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上海市湿地资源调查中的遥感技术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应用遥感图像进行湿地资源调查,查明了上海市湿地类型、分布及面积,搞清了湿地植物群落分布和分带、与植被群落分带相关的微地貌分带,受保护珍稀鸟类生态位分带和底栖动物分带;应用不同时相遥感图像调查了湿地微地貌的变迁,研究了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容量;进行了工作地形底图的局部修编.  相似文献   

2.
对古浪县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技术、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探索了研究区内湿地资源调查更新的方法,通过"天空地"协同和"互联网+"的调查更新技术全面更新研究区内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库,以全面掌握湿地资源状况。研究结果:1)古浪县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范围内的非湿地类型面积达4 615.35 hm2,占全县第二次湿地调查总面积的59.31%。2)变更后县域内湿地资源总面积4 131.54 hm2,以河流水面、内陆滩涂、水库水面、沟渠为主要用地类型,较第二次调查湿地面积净减少3 650.25 hm2。3)"天空地"协同遥感监测技术为湿地资源变更监测提供高精度多源数据,保证了调查、监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湿地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研究和保护湿地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福建闽东沿海湿地研究和保护应用3S技术进行调查研究为例,介绍了采用3S技术进行湿地调查研究的程序、方法和技术,总结了新技术应用的经验和体会,以供同行开展类似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环渤海湾-莱州湾地区湿地现状遥感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Landsat-7 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对环渤海湾-莱州湾地区湿地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该区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现状,并对湿地现状遥感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3S技术,以武汉城区为研究区,采用1991年、2003年Landsat-TM影像及2009年的CBERS02B-CCD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多尺度影像分割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3期湿地信息,并分析武汉城区近18年来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迁。结果表明,近18年间城市湿地总面积减少,斑块的数目增加,破碎程度增加,平均斑块形...  相似文献   

6.
针对湿地资源调查与管理需求,利用多期遥感影像、地理国情普查和湿地专题数据资源,基于黑龙江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设计了湿地资源调查与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湿地一张图、湿地监管、多期遥感影像监测等子系统的实现内容,为湿地资源调查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遥感》2005,(1):44-44
近期完成的全国首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湿地面积3848万hm^2,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相似文献   

8.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海南省湿地类型多样,据该省湿地资源调查队调查显示,河流、滩涂、红树林沼泽、浅海水域……共有20余种湿地类型。与此同时,海南湿地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但近几年来,该省湿地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海南有24种湿地类型海南省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过去十年间,由省林业局牵头,会同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和海南师范大学等单位,抽调专家组成了海南省湿地资源调查队,先后两次对该省湿地资源状况和保护现状进行摸底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湿地类型、面积和分布;自然环境状况;湿地野生动植…  相似文献   

9.
赵赏  钟凯文  孙彩歌 《测绘通报》2012,(Z1):272-275
广东省是湿地大省,辖区内湿地资源丰富,多样性突出,而湿地资源作为生态资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有"人类之肺"的美誉。近些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湿地资源的研究被提上了重要的议程,湿地研究总体朝着理论研究基础化,评价方法定量指标化,更多地采用新技术和跨学科合作的趋势发展。为了适应这一趋势,综合采用了最新的3S技术,使用RS技术对湿地资源进行调查、分类、统计,用GPS进行实地抽样调查验证,并将调查验证的成果以B/S结构的GIS平台进行展示,达到信息查询与共享的目的,实现广东省湿地资源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在显著气候变化叠加人类活动干扰的背景下,可持续的湿地生态系统管理对于湿地空间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湿地遥感作为重要的交叉学科方向,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库,通过检索过去50年湿地遥感论文成果,总结了湿地遥感研究全球发文量和引文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探讨湿地遥感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论文将湿地遥感研究划分为潜力探索期、框架成形期、快速增长期3个阶段,进而总结分析了不同阶段湿地遥感的研究主题和主要数据源;最后基于VOCviewer软件对湿地遥感研究热点关键词进行综述,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湿地遥感分类及景观动态、精细化的湿地生态参量遥感观测、湿地可持续管理空间决策支持3个方面进行了未来研究趋势的展望。本研究将为理解国际湿地遥感研究发展历史、把握湿地遥感研究国际前沿、进行国内湿地遥感研究布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与GIS的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1986 年和2000 年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在GIS 技术支持下,建立湿地空间数据库,分析15 a来研究区湿地资源的时空变 化特征及驱动力。结果表明,水稻田和虾蟹池面积大量增加,空间分布趋于集中化;  沼泽地和滩涂面积不断萎缩,面积大减,破碎 化程度日益严重; 人口压力、传统工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及人们对经济利益追求是湿地资源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海河流域湿地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制作了海河流域1980年、1990年、2000年和2007年4期湿地分布图,分析了湿地格局变化过程与区域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流域内天然湿地面积萎缩趋势明显,由1980年的5360 km2降至2007年的4331 km2;人工湿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小,由1980年的3492 km...  相似文献   

13.
农牧交错地带地类复杂,混合像元现象严重,湿地信息的自动提取难度较大.针对该区湿地遥感信息提取的特点和难点,选取多伦县大仓乡地区的TM遥感数据,先采用NDVI阈值提取出水体,并利用水体形状特征(如面积s、周长p、形状指数k等)对水体类型进行提取;再尝试应用线性光谱混合模型( LSMM)提取去除水体后的湿地信息,并以SPO...  相似文献   

14.
遥感技术在广东省湿地类型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结合广东省湿地资源情况,研究从遥感图像上解译湿地类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按分层分类法拟定湿地分类系统,并编制了湿地类型解译图表。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来河西走廊湿地变化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4个时相的卫星遥感数据,对河西走廊的湿地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河西走廊1973年、1990年、2000年及2006年前后的湿地面积分别为14 132.38 km2、13 299.44 km2、12 519.88 km2和12 312.38 km2,近30 a来减少了12.88%(共1 820.00 km2),动态度为-0.39%。其中,自然湿地资源不断减少,减少速率不断加大,以沼泽湿地减少最为显著;人工湿地面积持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增加迅速,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大;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持续上升,各湿地类型比例差异减小,各类湿地分布趋于均匀。气温、降水、青藏高原隆升等自然因素是河西走廊湿地变化的重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上海基础平台遥感数据是承载城市空间信息的基础性数据,在上海市众多行业的政府部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基础平台遥感数据构建的总体思路是要体现时效性、全面性和少投入、多受益的优点。多个环节构建的基础平台遥感数据采用3种方式对多类对象进行发布和推广应用。实践表明,基础平台遥感数据在空间信息数据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7.
以渤海新区1970,2000,2009年卫星遥感影像为基础,综合利用RS,GIS方法,解译并分析了研究区近40年间湿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在监测时段内湿地面积变化明显,湿地面积总量保持上涨趋势。不同湿地类型面积在不同监测时间段均有明显且不同程度的变化,湿地面积的变化方向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RS的野鸭湖及周边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分形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分形几何学理论及其特点。首先,基于GIS、RS技术,利用多源遥感影像融合技术和GIS叠置对比分析功能、人机交互解译,得出北京市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在1998年、2000年和2002年湿地资源现状;再利用方正智慧软件统计出各类型湿地图斑的周长和面积,并求出面积、周长的对数,根据二维欧氏空间分形维计算模型,计算出各类型湿地资源的分形维数值和稳定性指数;最后,根据分行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的物理意义,揭示了野鸭湖地区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沼泽和湖泊是该区域湿地环境的主体,也是最脆弱的湿地要素;湿地资源分形维数(D)和稳定性指数(SK)可以为湿地环境评价、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是中国湿地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了解青藏高原湿地分布与变化对湿地保护和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8 OLI (operation land imager)数据,使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和人工解译相结合的方式得到2016年青藏高原湿地分布数据,结合2008年湿地分类数据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