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业治铮、汪品先教授主编的《南海晚第四纪古海洋学研究》一书于1992年12月中旬出版。 该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海第四纪古海洋学事件比较研究及其应用”成果的一部分。该课题从1989年起,由地矿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三单位合作共同承担的。 南海地形复杂,属于半封闭型边缘海。沉积物对海平面的洋流体制的变化反应灵敏,具有古海洋学研究得天独厚的条件。三个不同系统学术单位的三十多位科学工作者,发挥各自的特长,对南海陆坡、深海平原以及陆架、珊瑚礁共十余个钻孔或沉积柱状样进行研究,开展了有孔虫、介形虫、钙质超微化石和翼足类等四个门类的微体古生物定量分析,氧、碳稳定同位素分析,沉积物的粗组份分析,粗细两类粒级的粒度分析、化学分析和扫描电镜,偏光镜下的观察,矿物颗粒的电子探针能谱分析以及放射性与古地磁测年等测试分析项目,采用了古生态转换函数等数据处理技术,初步建成了一  相似文献   

2.
《古海洋学概论》是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汪品先教授等集体编写的,他们参阅了500多种文献,博采众家之说,加以科学分析,取其精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古海洋学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最新成就.包括氧、碳同位素、微体古生物和沉积学等方法,涉及大洋地层学、古洋流、古气候、古水温、古海水化学、碳酸盐补偿深度、古生物生产率以及古海洋的演化史和重大事件等.深海钻探使地球科学产生了两个重大突破:第一是以具体的沉积物岩心证实了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第二是创立了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古海洋学.板块构造学说已为我国地质学界所熟识、接受和应用,但我国广大地质工作者对古海洋学还比较生疏.本书可作为地质、海洋等有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教材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地质、海洋、水文、气象和生物工作者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秦蕴珊研究员与副研究员苍树溪提出的古气候、古海洋一湖泊学研究计划,在国内外同行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去年5月在国家基金委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及有关单位的专家在青岛与美国科学家共同讨论了这一计划,中美两国科学家决定以这一计划为基础合作开展旨在全球的对比研究。 这一计划的负责人秦蕴珊研究员是我国海洋沉积学奠基人之一,早年曾组织领导过多次大规模的海洋科学调查研究,并主编了一批区域海洋地质学专著,近年来致力于古海洋学研究,为我国古海洋学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古气候、古海洋-湖泊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边缘学科,从创立到现在仅有十余年历史,代表着当代地质科学发展的方向。 上述计划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古海洋学的研究,与古湖泊学的研究联系起来,将多学  相似文献   

4.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 通过一系列的海峡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联通, 其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南海区域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第一次海洋普查开始, 我国对海洋调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以科学考察船为代表的海洋科学观测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进入新千年以来, 国内海洋科考船依托的各主要研究所和院校本着开放的理念, 先后组织多单位联合进行海上观测。尤其是最近10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实施了船时共享航次计划, 进一步促进了国内海洋界的交流和合作, 南海区域海洋学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从多尺度环流动力学的角度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南海海洋观测的发展历程, 并初步总结了近些年来南海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 包括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体交换过程、南海中小尺度过程、多尺度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 并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 对未来南海的观测和科学问题提出若干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重建古生产力变化是古海洋学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综述了以往南海晚第四纪古生产力的研究成果,浅析了南海生产力变化的控制因素。南海北部和南部的古生产力变化模式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在:南海北部具有冰期生产力高、间冰期生产力低的特点,而南海南部具有冰期生产力低、间冰期生产力高的特点。造成南海北部和南部生产力变化空间差异的原因尚待查明,本文提出河流、风尘、南海大洋环流等都是造成南海生产力区域差异的潜在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6.
应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邀请,美籍华人、美国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海洋与湖沼研究部教授陈琴于1984年12月8日至22日来二所讲学。 陈琴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海洋地质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尤其是对海洋地质、古生物学和古海洋学的研究造诣较深。在二所期间,陈教授主要讲授了以下内容:①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②海洋构造史。③大陆边缘类型。④古海洋学。⑤海底地貌。⑥海洋沉积和海洋沉积盆地。⑦开阔海洋的文石沉积。 听取讲学的还有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石油地质研究所等单位的教师和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7.
南海是我国目前海上石油勘探与开发的重要海区,而海区及沿岸第四纪沉积研究,是海上石油开发的工程地质重要背景资料.我国南海海区第四纪孢粉藻类研究较差.本书系统研究了南海中北部及沿岸地区第四纪硅藻、孢粉组合,并借助计算机运算,应用因子分析、系统聚类、模糊聚类、对应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划带,恢复其硅藻植物群、孢粉植物群,探讨其演替和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确定地层时代,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本书系统研究了南海陆架和中部深海盆地表层沉积的硅藻、孢粉分布规律、组合特征及分区;探讨了孢粉组合、硅藻植物群的特点与环境的关系;南海北部陆缘热带、南亚热带第四纪植被带移动与古气候变化幅度;对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与古环境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国际古海洋学大会”是国际古海洋学界每3年一届的学术交流大会,代表国际古海洋学界的最高学术水平。该会议自开始举办以来,除第七届(2001年)在日本举办以外,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举行。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古海洋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国内研究走向国际前沿,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处于十分活跃的地位。经我国古海洋学家的积极争取,第九届国际古海洋学大会将于2007年9月在上海举行,预计将有国内外专家约700人出席。会议组织委员会诚挚邀请国内有关古海洋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参加。  相似文献   

9.
(2 0 0 2年 4月修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 (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 ;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 ;突出中国海区、大洋海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 ;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 ;主要内容为 :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  相似文献   

10.
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 南海在全球海洋和海洋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40年来, 南海的化学海洋学研究取得了大量系统的新发现、新认识, 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观点, 对全球海洋学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研究发现了南海次表层存在以海水亚硝酸盐为代表的生态环境参数极值现象, 不同参数水层深度范围不同, 由此形成的跃层生态系统有着与其他生态系统显著不同的特点。从系统研究获知, 南海碳循环过程十分复杂, 生物作用下的生物泵过程以及碳源汇区域和季节变化巨大, 南海碳源汇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时间的性质和强度迥异, 全年尺度上总体表现为大气二氧化碳的弱源。南海北部的珠江口邻近海域和深海盆的生态环境特征与化学物质循环和陆架边缘海、珊瑚礁等密切相关, 但又与陆架边缘海、珊瑚礁等显著不同, 表现为珠江口底层存在缺氧现象, 珠江口海域是一个以缺氧为特征的生态脆弱区。在系统认识南沙珊瑚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快速、生物过程控制着化学物质的垂直转移的基础上, 提出了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高生产力的新机制——“拟流网理论”。对南海沉积物化学的系统研究认识到, 沉积物-水体化学物质循环有密切的耦合关系, 南海珊瑚礁或沉积岩心化学物质分布变化可反演其历史变化, 如南海冰期表层海水古生产力为间冰期的1.6倍; 晚中新世南海南部发生了一次“生物勃发事件”, 其生产力主要受季风和陆源营养物质输入量影响; 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在不同区域其影响程度不同等。40年来南海化学海洋学研究的这些新发现和新认识对系统揭示南海的海洋学过程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未来南海化学海洋学研究也必将为南海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海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海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文圣常院士是我国物理海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我国海浪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国家教委批准的物理海洋学重点学科点和基础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的创建者和学术带头人。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任广西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曾任山东海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前身)院长;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奖励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洋学科组成员及组长;曾任海洋研究科学委员会中国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修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  相似文献   

15.
一、古海洋学的内容古海洋学即海洋古地理学,是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它研究海洋古环境和海洋地质历史,目的是要重建2亿年(侏罗纪)以来海洋古环境的变化历史.古海洋学的研究不但有巨大的理论价值,而且有重的经济意义.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很明显,没有古海洋学的深入研究,要了解地面的古地理演变是不可能的.而且海洋轮廓及洋流的变化极大地影响大陆的气候,例如,第三纪古特提斯海  相似文献   

16.
(2007年5月修订)《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以及学术争鸣等。  相似文献   

17.
<正>《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国土资源部主管、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海洋地质杂志社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性期刊(2006年改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洋地质学及海陆第四纪地质学及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具有前沿性、原创性和探索性的学术论文;侧重报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和专项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突出中国海区、大洋地质以及"三极"地区研究报道特色;注重海区与大陆、区域性和全球变化对比研究。主要内容为:沉积与环境、地球化学与地球物理、古海洋与年代地质、油气与矿产、第四纪地质、综述与评述、技术方法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道以及学术争鸣等。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海洋学会、广东省海洋湖沼学会、广东省海洋学会、中科院广州分院团委.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团委等联合召开的“全国首届青年海洋科学交流会”于1987年7月29日至8月1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沿海8个省市27所大学、科研和事业单位的78名青年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曾呈奎教授,副理事长刘瑞玉教授等向大会发了贺电和贺信,并就海洋工程、水文、气象、  相似文献   

19.
沉积物是记录古环境信息源的载体,用海洋的沉积层再造古气候,具有记录连续、定年准确、可全球对比等优点。作者通过对南海众多站位柱状样资料的分析,主要从南海表层沉积物的类型、分布、物质来源和沉积搬运作用以及古气候演替、季风变迁等多方面阐述了晚第四纪以来的南海古环境变迁的特征,并对其与南海周缘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由13届国际第四纪大会(13 INQUA)组织委员会、地质矿产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地质分会、中国海洋地质学会、青岛市地质学会、IGCP274项中国工作组和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编辑部联合召开的“中国第四纪地质学术研讨会”于1990年4月24—28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召开,来自全国80多个单位的14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及论文摘要155篇,在大会及分组会上报告和交流的有74篇。知名专家王乃梁教授和周慕林教授等应邀在大会上做了演讲。会议围绕第四纪环境与人类生存关系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