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平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在夜间则是能看到和确定出的一定强度灯光的最大水平距离.  相似文献   

2.
这种现象如何记录才合适?我区某站三面被小河包围,该小河距测站约7~8km,这样常在此小河上方有水汽形成,影响能见度,但该测站没有轻雾(相对湿度大于70%)。按能见度的定义其有效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按此标准能见...  相似文献   

3.
水平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 ,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的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在夜间则是能看到和确定出的一定强度灯光的最大水平距离。由于能见度的观测为目测项目 ,因此在准确性上往往易出现系统性误差。白天能见度的观测较易进行 ,而在夜间 ,由于光照条件的限制 ,观测值却常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差距。观测实践证明 ,在同等情况下 ,同一灯光的能见距离 ,在暗夜里要比晴夜里远一些 ,在晴夜里要比黄昏、拂晓及白天时远一些。因此 ,不管在何种天空状况下都使用同一灯光点作参照物 ,所观测的能见度会与实际情况不尽相符 ,若…  相似文献   

4.
测报上的能见度通常是指有效水平能见度,即四周视野中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影响能见度的因子有三:<1>大气透明度;<2>目标物和背景的亮度比;<3>观测员的视觉感应能力。第一个因子是影响能见度的直接因子,也就是能见度变化的实质。它是随着天气现象变化的。因此,能见度与天气现象关系十分密切,在“规范”规定观测的三十四种天气现象中,与能见度有关的就有十一种,其中九种是直接以能见度为标准划分的,有些现象(沙尘暴、吹雪、毛毛雨、雪、阵雪)的强度是由能见度来决定的。能见度观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些天气现象电码的选择。象毛毛雨,当能见度1.O千米以上算轻毛毛雨,报电  相似文献   

5.
蔡恒容 《气象》1991,17(6):2-2
视程障碍现象都有能见度标准,而有效能见度是指视野1/2以上范围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因此,同一时间只能记录一种视程障碍现象。这一点近年已基本取得共识,但同一时间能否存在两种视程障碍现象却颇有争议。  相似文献   

6.
在气象工作中观测能见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鉴定大气透明度,即气象能见度剔除了光学能见度的其他制约条件,只受大气透明度一个因子的影响。现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及其他气象书籍中关于气象能见度的定义意义基本相同。这些定义的核心是:能见度是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看到或辩认目标物的最大距离。尽管《规范》和某  相似文献   

7.
气象能见度定义为: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认出目标物(黑色、大小适度)的最大水平距离;夜间则能看到和确定出一定强度灯光的最大水平距离。目前,气象台站对能见度的测定均采取目测估计,与上述定义标准存在很大差距,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片面性与主观性。  相似文献   

8.
李士杰 《气象》1979,5(3):26-26
能见度观测得正确与否,与飞行中气象保障工作有着重要的关系。有时能见度不但变化迅速,而且各个方向上往往也不尽一致,在目前情况下,能见度的目力观测,仍然是观测中的主要手段。 在相同的天气情况下,如果对目标物“能见”与“不能见”的定义不同,则所测得的能见度数值也不相同。对能见度的定义基本上有三种概念: 1.以目标物的消失距离(S_2)作为能见度。所谓消失距离,就是目标物的轮廓与天空背景开始融合起来时的距离,也即观测员还能隐隐约约地看到目标物  相似文献   

9.
万钧  鲍家栋 《气象》1981,7(10):27-27
现在我们的能见度记录是有效水平能见度,它指的是测站四周二分之一以上范围内的最大能见距离。如果夜间有了轻雾,到了早上又因工厂冒烟使能见度更坏,我认为不一定要记烟幕这种天气现象。原因有三。(1) 烟是在轻雾的基础上使能见度变坏的,它本身并不一定达到了影响能见度的标准。(2) 烟幕的颜色是黑色、灰色或褐色,轻雾是灰色或灰白色;二者混合在一起时很难分辨何者占二分之一以上。(3)当  相似文献   

10.
能见度是气象站基本观测项目之一。它是以目标物能见的最大距离来表示。在国防、交通运输上十分重要,特别是航空中已成为安全飞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影响能见度的因子很多,如:目标物的颜色及其背景条件、大气的光学特性,以及观测人员的视觉状况等等。不仅如此,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如降雪、下雨、扬尘等)周围景物的清晰度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云雾对能见度的影响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那么,能见度究竟与云雾本身的微物理特征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1.
常言道:雨过天晴,万物清晰。这显然是指降水过后能见度较好。其实,这只是一般的情况。在我们日常观测中,也会出现特殊的情况。降水过后,原来很差的能见度(一般指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并不见好转,有时还更差。这是什么原因呢?本人提出这个问题;并进行初浅的分析,请同行们讨论。 我们知道,雨和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天气现象。前者出现在与地面有一定高度距离的空中云层,是液态降水,其水滴大小不一,直径大于0.5毫米的为雨、易分辨,直径小  相似文献   

12.
水平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 ,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辩认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能见度的好坏不仅反映该地的大气质量 ,而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保证航空、航海安全及研究大气污染方面 ,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自 80年代以来 ,由于天水市城市建设规模扩大、人口增多、气候变迁等诸多原因 ,影响视程的天气现象也逐年增多。特别是烟幕等易受人为影响的天气现象显著增加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统计了天水市北道区 196 5~ 1997年主要影响视程的天气现象 (以此代表市区情况 ) ,对其时间分布情况和大气透明度等作…  相似文献   

13.
能见度观测在航海、铁路公路运输上是很重要的,对航空尤为重要。五十年代以前,由观测员目测能见度。五十年代中期出现了透射型能见度测量仪器,根据光的透射率来确定能见距离。六十年代又出现了散射型能见度测量仪器,根据光的散射特性来确定能见距离。  相似文献   

14.
我们通常说的两低天气是指低云、低能见度在同一时段内,出现、并存、维护进间相当长的一种复杂天气现象。所谓的低云是指凡某层云量>4,且其云量≤本场最低特殊观测标准(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标准为90m);而低能见度是指有效能见度演变到本场最低特殊观测标准中的最大...  相似文献   

15.
王岱臣  孙学法  王金铭 《气象》1987,13(1):47-48
一、概述 当前,军队和地方基层气象台站夜间能见度的测定,通常是选择一定距离上的白炽灯,通过观察其能见与否及清晰程度,然后凭经验来确定能见度数值。由于灯光的光照度和分布很难掌握,加上被测灯(含专设灯)在当时天气条件下,并不一定符合“能见”,即刚好能清楚看见目标灯的发光点的标准,所以估计的能见度有主观随意性,对使用单位产生许多不容忽视的后果。为了解决基层气象台站夜间能见度的观测精度问题,我们将传统的目光灯观测方法和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使一个专设灯在一个点上顺  相似文献   

16.
黄向荣  吴春燕  范裕祥  左敦苗 《气象》2012,38(3):377-380
针对目前国家气象观测站能见度目标物图是手工绘制的现状,开发了能见度目标物图自动化制作系统,实现了任意距离的能见度目标物图的自动化制作。具有观测站信息管理、目标物管理、绘图面板管理和图片输出等功能,图片大小、圆圈系数及生成半径可自行设置,还可以在一张图片上将1000和50000 m目标物图合成,满足现行最小能见度观测业务需要。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诚意  文昌 《气象科技》1992,(2):88-94
1.前言迄今为止,业务用能见度遥感仪器的测定距离低于5公里,标准仪器为使用白炽灯光的透射表,其基线距离为250米或更小。在这种情况下,影响能见度自动测定的主要天气是雾和雪,其次是雨。在这三种天气下观测能见度时,光线波长对能见度测定的影  相似文献   

18.
利用阳江气象站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的观测资料,分阶段探讨了M6000型能见度仪与人工观测能见度的差值特征及其造成原因,并探索了提高能见度仪观测质量的方法。结果显示:两者的差值主要集中在-20~30 km之间,且差值的绝对值随着能见度的增大而增大;总体上差值正常的时次占90%,在有天气现象时,自动观测能见度偏小比较明显,能见度小于等于5 km时负误差率最大,平均差值为负值且异常率最高。造成两者存在差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人工观测的主观习惯性误差外,两者在概念、测量原理上的不同和仪器的维护不当也是造成差异的原因之一。通过加强能见度仪的日常维护,可以提高自动观测能见度的质量,用自动观测能见度来判断霾天比较接近实际,在雾天通过对自动观测值作适当的正向修正,也能提高两者的一致性,基本能够满足能见度自动化观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能见度是影响飞机能否正常起降的重要气象条件。通过对能见度的变化特征研究,可以得出能见度在不同季节、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出现的时间段和持续时间的变化特征。低能见度现象主要是由大雾引起的,分析雾的成因对了解和解释低能见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具有重大意义。根据郑州机场实际情况,采用13小时人工观测的数据格式,利用郑州机场1998-2002年的观测资料对郑州机场的能见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郑州机场低能见度现象97%是由雾引起的,其中辐射雾和平流雾引起的低能见度现象占76%,是造成低能见度现象的主要的雾的类型。在影响郑州机场能见度的四种类型的雾中,辐射雾和平流雾发生的频率高,平流雾影响持续时间长,融雪雾对能见度的影响最大。逆温层和低层丰富的水汽是辐射雾和平流雾形成的条件,在今后对雾的预测中,应首先考虑这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利用2014年12月和2015年3月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海港光明码头毫米波雷达观测数据及分布在毫米波雷达附近的4部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观测数据,开展海雾联合观测实验,建立雷达反射率与海雾能见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毫米波雷达可以获取海雾的内部结构、分布范围、云雾强度随距离和高度的变化趋势;(2)当雷达反射率上升时,能见度降低,反之升高。通过毫米波雷达反演的能见度与能见度仪观测值有较好的相关性;(3)订正后的反演算法进一步提高了毫米波雷达反演海雾能见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