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矿产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和必要物质基础,对其进行勘查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干扰。明确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带来的实际价值,量化生态环境影响,构建金属矿床类型-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的勘查开发前景评估体系,不仅能够促进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而且也是推动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当前金属矿床勘查开发社会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国家资源经济安全等方面进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金属矿床勘查开发生态环境影响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方法以及生态破坏成本评估。通过指标提取和筛选,初步建立了一个金属矿床勘查开发前景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为实现全面定量分析待开发矿床的生态损害和矿床价值奠定了基础。并从矿床所在的区域、矿床类型以及多学科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三个方面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矿石工业指标是圈定矿体、计算储量的依据,矿床工业评价的标准,也是矿山生产中确定可采范围和指导开采工作的依据.无疑,如果指标不合理,势必影响矿床工业评价、矿山建设和生产;纵然合理,倘若应用不当,矿体圈定不合理,也同样影响矿床工业评价、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因此,合理确定和正确应用工业指标,是正确评价矿床工业价值与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3.
系列文章之七矿产资源GIS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GIS评价空间数据库建设 运用计算机IT技术,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以区域成矿理论为指导进行区域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对矿床可能出现的位置、预测资源量及经济价值进行科学评价是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早已引起国内外重视。凡进行过综合评价的矿床,都取得了综合开发和综合利用的好效果,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床尤为显著。吉林省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型有色金属矿床,经过综合评价,大大提高了矿床价值,有力地说明矿床勘探只要走上综合评价这一正确道路,矿床就身价倍增,面貌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5.
<正>由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研究院王吉平、商朋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质调查总院熊先孝等编著的《中国萤石矿成矿规律》专著已由地质出版社近日出版发行。《中国萤石矿成矿规律》是"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系列成果之一,系其"全国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项目之单矿种研究成果。专著对不同类型萤石矿典型矿床进行了成矿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GIS定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矿产资源GIS评价空间数据库建设运用计算机IT技术,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以区域成矿理论为指导进行区域矿产资源定量预测,对矿床可能出现的位置、预测资源量及经济价值进行科学评价是一项重要任务.矿产资源GIS定量评价既是获取区域评价的途径,又是矿产勘查成果升华、数字化表达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在不可再生矿产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对矿产资源所产生的次生矿床进行研究和利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根据广西栗木矿区的地质条件、矿床资源的共生特点,对在开发过程中所残留、废弃的Nb、Ta等稀有金属矿产资源所产生的次生矿床——"人工矿床"进行研究,讨论了该类次生矿床的类型、特征以及分布情况,重点分析了第四尾砂库中Nb、Ta等稀有矿产资源在尾砂中各沉积区,各粒径中各种元素的分布规律,初步评价了其经济价值,认为本区尾砂库中次生稀有金属矿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1.贫矿多,富矿少;2.共(伴)生矿多,矿石物质组分复杂;3.小型矿床多,可露采的矿床少.基于这些特点,我国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必须抓好矿山管理,依靠技术进步,对矿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充分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企业经济、社会效益,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矿业发展道路.笔者  相似文献   

9.
一、矿床经济价值矿床经济评价是用货币形式反映其经济价值。探明矿量经济价值只有通过矿山实体物质生产过程才得以实现。按矿山开发不同阶段经济评价划分,矿山生产阶段经济评价是矿床经济评价最高层次。这个阶段,评价的经营参数业已经过生产实践,能使评价结果建立在较可靠与准确基础上。评价结果对相同类型矿床的勘探阶段经济评价,对地区资源形势分析,对矿产资源管理,也可提供参考。梅山矿1970年采矿投产,1980年建成一期采选联合系统。1987年达到设计年产150万吨原矿,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坑下铁矿。为了满足对钢铁的需求,国家决定在“七·五”期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矽卡岩型白钨矿矿床成矿基本地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毕承思 《地球学报》1987,9(3):49-64
矽卡岩型钨矿在世界钨矿床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分布最为普遍并最具经济价值的一类钨矿床。中国钨矿居世界首位,矽卡岩白钨矿已占全国钨矿总储量的60.62%,是潜在的尚待开发利用的一类矿产资源。本文总结了中国该类矿床基本特征,探讨了时空分布、物质来源与形成环境,与世界著名矽卡岩钨矿床进行了对比,按热液来源进行了分类。认为开展有关研究,以达逐步开发利用这一潜在资源,可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相似文献   

11.
某些矿床由于受其成因影响,矿石中往往伴生有多种国家需缺的贵重金属和稀有分散元素。四川攀西地区的钒钛磁铁矿,含铂、钯的铜镍矿,以及伴有大量银、硒的砂砾岩型铜矿,就是属于这些类型有代表性的矿床。 矿山保护,综合利用很重要。自然界不同地质时期多种地质因素和矿床的多成因作用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共生矿,是矿床找矿勘探的主要对象,是开发矿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实践证明,做好矿产综合评价、综合勘探,促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即能提高矿床的利用价值,实现一矿变多矿,又可促使表外矿转化为表内矿,进而探明更多的可供生产  相似文献   

12.
彭觥 《地质论评》1981,27(1):66-71
矿山地质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矿床开发过程中的地质问题及其相关的矿产资源技术经济问题,包括理论与方法,它的研究领域是很广阔的。矿山地质(也称生产地质或采矿地质)是在矿床  相似文献   

13.
区域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或规划的制定,都把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成果作为重要的依据。但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多只限于某一单矿种或某一矿组;多矿种综合性的定量评价实例尚未见到。本文以区域内所有矿种的矿床、矿点、矿化点构成的整体,在地质评价的基础上,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对探明的矿产可利用储量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进行工业开发的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先以区内大量地质勘查和开发利用的实际资料,对矿产资源优劣类型进行定量评判,论述矿产资源经济价值,以其为基础对矿产资源经济区进行划分。再按区内优势矿产资源进行开发系统评价,并分别提出开发对策意见。最后论述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的主要结论,总结矿产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预测法的腾冲硅藻土矿床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产资源评价中,可以利用灰色理论的特点,来对目前只有少量信息的预测区进行评价和排序,确定预测靶区,指导找矿工作.应用该方法对云南西部腾冲地区的界头、团田、蛮朵、瑞滇、左所营5个工作区硅藻土资源进行排序,确定了腾冲硅藻土矿床开发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明确了矿床灰色关联分析预测法在矿产资源评价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独特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浅论矿集区的资源潜力与勘查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勇 《中国地质》2002,29(3):263-270
矿集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矿床密集产出的区域,在此区域内,按一定空间分布着不同矿种或不同类型的大型或超大型矿床,以及中小型矿床、矿化点和矿化信息。矿床的产出在时空上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矿集区是矿产资源产出的重要基础,它对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矿集区更是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地区,许多老矿山所处的矿集区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勘查远景区。加强对矿集区的研究和勘查评价,是扩大矿产资源储量的重要途径,对缓解老矿山资源 危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矿产资源接替区选区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莉萍  王秋菊  刘凌云  陈启飞 《贵州地质》2010,27(3):171-177,197
通过系统对贵州省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资料的收集分析,特别是充分利用近年来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取得的成果,开展了贵州非煤重要矿产资源接替选区及综合评价研究,初步筛选了8个勘查开发接替选区及5个开发接替选区;并对接替选区开展了矿产资源潜力、潜在经济价值及开发技术、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评价分析,对开展贵州省矿产资源接替选区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进一步贵州开展矿产资源接替选区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矿产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与矿床数学-经济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指导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 ,开发研制了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 ,指导国内有关矿山进行矿产预测和资源合理利用 ,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数字矿床模型,实现了对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稀有金属矿开发现状及潜在经济价值的评估。数字矿床模型分为2个部分:地质体三维模型和钻孔三维品位模型,前者以地质剖面、地表模型、开采线等数据为基础,以Micromine软件为平台,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再现了矿床的空间形态和内部结构,后者以钻孔测试数据为基础,利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模型区范围内的成矿元素品位进行了三维插值,展示了成矿元素异常在空间上的分布。2种模型相互结合,对矿山开采现状进行了评估,对剩余矿体的位置进行了限定。最后,结合数字矿床模型,利用一种“等腰三角形”方法对矿床潜在资源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显示,虽然矿床“钟形体”部位已开采殆尽,但在钟形体南侧缓倾斜部位还存在较大规模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体,氧化铍潜在资源量在822.69~1992.41t之间。  相似文献   

19.
项长兴 《江苏地质》1992,16(2):122-126
矿床经济价值分析,就是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对已探明地质储量的矿床进行经济价值的计算,并对矿山开发利用后获得的产品产量和损失的资源分别进行经济价值、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与分析.由于南京栖霞山铅锌银矿未建铅锌冶炼厂,因此,对该矿床的经济分析只能计算  相似文献   

20.
刘金平 《矿产与地质》1993,7(4):290-292
矿床经济评价的动态性研究是矿产资源综合评价和合理开发工作的重要方面,作者从资金时间价值的动态经济评价,评价参数的动态化,矿床经济性的再评价和开发利用的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