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偏振气象雷达发展现状及其应用潜力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王致君 《高原气象》2002,21(5):495-500
偏振雷达是近二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天气雷达。由于它的问世,极大地促进了雷达气象和云及降水物理学科的发展,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抗御天气灾害的能力。本文结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以及世界各国偏振雷达发展的情况和经验,主要就圆偏振雷达、椭圆偏振雷达和双线偏振雷达的发展现状及其在云和降水物理研究以及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应用潜力进行说明,它对我国新兴的偏振雷达的发展和应用事业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力  邓华秋 《大气科学》1998,22(3):363-370
根据双偏振(水平/垂直线性偏振)、双波长(S波段和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分别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亚热带地区和科罗拉多高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对在两个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天气情况下雷达参数的气象特征及其统计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为我国开发研制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其气象应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数据和资料。  相似文献   

3.
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天线性能要求及其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天线性能的优劣将直接影响雷达探测能力和气象目标定量测量的精度。双线偏振雷达主要采用交替发射和双发双收两种模式,即水平和垂直线偏振波交替发射同时接收和同时发射同时接收两种形式。本文基于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天线误差对气象目标探测精度影响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天线性能要求及其检测方法,特别对如何在雷达工作现场利用太阳和专用信号源检测评估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天线性能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从天气雷达发展历程介绍我国气象雷达发展现状,对双偏振、相控阵、协同观测、精细化观测等气象雷达新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本文可以了解我国气象雷达最近20年取得的成就,分析新体制雷达在气象监测方面的优势和特点,目前新体制气象雷达还存在哪些不足。从气象业务需求角度,分析未来天气雷达的发展趋势,可能向什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双线偏振雷达气象产品生成软件系统研制”是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项目,已经顺利通过验收。该项目利用多种双线偏振雷达资料,针对双线偏振雷达资料预处理和质量控制、降水估测方法、降水粒子系统识别、雨滴谱反演、含水量计算等方面的科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集成,建立了“双线偏振雷达气象产品生成软件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多种双线偏振雷达数据进行处理,实时生成降水估测、冰雹识别、降水粒子系统识别、雨滴谱反演等产品。  相似文献   

6.
双线偏振雷达的气象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概要介绍了气象偏振雷达(主要是双线偏振和圆偏振雷达)应用研究历史和目前发展状况。对于自八十年代以来,在美、英、法、联邦德国、日本,意大利、荷兰以及中国等地加紧进行研究的双线偏振雷达,着重讨论了其探测云雨的基本原理、影响测量精度的诸因子,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对雷达取样与标定的一些考虑。最后说明了把常规天气雷达改装为双线偏振特种雷达的关键步骤和预期在云雾物理研究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汪章维  陈昊  袁圣  王志成 《气象科技》2020,48(3):331-336
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在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气象现代化发展以及预报时效性、精细化度的要求不断提高,S波段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已不能充分满足发展过程迅速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研究、预警。气象雷达的时空分辨率对探测强对流过程中小尺度结构有重要作用,提高天气雷达时空分辨率是精细化探测技术的关键,本文着重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时空分辨率、体扫方式等方面,通过对天气雷达脉冲重复频率、信号处理方法及扫描方式等进行改进,提高新一代双偏振天气雷达对中小尺度气旋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的探测能力,以获取快速变化的天气过程精细化特征,获得更新更快、分辨率更高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8.
推导出了双线偏振雷达探测小椭球粒子群时,粒子旋转轴一致铅直取向和在空间均匀随机取向的两种情况下,雷达分别发射水平偏振波和垂直偏振波时的雷达气象方程,并重新定义相应的雷达反射率因子。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双偏振雷达相关系数产品的来源、算法及数学含义,帮助预报员在理论上理解相关系数产品,通过利用相关系数产品识别气象与非气象回波、融化层、混合水凝物等,从实践方面来阐述相关系数产品在雷达回波分析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利用相关系数判别回波类型的方法更简单、准确,识别的类型更具体,解决了单偏振多普勒雷达在回波类型识别方面的难题;利用好相关系数产品同时也提升了双偏振雷达的利用效益。  相似文献   

10.
新书架     
《气象》2014,(1):132
正《多种雷达集成技术在中国南方暴雨监测中的应用》刘黎平等著该书从雷达探测暴雨、台风中尺度结构及其临近预报的需求出发,从新一代天气雷达在灾害天气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和雷达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天气雷达质量控制和三维基数据拼图、毫米波雷达及其在云探测中的应用、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分析方法和应用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对雷达遥感研究、雷达技术发展、雷达在暴雨监测中的业务应用等方面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是雷达气象方面的研究生、预报员和雷达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近30年来中国双线偏振天气雷达的研究进展,着重从雷达数据质量控制和雷达偏振参量的测量精度两大方面进行详细叙述。阐述了目前主要通过提高双偏振天气雷达的系统性能,降低系统误差,抑制雷达地物杂波,来提高雷达数据质量和测量精度,而双通道一致性和极化隔离度是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最主要的性能指标;描述了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及其产品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12.
偏振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的应用潜力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王致君  楚荣忠 《高原气象》2002,21(6):591-598
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时,实时了解被作业云中的水成物粒子大小、相态、密谋、运动等参数及其微物理变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微观参量和微物理过程揭示了云降水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及时正确地评估云增水及消雹潜力,确定是否适合人工影响作业以及如何正确选择作业时机、作业部位和作业量,与了解云的宏观特征一样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提高作业效率的基础。本文借助国内外偏振雷达应用研究中成功的范例,探讨了偏振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应用问题。特别是介绍了不同偏振雷达在识别云内水成物粒子的相态、密度,观测云内水成物粒子微物理变化过程,以及被作业云的作业效果评估等方面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发展我国偏振雷达技术,促进偏振雷达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应用和提高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水平方面有很好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天气雷达相比,双偏振天气雷达在硬件组成上改动较大,尤其是在接收机及天线馈线方面。硬件上的改动使得双偏振雷达的诊断方法存在较大不同。本文通过与传统天气雷达在硬件结构和标定通道两方面的对比,分析了S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与单偏振雷达在故障诊断方面的区别,提出通过“双信号源+动态法”隔离主通道与测试通道和通过“双信号源+太阳法”分段隔离主通道的两种诊断技巧,并例举了双偏振雷达的典型故障个例进行分析,为后续雷达规划的双偏振雷达升级改造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台站对双偏振雷达的故障诊断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4.
双极化天气雷达主要有两种工作模式,即同时发射同时接收模式和交替发射同时接收模式。比较了两种工作模式在谱参数估计精度、速度测量范围、地杂波抑制、信噪比等方面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并分析了天气雷达中的退极化现象及其对差分反射率产品的影响;以线性退极化比为例,讨论了极化参数的测量误差对双极化天气雷达系统极化隔离度的要求。理论分析和计算表明,精确的极化测量对双极化天气雷达的极化隔离度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天气雷达作为龙卷风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具有超高时空分辨率的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系统,较好地捕获并提前预警龙卷风。以2022年6月19日07时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的一次龙卷风为例,详细剖析龙卷生消及雷达监测预警过程。借助雷达智能预警软件,利用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的双偏振量和超高时空分辨率数据,实时反演三维风场和分析龙卷碎片(TVS)特征,能够显著提高龙卷风监测预警水平。实例表明,本次成功地提前18分钟预警龙卷,进一步说明了X波段双极化相控阵天气雷达在强对流天气探测方面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能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双基地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是由一个常规多普勒天气雷达和一个或多个远程被动低增益接收机共同组成,是大气风场探测领域的新技术之一。文中首先在瑞利散射假设的前提下,考虑了雷达波的偏振方向、散射体的空间位置等条件,推导了小球形粒子散射函数在双基地雷达系统中的表达形式,建立了双基地雷达气象方程,并将该方程应用于双基地雷达的探测能力、有效探测范围等方面分析,模拟计算了侧向散射能力和被动雷达回波功率在空间的分布变化,为探讨去除旁瓣影响提供了依据。通过分析证明了双基地雷达系统工作状态垂直偏振优于水平偏振的结论。在入射波为水平偏振情况下,高空探测好于低空,而垂直偏振情况则是低空的散射能力强。如果采用双线偏振发射体制,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偏振波组合,能够有效扩大双基地探测的范围和信息量。在水平偏振情况下较强回波区域在基线附近和被动雷达一侧的基线延长线周围。由于侧向散射强度低于后向散射强度,双基地雷达对于弱天气回波不太敏感,它的探测范围小于单基地雷达的探测范围。在双基地雷达探测中旁瓣污染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文中对双基地雷达参数进行了模拟回波强度计算,并与实测回波资料进行了比较,两者较一致,存在差别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被动接收天线的垂直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基天气雷达技术系统发展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我国天气雷达从常规雷达发展到单极化多普勒,再到双极化多普勒,雷达获取目标的参数信息更加丰富的过程。分析了常规、单极化多普勒、双极化多普勒雷达工作原理及其产品信息。对于我国新一代S、C和X波段的天气雷达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阐述了毫米波段多普勒测云雷达工作原理及其产品。对新一代天气雷达网进行了分析及展望,双极化将是我国天气雷达网升级改造趋势,为弥补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盲区,小型移动电扫描雷达也是一种辅助主雷达网可移动灵活布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偏振雷达观测强对流雹暴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根据偏振雷达原理,用C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观测得到4例强对流雹暴演变过程的水平反射率ZH(dBZ)和差分反射率ZDR(dB)垂直剖面RHI定量回波资料,分析了这些雹云不同演变阶段的回波参量和偏振特性的关系,说明ZH、ZDR双参量对判别降雹有着明显优势,用雨滴谱的ZH-ZDR分布边界关系对这些雹云回波进行判别降雹分析,给出我国用偏振雷达观测和识别冰雹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