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亮  胡宝清 《中国岩溶》2008,27(4):335-339
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1988年、1999 年TM 影像数据以及2005 年SPOT2 /4影像数据为基础,应用谢高地等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 17年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损害了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了约0. 91亿元,说明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了该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建议都安县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加大生态建设比重。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 1、项目背景 杭州市区(不合萧山、余杭)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2006年调查数据,距2007年已有一年多,由于杭州市区变化频繁,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复杂,为进一步提高土地调查成果质量,做到数据、图件和实地“三者一致”,为政府快速提供真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决定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作为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基础数据,通过对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识别、判读实现准确并快速地提取出土地变更信息,更为精确地勾绘出变化图斑的边界线,外业核查时更为明晰、高效。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1999年及2009年岑溪市土地利用数据为来源,在GIS的支持下,分析了10年来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点及其转化过程,结合土地利用综合指数、耕地垦殖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景观破碎度指数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内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复杂的相互转换,其中林草地、建设用地和耕地为研究区内变化面积最大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受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全市土地利用趋于破碎化,土地生态风险程度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4.
黑河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属性和人类活动方式, 西北干旱区黑河上游的土地利用方式有别于中下游地区, 土地利用格局演变过程对全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巨大.以黑河上游为研究对象, 以1987年, 1999年和2010年的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 运用转移矩阵法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林地、 草地、 耕地3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过程, 揭示了其变化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 1)黑河上游土地利用变化阶段明显, 林地、 草地和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在1987-1999年和1999-2010年两个阶段转化显著, 林地持续减少, 草地先减少后增加, 耕地持续增加; 2)单一土地类型分布格局差异大, 林地呈东多西少, 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 草地呈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格局; 耕地集中分布于河谷和城镇居民点周围及山前地带; 3)人为因素是影响黑河上游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南部乡镇为例,按照土地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利用土地利用现状数据、SRTM雷达地形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历史资料,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依据土地利用结构研究的基础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采用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为辽宁省西北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小区域土地现状管理、分析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省市级行政区域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对土地利用数据的要求,考虑不同地类的重要性,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提出1:2000比例尺缩编成1:25万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技术方案,通过部分计算机编程结合人工修改实现制图综合,形成小比例尺(1:25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以实现不同管理决策层和土地科研人员对小比例尺土地利用现状图的不同需求,同时提高了人工缩编和处理的工作效率,对同类图件编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2003年11月,山东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范围内集中开展土地调查工作(包括城镇地籍变更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泰安市国土资源局泰山区分局作为国土资源部土地更新调查的试点单位,从2004年6月起先后开展了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工作、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工作,其中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调查已于2006年9月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城镇变更地籍调查也已基本完成,进入初验阶段。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9年第二次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运用数学方法并结合GIS技术,从县级尺度对泉州市的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区域差异与成因进行定量分析,提出土地利用和城乡建设的差别化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定量分析方法能很好揭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分异,全市比较明显地存在4种不同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县域差异的主要因素与土地利用结构指数之间存在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现状图是用空间方式表达一定区域内的当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面积及土地利用结构的专题地图。土地利用现状图作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主要成果,能够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区域规划、农业区划和国土整治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刘胜 《山西地质》2011,(4):52-55
以现势性遥感数据制作的航摄正射影像图为工作底图,并以土地详查、土地变更调查相关图件、数据资料为依据,采用国家统一的土地分类系统,对阳城县辖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野外实地调查,查清了阳城县当前土地利用的类型、面积、分布状况和土地权属状况,全面更新了基础图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土地利用数据库,实现了实地、图件、数据的一致性。对原土地详查资料及土地变更调查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分析了其现势性和可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辽宁锦州市为研究区,以SPOTS为主要遥感数据源,以1:10000地形图(或土地利用现状图)、野外GPS测量点为几何控制点,应用全数字摄影测量法,进行遥感影像的精确配准、纠正与融合.制作高精度的正射影像图;在GIS支持下,叠合基期土地利用现状图等非遥感数据,采用图像差值法、光谱特征变异法和人机交互解译法,增强提取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通过实地调查与核实,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杜学  杨海娟 《地下水》2011,(4):150-152
应用熵值函数模型,对处于快速城市化状态下的商州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5年期间商州区土地利用结构熵呈稳定下降趋势,从1999年的1.216调整为2005年的1.207,均衡度由1999年的0.585减少到2005年的0.581,优势度则在2005年增加到0.419。最后,对这一变...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巧家-新市镇河段的水系变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系结构特征指示金沙江巧家-新市镇河段原本存在两条相向的互不连通的古水系,往南流的西溪河-白鹤滩-巧家古水系和往北流的牛栏江河口段-永善-新市镇古水系。地貌、沉积学和阶地堆积物重矿物成分等分析也表明巧家-白鹤滩河段古水系曾是向南流的,现今巧家-白鹤滩河段的北流是被袭夺而发生倒流的结果,金沙江是后来才贯通的。第四纪以来云南高原的拱升使西溪河-白鹤滩-巧家古水系南流受阻,并在牛栏江河口段-永善-新市镇古水系的支流对坪河的溯源侵蚀下被袭夺,造成巧家-白鹤滩河段的倒流和金沙江巧家-新市镇河段的连通。阶地堆积物的ESR测年数据显示,巧家-白鹤滩河段的倒流、金沙江-川江水系的贯通发生在1Ma左右。
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当前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预测研究现状,提出了以焦作市高新区1990~2005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资料为试验数据,对系统图形与属性数据建库、模型库及其同G IS的集成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系统并且进行了初步设计及实现。利用VC 和MapObjects编程实现地图查询与分析、指标测算、模型构建及检验等功能,为用地变化预测及研究者们实现预测模型的构建、属性数据的统计运算、图形数据的处理提供功能集成的应用型G IS平台,该系统也为合理利用土地提供更为科学和准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5.
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城市扩展变化数据,成为城市扩展监测的主要手段。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在城市扩展监测中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采用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光谱特征非常相似的城市地物和人工目标物加以区分和精细分类,以提高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石家庄市扩展动态监测采用1987年TM(30m)与1999年SPOT(5m)数据融合,对石家庄城区扩展作了详细解译和分析,指出城市扩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建群  王洋  郭昆  刘松平 《水文》2015,35(1):40-44
采用SWAT模型方法对滁州花山水文实验流域进行了径流与氮素耦合模拟,探讨了流域土地利用对氮素输移的影响。构建了花山水文实验流域SWAT模型,采用2008年1月~2013年12月的降雨、径流等数据对径流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以2012年5月~2013年12月的氮浓度监测数据对氮负荷模型进行验证。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现状土地利用情形和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假设下进行了径流与氮素耦合模拟,计算了现状和不同土地利用情景假设下流域的径流深和氮负荷。结果表明:汛期的氮流失量占全年氮流失的比重较大,每年的汛期是控制氮流失的关键时期;旱地的氮流失潜力较水田大,林地的增加对氮负荷具有一定的消减作用;控制氮肥的使用,加强水土保持能力,可以有效减少流域氮负荷。  相似文献   

17.
曹雅坤 《地下水》2012,(4):152-154
信息熵和分形理论为研究地理学中系统的有序性和复杂结构现象的不稳定性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为研究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信息熵和分形理论为指导,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对西安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的分形特征和信息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2008年,西安市土地利用景观结构趋于简单化,景观类型在空间上的稳定性逐渐增大;土地利用景观结构信息熵总体上呈逐渐下降趋势,即土地利用有序度逐渐上升,而无序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湖南地质》2008,(5):92-92
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GIS数据部于2007年9月由原GIS数据中心整合成立,现有各类技术人员20余人。主要职能有:承担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开发整理、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土地评价、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  相似文献   

19.
枣庄市山亭区位于枣庄市东北部,泰沂山区西南部,属低山丘陵区,全区大小山头1000多座,地形条件复杂,土地总面积1018.64km^2,山地丘陵占全区总面积的80%以上。山亭区的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始于2004年,经过1年多的艰苦调查,查清了全区各类土地利用的现状,绘制了山亭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建成了山亭区土地利用数据库。2007年7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对山亭区的土地利用调查更新工作进行了验收。经验收,山亭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技术路线正确、方法先进,各项成果符合土地更新调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永福县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经济统计年鉴为依据,研究其10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和利用程度变化情况,探讨土地变化的驱动因素。认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人口和城镇化水平以及宏观政策是影响其土地利用变化的3个主要驱动力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