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凌源—建昌一带是辽宁西部主要干旱少雨地区,研究这一地区基岩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具有重大经济意义。本文从综合分析辽宁西部水文地质调查资科入手,对该地区基岩地下水类型及岩石富水性和褶皱束、盆地、断裂及不整合接触带富水性以及该地区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特别是深入分析了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碳酸盐类岩石裂隙岩溶水、带状裂隙水、层状裂隙水的赋存特点。  相似文献   

2.
贺兵英 《地下水》2013,35(2):38-40
甘肃中、东部的黄土分布区是甘肃省最为缺水的地区,目前对地下水的开发主要集中于河谷盆地第四系地下水,对黄土区下伏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和周边基岩裂隙水多为点状开采,地下水仍具一定的开发潜力。本文对浅层、深层地下水的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浅层地下水主要放在水源地开采潜力分析和进一步寻找富水地段上,黄土区下伏碎屑岩类深层水及周边基岩裂隙水主要寻找颗粒粗的含水岩组和有利于储水的构造。  相似文献   

3.
马健 《水文》2020,40(1):7-12
通过对潍坊南部山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研究,根据研究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将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三类。根据研究区地貌类型,孔隙水划分为山前坡洪积扇和近山前冲洪积平原两种类型;根据研究区岩溶发育类型,岩溶水划分为岩性接触溶蚀带型、层状岩溶裂隙带型及岩溶溶蚀破碎带型;根据研究区含水裂隙成因,裂隙水划分为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成岩裂隙水三类。本文对研究区内各类地下水的赋存规律进行研究,初步总结了各类地下水的地电特征,为区内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北山预选区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淑芬  郭永海  王驹  王志明  宗自华  周佳 《铀矿地质》2007,23(6):356-362,370
本文论述北山地区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形成和赋存规律。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沟谷和洼地,主要为潜水。沟谷潜水的形成以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及洪流渗漏补给为主,洼地潜水可由沟谷潜水、断裂带或基岩裂隙水、古洪积扇潜水侧向补给,也可由地表洪流渗入补给;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主要分布在由自垩系或第三系砂砾石构成的山间沉积盆地中,以承压水为主,洪水下渗和盆地周围基岩裂隙水的侧向径流是此类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变质岩、岩浆岩、碎屑岩、碳酸盐岩节理、裂隙中,以潜水为主。降水垂直渗入、侧向补给或洪流渗漏补给为其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林栋 《地下水》2021,(3):48-51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地处山区,寻找应急水源地思路和方法不同于平原地区、沿海地区,地下水类型中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供水意义不大,岩溶面积虽不大,但水量较丰富,富水性中等~丰富,比基岩裂隙水更有集中供水的意义.根据梅州城区及周边应急水源地地下水分布与特点,圈定了6处地下水应急供水水源地,具有埋藏较浅、富水性中等~丰富...  相似文献   

6.
王伟 《贵州地质》2012,29(2):104-107
正确划分地下水含水岩组和地下水类型,对较为准确的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目前实际工作中,地下水含水岩组和地下水类型的划分存在一定误区,导致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成果较为粗放,以至于还可能给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带来障碍。笔者认为,间互状不纯碳酸盐岩类归属于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较恰当,其所含地下水类型归属于基岩裂隙水更合适。在计算间互状不纯碳酸盐岩类地下水资源量时,宜扣除泥岩、粉砂岩和页岩的分布面积。  相似文献   

7.
阳山金矿区第四系残坡积物分布面积较广,厚度较大。地下水有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和构造带脉状裂隙水三种类型。地下水在各种含水介质中运移时,在宏观与微观上具有不同的规律。借助计算机技术对矿区地下水等水头线进行了模拟,确定了区内地下水流的运移规律。  相似文献   

8.
李婉珠  刘鹏  申巨波  王海潮 《地下水》2018,(5):26-27,39
以青海省平安县洪水泉乡地下水勘查为例,对该区域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分布规律、含水岩组划分及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将区内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岩夹碎屑岩裂隙溶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冻结层水五大类,富水性分级与区域地下水一致。根据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离基岩山区近的村庄可以采用引泉方式解决供水,而远离基岩山区的低山丘陵村庄人畜饮水集中供水水源可采用大口井廊道取水工程来解决。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来解决当地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9.
基岩裂隙水是云南省五大地下水类型之一。滇西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基岩裂隙水。本文就已完成的该地区十余个1:20万或1:50万的水文地质调查图幅和1:5万供水勘察的资料为依据,着重讨论了区内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基岩裂隙水富集的影响及控制作用。本文从富水结构类型分析研究出发,总结了沉积碎屑岩、坚硬性脆的变质岩及风化岩浆岩在各种类型的节理裂隙和结构空间介质良好的条件下,赋存基岩裂隙水的结构特征,研究了各类地质构造形态有利部位富集基岩裂隙水的基本条件。具体划分了区内基岩裂隙水的富水结构类型,特别对褶皱构造的不同部位,不同性质断裂破碎带、交汇带、影响带,各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的阻水富水条件进行了探讨,突出了富水结构特征和形成机理的阐述,归纳出一些基岩裂隙水的富集规律。以期能对寻找和开发利用这类地下水资源,以解决干旱地区分散农田和居民的供水问题,起到一定的宏观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将黑龙江省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大,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冻结层水五种基本类型,并对其分布规律,含水层特征,富水性性及水化学特征等进行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高放废物处置库新疆阿奇山预选地段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阿奇山地区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地段之一。在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和测试的基础上,讨论了该地段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结果表明,阿奇山地段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3种类型,其单井涌水量一般10m~3/d,属于典型的低含水介质;区域地下水流向为自南东流向北西;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一带为阿奇山地段地下水的最终排泄区。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地质与资源》2016,25(5):443-448
青龙沟金矿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辽沉降带山海关隆起与辽西拗陷的过渡带上,赋存于中元古代碳酸盐岩地层中,是辽西地区同类型金矿的代表之一.在野外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对金矿的矿源层、成矿温度、蚀变特征、赋存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认为该矿床属中-低温的热液矿床,成矿热液为岩浆水、地下水的混合物,Au主要来源于雾迷山组的碳酸盐岩.受多期次的构造活动影响,Au经历了多次萃取、富集,矿体的产状严格受层间角砾岩带和构造破碎带控制,具有地层与构造双重控制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岩体三维非稳定渗流模型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水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岩体本身的复杂性及地下水在岩体内随时间而变化造成地下水在岩体内运动机理的复杂性。文章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索地下水在岩体内的运动规律,了解其致灾机理。以岩体结构力学为基础,运用现代分形理论,建立主干裂隙分形网络;根据裂隙发育规模与工程尺度关系将岩体看作拟连续介质与块裂介质混合介质,并根据两类介质接触处水头相等及节点流量相等建立合理的三维非稳定渗流模型;给出渗流模型的有限元解法,开发出相应的有限元软件;给出算例,计算结果体现了主干裂隙在渗流中的强导水作用及网络状裂隙的贮水功能与渗流滞后效应;强调根据裂隙发育规模与工程尺度关系确定合理渗流模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胶东地区地层岩性多为岩浆岩和变质岩,富水性差异大,整体为缺水区。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优质、稳定的地下饮用水也成为胶东人民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笔者等通过大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总结和已有研究成果分析,结合地下水勘查案例,从水文、地形地貌、含水层岩性和地质构造4个方面,对岩浆岩地区的地下水富集机理进行分析,提出了断裂型、接触带型、岩脉型、洼地风化带型和多期变质作用形成的5种蓄水构造模式,并对各类蓄水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总结了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3类岩浆岩、变质岩分布区裂隙水的找水方向,进一步丰富了岩浆岩与变质岩缺水地区蓄水构造模式研究,对该地区地下水资源探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广西抗旱找水成井1 747口,电法在岩溶地区找水成功率为75%,在碎屑岩地区为10%,两者成井率相差较大。碎屑岩地区与岩溶地区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明显不同,是电法找水效果差异大的主要内因。碎屑岩地区地层岩性主要以泥类岩、砂类岩和砾岩为主,其中泥类岩、砂类岩中的粉砂岩、细砂岩地层含水条件差,该类岩层属低阻岩层,是电法找水干扰层,不是目标层;砂类岩中的粗砂岩和砾岩层属硬脆性岩层,在应力作用下易形成裂隙含水,该类岩层属中高阻岩层,是电法找水主要目标层;此外,碎屑岩地区岩相显著变化的层面上层理裂隙较发育,富含地下水,也是电法找水的主要目标。通过实例分析,总结碎屑岩地区电法找水经验,供今后碎屑岩地区电法找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福州盆地地热水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州地热田是以燕山晚期侵入岩为主要热储层的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通过对福州盆地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取样分析发现,福州盆地不同类型地下水中微量元素质量浓度变化关系较复杂.研究表明,地热水微量元素质量浓度主要受含水介质的岩性控制,也与地下水温度有关.对所检测的19个微量元素,除个别元素外,第四系孔隙水微量元素质量浓度均大于基岩裂隙水;Ga、Rb、Sb、Se、Sr、Tl元素质量浓度随水温的升高而增高.基岩裂隙热水与第四系孔隙水混合形成的第四系热水中,As、Cd、Cu、Mo、Pb、Sb、Se、Sr等元素质量浓度明显增高,说明在混合过程中这些元素又发生了溶解作用.根据地热水微量元素与盆地周围不同期次侵入岩体微量元素质量浓度的聚类分析,得出福州地热水形成的地球化学环境主要与福州岩体、魁岐岩体和文笔山岩体的岩性有关.地热水微量元素是地热水在形成过程中与这些岩体的岩石接触发生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地质力学分类方法是目前工程地质围岩分类中综合多因素分类方法中较常见的一种。它主要是通过完整的岩石强度、岩石质量指标(RQD)、节理间距、节理状态和地下水条件这五个参数来对岩体进行量化打分,最终通过总得分来对围岩进行分类。本文就是通过该分类方法对澜沧老厂铅锌矿的巷道围岩进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我国存在大量的地下水污染场地,给地下水资源的使用带来了严重威胁。将地下水污染场地划分为4大类,15个亚类,为制定不同地下水污染场地的管理、控制和修复规定提供了依据;对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技术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建立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为污染的预防奠定基础;介绍了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技术,并对地下水污染防控和治理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水力和超载条件下锚固岩石边坡动态稳定性拟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强  李亮  赵炼恒 《岩土力学》2010,31(11):3585-3593
基于极限平衡理论,综合考虑水力条件、坡顶超载、地震荷载效应和锚固效应对岩石边坡进行了全面的稳定性分析。计算给出了多影响因素条件下岩石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的表达式,并重点分析了几种相关参数组合对岩石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坡顶张拉裂缝积水、地下水渗流作用、滑面出流缝被堵塞、地震影响效应不利于岩石边坡抗滑稳定性,而锚索锚固效应则对提高边坡抗滑稳定性有积极作用;坡顶张拉裂缝积水、滑面出流缝被堵塞、水平向地震影响效应都不利于岩石边坡抗倾覆稳定性,但锚索锚固效应、坡顶超载、与竖直方向地震效应则对提高边坡抗倾覆稳定性有益。最后针对工程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