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提出最佳夯击次数严格、普遍的定义 ,并对最佳夯击次数的确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特别针对粘性一砂性土地基 ,作者根据强夯施工中孔隙水压力的时空规律性 ,提出了一种确定其最佳击次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鑫 《地理教学》2013,(16):43-45
2009年江苏省提出了"五严"规定,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分快慢班。在新形势下,针对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学校提出了"两分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一年来的实践表明它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3.
由“撤县建区”引起对中国城市郊区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最近一轮的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的“撤县建区”方案,这一方案引起了笔者对有中国郊区化的思考。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阐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指出中国的大城市已经进入了郊区化阶段;其次将中外郊区化进行了系统比较;接着论述了郊区化的利与弊,最后,在前文基础上,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市郊区化道路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为软科学项目研究的综合报告书。文章着重阐述了省区经济为什么要实行开放,开放什么,“开放”与省区经济发展的关系等基本认识。针对政府的需要,文章提出了实施工作的目标、原则和战略措施,也提出了一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管理的思想,提出了地质环境容量的概念,并给出一种考虑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地质环境优化管理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可持续发展"指导下,提出了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提出了地质环境容量的概念,并给出一种考虑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地质环境协调发展的地质环境优化管理模型框架。  相似文献   

7.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种植制度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义丰 《地理学报》1999,54(1):51-58
行蓄洪区的行洪与蓄洪,影响了区内农业的发展,造成粮食产量长期徘徊,导致贫困的加剧。本文分析了区内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一麦一稻之构想,通过示范研究获得成功,证实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Mobile GIS开发的意义,分析了开发的优势和制约因素,提出了采用流行的Web Service技术作为平台,根据手机端硬件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用精简型的SOAP协议来完成数据传输工作的Mobile GIS的解决方案,在Mobile GIS研究和实践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沈洪健 《地理教学》2010,(11):48-49
根据读者来信提出的建议,本刊恢复“一题一议”栏目。欢迎来稿,并对如何办好“一题一议”栏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内蒙古地质构造单元最新划分方案的研究,对部分一、二级构造单元的界线(如索伦——西拉木伦河结合带)和几个二、三级构造单元的划分提出了质疑,并且依据大量实际资料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新的意见,供内蒙古广大地质工作者参考和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PSE(Problem Solving Environment)思想,围绕区域溢出这一特定的经济地理问题,讨论了多区域溢出分析器(MRSA)的开发问题。运用面向功能的演进原型方法分析系统功能,提出包括基础层、中间层和应用层的3层模型构建策略,并实现了系统的四大功能。通过介绍MRSA,阐明了经济地理领域的研究如何向地理信息科学提出需求,提供了针对某一特定经济地理问题构建系统的基本思路,为区域溢出分析可计算化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对偶图理论提出了一种面向道路网络的空间邻近关系分析方法。1)分析了道路网络空间邻近关系研究存在的问题,引入了道路网络拓扑图及其对偶图描述道路网络的结构和关系;2)引入了邻接矩阵描述对偶图中顶点之间的邻接关系,在邻接矩阵的基础上,定义了道路网络的空间邻近关系;3)提出了一种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计算道路之间的空间邻近关系阶数,并通过实例分析了算法的执行过程;4)开发了一个原型系统,描述了道路网络空间数据组织方式,并通过实例展示了道路间邻近关系的计算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对偶图理论的方法能够描述道路网络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基于提出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能够计算出道路之间的空间邻近阶数。  相似文献   

13.
针对北京市湿地现状,结合北京市湿地分布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北京市湿地空间布局。依据布局思想和布局原则,提出了构建"一芯-三带-六团-多点"的湿地总体布局,并就每一项布局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为北京市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4.
区域规划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区域规划是对区域系统的控制过程,也是一种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而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增加了信息成本,影响了区域规划的质量。文章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在区域规划中的具体体现,提出了克服这一问题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耕地地价评估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倪绍祥  秦昆 《地理学报》1999,54(2):116-12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农耕地地价评估方法,在南京市六合县玉带乡的实例研究表明,这一方法简明、实用、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且评估出的地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农业干旱灾害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河南省农业生产旱灾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旱灾对全省农业生产影响程度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全省农业干旱灾害度分级,最后提出合理防治旱灾促进农业生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耕地地价评估方法的探讨——以南京市六合县玉带乡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农耕地地价评估方法。在南京市六合县玉带乡的实例研究表明,这一方法简明、实用、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且评估出的地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8.
可持续性原则作为一种评价框架应用于影响评价中,主要表现为2种形式.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这2种评价方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本文借鉴已有的可持续性评价工具,验证对城市背景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可持续性评价的框架体系,并提出在城市开展SEA和可持续性评价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波  王荣  范英兵 《中国地名》2009,(12):64-65
一、研究背景、目的 2005年的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提出了地名公共服务的任务和要求,2006年宁夏下发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通知》,地名服务工程正式启动,给我区的地名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从地名规范、地名规划、数字地名、数字地名等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1.认知地图概述认知地图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托尔曼于1948年发表的文章"Cognitive map in the rats and men"中。他以老鼠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它们在迷津中的寻址能力,进而提出认知地图是一种空间信息在人脑中的具体表象。[1]1955年,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认知地图是人们用来把握与理解人们周围世界的方法,从而赋予了认知地图在个人构建知识中的价值[2]。之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的"决策结构一文突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