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锡铁山铅锌矿床网脉状蚀变管道相的识别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属喷流沉积型,赋存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裂陷形成的滩涧山群火山-沉积岩中.矿床中产有非层状和层状两类矿体,其中非层状铅锌矿体呈不规则状产于大理岩中,是锡铁山矿床的主要矿体类型,层状铅锌矿体产于大理岩边部,规模较小.在矿床深部大理岩层上盘滩涧山群b岩组的绿泥石英片岩中,深部整合发育有强烈的钠长石化与硅化,主要呈角砾状和网脉状结构,构成网脉状蚀变带,主要成分包括石英钠长岩、蚀变的绿泥石英片岩以及硅化石英岩等,其连续长大于2 km,宽大于200 m,呈不规则岩筒状.石英钠长岩交代结构普遍,与绿泥石英片岩呈渐变接触关系,广泛发育热水爆破角砾.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网脉状蚀变岩并非侵入岩或火山岩,而是形成于热水交代作用,代表了喷流沉积系统的管道相,相当于矿体下部供给带.结合容矿大理岩及矿体研究发现,锡铁山矿床发育规模巨大的喷流沉积系统,包括长>2 km的管道相、大规模的喷流沉积岩-大理岩,以及近喷口相未喷出海底地表的非层状矿体.现已发现的层状矿体与非层状矿体比例的倒置显示出锡铁山矿床仍然存在巨大的铅锌矿找矿潜力.网脉状蚀变带分布于矿体及大理岩的上盘,也表明锡铁山矿区容矿的滩涧山群a和b岩组产状整体发生了倒转,网脉状蚀变岩最初分布于铅锌矿体及大理岩之下.由于网脉状蚀变岩(石英钠长岩)与成矿系统的密切关系,它可作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滩涧山群中寻找铅锌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
锡铁山铅锌矿床发育较为完整的喷流沉积系统,包括管道相、近喷口相、远端沉积相及各种喷流沉积岩,并有后期改造作用形成的脉状铅锌矿体。本文通过喷流沉积系统各部位硫化物硫同位素的分析,不同部位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不同,且规律性变化。以黄铁矿分析结果为例,网脉状石英钠长岩δ34S=+0.8‰,代表供给系统的硫化物脉2.95‰,非层状矿体4.48‰,层状矿体3.25‰,炭质片岩为+6.26‰,后期改造型铅锌矿脉为+2.93‰。代表管道相的网脉状石英钠长岩黄铁矿具有深源(幔源)的硫同位素组成,而矿体或大理岩上盘炭质片岩具有海水硫来源的特点。矿体的硫介于二者之间,更靠近炭质片岩的硫化物同位素组成,其来源可能更多受海水硫酸盐的制约,即锡铁山矿床硫具有混合来源性质,主要是海水硫酸盐的还原,部分来源于深部卤水的供给。硫的还原方式以生物细菌还原为主。层状矿体中硫同位素组成由早至晚δ34S逐渐降低,表明层状矿体成矿作用过程中,发生了生物成因的H2S的大量加入。  相似文献   

3.
锡铁山矿床两类喷流沉积成因的铅锌矿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发育有非层状和层状两种类型的铅锌矿体,通过对两类矿体产出地质条件与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发现非层状矿体分布于代表喷口系统的网脉状蚀变带的上方附近,其中发育有大量的热水爆破角砾岩,而层状矿体分布于远离喷口的外侧,属于远端沉积的产物。两者具有相同的矿物组合和成矿元素组合,自非层状矿体→层状矿体,矿石品位下降,Zn/Pb比值增高,黄铁矿相对含量增加。揭示出非层状矿体不是层状矿体后期改造的产物,而是形成于喷流作用阶段。考虑到锡铁山矿床中规模巨大的喷口系统以及厚层状的喷流成因大理岩,推断锡铁山矿床及周边地区还有巨大的找矿潜力,找矿重点是层状铅锌矿床(体)。  相似文献   

4.
锡铁山喷流沉积矿床卤水与海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发育有完好的喷流沉积系统,赋矿地层产状倒转。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大理岩延长约2km,延深约1km,往深部厚度增大,至代表管道相的网脉状蚀变岩,厚度迅速减薄、尖灭。角砾状非层状铅锌矿体赋存于紧邻网脉状蚀变岩的厚层状大理岩中,条带状层状矿体赋存于外侧条带状大理岩的下盘。对锡铁山矿床两条典型剖面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近喷口相大理岩与远离喷口相大理岩相比,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以反映远端沉积的剖面为例,自下往上,条带状矿体条带状大理岩块状大理岩,Al2O3、Fe2O3、Sr、B、Tl以及MgO/(CaO MgO)、Na2O/(Na2O K2O)比值等逐渐降低,Sr/Rb、Sr/Ba比值等迅速降低,REE总量降低,分异增强,Eu异常减弱,Ce负异常更加明显;δ18OSMOW=10.1‰~12.5‰,向上增高,δ13CV-PDB=-0.9‰~0.2‰;大理岩87Sr/86Sr=0.7113~0.7148,低于矿石方解石的0.7146~0.7147,高于同时期的正常海相灰岩。综合这些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锡铁山矿床的容矿大理岩明显不同于正常海相沉积碳酸盐岩,而是介于喷流卤水与海水特征之间,上部的大理岩中有更多的海水参与。以Sr同位素数据计算出本区大理岩来自海水的组分约占1/3,来自卤水的组分约占2/3,大理岩总体上仍主要分布于喷口附近,更多地受到卤水的影响。通过大理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揭示出,矿床中发育有两条同生断层,一条沿以网脉状蚀变带代表的管道相分布,另一条分布于25线附近,共同制约着大理岩与成矿物质的堆积。锡铁山矿床可能存在着规模巨大的层状矿体,其分布范围可能超越一直作为重要找矿评价标志的大理岩。  相似文献   

5.
青海锡铁山超大型铅锌矿床产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造山带中,发育一套完整的喷流沉积系统,包括管道相、近喷口相与远喷口相以及喷流沉积岩等。对不同对象中硫化物系统的铅同位素测定研究表明,锡铁山矿床铅同位素组成总体较集中,可细分为两组,均呈线性分布:大部分的样品,包括非层状矿、网脉状石英钠长岩、代表供给系统的脉体、基性岩等,以及绝大部分的层状矿体,组成一组,线性回归方程为(207Pb/204Pb)=1.254(206Pb/204Pb)-7.296,相关系数0.997。分布于铅锌矿体及大理岩上盘的含浸染状黄铁矿化的炭质片岩、一个层状矿体样品组成一组,线性回归方程为(207Pb/204Pb)=0.123(206Pb/204Pb)+13.347,相关系数0.902。两条直线交点的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253,207Pb/204Pb=15.590,208Pb/204Pb=38.370。结合成矿模型的研究认为,矿床的铅同位素具有造山带与上地壳混合来源的特点,显示喷流成矿过程中铅及成矿金属物质主要由喷流卤水提供,少量物质来自海水;在喷流系统的远端或喷流活动的间歇期,前寒武纪变质岩也可能提供了少量物质。而层状矿体与非层状矿体经历了相同的演化历史,均形成于喷流沉积过程中,非层状矿体属未喷出海底的热液矿体,而不是后期改造的结果。断层沟地区的矿化是后期改造重新定位的,铅同位素组成在改造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均一化。  相似文献   

6.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喷流沉积系统(SEDEX)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锡铁山铅锌矿床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镇,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喷流沉积铅锌矿床。最新的研究认为锡铁山矿床发育有完整的巨大的喷流沉积系统。本文的成矿流体初步研究表明,代表喷流管道相的网脉状蚀变岩的温度、盐度范围非常宽,多期次的流体活动强烈,具有喷流系统管道相的明显特征。代表近喷口相的产于厚层状大理岩中的非层状铅锌矿体旁侧的碳酸盐中包裹体个体大,温度高,亦有明显的形成于未喷出海底的中-高温热液活动特征。碳酸盐(大理岩)与网脉状蚀变岩有相同的H2O-NaCl-CO2流体类型,温度稍低,流体从管道相流向非层状矿体,具有继承性。层状矿体流体的均一温度及冷冻温度范围与非层状矿体基本相同,但缺少大气液比包裹体,缺少含子矿物包裹体及流体中的CO2组分,均一温度略有降低。分析认为层状矿体的流体与非层状矿体有一定的继承性,可能来自喷流沉积系统的喷出海底的向东南方向延伸的喷流管道。  相似文献   

7.
锡铁山铅锌矿床产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裂陷的中基性火山-沉积岩系中,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铅锌矿床之一.流体包裹体的温度、盐度、气液相成分测试以及同位素组地球化学研究证明锡铁山矿床形成于喷流沉积系统.管道相成矿流体以深源为主,深源流体的CO_2等气相组分溢出及深源流体与海水的混合作用导致了成矿物质沉淀,层状矿体中石英岩是管道相向SE方向位移、喷流的结果,锡铁山铅锌矿床是VMS型与Sedex型系统的复合或过度.  相似文献   

8.
云南保山市西邑铅锌矿矿体顶板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邑铅锌矿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香山组(C1x)地层中,矿床成因为沉积岩容矿的海底喷流沉积型(SEDEX型)铅锌矿床.矿体顶板炭质层厚度与矿体厚度显示出具正相关关系.根据矿体与相邻地质体及地质现象的关系,结合区内找矿实践,直接找矿标志有:铁帽、构造破碎带、重晶石化等,间接找矿标志有物、化探异常等.  相似文献   

9.
锡铁山铅锌矿床深部生产勘探发展,3062米中段以下矿体比地质勘探时控制的形态复杂,普遍向北东位移。在无矿段和深部发现品位较富的盲矿体,使矿石储量增加73.73%,铅锌品位分别提高60.9%和7.49%。依矿体与大理岩之关系。矿体分为四种类型赋存于大理岩中的矿体为主矿体。矿床具分带性,为海相火山喷流沉积-变质改造叠加型的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10.
青海锡铁山碳质片岩型铅-锌矿床的矿化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地质、地球化学分析,对锡铁山矿区新发现的(碳质)片岩型矿体的矿化结构、矿体类型及其典型元素分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锡铁山矿床具“双层结构”,由大理岩型矿体和碳质片岩型矿体组成;碳质片岩型矿体主要赋存于滩间山群沉积岩组中上部,产出层位高于大理岩型矿体;碳质片岩型矿体的倒转型热水喷流沉积结构与含矿层倒转有关。研究表明,矿区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高家堡子银矿床是在辽东青城子铅锌矿田内发现的一大型独立银矿床,赋存于辽河群大石桥组第三段以大理岩为主的地层之中,矿体形态及产状受层间破碎带构造控制。矿区矿石分为硅化石英脉型及碎裂大理岩型两类,其中前者为矿区主要的富银矿石。该类矿石晶洞构造极其发育,根据地质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成果,认为矿石中的晶洞构造是岩浆来源富CO2流体溶蚀赋矿的大理岩围岩形成的溶洞,被晚期以大气降水为主流体充填形成晶簇状石英。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南召五峰顶方解石矿床产于二郎坪群大庙组第三岩性段的大理岩中,矿体呈似层状。矿区圈定出方解石矿体2个,矿体长2.0~3.2 km,厚11.91~85.22 m,矿石品位w(CaO)=52.20%~56.25%,白度为85.0%~93.9%,矿石类型为浅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大理岩。文章对矿床含矿岩系、矿体与矿石特征、成矿过程和找矿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为区域变质型矿床,大庙组中浅灰白色大理岩为直接找矿标志。该标志对豫西东秦岭造山带寻找同类矿床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品忠 《地质与勘探》2019,55(S1):429-435
本文通过对南斗冲铅锌矿区区域地质背景、地层、构造、矿石组构等地质特征以及含矿建造地球化学特征的综合研究表明:南斗冲铅锌矿属构造控制的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为沉积盆地中的热卤水经过循环溶解金属矿物形成的含矿热液,矿体主要赋存于岩石构造裂隙中,多形成含矿角砾岩、碎裂化粉晶-细晶白云岩。铅锌矿体分布在南斗冲向斜两翼,受断裂F5和F6控制,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奥陶系下统博菜田组第二段闪锌矿化碎裂化粉晶-细晶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主要有硫化物、氧化物、硫酸盐等3种存在形式,其中主要为硫化物和氧化物矿物。寒武系-奥陶系下统博菜田组为滇东南地区新发现的铅锌矿赋矿层位,为下一步寻找铅锌矿提供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经过对黄石板铅锌矿含矿层展布、产态、矿化富集规律等基本特征的总结,以及对含矿层中典型热水沉积岩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含矿物质来源初步分析,通过热水沉积岩和盆地正常水沉积围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等与南秦岭泥盆纪热水沉积岩的对比、研究,初步认为白河县黄石板铅锌矿为一较典型的热水沉积矿床。提出黄石板矿区西段高家沟一带深部仍存在隐伏矿体的可能性较大,并通过钻探验证发现较富隐伏铅锌矿体。运用热水沉积成岩成矿理论指出该地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仲佳鑫  李欢  孙雨  张锐 《地质与勘探》2012,48(5):922-931
宁夏中南部主要包括中卫市和固原市,该区属香山一卫宁北山一固原铜、金、铁、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也是宁夏重要的金属矿产矿集区。研究区大地构造位于北祁连褶皱系走廊过渡带东段。铁矿床类型主要有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和地表浅部氧化淋滤型;含矿层位主要为下石炭统前黑山组、臭牛沟组以及上石炭统土坡组,其沉积建造主要为粉砂岩一泥岩建造、石英砂岩建造、碳酸盐岩建造;矿体主要沿断裂分布,呈脉状、透镜状和似层状;具有原生矿石和氧化矿石两种矿石类型。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层;褶皱和断裂构造为成矿流体提供了有利的运移通道和淀积空间,从而对矿体的空间展布起到了控制作用;岩浆热液和围岩蚀变对成矿物质的聚集以及重新分配、改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昌都盆地,在吉塘镇北约10 km处.矿体赋存在三叠系上统波里拉组(T36)灰岩的构造破碎带中,是澜沧江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矿床.该矿床的成矿元素组成与该成矿带内其他铅锌矿床及国内外其他主要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有所不同,以锑铅锌共生组合为特征.矿石成分分析及矿石矿物成分的电子探...  相似文献   

17.
The Xitieshan lead-zinc deposit is located at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aidam Basin, Qinghai Province, China, and had developed a complete marine sedimentary-exhalative system. Our preliminary study of ore-forming fluids shows that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from altered stockwork rocks that represent the pipe facies have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The intense fluid activities a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pe facies of the exhalative system. Fluid inclusions in carbonates near the unstratified ore bodies hosted in the thick-bedded marble which represents vent-proximal facies are large in size and have moderate to high temperatures. They represent unerupted sub-seafloor fluid activity. Fluids in altered stockwork rocks and carbonates have similar H2O-NaCl-CO2 system, both belonging to the sedimentary-exhalative system. The fluids migrate from the pipe facies to the unstratified ore bodies. Boiling of the fluids causes the separation of CO2 vapor and liquid H2O. When the fluids migrate into the unconsolidated thick-bedded marble, the escape of CO2,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s well as some involvement of seawater into the fluids result in the unmixing of fluids with high and low salinity and deposition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The two unmixed fluids were trapped in unconsolidated carbonates and the ore-forming materials were deposited in the unconsolidated carbonates to form the sedimentary-exhalative type unstratified ore bodies. The ore-forming temperature of unstratified ore bodies is up to high temperature indicating that there is a huge ore-forming potential in its deep.  相似文献   

18.
锡铁山铅锌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找矿工作的实践,认为锡铁山铅锌矿床是由火山喷流沉积—后期热液叠加改造富集的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区域上NW—SE向早古生代形成的裂谷带,三级盆地内沉积的晚奥陶世滩间山群的大理岩与绿片岩系是表区找矿的最佳区段。而绢云绿泥斜长片岩、含碳质绢云绿泥片岩、白色大理岩、条带状大理岩是铅锌矿的最重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