,必须考虑淤堵。通过参数分析发现,前期渗透系数越小(后期越大)、排水距离越长、入渗速度越快、离子浓度越高,则淤堵对水位的影响越严重,同时提出考虑淤堵条件下改进排水系统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仵大磊  王家鼎  王煜  张玺 《地下水》2010,32(2):153-154,172
目的垃圾土边坡作为建筑边坡的治理和利用存在不少难点。以咸阳北塬边垃圾土边坡为例,详细分析了垃圾土稳定性影响因素。方法结合该垃圾土(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物质成分及结构特性,在现场静力触探试验、反算及专家经验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垃圾土的抗剪强度参数。结果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出该垃圾边坡稳定性系数,该稳定性系数与目前该边坡的实际状况基本一致。结论提出了垃圾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失稳后的治理方案,它对下部建筑群的抗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河上游干支流交汇区沙坝淤堵形成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黄河上游干、支流交汇区形成的沙坝淤堵事件,利用野外观测资料,分析了支流高含沙洪水特性及交汇区沙坝淤堵特点,探讨了汇流比(支流流量与干流流量之比)、支流洪水水量、支流洪水沙量等因素对沙坝淤堵形成的影响;根据动量原理建立了交汇区形成沙坝淤堵的判别关系,结合黄河上游干、支流洪水输移特性,得出了基于汇流比与支流洪水水量关系及支流洪水沙量与支流洪水水量关系的沙坝淤堵判别条件。由此,可根据汇流比、支流洪水水量及沙量判断交汇区能否形成沙坝淤堵,可为暴雨洪水期黄河上游交汇区形成沙坝淤堵灾害的预报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库松散质坝基淤堵渗透治理是筑建牢固安全的大型高原水利工程的关键性技术之一。依据所收集的新疆高山宽谷流区水库松散质坝基淤堵渗透文献资料,采用CGFS模型,运用GENERATE技术,构建渗透淤堵三维颗粒流数理模型,探究渗透形变机理,分析渗透形变过程中松散质颗粒的移动规律,通过数理模拟,从细观和宏观角度探究了渗透淤堵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模拟实验可为高海拔地区水库松散质坝基淤堵渗透治理的工程技术应用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减压井机械淤堵机制与防治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昌瑜  张伟  李思慎  朱国胜 《岩土力学》2009,30(10):3181-3187
探讨了长江堤防减压井由于设计、施工及运行环境等因素对其产生机械淤堵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渗流介质的渗透特性以及多种介质不同组合的综合特性。除传统试验外,自行研制了径向渗透试验模型装置,采用几种物理试验方式配合,对包括地层、反滤层、滤网和井管组成的整个减压井系统,以及径向的水流与几何条件进行模拟试验。通过对室内试验与现场测试成果的综合分析,对减压井机械淤堵机制和淤堵判定进行了归纳,针对实际水动力条件和运行模式,提出了减压井反滤系统防止机械淤堵的优化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0.
虹吸排水联合堆载固结技术是软基处理中的一项新技术,在应用该技术时,虹吸管内土柱的淤堵问题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虹吸管内土柱的淤堵问题,采用颗粒沉降模型和水动力学相关理论,推导得到了土柱在虹吸水流作用下的临界高度表达式。根据所推求的表达式,可以制定相应的防淤堵措施,使得虹吸排水能够顺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柱容易在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形成淤堵;对于工程现场最常见的4 mm内径虹吸管,当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半径大于40 cm或者虹吸管内土柱高度大于4 cm时,就有可能产生淤堵;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减小虹吸管弯曲圆弧段半径、降低虹吸管出水口高度以及减小虹吸管长度的措施减小淤堵的可能,从而保证虹吸过程的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两种塑料排水板滤膜淤堵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超  徐超  吴雪峰  金亚伟 《岩土力学》2014,35(9):2529-2534
在水力梯度逐级递增的条件下,采用饱和软黏土进行了两种不同塑料排水板(PVD)滤膜(外包土工织物)梯度比试验,探讨两种PVD滤膜的淤堵特性,并结合真空预压软基加固的实际工况进行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水力梯度的递增,一种表观孔径大的新工艺PVD滤膜的梯度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总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常规PVD滤膜的梯度比总体呈上升趋势,无法趋于稳定。研究表明,不同水力梯度对滤膜淤堵有着较大影响,新工艺PVD滤膜在真空预压实际工况(水力梯度较高)下的防淤堵效果优于常规PVD滤膜。PVD滤膜的淤堵问题与滤膜制作工艺、孔径和软黏土性质有关,其淤堵机制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北京砂石坑回填现状,分析了回填物的污染组分特征。以北天堂生活垃圾填埋场和老山建筑垃圾填埋场为例,分析了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结合回填物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针对已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回填地区,提出科学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土工布滤水管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选民  张崇山 《地下水》1991,13(4):210-213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对土工布滤水管的滤水拦砂功能、防淤堵性能等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土工布滤水管不仅具有良好的滤水拦沙功能,而且具有较强的防淤堵能力,试验指标均达到有关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地表杂填土中含有较多大块石、建筑垃圾而且埋设较深的场地和抛石挤淤填埋河浜地段基坑围护工程的施工实践,总结介绍了钻孔灌注咬合桩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剧增,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主要的水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对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地理、地质和气候特征的调查,结合阜新市城市发展现状,分析了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垃圾成分,渗滤液产生量及渗滤液中污染物的浓度,得出了阜新市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各种污染物污染地下水的源强度。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的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验证了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并对今后的污染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6.
尾矿库的浸润线对坝体的稳定安全至关重要。尾矿坝体内的化学淤堵会使介质渗透系数减小,坝内地下水位升高,增加渗流破坏发生的可能性。因此,研究化学淤堵对尾矿砂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显得尤为重要。以栗西尾矿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不同浓度的二价铁离子溶液对均质尾矿砂渗透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栗西尾矿库排水设施周边伴有化学淤堵现象发生;粒径为0.315 mm的砂粒质量占尾矿砂总质量的38.82%,比重最大;尾矿废水中二价铁离子的浓度为0.13~0.49 mg/L;二价铁离子引起的化学淤堵使尾矿砂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符合指数函数,其中浓度为0.4~0.5 mg/L、0.2~0.3 mg/L工况下渗透系数的变化过程比较接近,二价铁离子浓度为0.3~0.4 mg/L工况下化学淤堵发生最为迅速,稳定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省垃圾场的调查情况来看,全省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为垃圾填埋,且垃圾填埋场以未采取任何防渗措施的简易填埋场为主,约占垃圾场总数量的三分之二,已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本文分析了河北省生活垃圾及其渗沥液化学成分,确定了生活垃圾及其渗沥液的主要污染成分。采用污染指数法,分析研究了河北省18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情况,并总结出了垃圾填埋场对地下水的污染规律,对垃圾填埋场的建设和水资源的保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秦皇岛地区海岸侵蚀及主要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对秦皇岛地区海岸侵淤活动进行了分析,论述了控制条件和对滨海资源环境的危害。得出近50多年来,秦皇岛123.5km长海岸发生过6种不同形式的侵淤活动,有82.69km岸段发生不同程度的侵蚀活动,占总岸段的67%.海岸侵蚀的原因除风暴潮影响外,主要是海岸带物质补给来源持续减少和人工采挖砂石。海岸侵蚀活动除威胁滨岸工程设施安全外,还严重破坏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加剧海水入侵活动。   相似文献   

19.
李海明 《地下水》2002,24(1):58-59
宝鸡峡总干渠通过了98km古、老、新滑坡体和高边坡。左岸高边坡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渠道行水及其以下陇海铁路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从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边坡稳定性论述高边坡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选自西藏山南地区高山宽谷河流区松散坝基土体进行室内渗透变形试验研究,设置不同级配定水头高度及相同级配变水头高度的3组对比试验方案。分析试验中水力梯度及渗透系数的变化情况,将松散坝基渗透试验过程分为颗粒调整、渗流稳定、渗流变化三个阶段。根据试验现象,结合以往渗透变形模式研究,将渗透变形划分为三类:渗透压密、渗透破坏及渗透淤堵。结合渗透变形的力学特征,对这三类渗透变形机理进行分析,并对单个土颗粒受力分析,得出在渗透压密、渗透破坏及渗透淤堵过程中运动颗粒的受力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淤堵材料有助于减缓、减小基部掏蚀的发生、发展,为该类松散坝基防渗减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