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群岛开发开放的“舟山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开发开放是海洋开发的重要支点,而群岛又是海岛资源高度聚居的区域.在目前海岛开发开放实践中,舟山已经展现了独特的海洋经济、区域发展、陆岛联合、海洋文化培育等组团式模式特征.但为实现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作出贡献,舟山群岛开发开放还必须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群岛开发开放的“舟山模式”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2.
海岛民宿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海洋旅游资源,在海洋生态旅游中受到广泛关注。海岛民宿包含海岛和地方文化特色,具有很重要的开发和保护价值。舟山依托海钓文化、渔文化、沙文化、海岛村社文化和佛文化等优势,开发了不同类型的海岛民宿旅游资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也存在同质化建设、经营管理简单粗放和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等问题。文章针对问题提出延伸产业链条、丰富旅游产品,融合发展、错位发展,适度有序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加强管理、提升海岛民宿旅游品质等对策,以期促进舟山海岛民宿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洋,向来是海岛经济的舞台,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它将是世界经济竞争的主战场。 居东海之滨,以群岛设立的千岛之城舟山市,自古以来得舟楫之便,享渔盐之利。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舟山,题词“开发海洋,振兴舟山”。舟山市以此为总方向,把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几年来,海洋渔业雄风再现,1997年全市渔业总  相似文献   

4.
为促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文章分析其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重大战略使命,并提出海岛功能总体布局、功能分类导向和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大多数以岛群形式集中分布,目前有居民海岛和部分无居民海岛被不同程度地开发利用,且存在发展差异大、保护力度不够、综合效益较低和战略承载能力不足等问题;基于宁波舟山一体化建设、浙沪自贸区建设、国际油气全产业链建设、海上花园城市建设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窗口建设等重大战略使命,舟山群岛新区的海岛功能总体布局为“一城、两翼,两区”的发展新格局,同时分别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岛、港口物流服务岛、临港工业制造岛、对外开放合作岛、海洋旅游服务岛、海洋绿色渔业岛和海洋生态保护岛;在主要海岛功能布局的基础上,未来舟山群岛新区应依法管控海岛开发、优化海岛空间规划、完善海岛生态保护、健全岛际交通链接、升级海岛防灾减灾和增强海岛整体智控。  相似文献   

5.
舟山海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舟山是我国唯一由群岛组成的海上地级城市.旅游产业已成为舟山海岛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其最大特征是将其景观造型、色泽和要素的组合以及千姿百态的岩石等景观依附于海岛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如何开发利用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及稀缺的海岛资源,使舟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现在乃至今后值得关注与研究的重大问题.因此,从海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舟山旅游业发展中的影响因素,针对舟山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舟山因海而建,必将依海而兴,具有天然的海岛、海洋优势.文章在对舟山市现有海洋经济产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影响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大力培育并发展海洋新型产业,试图从资源、环境和人才等方面寻求舟山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使舟山由海洋资源大市变成海洋经济强市.  相似文献   

7.
开发海洋振兴舟山夏阿国(浙江省舟山市市长)夏阿国市长在大会上讲话[引子]“开发海洋,振兴舟山”是江泽民总书记1991年10月视察舟山时欣然题写的。五年来,江总书记的题词精神激励着100万舟山人民,立足海岛,努力探索和开发海洋,利用渔、港、景的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8.
海岛旅游将成为21世纪海洋旅游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辽宁省长山群岛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文章在分析长山群岛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开发条件的基础上,从突出各海岛特色,实现海岛旅游观光立体化,打造四季旅游产品,丰富海岛旅游产品类型几个方面提出了对长山群岛旅游产品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辽阔,海岛众多,共有近3 000个海岛,也是海岛大省。随着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江经济带等海洋相关的国家战略相继出台,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绿色石化等海洋新战略协同推进,海洋开发新型战略格局呈现新常态,对浙江省海岛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分析浙江省海岛开发的现状和问题着手,研究判断海岛保护与利用的新形势,提出新形势下浙江省海岛科学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岛旅游已成为21世纪海洋旅游热点。辽宁省长山群岛是中国东北唯一、北方最佳的群岛,具有建设水准的海岛型旅游度假地的条件。文章分析了巴利阿里群岛和马尔代夫群岛的旅游开发模式并参照世界经验,提出了长山群岛的吉美旅游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沿海地区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海岛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发展观光海岛旅游业的不可替代的产业地位.同时,海岛的自然与历史发展状况也说明了开发海岛旅游业对于发展海洋经济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浅述长山群岛经济发展的现状后,重点分析长山群岛发展海岛旅游业的SWOT,提出对长山群岛未来发展海岛旅游业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0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舟山时欣然提词:“开发海洋,振兴海洋”,为舟山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五年来,市委、市政府从舟山海洋、海岛、海港、海景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充分利用“渔、港、景”资源和便捷的海上通道、优越的区位条件发展海洋经济的工作方针,并在国家和省的重视下,使海洋开发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海洋公园是各国目前进行海洋生态保护极为重要的一种形式,以海岛生态系统为核心保护对象的保护区是海洋保护区的重要类型。长山群岛作为北方最大的群岛,在此建立海洋公园,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深远。文章在总结分析长山群岛建园优势的基础上,对现有海洋公园的建设方案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海岛管理的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海岛保护区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考察舟山市时,作了“开发海洋、振兴舟山”的题词。这个题词为舟山乃至浙江,全国迎接21世纪开发海洋时代的挑战指明了方向,也是对正在开发利用海洋的沿海广大干部群众最大鼓励和鞭策。舟山群岛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心,背靠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与宁波、上海毗邻,境内有1339个大小不同的岛屿,总面积2.22万km~2,是中国最大的群岛。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98个,陆地面积1371km~2。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海洋经济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据报道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2005年1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到4%。舟山具有天然的海岛、海洋优势,2005年,舟山海洋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76.6%。笔者研究海洋经济对舟山的贡献,对进一步确立舟山海洋经济的战略地位,促进舟山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新 《海洋信息》1998,(6):11-12
舟山是以群岛为依托建立的港口城市,其海域辽阔,面积为2.08万平方公里,共有大小岛1339个,是全国最大的群岛。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舟山市于1993年建成10万立方米以上中小型水库180座,塘、坎1408座,整治河道1155条,还因地制宜开发了坑道井、屋顶接水1500多户多种类型的民间蓄水工程,总蓄水达到1.18亿立方米,比解放前增加8倍多。 二、开发水资源总的思路 1.立足海岛,进一步积极开发已查明的地  相似文献   

17.
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是人类较高层次的生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诸多方面的社会及文化活动。旅游者求知、求美、求新等文化旅游的追求是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而呼唤自然生态回归的今天,海岛、海洋旅游的优势就越来越凸现,并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文章研究舟山海岛城市的旅游,是在讨论舟山旅游产业发展的背景基础上,剖析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舟山海岛、海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海岛高尔夫是长山群岛旅游开发的重要产品.通过SWOT方法对长山群岛进行分析发现,海岛高尔夫球场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面临长山群岛开发的大好机遇.据此提出发展策略,以期使长山群岛海岛高尔夫球场为长山群岛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舟山建立海洋经济开发区有诸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认为海洋经济开发区应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提出立足当地,面向全国及世界,以港口海运、国际贸易、滨海工业、海洋渔业、海岛旅游和创汇农业为支柱产业,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舟山市海岛旅游开发为例,从分析海岛旅游开发现状入手,提出区域整合开发是舟山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SWOT分析法,评价海岛旅游开发优劣势,指出要解决舟山市各海岛现存的资源破坏性的过度开发、各海岛之间的替代性竞争等问题,必须在外部建立舟山市海岛旅游联合区、内部进行旅游功能分区,发挥各海岛的优势,从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设计等角度对舟山市海岛旅游开发进行整体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