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胰腺结石是我所刘德泉同志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时取出的。人体结石,常见于患者的胆道、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等部位。而胰腺结石的病例,较为少见。1964年魏南章等曾报告胰腺结石一例,最近钱荣立等(1980)报导了北京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年来收治的胰腺结石只有4例。结石无论长在人体的那一部位,都会影响到它的正常生理机能,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危害。笔者等首先用显微镜观察,配合X光、红外光谱、差热、电子探针分析等手  相似文献   

2.
胰腺结石是我所刘德泉同志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时取出的。人体结石,常见于患者的胆道、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等部位。而胰腺结石的病例,较为少见。1964年魏南章等曾报告胰腺结石一例,最近钱荣立等(1980)报导了北京医学院  相似文献   

3.
赵其渊 《地质论评》1965,23(4):327-333
在人体内不同部位长出的石头,医务界叫做“人体结石”,这是常见的病症之一。年余前有机会和北京医学院沈绍基教授一道对该附属医院的数十例泌尿系统结石症患者的结石进行了镜下研究。这些结石取自患者的肾脏、输尿管及膀胱等  相似文献   

4.
人体泌尿系统结石及人发成分分析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尿路结石进行了物相分析,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结石和发样的微量元素,根据结石的物相特征、微量元素含量以及与人体发样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尿路结石的成因、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小引人体结石中的胆结石和尿路结石,为结石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尿路结石似乎又有地区性的特点,以四川而论,川南多见,川北少见。上述两种结石病的病因和发病学,国内外虽然研究了数百年,但至今尚未查明,因而治疗也就存在问题。我们从医学地质学的观点,研究了这些结石的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特点也许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6.
高寒山区岩体裂隙发育的边坡及复杂地层,常采用灌浆进行加固处理,浆液结石体常面临着强烈的冻融循环作用。通过对自主研发的黏度时变(SJP)浆液结石体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及电镜扫描方法,研究浆液结石体在冻融条件下的力学特性,讨论结石体的冻融损伤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冻融条件下,SJP浆液结石体的耐久性能明显优于普通水泥结石体,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SJP浆液结石体的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不断减小,而劈裂抗拉强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SJP浆液在助剂的综合作用下,C-S-H产量增多,并与纤维针状水化衍生物相结合,使得结石体内部的孔隙结构更加密实,有效地减缓了冻融损伤的积累,进而显著提高了其在冻融条件下的耐久性,从而更加适合在寒区工程建设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一种罕见畜结石的矿物学研究,阐明了这的矿物组成,并探讨了畜结石的成因及其矿物的相转变过程。在对畜结石进行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地质作用过程中碳酸盐岩石,特别是方解石矿物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海底隧道注浆材料强度劣化规律及使用寿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水灰比分别为0.8、1和1.2的纯水泥浆液结石体试块,水灰比为1、粉煤灰掺量10%或20%的水泥-粉煤灰浆液结石体试块,矿粉掺量15%或30%的水泥-矿粉浆液结石体试块,硅粉掺量10%或20%的水泥-硅灰浆液结石体试块。将注浆浆液结石体试块浸泡在海水侵蚀环境中,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采用灰色关联理论研究了海水浓度、水灰比、矿物掺合料等因素对浆液结石体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多元灰色预测模型分析了海水侵蚀环境下水泥基注浆材料的强度劣化规律及使用寿命。结果表明:强度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水灰比,海水浓度,测试龄期,硅粉掺量,粉煤灰掺量,矿粉掺量。  相似文献   

9.
《岩土力学》2019,(12):4627-4636
裂隙注浆是目前土遗址裂隙加固领域的通用手段,浆液的膨胀性和结石体与遗址土体的力学兼容性成为注浆措施能否充分发挥封堵和黏结作用的关键。研究通过对9种不同配合比及水灰比的SH-(Ca O+F+C)浆液进行膨胀性与流动性测试,最终遴选出配合比CaO:F:C=3:2:5的3种不同水灰比浆液作为优选浆液,并通过对优选浆液连续间隔龄期结石体的强度测试确定了最佳养护龄期。而后通过热膨胀和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得到了浆液结石体和遗址土体的线胀系数以及浆液结石体、浆液结石体-重塑遗址土和重塑遗址土3类试样的破坏模式、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抗剪强度参数与弹性模量。结果表明:浆液结石体和遗址土体的线胀系数数量级别相同,3组优选水灰比浆液结石体和重塑遗址土体力学行为一致,其中配合比为CaO:F:C=3:2:5、水灰比为0.50的浆液结石体与重塑遗址土力学兼容性最佳。  相似文献   

10.
对黏土浆液进行磁化处理,研究磁化处理后黏土浆液的黏度、密度、pH值、电导率、析水率、结石率及抗渗性等物理性质变化特征。磁处理后,黏土浆液密度、黏度、析水率均减小,pH值、电导率、结石率增大,黏土浆液的析水率与结石率的改善效果随磁化时间的增长而增大,磁处理改善了浆液的流变性能,磁化后黏土浆液固结体的抗渗性能较未磁化黏土浆液固结体抗渗性能有了大幅提高。黏土浆液经磁化后Zeta电位值、pH值增大,使得其分散程度提高,从而降低了析水率,提高了结石率,同等质量黏土浆液抗渗性能的提高得益于磁处理后黏土浆液结石率的大幅增加,而其黏度的降低,是因磁处理后黏土浆液颗粒间有较强的排斥力导致。   相似文献   

11.
水泥-黄土注浆充填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空区危害巨大,目前主要采用注浆充填方式进行处置。水泥-粉煤灰浆液在采空区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一些采空区治理工程中,由于缺乏粉煤灰,需要寻找其他低成本的注浆材料。水泥-黄土浆液具有就地取材、工艺简单等优势,是替代水泥-粉煤灰浆液的首选。本文以陕西泾阳、甘肃兰州、山西吕梁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水泥-黄土浆液黏度、结石率、凝结时间、结石体强度等性质的试验,研究了水泥掺量、水固比、黄土类型、水玻璃掺量等因素对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及其结石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黄土掺量的增加,结石体强度、浆体流动性降低,而凝结时间延长; 水泥-黄土浆液结石体早期强度较低,而后期强度增长较大; 黄土的地域性分布,造成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差异较大,黄土的粒径越粗,结石体的强度越高; 与离石黄土浆液相比,马兰黄土浆液性能稳定,强度较高,更适宜于采空区充填注浆; 水玻璃的掺入,使浆液黏度增大,结石率提高,凝结时间缩短,强度减小。本研究成果为采空区注浆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采空区危害巨大,目前主要采用注浆充填方式进行处置。水泥-粉煤灰浆液在采空区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一些采空区治理工程中,由于缺乏粉煤灰,需要寻找其他低成本的注浆材料。水泥-黄土浆液具有就地取材、工艺简单等优势,是替代水泥-粉煤灰浆液的首选。本文以陕西泾阳、甘肃兰州、山西吕梁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水泥-黄土浆液黏度、结石率、凝结时间、结石体强度等性质的试验,研究了水泥掺量、水固比、黄土类型、水玻璃掺量等因素对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及其结石体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黄土掺量的增加,结石体强度、浆体流动性降低,而凝结时间延长;水泥-黄土浆液结石体早期强度较低,而后期强度增长较大;黄土的地域性分布,造成水泥-黄土浆液性质差异较大,黄土的粒径越粗,结石体的强度越高;与离石黄土浆液相比,马兰黄土浆液性能稳定,强度较高,更适宜于采空区充填注浆;水玻璃的掺入,使浆液黏度增大,结石率提高,凝结时间缩短,强度减小。本研究成果为采空区注浆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有着“恶性结石病”之称的感染性结石的成因,以便更好地预防和诊治,借鉴地质学研究思路,采用偏光显微镜技术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对典型感染性结石样品进行了详细的显微成分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感染性结石具有非均一性特征,结构上呈现由不同粒径颗粒构成的典型的“核-幔-边”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鸟粪石和碳酸磷灰石,少量样品含草酸钙石。初步认为其成因受环境体系和晶体习性的共同约束。利用地质学研究思路,对感染性结石物质组成和物质结构显微尺度的快速精准分析,为厘定结石形成环境和成石机制提供依据,也是医学和地学领域的跨界探索。  相似文献   

14.
刘忠佳 《安徽地质》2003,13(2):143-146
二灰结石具有整体性强、承载能力高、刚度大、水稳性好等优良的工程性质。目前已广泛用于修建高等级公路的基层或底基层。本文结合实际论述了对二灰结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控制及阻止基层开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注浆模拟试验与数值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砾石土层中注浆的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及注浆形成的结石体抗压强度等参数预测计算模型,并设计试验对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砾石土层中注浆的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及结石体的抗压强度等参数预测计算模型计算的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与注浆结石体抗压强度的理论值与试验实测值间虽分别有10%、5%、10%左右的差异,但均相差不大,因此,可用来预测砾石土层实际注浆工程中的注浆量、浆液扩散半径及注浆形成的结石体的抗压强度等参数。研究成果不仅可为砾石土层实际注浆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撑,还可为砾石土诱发的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邱浩浩 《地质与勘探》2020,56(6):1272-1277
黏土水泥浆材是采空区处治的优选注浆材料,但目前关于优化浆材配比的研究较少。针对毕威高速公路水塘隧道出口段采空区处治工程,提出采用黏土水泥浆液进行注浆处理,并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配比浆液的凝结时间、结石率、结石密度、结石体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及冲蚀率等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固相比较低的浆液凝结时间较短,抗压强度较高,渗透系数较大;随原浆比重增加,浆液的凝结时间缩短,强度提高且渗透系数降低;偏铝酸钠可有效缩短浆液的凝结时间;最终确定了黏土水泥浆材的配比和原浆比重。本次研究可为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的注浆治理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近年来极端降水事件增多,由此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频发。行人在洪水作用下易失去稳定,威胁生命安全,研究洪水中人体的失稳机理与判别标准,能为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洪涝中人体失稳机理研究的相关成果,评估了现有人体失稳判别标准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基于力学分析和实测数据率定的计算公式虽然在推导过程中有一定的简化,但能较好地反映洪水中人体失稳的动力学机理,可以评估不同人群与不同洪水条件下的人体稳定性。针对当前城市洪涝中人体稳定性研究存在的不足,需要开展真实洪水中行人逃生以及沿漫水楼梯行走时的失稳机理与判别标准研究,并深入研究行人站立姿势调整对洪水中人体稳定性的影响;还需基于大数据等手段获取互联网上洪水中人体失稳的影像资料,构建洪水中人体失稳的实测数据库;同时还需推动人体失稳判别标准在洪水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市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经科学测定,人体血液中各种化学元素,微量元素平均值与地壳中元素的丰度值密切相关。矿泉水溶解了地壳中相关地层的矿物质,所以矿泉水中所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也最接近人体的自然状态。从营养学上讲,矿物质、微量元素在人体中所起的作用不亚于维生素,它的作用要比我们认识到的大得多。而且维生素可在人体内合成,矿物质则不行,只能外补。  相似文献   

19.
正泥结石路面因其便于就地取材,施工简易,养护成本低,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土地整理、水利水电、防汛河堤、油库、港口等领域,一般用作永临结合道路。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灌浆法和拌合法泥结石路面施工的要点进行了总结。工程概述该工程所在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及山间盆地为主,地形起伏不大,低山丘陵海拔100m~400m,山间盆地海拔20m~50m。第四系覆盖层20m~250m不等,以冲、洪积相为  相似文献   

20.
开展松散地层控制灌浆工艺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开发了一套室内松散地层灌浆模拟试验装置,可模拟受灌体弹塑性边界,对比进行稳压灌浆与脉动灌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围压(0.2 MPa)、水固比(0.6)、不同灌浆压力(0.1,0.2,0.4 MPa)条件下,脉动灌浆灌后结石体7 d强度明显优于稳压灌浆,且强度值分布较均匀。电镜扫描表明,脉动灌浆后的土体呈团状结构,较常规灌浆后的絮状结构更紧密。脉动灌浆参数影响试验表明,采用较大的脉动灌浆压力有利于受灌体挤密,但压力过大更易劈裂扩散,造成浆脉变薄、结石强度降低;采用较小的水固比不利于浆液的扩散,但水固比过大会导致结石体厚度变薄、强度降低。试验论证了松散地层灌浆采用脉动灌浆工艺更加适宜,但需合理控制灌浆压力和水固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