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星多普勒定位主要误差源,星历误差和折射误差在同步跟踪一次卫星通过的两测站之间是相关的,因此卫星多普勒的同步观测能提高测站间相对定位的精度。利用这种相关性来改进定位精度的技术称之为“传递定位”(Traslocation)。本文利用国产的JSZ-4多普勒接收机的同圈观测资料进行了对“传递定位”技术的研究,介绍了进行多站多圈“传递定位”的计算方法,并对北京、上海两测站进行了“传递定位”的试测。利用1980年8月23,24日两天14圈的两站同圈观测试测的结果,两站相对坐标的内符精度为±2米,基线的长度与大地测量的结果相比相差1.5米。结果表明用这样的方法来测定站间的相对坐标是非常有效的。其相对定位的精度与单点定位的精度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昆明(KUNM)国际GPS服务(IGS)GPS卫星观测站历年观测结果统计,即自建站以来每年的观测成功天数,1998年至2004年昆明IGS站测站坐标的长期运动趋势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利用国产双频多普勒测速仪JSZ-4进行单站多圈测定测站地心坐标的方法和结果。本文采用三维间接求解的方法,实测结果其平面点位的內部符合为4米左右。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人造卫星照相和双频观测资料的定轨精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给出了在测站坐标误差100米,测时误差0.002秒,位置误差2角秒,测速误差15厘米/秒的条件下,轨道根数中误差的最佳理论值。同时对测站坐标误差和测站分布对定轨精度的影响,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方法特点是:即使同一圈卫星观测资料点数再多,只需计算一次观测站坐标。本文公式推导不需要球面三角学基础知识。为了提高卫星地面坐标计算精度,给出地球自转改正、地极移动、SLR系统时延、大气折射、卫星质心改正和跟踪望远镜各项动态系统差修正公式。实际需要计算的式子仍然简洁而且三角函数和四则运算次数比其它方法少。本方法首先用于检测上海天文台SLR跟踪望远镜动态系统差的试算。  相似文献   

6.
空间目标包括在轨卫星、空间碎片等,对其测定轨是空间攻防和空间利用的重要前提。由于地面测站资源有限,单站测量是目前对空间目标尤其是空间碎片测定轨较常用的方式。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技术测量精度很高,可达米级(非合作目标),甚至厘米级(合作目标),但不能单独用于单站短弧定轨;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天文定位技术可观测距离较远的目标,但测量精度为角秒级,换算至空间距离不如SLR技术高。两者的联合为空间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和跟踪提供了可能,并成为未来空间目标地基测量的发展方向。作为空间碎片单站监测的前期工作,对合作目标的单站定轨精度进行了评估。处理了1500 km高AJISAI低轨卫星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单站CCD测角和激光测距数据对低轨空间目标的联合定轨能力,并充分考虑两类不同类型观测数据的精度,数据综合时对其进行合理加权。利用全球激光站资料进行精密定轨,并以此作为参考轨道,采用上海佘山站AJISAI卫星2010年、2011年4天6圈的实测激光测距数据,以及CCD测角数据,开展了单站单圈和单站多圈定轨和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测距数据的加入对定轨精度和24小时预报精度的改善非常明显,可提高至少一个数量级;单站单圈联合定轨和24小时预报的精度分别为20 m以内及数百米,单站多圈联合定轨和24小时预报的精度分别在米级及数十米。期望实验结果为中国未来的空间碎片望远镜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佘山1.56米光学望远镜观测站与卫星激光测距(satellite laser ranging,SLR)观测站是进行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重要观测站。应用这些观测站进行空间测量需要这两个观测站在空间的准确坐标。为此重点介绍了1.56米望远镜与SLR望远镜旋转不动点的观测方案和计算方法。归心结果经确认达到厘米精度,能够实施相应的观测任务。  相似文献   

8.
环火卫星运动的坐标系附加摄动及相应坐标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处理地球卫星相关问题类似,在研究和处理环火卫星(尤其是低轨卫星)的轨道问题时,宜采用火心历元平赤道坐标系,即火心天球坐标系,其xy坐标面和x轴方向就是相应的平赤道面和平春分点方向.与地球的岁差章动现象类似,在该坐标系中,火星赤道面在空间的摆动同样会引起坐标系附加摄动.采用类似对地球岁差章动的处理方法,在一定精度前提下,基于IAU2000火星定向模型,处理了火星赤道面摆动中的岁差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岁差对环火卫星轨道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火星非球形引力位的变化及其导致的卫星轨道的坐标系附加摄动解,其表达形式简单,引用方便.与高精度数值解的比对表明,该分析解能够满足通常的精度要求.因此,在处理环火卫星(即使是低轨卫星)轨道及其相关问题时,可以采用统一坐标系:火心天球坐标系.而不必像当初处理地球卫星那样,为了避免计算坐标系附加摄动而引进一种混合型赤道坐标系,即采用瞬时真赤道面和历元平春分点方向作为其xy坐标面和x轴方向.在统一坐标系的选择下,实际工作中就不会存在坐标系转换的麻烦.  相似文献   

9.
关于1949—1976年的地极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内外四十一个台站的纬度观测资料,分别就地极的长期和周期分量进行研究。建立了以1968.0年平北极为原点的地极坐标系统,用极原点三字的汉语拼音缩写JYD(1968.0)表示。并给出了1949.0—1976.9年的地极坐标。  相似文献   

10.
4颗卫星情况的几何优化法修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GPS定位与导航中,用户可以通过选择至少4颗可见卫星的观测,得到测站位置和站钟差信息,卫星相对于测站的几何关系直接影响到定位和导航的精度,考虑用4颗卫星进行定位,在当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KihaLra等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四面体的性质进行了深入讨论,推导了4颗可见卫星构成四面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实例分析证明该计算公式更合理、更精确。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激光测距网日臻完善,国内的激光测距网已初具规模,上海、武汉、长春等的SLR站已投入了正常观测。本文利用两批武汉站的1985年激光测LAGEOS卫星的资料,与同期的全球SLR同多的资料一起,主淫地,精密测定了武汉站的地心坐标,在归算中为了减弱地球自转参数的误差和力学模型的不确定性对测定测站坐标的影响,我们设计了多级复弧法,在不同弧段长度内联合解算地球自转参数、卫星轨道和武汉站的坐标,测得的武汉站地心坐标:高度h=38.87m±0.053m;经度λ=114°.3462470±1°.210^-6;纬度φ=30°. 5418007±1°.1×10^ -6。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利用LAGEOS1卫星的全球激光测距资料精确测定我国的激光流动站 7343,735 5的地心坐标 ,并对观测资料作了精度分析 ,结果表明 :激光流动站站坐标测定精度达厘米级 ,激光流动站的观测精度约为 2cm。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利用LAGEOS1卫星的全球激光测距资料精确测定我国的激光流动站7343,7355的地心坐标,并对观测资料作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激光流动站站坐标测定精度达厘米级,激光流动站的观测精度约为2cm。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模拟观测资料,估计了中国卫星跟踪网对近地测地卫星定轨和测定一些跟踪站地心坐标所能达到的精度。同时分析了近地卫星定轨的主要误差源,如大气模型、地球引力场模型的不确定性和跟踪网站坐标的误差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用天文观测测定CCD片子上两坐标各自比例尺和两坐标轴不垂直度的方法;还推导了在重迭露光过程中,量度坐标系的坐标轴方向及坐标平面相对于理想坐标旋转的修正公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利用C波段转发式测轨网观测"鑫诺一号"卫星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探讨卫星轨道机动时卫星在测站与卫星连线方向的距离、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一种通过对原始观测数据的拟合比对,实现GEO卫星(地球同步卫星)轨道机动检测的方法。分析比较表明,用该方法检测到的卫星机动开始和结束时刻与星载推力器实际喷火开始和结束时刻之间的差别小于3 min,该方法对处于机动期间的轨道确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先验基准方法在SLR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LR(satellite Laser Ranging)资料处理一般来说总是由各SLR测站构成的从标框架里进行。为了克服在SLR资料处理过程中对坐标框架的重复定义,利用全球1999年1月到12月的LAGEOS-1的SLR资料以无先验基准方法解算EOP(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和所有SLR站的坐标的试验。在SLR资料处理中用无先验基准方法与GPS(Gla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不太一样,由于SLR的资料不能把SLR观测站连结成非常牢固的空间多面体(GPS的资料在每一瞬间可以拟测站联成一完整的空间多面体),因此需要加一些约束,以避免法方程出现秩亏。解得的测站从标用7参数转换到ITRF97坐标系,rms为1.3cm。EOP与IERS的eopc04序列相比,Xp、Yp、的rms分别为0.37mas、0.30mas,LOD(Length Of Day)的rmas为0.019ms。  相似文献   

18.
这两年天文爱好者在神秘的星空里又有了一批新的观测天象———铱星闪光可以观测。铱星组卫星原是铱星公司为了利用卫星进行手机通讯而于 1 997— 1 998年间发射的 ,只有 1 4号和 2 1号两颗卫星是 1 999年发射的。现在除了已经陨落的外还有八十几颗星在天空运行 ,分别分布在六个轨道面上。每个轨道面上有 1 1— 1 5颗星。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为 86 4度 ,在赤道面相隔约 30度。轨道周期为 1 0 0 4分钟 (每天绕地球转 1 4 34圈 )。运行高度约 780公里。这样的轨道设计及这么多卫星就能保证全球任何地方的手机通讯了。一般而言 ,人造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用推广的卡尔曼(Kalman)滤波法实时处理几圈单站的激光测距资料来改进卫星的轨道,以达到精密预报此后近期内卫星位置的目的。在建立动力学模型中,计及了地球扁球形的摄动、大气阻力、太阳辐射压的效应以及日月引力摄动。在计算这些摄动过程中,地球重力位对带谐、扇谐和田谐项都展开到了第11次和第11阶;大气密度分布采用简化的“指数模型”;地影假定呈圆柱形;并以旋转的开普勒轨道求日月的地心坐标。在卫星的状态估计过程中应用推广的序列估计算法,借助数值积分方法积分状态向量和协方差矩阵。利用激光卫星LAGEOS的测距模拟资料和真实数据分别对本方法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即使处理单站的少数几圈的观测数据,可相当精确地预报卫星在此后几圈的位置。如果处理更多圈数的数据,则卫星的预报可以达到更高的精度。并且由于按照本方法建立起来的计算程序可以在小型电子计算机,例如PDP11/60上实施,同时保持应有的精度,因此它颇具有实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与Geiger和Santerre的简单的均匀分布假设进行比较,本较严格地考虑了GPS卫星天空分布密度随赤纬和轨道倾角的变化,研制了SIMSKY软件,采用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了GPS星座对精密定位误差椭球大小和三轴指向的作用;还研究钟差与测站坐标的相关程度。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研究不同纬度的测站网络对误差椭球和z-t相关性的影响、不同截止高度对误差椭球和高程与时间相关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