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震预报意见以大量资料为基础,依靠专家经验和多学科知识并通过会商讨论形成。显著地震发生后,快速、准确、有效地研判震情可为后期应急指挥和地震现场工作奠定基础。本文以Datist软件为平台,基于四川及邻区的基础资料,设计研发符合四川震情的震后会商资料快速产出系统,当四川及邻区发生中强地震时,通过该系统可在收到地震短信5分钟内以请求触发的方式快速产出应急会商资料,并以微信、PowerPoint和Word的形式将基础资料发送给分析预报人员,为后期趋势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树青  封德春 《内陆地震》1992,6(2):184-187
0 前言 随着国家地震局及各省局无线数传网、地震数据库和现代化会商室的建立,地震分析预报工作正逐步走向现代化、自动化。但目前各省局从台站观测数据的收集、数据入库到图形、图表的输出,仍需分析预报人员手工抄录、手工入库,即现代化数据收集系统和分析处理会商系统是两个脱节的系统。这一人工干预节点,直接影响了两个现代化系统效率的充分发挥。为使地震分析预报工作真正做到自动化、计算机化,我们研制了数传网传输通讯、分报整编及数据入库系统软件,实现了从台站观测数据的收集到数据入库以及会商图形显示等工作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3.
地震应急资料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专业性和多学科融合的特点。中强地震发生后启动应急响应,工作人员需在短时间内产出多学科、跨领域、多手段的专业地震会商资料。以地震会商系统为平台,利用其灵活开发、自动计算和智能分析的优势,建立地震应急资料产出系统(包括会商资料处理模块、应急图件产出模块和震情报告生成模块),通过地震触发,根据预设流程和报告模板,自动产出专业报告,为震情形势研判和震后应急救援提供专业可靠的应急资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救援和灾损评估的效能。  相似文献   

4.
地球物理台网观测数据是反映前兆台网数据变化信息的重要部分,可为监测数据质量评估、地震分析预报会商、地震科学研究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为充分利用这些保存在数据库中的事件数据记录,研制了基于MapSIS的地球物理台网事件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事件记录的人工交互分析、自动统计分析,基于震情自动触发的专题报告自动生成等功能,具有功能全面、运行稳定的优点。该平台现已在全国地震前兆台网、地震分析预报会商中部署使用,可为地震分析预报提供科学可靠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1986年我省的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在国家地震局及省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理扩5.6级,盐源5.4级地震震前有过中期估计,震后派人到现场开展考察和监视预报工作,在安定人心,迅速恢复生产上取得了一定效益.一、认真贯们“条例”,完善健全会商制度国家地震局颁发的“震情分析预报工作管理条例”(简称“条例”),我局于1986年5月收到后,立即组织从事分析预报的人员认真学习,提出实施意见,并在7月中旬将“条例”转发到全省地震系统各专群单位.根据“条例”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略地介绍了甘肃省地震分析预报计算机实用软件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已形成的软,硬件资源,实现了区域综合数据库,实用化攻关软件,分析预报专家系统和会商系统的联机,以发挥分析预报的整体效益。实际使用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区域性和实用性,改善了甘肃省地震分析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7.
监测预报是地震部门的核心业务,随着“数据密集型科技”时代的到来,地震信息处理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地震监测预报信息化技术与实践栏目的设置,旨在通过学术交流,分享地震分析会商技术平台的建设经验与成果,促进地震会商技术系统的版本列装,全面推进地震会商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方式转变,最终形成新的地震预报业务生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地震监测预报机构的作用,发挥区域优势,推动群测群防工作的开展。认为,地方地震监测预报部门的基础性工作必须要从重视基础研究、抓观测资料质量、提高会商质量、提高监测队伍素质、深入开展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等方面入手,才能适应当前监测预报体系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地震前兆台网跟踪分析工作的展开,推进前兆台网从观测向观测、应用并重的转变,强化观测数据质量产出,发挥其观测数据在震情监视、地震会商中的作用,使监测与预报更好的结合,有利于服务地震监测和科学研究。统计了2014年以来的前兆跟踪分析不明原因数据资料和预报研究中心地震会商数据资料,通过对比研究,试图探索跟踪分析新的数据记录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地震会商是我国地震预报的主要形式之一。清理和总结以往十多年来地震会商预报的经验和教训,对会商预报的效能作一个科学的评价,是十分有益的。 新疆地震趋势预测是从1973年开始,短临会商留下完整资料的开始时间是1975年。因此,统计的时间就从1973年(趋势)和1975年(短临)到1983年底。  相似文献   

11.
实时震情分析与快速发布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一兵  王想  王亚茹  杨锐  刘新 《地震学报》2017,39(2):300-305
<正>在1966年邢台地震后的40年间,我国地震系统已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震情会商制度(韩渭宾,2004).显著地震发生后,对地震形势的分析和震后趋势判定始终是震情会商工作的重点(贾婧等,2008).大震应急的紧迫性对震情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借助震情分析会商软件的支持可显著地提高震情分析的效率.但是,传统的会商软件平台仍在使用单机模式,该模式的弊端为:1用户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地震局研制的一套软件解决了地震前兆数字化和大华北资料共享后的大量数据在分析预报中的快速应用问题。内容有“九五”、“十五”、模拟和大华北资料的下载、处理、保存、计算、统计和制图等功能。采取了简化操作、成批处理、自动成图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分析速度,与Mapsis互相兼容,取长补短,能在20分钟内完成地震趋势会商前的准备工作,在震情分析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国家地震局攻关研究成果之一——积分综合预报法,对四川省1989年9月22日10时25分小金6.6级地震(31.5°N,102.6°E)进行检验,检验中将小金地震前兆异常按震前认识及震后总结两种情况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小金地震震后总结资料检验效果颇佳,地震三要素均报准,尤其在对发震时间判定方面具有独到之处;检验震前认识的资料,仅震级一项报准。通过上述工作,使我们找出了该方法的长处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就目前地震预报水平而言,积分综合预报法不失为短临预报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形变、流体、电磁学科等宏、微观资料为基础的会商业务流程,利用Datist数据专家与Oracle关系型数据库,使用SQL及MATLAB等语言,开展地震分析会商技术系统的开发与研究,实现了在云环境下前兆数据自动化处理与产品信息推送,有效服务了日常震情跟踪和会商。  相似文献   

15.
为改变目前地震监测与震情会商工作效率低、人为因素大,资料利用差等情况。国家局科技司于1988年下达了《广东省地震局会商系统建设》的课题任务,该项目由我局综合预报室负责承担,于1989年11月底完成并于1989年12月26日通过局级验收,可正式投入使用。 该系统引用现代计算机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对各种地震观测数据的汇集、储存和管理,并进行快速的计算处理。通过大屏幕投影、绘图仪或打印机等输出各种图形、曲线、表格及数据,为地震预报人员进行预报决策提供了现代化的会商手段和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系统  相似文献   

16.
苏乃秦  韩月鹏 《内陆地震》1989,3(4):385-388
地震分析会商系统是地震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是我国大陆多震区之一,地震分析预报任务繁重,但多年来地震会商条件十分简陋,很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而地震分析会商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十分紧迫和必要。在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统一部署下,我局于1987年开始实施“新疆地震分析会商系统现代化建设”项目。  相似文献   

17.
江在森  王海涛 《中国地震》1998,14(2):184-189
简述了对新疆阿图什69级、乌苏南58级地震的中短期(填卡)预报研究过程。把地震大形势分析与大地形变资料确定的中长期地震危险区、全国会商圈定的中期、年度地震危险区研究相结合,判断地震危险区中紧迫程度高的地区;把大区域地震活动与大地形变演化特征相结合,进行大区域地震形势跟踪分析,判定1年尺度强震活动的主要区带;尽可能利用更多的资料信息,对长、中、短时间域和大、中、小空间域资料信息的定性综合分析等,实现预测区域由大到小的逼近,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对地震预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1989年度地震趋势会商会于11月10日至12日召开.今年的会商会作了如下改革:1.为了节约经费,会议安排到太原基准地震台召开,并缩减了与会代表名额.2.会议对各单位1983年地震分析预报工作及会商的材料报送情况进行了评比,调动了广大分析预报人员的积极性.3.会商会与学术交流活动安排在一起,使与会代表扩展了视野.  相似文献   

19.
清理了2000年以来四川省年度会商报告中涉及的水位、水温观测的异常资料及运用这些异常资料进行年度地震趋势预测的情况,分析了运用单学科观测数据进行地震趋势预测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历年来比较可信的分析方法及准确预测和虚报的原因,提出了利用水位、水温观测数据在地震分析预报工作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地震会商业务信息化需求,支撑地震业务数据加工、处理、统计分析和模型计算等工作,设计地震会商技术系统软件平台。该系统以自定义流程为驱动,灵活适应需求变更,引入低代码开发技术策略,通过开放平台,提供专业用户参与开发和自定义云端部署的全套技术解决方案。为适应地震分析预报的科研型业务特点,在系统构建过程中引入敏捷式开发理念,有效填补了科研成果到业务应用转化的鸿沟。经3年建设实践,该系统于2019年在地震系统业务单位试点应用,试用结果证明,系统设计模式和使用方法符合地震会商业务特点,行业内现有用户已突破200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