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海河湟谷地气候及干旱变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利用1961—2002青海河湟谷地11个气象台站气温、降水等地面观测资料,对该区气候要素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干旱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河湟谷地各季节平均气温20世纪90年比60年代偏高了0.4~0.8℃,冬季增温最显著。年平均降水量90年代比60年代偏少17.2 mm。地表蒸发量80~90年代比60~70年增多。90年代青海河湟谷地秋季和春季降水量减少,使得秋季和春季干旱发生的频次增加,导致河谷地区的径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2.
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农牧交错区,清代以来耕地的扩张导致林草地覆盖发生明显变化。本文在现代植被图的基础上,选取土壤、地形因素,并依据历史文献数据,重建河湟谷地潜在林地草地格局,在此基础上结合清代耕地变化的重建结果,推算出清代河湟谷地林草地覆盖的变化状况。结果显示:①清代耕地扩张之前,其林、草地分布与现今各类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林地分布范围比现代略大,灌木林地在空间上连续性更强,草地分布区域更广;②估算出河湟谷地潜在林地、灌木林地、草地面积分别约为0.28×104、0.93×104、2.1618×104 km2,由于耕地开垦,至清代末期,河湟谷地草地、灌木林地、林地面积分别累计减少5180.41、1330.35、441.31 km2,其中草地被垦殖占用的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湟水谷地中游的乐都盆地、西宁盆地以及黄河谷地的尖扎盆地、化隆盆地等;③清代河湟谷地中人类垦殖原始覆盖类型的差异性不仅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同样受到社会政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东北部河湟谷地1726 年耕地格局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静  张镱锂  刘峰贵  陈琼  周强  张海峰 《地理研究》2014,33(7):1285-1296
整理、校正了1726 年(雍正四年)河湟谷地历史文献中的田亩数据,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该区1726 年具有空间属性(2 km×2 km)的耕地分布格局。结果显示:1726 年河湟谷地耕地总面积为1.427×103 km2,其中番地占64.7%,屯科秋站垦地占35.3%。河湟谷地虽然面积较大,但受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可耕之地较少,该区仅有47%的网格具有耕地分布,耕地集中分布在湟水河干流区及大通河中游地区和龙羊峡以下的黄河谷地。从耕地垦殖强度分析,受自然环境条件和政治格局的双重影响,1726 年该区整体垦殖率较低,全区仅有1.4%的耕地网格垦殖率在40%以上,而68.3%的耕地网格垦殖率在10%以下,正处在广泛的开荒垦殖阶段。垦殖强度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西宁县整体垦殖率水平最高,其耕地网格平均垦殖率达到了13.5%。  相似文献   

4.
分析西北河湟谷地(兰州—西宁)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现状,以及我国西北地区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与其基础设施等特点,阐述兰西地区有可能孕育一个新的大城市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基于Meta-Gaussian模型的中国农业干旱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干旱愈加频发,有效且可靠的农业干旱预测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联合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JSSI)分别表征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以前期的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指数作为预测因子,在1~3个月预见期下基于Meta-Gaussian(MG)模型对中国1961—2015年6—8月的农业干旱进行预测,并采用Brier Skill Score(BSS)和纳什效率系数(NSE)评价MG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① 将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时间尺度的标准化土壤湿度指数(SSI)结合起来得到的JSSI能够对中国农业干旱的综合状况进行客观评价。② 以中国2010年和2014年遭受严重的干旱事件为例,预见期为1~3个月时,除新疆南部、青海西部以及内蒙古西部等沙漠地区外,MG模型对6—8月农业干旱预测结果的分布范围与实际干旱的分布区域较吻合,预见期越短,吻合越好。③ 预见期为1个月时,6—8月BSS ≥ 0.5的面积比例分别为0.714、0.642和0.640,NSE ≥ 0.5的面积比例分别为0.903、0.829和0.837,表明MG模型能够对中国大部分区域的农业干旱作出可靠的预测。本文结果可为中国农业干旱的监测、预警及干旱决策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干旱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胁迫因子,也是制约农业丰产丰收的关键自然要素。农业干旱监测通常基于气象站点观测数据,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反映区域尺度的农业干旱状况。以甘肃省为研究区,基于MODIS、TRMM、ESA CCI等遥感数据产品和气象站点数据,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构建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MDI),并对甘肃省2011—2019年农作物生长季(4—9月)旱情时空格局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CMDI与实测值的决定系数(R2)在各月均高于0.634,且与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该指数可反映农业干旱的发生发展过程。(2)甘肃省农业干旱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干旱程度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加重,其中河西地区多为特旱区和重旱区,陇中地区为重(中)旱区,陇南、陇东、甘南地区为干旱-无旱波动变化区。(3)2011—2019年甘肃省农业干旱在年、月尺度上均呈现较大的波动趋势,其中2012年干旱程度最轻,2017年则最为严重;甘肃省大部分地区在4月和6月,陇东、陇南地区分别在5月和9月以及甘南地区4—9月农业旱情有所减轻外,其余地区在农作物生长季的旱情呈加重趋...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葛晨昊  邓宇莹  王贵文  柴旭荣 《地理科学》2020,40(12):2105-2114
选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植被状态指数(VCI)分别作为评价黄土高原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的指标,使用干旱频率和Sen斜率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干旱的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并探讨了气象干旱与农业干旱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 黄土高原西部干旱频率总体上高于东部。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有所不同,黄土高原西部、北部气象干旱呈不显著减缓趋势,东部和南部呈不显著加重趋势,但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干旱呈减缓趋势,尤其是400 mm等降水量一线两侧区域。② 季节上,黄土高原夏季和秋季气象干旱频率较高,春季和冬季气象干旱频率相对较低。黄土高原农业干旱频率春季最高,夏季其次,VCI对农业干旱实时监测的适用性更强。③ 不同季节,农业干旱滞后气象干旱的时间长短不同,冬季滞后约2个月,春季滞后约1个月,夏季和秋季滞后少于1个月。黄土高原一熟制种植区的SPI-12值与VCI值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以为黄土高原的干旱监测和预警、干旱区划以及干旱灾害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探究农业科技园区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于优化园区布局、促进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对象,采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变差函数、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分析了2001—2021年园区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农业科技园区经历了试点建设(2001—2009年)、全面推广(2010—2016年)和创新提质(2017—2021年)3个阶段。(2) 2001—2021年国家和省级园区总体分布态势逐渐一致,已经形成了河湟谷地、关中平原和黄河下游冲积平原3个主要集中分布区。(3)国家和省级园区全局关联特征表现不同,前者空间关联从随机模式向集聚模式转变,后者则一直表现为集聚模式;局部关联格局则均表现为“同向集聚增强,异向集聚减弱”的特点。(4)国家和省级园区格局演化均同时受结构性和随机性因素影响,包括产业结构水平、经济实力基础、交通便捷度、专利授权件数、农作物种植规模等主要因素,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大于单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产业结构水平与交通便捷度、经济实力基础与交通便捷度交互作用最为突出。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农业科...  相似文献   

9.
基于MCD64A1过火迹地产品、土地覆盖、植被指数和气候等数据,采用空间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2001—2017年蒙古东部野火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4—6月是野火发生最主要的时段,10月野火灾害也较严重,特别集中于年内第107—127、145—189、279—301日3个时段;2001—2017年,蒙古东部野火过火面积年际间波动较大,2003、2007、2011、2012、2015年是野火发生的高峰年。(2)从野火发生的空间格局看,野火灾害主要发生在东方、肯特、苏赫巴托尔、色楞格、中央省;草原火是蒙古东部主要的过火类型。(3)过火面积主要受降水、温度和植被状况影响;3月过火面积主要与3个月累积的干旱状况有关,而6、7月过火面积主要与当月温度相关,9月过火面积主要受当月降水量影响;在季节尺度上,春季过火面积还与前一年秋季植被状况显著相关,冬季过火面积与当季地表温度呈显著正相关。(4)大气环流与蒙古东部的野火发生、蔓延密切相关,4月过火面积主要受3个月累积北极涛动影响,7月过火面积主要受3个月累积太平洋十年涛动影响,9月过火面积主要受火前北大西洋涛动影响,而11月过火面积主要受3个月累积南方涛动和太平洋十年涛动影响。年尺度上的过火面积主要受北大西洋涛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四川作为农业大省,旱灾是导致农业减产最主要的因素。通过遥感和GIS手段进行四川省土壤干旱程度的时空分析,提高干旱的空间可视化程度,加强干旱监测的时效性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四川省2007—2016年逐季度的MODIS数据和1961—2011年40个气象站的月降水资料,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计算得到四川省干旱等级分布情况,辅以标准化降雨指数(SPI)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线性回归、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GIS空间分析模型重建等方法,分析近十年来四川省地区以季度为时间尺度的土壤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制作各时相土壤干旱分布图展示其微变化。结果表明:(1)在月时间尺度上,SPI-1与TVDI呈中等至强负相关关系,即TVDI值越小,SPI值越大,干旱程度越轻;验证结果表明TVDI都能够较好地对四川省的干旱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反映。(2)四川省各区域、各季节干旱分布不均:空间上,干旱频发的区域集中在四川盆地及攀西南部区域。时间上,在春季,四川盆地区域的土壤干旱程度大致呈现加剧—持续—减缓的趋势;夏季,四川盆地的干旱变化趋势是加剧—减缓—加剧;秋季,四川盆地的干旱变化趋势是加剧—减缓—持续减缓;冬季,全川干旱程度变化不明显。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四川省开展农业防灾减灾,引导农业灌溉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湟谷地兰(州)—西(宁)大城市带的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西北河湟谷地(兰州-西宁)城市发展和城市体系现状,以及甸西北地区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与其基础设施等特点,阐述兰西地区有可能孕育一个新的大城市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主要沿海地区64个气象站点1960—2019年的观测数据,采用风蚀气候侵蚀力计算的FAO公式及Mann-Kendall检验模型、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中国沿海地区的风蚀气候侵蚀力及其变化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年际风蚀气候侵蚀力介于0.34~197.32,平均值为38.78,与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相近,其季节差异表现为冬季(14.13)>秋季(11.74)>春季(9.99)>夏季(2.57);(2) 1960—2019年沿海地区年际、季节风蚀气候侵蚀力明显下降但不存在突变点,年际变化的第1主周期为12 a,季节变化主周期则分别为春季和冬季5 a、夏季与秋季26 a;(3)起沙风日数是中国沿海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变化的主控正向因素,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则通过影响降水量而间接负向驱动其变化,干旱和降水主要在风速减弱的冬季对风蚀气候侵蚀力产生较弱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61—2015年中国降水面积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中国0.5°×0.5°逐月与逐日降水量网格数据集,采用线性趋势、克里金插值(Kriging)、森斜率等方法,分析1961—2015年中国3个自然区的降水量和降水面积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 中国1961—2015年年均和季节平均降水量呈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中国一半以上的地区年均和四季降水量呈增加趋势。(2) 日变化特征上,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均以小雨和中雨为主,其日降水面积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 112.75×103 km2、52.65×103 km2,1 380.57×103 km2、92.83×103 km2,1 253.9×103 km2、34.3×103 km2,暴雨和大暴雨占的面积较小;三个区域不同等级日降水面积年内变化均符合二次函数曲线,三个区小雨日平均降水面积年际变化均呈略微减少趋势,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大雨、暴雨和大暴雨均呈略微增加趋势,大暴雨整体波动较大。(3) 季节变化特征上,三个区四季均以小雨为主,暴雨和大暴雨所占面积较少。春季和秋季三个区小雨降水面积均呈减少趋势,春季和夏季三个区暴雨降水面积均呈增加趋势,冬季三个区中雨和大雨降水面积呈增加趋势。(4) 东部季风区春季和秋季,西北干旱区年均和四季,青藏高寒区春季、秋季和冬季不同等级降水量对应的降水面积均符合负指数分布规律。km2  相似文献   

14.
基于日SPEI的近55 a西南地区极端干旱事件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艳青  张勃 《地理科学》2018,38(3):474-483
利用1960~2014年中国西南地区141个气象台站的逐日气象资料,引入一个新的干旱指数——逐日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日SPEI),对极端干旱事件的年代际、年际、季节内变化及持续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间上,近55 a西南春季和年极端干旱程度呈一致的减弱趋势,重庆、四川与贵州的交界处及四川西北部极端干旱程度明显缓解,而夏、秋两季极端干旱表现出增强的趋势并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时间上,春季和全年极端干旱频率、强度和持续天数逐渐减少,春季极端干旱的减弱程度较全年明显;夏、秋两季极端干旱频率、强度和持续天数呈增加趋势,夏季极端干旱的加重趋势比秋季明显。从极端干旱事件的持续性来看,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初(2000~2014年)西南遭受的极端干旱最严重,持续期达60 d以上的站点分别占到站点总数的60%和73%。  相似文献   

15.
利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68个气象站降水资料,选择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指标,分析了该地区最近40年(1971—2010年)的月、季、年干旱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进行了干旱分区,并分析了全年及各季节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的年际变化。结果表明:EOF分解第1、2、3特征向量分别反映了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干旱的一致变化、南-北反向分布和中部-南北反向分布的不同特点;年度干旱站次比和干旱强度有明显的阶段性分布特点,在年代之间有重-轻-重-轻的变化趋势。2001年以来,年度和夏、秋、冬季干旱强度都有不同程度降低,春季干旱有增强趋势。陕北和关中地区的春季、夏季干旱变化趋势相反,秋季、冬季干旱变化趋势一致。地区平均每年出现干旱月3.8个,几乎每年都有干旱月出现,最多的一年可出现6—9个干旱月。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年的气象资料和K干旱指数,分析了夜郎湖区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干旱背景,运用干旱年份(2009年11月—2010年3月)的4景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计算了区域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重点分析了夜郎湖植被对干旱事件的响应特征,并探讨了极端干旱事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1)夜郎湖水库及其周边地区表现出变冷变干的气候特征,1995—2012年间气温呈显著变冷的趋势(R2=0.54,P<0.05),而年降水量表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R2=0.42,P<0.05)。2009年是夜郎湖自1995年以来降水相对稀少,同时也是干旱最为严重的年份(K<0.6)。(2)当水库的K干旱指数小于0.4(特旱)时,NDVI和植被面积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即表现出大范围的缺水性死亡,干旱开始时水库对周边植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基本维持原有水平,之后水库调节能力下降,植被生长受到极度抑制,出现大范围的死亡。而水库水面因受到蒸发量增大与降水量减少的影响,水分逐渐丧失,面积呈逐渐递减的特征。(3)湖泊生态系统在面对特大干旱时植被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差,地表水极其缺乏,植物根系无法获得维持其生存的水分,随着干旱程度的加深而大面积死亡。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两种卫星影像合成并引入冰川积雪区的方法,对西昆仑山玉龙喀什河流域2000-2013 年MOD10A2积雪数据进行去云处理,分析不同海拔高度积雪的年内和年际变化特征及趋势,结合气象要素,分析其分布变化原因。结果表明:① 低山区(1650-4000 m)积雪年内变化为单峰型,补给期为冬季,而高山区(4000~6000 m)存在“平缓型”春季补给期和“尖峰型”秋季补给期两个峰值;② 就年际变化而言,低、高山区平均、最大积雪面积呈微弱增加趋势,高山区最小积雪面积显著增加,倾向率为65.877 km2/a;③ 就季节变化而言,春、夏、冬三季低、高山区积雪面积年际变化呈“增加—减少—增加”趋势,秋季高山区积雪面积则呈“增加—减少”趋势,而低山区积雪面积在2009 和2010 年异常偏大,其他年份面积变化不大;④ 在低山区,气温是影响春、夏两季积雪面积变化的主因,气温和降水对秋季积雪面积变化的影响相当,而冬季积雪面积变化对降水更敏感;在高山区,夏季积雪面积变化对气温更敏感,而冬、春季积雪面积变化主要受降水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河湟地区乡村聚落位序累积规模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万状  石培基 《地理学报》2021,76(6):1489-165
科学确定乡村聚落体系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一,研究乡村聚落规模分布规律有助于乡村聚落体系优化。基于理论假设推导出了位序累计规模模型的准确表达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比较研究了位序累计规模模型和乡村位序—规模法则在河湟地区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厘清了河湟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分布的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显示:① 位序累积规模模型是一个单调递增的凹函数(P ≥ 1),函数表达式随着聚落规模分布的帕累托系数变化而变化。当1 ≤ P<1.20225时,Si=aln(Ni)+b,拟合系数a与首位聚落规模呈正相关;当P ≥ 1.20225时,$S_i=be^{aln(N_i)}$,聚落规模变异系数和首位聚落规模与拟合系数a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拟合系数b则呈正相关关系。② 位序累积规模模型在河湟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分布研究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而乡村位序—规模法则不适用。③ 河湟地区乡村聚落规模分布为接近于帕累托系数为2的均衡分布且总体趋于集聚。未来河湟地区应有序推进乡村聚落向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区域适度集聚,合理制定区域乡村聚落布点规划和实用性村庄规划,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乡融合发展的具有河湟地区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相似文献   

19.
全新世中期青海海东地区聚落选址与环境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薇薇  韩茂莉 《地理研究》2013,32(5):942-951
依托GIS技术,对全新世中期海东地区河湟谷地的聚落选址特征进行分析,指出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卡约-唐汪文化与辛店文化时期的聚落均对海拔2000~2200 m的高程区间具有强烈的选择倾向,这一首选海拔区间标识了全新世中期河湟谷地水热条件优良的森林与草原植被过渡地带。齐家文化之后的卡约-唐汪文化与辛店文化以2000~2200 m海拔高程区间为核心,分别向较高海拔山区与较低海拔河谷地带扩展生存空间,且聚落分布重心发生迁移,聚落聚集程度降低。4000 aBP前后气候开始转为干冷,导致高海拔山区森林退化与河谷水热条件变化,是齐家文化以后的人类文明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永平  张宇硕  李慧 《干旱区地理》2011,34(6):1009-1016
基于2000和2008年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和GIS技术手段,对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呈东西分异和低值集聚、高值分散特征,经济发达、较发达县域零星散布在甘肃黄河谷地和青海河湟谷地,而经济不发达、欠发达县域分别集中在甘肃中部和青海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