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矿区地质背景拉拉铜矿矿区位于川滇交接的会理县南部,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露天开采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有用组分种类较多,储量较大,现已开采的包括铜,铁,钴,钼,金,银等金属.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拉拉铜矿落凼矿床是我国典型的大型露天铜多金属矿床。工区位于四川省拉拉铜矿落凼矿床北部。虽然前人在拉拉铜矿进行过激发极化法勘探工作,但是一直效果不佳。为了研究该方法在拉拉铜矿的有效性,在充分研究工作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基础上,采用大功率激发极化法中间梯度装置与激发极化法测深相组合的勘探方法模式进行勘探研究。通过分析激发极化法异常的平面分布特征与激发极化法测深异常特征,发现这些激电异常与已知地质成果基本吻合,证实了大功率激发极化法勘探在拉拉铜矿区是有效的。通过分析激发极化法异常特征,认为拉拉铜矿具有高极化-中低阻率的激发极化异常特征。此研究为激发极化法在拉拉铜矿地区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四川省拉拉铜矿矿区噪声、水质、土壤、大气等各方面的检测数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矿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矿区家属区噪声污染较严重,选矿厂附近大气污染集中在,水质污染主要源于尾矿库渗透;并提出了矿区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4.
丰山铜矿原是一个中型夕卡岩铜矿。近年来,通过矿山生产和有关单位研究,发现该矿床兼有斑岩铜矿和夕卡岩铜矿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这为丰山矿区及鄂东地区的找矿提供了新线索。矿区地质概况矿区位于淮阳山字形构造弧顶部位,主要构造为一系列北西西向紧密褶皱,地层为中下三迭统灰岩。丰山岩体出露面积约。.73平方公里,在地表呈纺睡状产出,延长方向与构造线一致。岩休主体部分为花岗闪长斑岩,边部有石英二  相似文献   

5.
<正>易门铜矿带位于康滇地轴南段南北向易门断裂与绿汁江断裂夹持的峨腊厂-狮子山之间,可分为东、西两个矿带(孙家骢等,1995)。前人对易门铜矿带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勘查单位、大专院校和地质研究单位等均从多层次、多角度对易门铜矿带进行过深入研究(刘卫华,1986;冉崇英,1989,2014;西南地质勘查局,1994;高建国,1996;孙克祥,1996;孙家骢等,1998;韩润生等,2000;唐果,2011),不断的加深对成矿作用的认识,研究成果丰富。但研究主要集中在狮子山、三家厂、凤山等典  相似文献   

6.
李忠烈 《矿产与地质》2012,26(3):228-230
MARCIA铜矿位于智利海岸山脉成矿带,通过对矿区地层、地质特征、矿体特征与构造的关系等分析,对该矿区铜矿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该矿区铜矿的形成与断裂关系密切,F2断裂是导矿和容矿断裂,该区找矿前景巨大.  相似文献   

7.
<正>四川拉拉铜矿床为我国典型的IOCG型矿床。前人已对该矿床进行了较为详细和深入的研究工作。本文在野外考察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地质背景、赋矿围岩、岩浆活动、成矿流体以及构造演化等方面来对拉拉铜矿床成因进行探讨。1矿源建造火山沉积期拉拉铜矿火山喷发作用是康滇地区较为广泛的一期地质事件,古元古代早期约2050 Ma发生了红  相似文献   

8.
西藏波龙铜矿区含矿斑岩主量元素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龙斑岩铜矿区位于西藏改则县北西约80km处,是近年西藏地质五队在班怒西段斑岩铜矿带发现的大型斑岩铜矿床。1矿床地质矿区位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斑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内。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中侏罗统曲色组第一岩性段(J2q1)、第二岩性段(J2q2)及第四系(Q4)。  相似文献   

9.
<正>中咀矿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烟袋乡,其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康滇地轴西侧,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北东向(木里-锦屏)弧形推覆构造带北西侧后缘。中咀矿区位于里伍铜矿田的北西侧,区内地层主要为一套变质的陆源碎屑岩系,矿区断层、褶皱构造发育。本文基于中咀矿区近几年的找矿勘探成果,从岩石学和构造成矿学方面总结了中咀矿区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以为其下一步  相似文献   

10.
蒙西斑岩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西斑岩铜矿是东准噶尔琼河坝地区新发现的低品位大中型铜矿,为早泥盆世与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有关的斑岩铜矿.矿区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调查结果显示,矿床的矿(化)体具向NW向侧伏的特征.物探成果显示矿区北侧存在一处规模较大的异常,该异常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是找矿工作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1.
红泥坡铜矿是近年来在四川拉拉地区发现的一个大型铜矿床,其包含铜储量64.2万t,平均品位1.31%。矿体赋存于元古宙老的褶皱基底河口群,与辉长岩侵入体具有时间上的联系,围岩发生了普遍的钠质蚀变。通过红泥坡铜矿区224个钻孔和23条勘探剖面建立了矿体、地层与构造要素的三维模型,该三维地质模型能够表达矿床的精细地质结构以及解释区域成矿作用与构造演化:矿区早期的南北向主应力使河口群形成轴向近东西向的大型向斜,晚期的东西向主应力在改造早期褶皱基底的基础上,形成了叠加在其之上的轴向北北东向的复向斜。经过两期主要的构造运动,该地区形成了现在北北东向与北西西向构造相叠加的格架。本项研究为拉拉地区的矿床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能对该地区矿产勘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经过几辈地质工作者的努力,终于认识到拉拉地区地质构造不是简单的向南倾斜的单斜,而是一个轴向近东西,向西缓倾的复式向斜。铜矿体大致沿前震旦系河口群落凼组分布,层位和构造控矿明显。这一新认识使与拉拉铜矿合作施工的第一个深孔见到厚大的铁、铜矿体。  相似文献   

13.
李付兵 《云南地质》2015,(2):215-218
龙洞铅锌矿位于滇东北铅、锌成矿区,矿体受断裂构造带控制,为碳酸盐岩中的中—低温热液脉状铅、锌矿床,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14.
新疆乌恰县萨热克砂岩铜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萨热克铜矿位于托云中新生代拉分盆地西南缘与东阿赖褶皱带之间的次级中生代断陷盆地中。矿床受NE向向斜构造和层间断裂控制,矿体呈层状赋存于白垩系特定的层位和碎屑岩建造中。根据矿区矿化富集规律和地质地球化学勘查成果,认为该区具有中一大型铜矿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不少岩矿工作者对火成岩中斜长石的有序度做了大量工作,发表了不少文章,但很少涉及海相火山岩的斜长石有序度。笔者测定了四川省拉拉厂铁铜矿区、云南省大红山铁铜矿区、甘肃省白银厂多金属矿区、黑龙江省谢尔塔拉铁矿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雅满苏铁矿区海相火山岩的斜长石有序度。测定的岩石包括细碧岩、磁铁角斑岩、石英角斑岩、石英钠长斑岩、钠长斑岩、钠长变粒岩和角闪钠长片岩。所测岩层的  相似文献   

16.
滇东北会泽地区发现铝土质泥岩铜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新研究显示,位于云南会泽县的大黑山层状铜矿的矿化分布于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顶部间断面(假整合面)之上的宣威组底部,明显受铝土质泥岩层位的控制.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及与国内典型砂岩铜矿的对比显示,该矿床在成矿背景、赋矿围岩岩性和成矿地质特征上,有别于中国南方川滇地区的砂岩/页岩铜矿,是一种新的铜矿类型.根据赋矿围岩和沉积层控等宏观地质特征,暂定为"铝土质泥岩铜矿".  相似文献   

17.
云南大红山矿区,位于康滇地轴南段西缘,介于红河深断裂与绿汁江深断裂所夹持的滇中中台拗内,是六十年代航磁异常发现的。矿区由一个大型富铁矿和一个大型铜矿组成。铁、铜矿均产于前震旦纪大红山群海相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中,是典型的优地槽火山岩型矿床,其含矿母岩或围岩为细碧一角斑岩、绿色片岩及不纯大理岩的组合建造,海底的火山作  相似文献   

18.
研究区域位于世界最大的铜矿成矿带之一的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上。通过研究已知铜矿体的地质特征,论述了矿区地层、构造与矿体的关系,认为铜矿体是经多次构造作用、热液叠加改造及变质改造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层控型铜矿床。通过综合研究地质成果,总结了成矿规律,分析了找矿标志,同时评价了该区良好的找矿远景,对于区域上寻找同类型铜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坝西铜矿是东准噶尔琼河坝地区新发现的低品位小型铜矿,为早石炭世与石英闪长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有关的斑岩铜矿,成矿年龄为(337±4.1)Ma。矿区地质、地球物理调查结果显示,含矿岩体具向北西侧伏特征。物探成果显示,矿区西北角存在一处较大规模的未封闭异常,该异常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是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0.
<正>会泽铅锌矿床位于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的中南部,处于小江深断裂带和昭通—曲靖隐伏深断裂带间的北东构造带、南北构造带及北西向紫云—垭堵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是我国重要的铅锌锗产地之一。矿区构造主要发育北东向褶皱、断裂组成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包括矿山厂、麒麟厂、银厂坡断裂,同时与近乎垂直于北东向断裂的北西向断裂伴生。矿区出露从震旦系灯影组至二叠系栖霞—茅口组碳酸盐岩石,但矿体均赋存于下石炭统摆佐组(C1b)白云岩中。矿区发育大量峨眉山玄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