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007年7月份荷兰马赫尔登国际生态学大会上,有一个主题报告涉及到一些景观生态学和欧洲的空间规划的政策,其中强调了生物多样性和气侯变化等空间生态学对欧洲土地利用政策的重要性。景观生态学已经开始从学术或理论的层次上升到与政策、实践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从1996年上海成立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开始,土地储备工作发展至今历时十年了。截至目前,国内已先后成立了2000多家土地储备机构。全国各地在土地储备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但是一直以来有关土地储备的立法仅仅停留在地方立法层面,缺少相应的国家立法。国家的政策文件仅在2001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中提到"有条件的地方要试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从2000年开始1∶20万数字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工作实践,积累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方法及流程,本文就建库工作方法和流程的建库准备、图形的矢量化、分层文件的建立、属性表的形成及数据格式的转换五个阶段展开论述,同时列举了建库工作中的几点注意问题,旨在为后续建库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日前,国家测绘局下发文件,同意将濮阳、南阳两市列入2011年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推广城市,确立"数字濮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数字南阳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程,从而使河南省"数字城市"由8个上升为10个,"数字城市"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以2000年、2001年和2002年额济纳旗统计年鉴资料为研究对象,对额济纳绿洲进行生态空间占有和生态恢复空间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空间占有需求从2000年~2002年是下降的,分别为1089.5262hm2、835.7679hm2和831.006hm2,生态空间占有供给是增加的,分别为366.296hm2、412.966hm2和414.546hm2,但生态空间占有呈亏损状态,不过亏损随年度呈下降趋势,分别亏损为,-723.2302hm2、-422.8019hm2和-416.46hm2。额济纳虽有11.4万km2的土地面积,但真正可以供人类居住的实有额济纳绿洲中的3.16万km2,只占总面积的27.57‰,在绿洲居住的人口已远超过生态承载力,其实际生态恢复空间是负值。按目前额济纳旗人均需生态空间45hm2,则绿洲的生态恢复空间在现有人口状况下,没有可恢复空间,所以在额济纳绿洲应该进行生态移民,以减少对绿洲的压力。  相似文献   

6.
为从景观生态角度揭示江汉平原水域空间变化和影响因素,利用GIS和生态统计技术,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空间自相关、景观指数和冗余分析等方法,对2000—2020年江汉平原水域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20年,由于人造地挤占耕地、耕地挤占水域空间,江汉平原水域面积减少了36%;水域全局和局部莫兰指数变化明显,边界密度急剧减小,四湖流域等局部水域空间聚集度和连通性显著下降;降水、气温以及耕地和人造地解释了水域景观变化的45.8%,其中降水和气温影响微弱,连片耕地侵占是水域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人造地对水域破碎化贡献更大更直接。2000年以来江汉平原水域面积变化显著,分布趋于破碎,形状复杂度和连通性降低,表征农业活动和城镇化的耕地和人造地对水域景观格局影响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7.
空间物理学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水 《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664-670
空间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迅速发展的学科。回顾了过去百年中发生的重大空间物理学事件。空间物理学已成功地迈过了探索阶段 ,未来是要搞清一些基本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观测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环境预报的紧密合作 ,才能促成空间物理学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是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提升城市空间容量、解决城市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静安土地资源稀缺的实际情况,参照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经验,对静安"十二五"期间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规划原则、总体布局、重点区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2011年1月24日) 一、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是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很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我省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推进"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发展战略,切实履行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重要职责,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0.
蓬勃发展的空间天气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成 《第四纪研究》2002,22(6):497-499
日地空间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场所,太阳剧烈活动引起日地空间短时间尺度的变化,对人类社会带来严重影响和危害。本文简要介绍了空间天气学产生的背景和迅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当今国际合作研究的重大计划和进展,以及空间天气学研究的未来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郝庆 《辽宁地质》2011,(5):47-48
2010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并指出该规划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2011年3月,"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按照"带状城市、组团布局"的总原则,其中,‘珍珠湾’要整体规划站在历史、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明确了未来五年丹东城市发展新的布局,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科学有序推进城市区划调整,形成人口与土地等资源大体均衡、基本匹配的城市空间格局,并持续加大开发沿江沿海城市带。通过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把丹东打造成一个配套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整的崭新城市。新老城区区域要把珍珠湾、翡翠湾、国门湾"三湾"打造成三大亮点。  相似文献   

13.
《湖南地质》2011,(6):1-1
"土地",这个富有内涵和延展空间的具象,隐约贯穿在社会发展和牵动最大多数人命运的诸多大事中。 从城市发展与土地的矛盾、政府与土地的关系,到土地环境保护、国家土地政策的变迁……土地这个核心词穿透了繁杂的表面细节,诠释了这些看似无关联的现象中所蕴涵的共同逻辑。  相似文献   

14.
长江源区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勤宜 《水文》2004,24(1):57-60
利用长江源区6个代表站1956—2000年的降水量资料,分析了长江源区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在近45年中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河南地质》2010,(10):49-49
包头市国土资源信息档案中心于日前完成了"数字包头"地理空间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工作。  相似文献   

16.
王水 《地球科学进展》2001,16(5):664-670
空间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迅速发展的学科。回顾了过去百年中发生的重大空间物理学事件。空间物理学已成功地迈过了探索阶段,未来是要搞清一些基本的科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观测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环境预报的紧密合作,才能促成空间物理学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四川省东部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工程项目数据库建设与工程调查、规划工作方法的结合,探讨了四川红层丘陵区"找水打井"工程地下水调查与区划空间数据库图层设置的关系,对于全省以县(市、区)为单位的空间数据库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也为今后提高类似地质调查项目数据库建设的实用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在"十一五"期间把测绘事业发展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统筹把握,测绘事业进入发展快车道。2008年,湖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通知》(湘发[2008]30号),这是湖南第一次以省政府名义就加强测绘工作出台文件,对推动测绘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认知青藏高原水生态空间时空演化过程与驱动因素,是筑牢“亚洲水塔”和实现地区“人―水资源―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采用空间转换矩阵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研究了2000―2020年青藏高原水生态空间的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近20年青藏高原水生态空间规模不断增加,增幅达21.53%,横断山西北侧,位于西藏、青海、四川和云南4省交汇处的“青海省果洛州达日县―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一线两侧地区增幅最为显著;(2)其他生态空间向水生态空间的转化是主导变化类型,气候变暖和人为活动影响使冰川和积雪蓄水流向河流湖泊,使青藏高原水资源呈“液态化”且水生态空间向东蔓延;(3)青藏高原地区水生态空间的演化受政策工程、自然地理、交通区位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子的共同驱动,各类型因子整体呈现出非线性增强的交互驱动作用,其中自然地理类和交通区位类因子的作用强度q值平均水平远大于其他因子,是青藏高原水生态空间演化的主导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0.
郴州市是湖南省第一个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试点城市,国家测绘局于2007年5月以围测国字[2007]26号文件《关于同意数字郴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进行了立项审批。项目将采用国家测绘局制定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技术大纲,紧密结合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和实际隋况,采用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建立统一、权威的共享信息平台,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