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讨论了相关观测值与非相关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值域问题;论证了相关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与内可靠性指标的不一致性;进一步研究了可靠性指标的应用问题,认为当观测值的复相关系数不同时,应同时考虑内、外可靠性指标;最后,以GPS准动态测量为例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论观测值的可靠性度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王金岭  陈永奇 《测绘学报》1994,23(4):252-258
国内外许多文献采用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定义可靠性指标,并且认为多余观测分量的值域为区间[0,1]。本文的研究表明,对于相关值而言,上述结论不一定成立,本文借助于一般平差模型,考虑了观测值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导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观测值可靠性度量指标,深入讨论了多余观测分量与可靠性指标的关系,作为可靠性指标的应用例子,讨论了GPS相位三次差分法探测周跳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关平差算法计算导线网中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和各类观测值的内可靠性指标,按统计假设检验理论构成观测值的粗差检测统计量,经过探查指出可能含有粗差的观测值。最后给出内可靠性分析的结果,并提出导线网设计和施测要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一般平差模型出发,证明了在观测值相关的情况下,多余观测分量值域不为[0,1],且不是内、外部可靠性的唯一影响因素时,多余观测分量就失去了原有意义。文章还论证了内、外部可靠性在同一观测位置的统一性和不同观测位置的矛盾性,建议采用一种新的可靠性度量指标,将内、外部可靠性综合考虑,对新指标的值域和与多余观测分量的关系也做了说明;并论证了新指标统一性原则,它既适用于独立观测,也适用于相关观测,文章最后对算例的有关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相关平差算法计算导线网中每个观测值的多余观测量和各类观测值的内可靠性指标,按统计假设检验理论构成观测值的粗差检测统计量,经过探查指出可能含有粗差的观测值。最后给出内可靠性分析的结果,并提出导线网设计和施测要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相关观测情况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欧吉坤 《测绘学报》1999,28(3):189-194
可靠性是测量网优化设计和数据质量控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独立观测情况,测量网的可靠性可用多余度(或称多余观测分量)来表示,多余度越小,该余度越小,该观测位置的可靠性越差,但在相关观测情况,多余度的值域超出(0,1)区间,已不能可靠性特征。本文建议采用一种新的可靠性度量指标:ri=(PR)ii/Pii,其中P是观测权阵,R是平差因子阵。ri的值域在一种新的可靠性度量指标;ri=(PR)ii/pi  相似文献   

7.
可靠性分析与数据探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从方差比检验出发,建立了用于可靠性分析和数据探测的统一基本关系式,由此导出了相关权情况下的可靠性指标Ri的表达式,证明在权阵为对角阵时其特例就是常用的多余观测分量内可靠性指标ri,其一致性说明了Ri的合理性,同时,提出了与可靠性度量密切联系的一种新的数据探测方法,实现了可靠性分析和数据探测在理论上的统一和实用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了控制网的可靠性指标及与精度的相互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证明了目前普遍使用的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不宜用作控制网二类设计的可靠性指标,并建议直接采用控制网可发现粗差的下界值作为可靠性指标。文中通过分析控制网二类设计中可靠性与精度准则的相互关系,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精密单点定位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传统最小二乘的可靠性理论出发,推导了卡尔曼滤波观测方程和预计状态向量的可靠性理论,并与传统多余观测分量的可靠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观测方程的内部可靠性不仅与观测值的精度有关,还与卫星几何结构和卫星高度角有关。卡尔曼滤波的预计状态向量的内部可靠性比观测方程的内部可靠性更易受卫星几何结构的影响。虽然两种方案的外部可靠性在收敛之后都在mm级,但伪距的收敛速度要快于载波相位。  相似文献   

10.
导线网方差分量估计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方差分量估计的多余观测分量平均匹配方式;总结出导线网方差分量估计定权的基本规律,并给出其权增量循环算法和特征根法以及将两个实对称矩阵同时对角化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独立观测量抗差估计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多余观测分量出发,通过对观测值附加粗差的方法,对抗差估计IGGI方案的抗差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几何大地测量手段反演地球动力学问题时变形观测值定权方法的不合理性,进而在严格区分变形的可靠性,观测值的可靠性及变形观测量的可靠性这三个新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地球物理场信息或地质分析方法重构了反映变形可靠性的重构量,分析了同时顾及变形的可靠性与变形观测值误差进行变形观测值标准化定权的可行性及定权方法,最后用模拟试验说明本文的论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多余观测分量出发,通过对观测值附加粗差的方法,对抗差估计IGGI方案的抗差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并提出了在实际工作中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Baarda的可靠性理论,以空间后方交会为实验模型,在平差过程中引入虚拟控制点和控制点整体平差,并运用数据探测法进行单个粗差探测。实验表明,加入虚拟控制点,能适当提高每个观测值上的多余观测分量,减小控制点上粗差可发现的下界值。使用Baarda数据探测法检测粗差更有效,提高了该平差系统的内部可靠性。当网形结构不好、多余观测分量过少时,这种方法还能探测到数据探测法不能探测到的粗差。  相似文献   

15.
方差分量估计简化公式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仲锋 《测绘工程》2002,11(1):26-27,41
给出方差分量估计的一个新的简化公式-多余观测分量平均匹配公式,讨论其统计性质,并通过实例验证其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了目前几何大地测量手段反演地球动力学问题时变形观测值定权方法的不合理性,进而在严格区分变形的可靠性,观测值的可靠性及变形观测量的可靠性这三个新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地球物理场信息或地质分析方法重构了反映变形可靠性的 我量,分析了同时顾及变形的可靠性与主形观测值误差进行变形观测值标准的化定权的可行性有定权方法,最事用模拟试验说明本文的论点。  相似文献   

17.
金本斌 《四川测绘》1998,21(1):31-33
不定向直伸导线,利用矩阵求解不仅可得到各测点的横向中误差,同时还为增加多余观测提供可能。经分析只有增加多余观测,才是提高不定向直伸导线精度的主要途径。讨论了增加多余观测的方法和平差问题,最后用模拟计算的方法,以验证增加多余观测对精度提高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周懿 《四川测绘》2000,23(1):10-11
通过定义rij表示粗差对改正数的相互影响,导出了rif与多余观测分量rif的关系,表明对可靠性的分析可通过对rij和uij的分析来进行;在观测数一定时,该观测方案的可靠性取决于多余观测比例,并给出了可能达到的可靠性限。本文的分析为可靠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观测有效性的度量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Hilbert空间理论 ,通过对观测方程的系数阵实施格拉姆_施密特 (Gram_Schmidt,G_S)正交化过程 ,分析观测的两个特性 ,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了参数估计的必要观测问题 ,以及多余观测与必要观测的关系 ;用欧氏范数‖·‖2 和Frobenius‖·‖ F 范数作为基本度量工具对观测提供参数估计的信息量进行度量分析 ,研究观测的有效性和参数估计的可靠性。采用观测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测绘学科中必要观测、多余观测等基本概念 ;提出了观测信息量、观测有效性的概念和相应的度量方法 ;从观测的空间结构出发分析参数估计系统的可靠性 ,从一个侧面扩展和丰富了测绘学中的可靠性理论 ;丰富了研究测绘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 ,也为信息学中的数据挖掘问题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元线性回归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参数估计方法之一。文中提出一元线性回归的自变量在等差级数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黄金分割,提高两端点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缩小观测值之间多余观测分量的差异,在不增加观测值数量和不改变观测值精度的前提下,提高稳健估计方法消除或减弱粗差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