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南方山地森林蓄积量遥感估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我国南方山地森林蓄积量遥感估算精度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森林反射光谱的内涵。本文对南方山地森林反射光谱进行了分析,利用“条件均化”准则,提高了同类地物亮度的一致性;利用DTM,进行地形辐射校正,以消除地形辐照度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K-T变换提取了林分光谱特征和林分环境特征,建立了森林光谱信息与环境信息间的关系,构造了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蓄积量遥感估算模型。经试验,结果较为理想。对主要林分类型,其估算精度达到90%,因而可用于南方山地。  相似文献   

2.
基于K-T变换的NDVI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K-T变换的原理及其在植被信息提取方面的优点。将基于K-T变换提取的NDVI结果与直接在TM影像上提取的NDVI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基于K-T变换的NDVI提取方法得到的结果图像纹理清晰、光谱保持能力强,对于区域植被覆盖信息提取,进而对生态环境变化、荒漠化等研究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申鑫  曹林  佘光辉 《遥感学报》2016,20(6):1446-1460
精确估算森林生物量对全球碳平衡以及气候变化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以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借助地面实测样地数据,通过对机载LiCHy(LiDAR,CCD and Hyperspectral)传感器同时获取的高光谱和高空间分辨率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和数据融合,建模反演森林生物量。首先通过面向对象分割方法进行单木冠幅提取,然后融合从高光谱数据提取的光谱特征变量和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提取的单木冠幅统计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估算地上、地下生物量,最后利用地面实测生物量经交叉验证评价模型精度。结果表明,综合模型的精度(R~2为0.54—0.62)高于高光谱模型(R~2为0.48—0.57);在高光谱模型中地上生物量模型精度(R~2为0.57)高于地下生物量模型(R~2为0.48);在综合模型中地上生物量模型精度(R~2为0.62)同样高于地下生物量模型(R~2为0.54)。交叉验证结果表明,与仅使用高光谱数据(单一数据源)相比,通过集成高光谱和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的生物量反演效果有所提升,可以更加有效地估算亚热带森林生物量。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航测技术在森林蓄积量估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无人机(UAV)航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快速获取高分辨率影像的测绘新技术。森林蓄积量估算需要快速高效地获取森林遥感影像。虽然利用卫星和机载雷达同样可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但无人机航测技术与其相比具有飞行成本低、外业周期短、机动灵活等优点。本文利用无人机航测系统获取了案例地区DSM和DEM,采用最大邻域法提取了树高,采用分水岭算法分割了树冠信息,并以树高和冠幅作为解释变量的立木材积二元模型估算了森林蓄积量。结果表明,树高提取精度为83.73%,冠幅提取精度为86.98%,林分蓄积量估算精度为81.80%。  相似文献   

5.
在无需先验标签样本的情况下,非监督降维可以有效简化高光谱图像的特征空间,避免目标分类中的霍夫效应。本文提出JM非线性变换优化的自适应降维模型来研究面向图像目标分类的高光谱波段选择问题。该方法考虑波段的信息量和独立性等两个重要因子,针对其测度方法的差异性问题,引入JM变换函数进行规范化优化。选用线阵高光谱和面阵显微光谱等两个图像数据集,在k最邻近和随机森林分类器下,进行了多组监督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Kappa系数、总体分类精度和平均分类精度上,本文方法均优于3种非监督方法MABS、InfFS和LSFS。说明本文提出的JM变换的自适应降维模型能够有效降低特征维度,满足高光谱图像分类的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激光雷达能够获得高精度的森林垂直结构信息和林下地形信息,在林业研究领域具有其他遥感技术无法代替的优势。本文详细介绍了星载激光雷达系统和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工作原理基础上,阐述了两种激光雷达数据在森林单木因子估算、森林冠层高度估算、森林生物量和蓄积量估算、森林叶面积指数估算方面的应用情况,并与地面激光雷达和多源数据融合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协同多源遥感数据的北亚热带森林蓄积量贝叶斯分层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估算森林蓄积量是国家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迫切需求,而基于遥感的森林蓄积量定量反演是当前遥感应用领域面临的重要挑战和研究热点.光学遥感数据由于无法获取森林高度信息并存在信号饱和问题,反演森林蓄积量的精度较低,而机载Lidar数据能获取高度信息,但成本高、观测范围有限.本研究利用Sentinel-2多光谱、资源...  相似文献   

8.
利用林木微缩模型构建不同空间分布的林分,测量林分的双向反射率因子(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factor,BRF),并对其反射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微缩模型得到的观测结果整体较符合实际森林的特征,与三维模型模拟结果一致;在近红外波段,光谱曲线呈典型的"碗边效应",在观测主平面"热点效应"较为明显。研究结果证实林木微缩模型可以用于森林BRF研究。对不同林木模型的分布状态与不同的地形条件的测量结果对比分析后发现,林木分布的密度和坡度是较为敏感的参数,其特征与规律性有助于建模反演地表信息。  相似文献   

9.
机器学习算法在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地上生物量是森林生产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对其进行高效监测对维持全球碳平衡和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冠层高度模型数据,通过分水岭分割算法得到单木冠幅边界;然后在单木冠幅范围内提取23个LiDAR变量,结合佩诺布斯科特试验森林的87组实测数据,利用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建立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最后对样地模型估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讨论了预测结果及其精度。结果表明:本文选用的随机森林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在估算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应用中获得了较高的精度;并且,随机森林模型在基于机载雷达数据估测森林地上生物量中的估算精度更高,模型泛化能力更强,制图精度也更好,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机载多光谱LiDAR的随机森林地物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多光谱LiDAR技术利用激光进行探测和测距,不仅可以快速获取地面物体的三维坐标,还可以获得多个波段的地物光谱信息,可广泛用于地形测绘、土地覆盖分类、环境建模、森林资源调查等。本文提出了多光谱LiDAR的随机森林地物分类方法。该方法通过对LiDAR强度数据和高程数据提取分类特征,完成多光谱LiDAR的随机森林地物分类;并分析随机森林的特征贡献度特性,采用后向特征选择方法实现分类特征选择。通过对加拿大Optech Titan多光谱LiDAR数据的试验表明:随机森林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地物分类精度,而且可以适当地去除部分冗余和相关的特征,从而有效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s discuss a method by which the image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vegetation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various valu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stands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air photo interpretation and ground surveys at selected training sites. Construction of curves showing changes in image texture and tone occurring at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growth cycle of a pine forest community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age of a forest stand, and through known relationships between age and other stand characteristics incorporated into yield tables, to approximate such valu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mean diameter, mean height, and stand volume. Translated from: Distantsionnyye issledovaniya rel'yefa Sibiri, A. L. Yanshin and V. N. Sharanov, eds. Novosibirsk, Nauka, 1985, pp. 73-78.  相似文献   

12.
森林郁闭度是森林资源调查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对森林质量评价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如何利用深度学习有效协同不同空间覆盖能力的遥感数据实现区域森林郁闭度的估测具有重要意义。由此提出了一种协同应用高密度无人机激光雷达和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对区域森林郁闭度进行定量估测的深度学习模型(UnetR)。对用于图像分类的Unet模型的损失函数进行改进,并在卷积层后加入批量归一化层,使其具有对连续变量进行定量估测的能力。与全卷积神经网络、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UnetR模型的均方根误差较低,估测精度较高,为实现区域森林郁闭度遥感监测提供了一种人力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的估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述彭  程维明 《遥感学报》2001,5(4):321-326
介绍中国风云气象卫星FY-1,FY-2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于全球森林资源的分类监测。讨论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全球森林资源再分配的新战略。以全球观点,分析贵州省的森林资源特色及其对世界的特殊贡献。评价21世纪中国森林数据库与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Optical remote sensing data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to derive biophysical properties that relate forest type and composition. However, stand density, stand height and stand volume cannot be estimated directly from optical remote sensing data owing to poor sensitivity between these parameters and spectral reflectance. The ability of microwave energy to penetrate within forest vegetation makes it possible to extract information on both the crown and trunk components from radar data. The type of polarization employed determines the radar response to the various shapes and orientations of the scattering mechanisms within the canopy or trunk. This study mainly presents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with airborne E-SAR using polarimetric C and L bands over the tropical dry deciduous forest of Chandrapur Forest Division, Maharashtra. A detailed documen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R C & L bands backscattering and forest stand variables has been provid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rough linear correlation. Linear correlation of the single channel SAR derived estimates with the field measured means show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L HV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with stand volume (r2 = 0.71) and L HH backscattering coefficient with stand density (r2 = 0.75). The results imply that SAR data has significant potential for stand menstruation in operational forestry.  相似文献   

15.
导线网方差分量估计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方差分量估计的多余观测分量平均匹配方式;总结出导线网方差分量估计定权的基本规律,并给出其权增量循环算法和特征根法以及将两个实对称矩阵同时对角化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Radarsat SAR的森林生物物理参数信号响应及其蓄积量估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地面实测数据,系统探讨了Radarsat SAR 数据在森林蓄积量估测方面的应用潜力和森林生物物理参数信号响应。结果表明 : Radarsat SAR后向散射系数与森林蓄积量、树高及胸径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对数模型模拟; 树种对后向散射系数具有一定影响; 利 用后向散射系数估测森林蓄积量,其精度基本符合林场大面积总体估测的精度要求,但小班水平应用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层析SAR反演森林垂直结构参数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森林垂直结构参数反演是进行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蓄积量估算及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基础。层析合成孔径雷达TomoSAR(Tomograph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是随着InSAR/Pol-InSAR技术的日益发展而产生的,更适用于森林垂直结构参数反演。本文首先介绍了TomoSAR的概念与实现方式:PCT(Polarization Coherence Tomography)、多基线干涉层析SAR MB-InTomoSAR(Multi-baseline Interferometric Tomographic SAR)、多基线极化层析SAR MBPolTomoSAR(Multi-baseline Polarization Tomographic SAR);概括了目前应用TomoSAR技术反演森林垂直结构参数的技术方法与信号模型等;论述了应用TomoSAR技术提取森林垂直结构参数的现状,最后分析了应用TomoSAR技术提取森林垂直结构参数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面激光扫描数据的单木特征因子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金苓  王佳  易正晖  冯仲科 《测绘科学》2012,37(5):179-180,189
本文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对树木进行扫描获取树点云数据,经过格式转换、分离、提取后,对树木各测量因子包括胸径、树高、树冠、材积量进行测定与测量方法与意义的分析。通过实验分析,可以得出:树冠测定因子通过测定树冠的叶面积指数来更精确地反映树冠的生理学意义;通过不规则三角网构建的多面体计算的树干体积较以平均断面积、中央断面积求树干材积更为准确与便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