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粤闽赣交界地区地震活动若干特征及其地震大形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运用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是过分分布、地震能量及其量值空间扫描、地震条带、小震频闪数理统计、地震迁移等方法,研究了粤闽赣交界地区地震活动特征,并作了地震趋势分析,认为研究区第四活动幕已临结束,近十年内发生6级以上地震可能性很小,发生5级以上地震概率也不大。  相似文献   

2.
赵建政 《内陆地震》1992,6(3):300-301
1 全国地震活动 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91年1月—12月,全国共发生M_s≥5.0级地震28次,其中5.0~5.9级地震27次,6.0~6.9级地震1次。其主要活动特征表现为:中强地震频度高、强震频度低。此为近十几年来活动强度较低的年份,可属异常现象。从地震空间分布上看,大部份地震发生在东经107°以西地区,维持着自1988年以来中强地震活动以西部为主体活动区的特点。同1990年不同,1991年5级以上地震活动分布,大多发生在北纬34°以北的地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地质构造分析、地震学参数时空扫描计算、地震背景形势分析等认为:山东半岛及附近海域有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异常背景。预测区域为:胶东及北部海域3-4级地震条带及边缘有发生4.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渤海海域自1969年7.4级地震后,其地震能量释放呈下降趋势,近20年活动水平为4级左右,渤海海域近期发生大于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北黄海海域近几年地震活动水平明显高于渤海海域。北黄海未来一、二年或稍长时间有发生5级左右地震的可能,应注意山东半岛及北部海域地震活动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海域活动断裂探测和古地震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地震活动强烈 ,不仅在陆域的不同地震区带内有强烈的地震活动 ,而且在不同海域也有强震发生 ,如在渤海、南黄海、台湾海峡和北部湾等海区均发生过多次 6~ 7 级地震 ,有的海域地震的重复性很高 ,如渤海及邻近海域自公元 1 54 8年以来已先后发生过 4次 7级以上地震 ,南黄海在最近 50 0年内已发生过 1 0次以上 6~ 7级地震 ,台湾海峡在 1 7世纪和2 0世纪先后发生过多次 7级以上地震。近 40年来 ,我国对陆域活动构造和地震构造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尤其是最近 2 0年来 ,由于定量活动构造学的发展 ,对陆域大地震发生的构造条件及…  相似文献   

5.
刁守中  郭爱香 《地震》1992,(2):16-22
本文分析了山东及邻区近二十年来M_L≥3.0中小地震活动特征。结果表明,该区5、6级地震发生前,常以3、4级地震活动增强为先导,主要表现为:1.区内中小地震往往集中成带并随时间迁移,5级以上地震发生于地震条带内。这显示了局部地区构造活动和应力增强的变化;2.3级以上地震事件有序分节可数,5级以上地震位于节点附近;3.在统计单元内的4级以上地震累计频度,随时间分别呈线性均匀增长和指教加速增长及幂函数衰减三种类型。线性分布一般无较大地震发生,而指数型分布后期则大都发生较大地震。  相似文献   

6.
杨继登  范杨 《华南地震》1998,18(4):41-49
分析了1995 ̄1996年发生的云南孟连西7.5级、武定以北6.5级和丽江以北7.0级三次强震前云南及邻近地区出现的地震活动背景性异常,包括地震空区、条带、小震群活动、地震窗口、诱发地震、强震原地复发以及迁移等特征。对地震活动期的分析表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后云南地区处于强震活动高潮期,1993年区内发生5.0 ̄6.3级地震7次,达到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预报指标。这些地震活动背景异常为这3次强  相似文献   

7.
甘肃地区地震活动的某些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甘肃地区地震活动的特征.结果表明:甘肃地区3级以上地震活动表现出明显的近32个月的准周期性.甘肃及附近地区的6级以上大震均发生在3级地震年频次曲线的谷段附近.1980年以来青藏块体北缘地震活跃期内的中强地震活动的时空图象呈现多组地震自西向东有规律且稳定地迁移.各组地震迁移情况表明本活跃期地震活动已转向低潮,2002年前后可进入平静期.青藏块体北缘西端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是甘肃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过程开始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1.1989年地震活动概况 今年我国大陆至今未发生7级以上地震,但发生7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6次在西南地区,表明大陆地震活动仍处在起伏活跃中,西部乃是主体活动地区。 1989年1—10月,新疆境内发生的地震3.0—3.9级(M_S下同)138次,4.0—4.9级26次,5.0—5.1级3次。地震活动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地震活动主要集中于西昆仑地震带、乌恰地区和南天山地震带。北天山地震带继续相对平静。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研究了华北地区第三地震活动期和第四地震活动期地震活动时间进程、各级地震频次分布和活动期中地震活动主体地区的迁移,得出华北地区第四地震活动期可能还有1—3次6级多地震,其主体地区可能在山西地震带。本文还研究了近十几年来华北地区地震活动的集中区,指出目前华北发生6级多地震的最危险地区是太原附近地区,其震级可能为M,6.4±0.4。  相似文献   

10.
永登5.8级地震序列及有关问题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芳  陈玉华 《内陆地震》1998,12(4):327-336
对永登5.8 级地震序列及近10 年来永登—兰州地区的小震活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永登5.8 级地震为孤立型,震前近10 年震区一直有小震活动,主震是在小震活动经历了一个增多—加剧—平静的过程后才发生的。历史地震活动资料及地质构造表明,永登地区存在中强地震孕育的背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四川M≥4级地震时、空、强活动图象分析中,提取了有重复性前兆意义的异常图象,称为特征活动图象,如条带状、丛集、环状围空、缺震异常时段、盆地及周缘区前震等。并根据当前的地震活动图像,讨论了四川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黄石水库诱发地震的形成条件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湖南桃源县黄石水库库区,由于张扭性活断层和深部岩溶的存在,水库蓄水后产生的附加应力场及水库区增强的岩石孔隙流体压力诱发了断层的断滑,使得库区应力集中区和岩溶发育区合二为一的地带发生构造型地震,从而在震活动的时间序列、空间规律,地震与库水位关系,震源深度、震情等方面表现出构造水库诱发地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四川及邻区强震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川及邻区最近30多年来发生的18组6级以上强震前多种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震例总结显示,衡量区域地震活动异常增强或平静的中等地震月频次异常可作为判断中期是否发生强震的指标;在区域中等地震活动出现异常的前提下,区域小震平静异常可作为判断短期是否发生强震的依据。而根据A值和GL值的空间异常分布范围,结合地震构造背景及其它方法,可缩小预报区域。  相似文献   

14.
张北6.2级地震预报纪实:地震活动性试验预报纪实之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华北地震活动性分析研究,在1997年10月下旬举行的1998年度地商会上笔者提出了本年度地震活动趋势意见,其中的空间预测区就包括了今年1月10日张北地震活动区,1997年11月13日根据震情三分律和对称模式作出了1997年11月13日到1998年1月23日共73天的短期预报,到1997年12月至1998年1月2日又出现了第二个层次的三分律图象,又进一步作出了第二个层次从1月3日到2月3日为时  相似文献   

15.
海城地震窗地震活动异常提取及其预报效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薛丁  张建业  赵爱萍 《地震学报》2012,34(4):487-493
一个时间序列可以分解为趋势周期(含季节周期)部分和不规则随机部分.趋势周期部分是序列的潜在部分,它反映了增长、下降和周期影响的长期变动规律,具有确定性或可预测性;不规则随机部分包含残差、突然等因素引起的突变量,具有不可预测性.当趋势周期部分被确定后,它可通过计算得到.本文研究了1975年海城Ms7.3地震孕育、发生的断...  相似文献   

16.
川滇及其邻区强震连续活动的地域图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侧重分析了川滇及共邻区强度连续活动的不同地域分布图象,根据强震间的构造成因联系,将它们分为两种类型,主震-晚期强震和先期强震-后期强震。后一类又可分为两个亚类,由前兆性中强震条带联系的先、后期强震和相关构造带联系的先、后期强震。从整体连续强震活动图象变化特征上反映出强震及其晚期强震活动的可预测性,因而可供强震中期预报参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大陆及邻区4个Ⅰ级活动地块中1972—2003年全部地震资料的系统分析,认为强震中期阶段典型的地震活动演化图像是中等地震聚集活动,震前震中区附近的地震密度和有效速率增高。文中用中等地震增长率来刻划强震孕育过程中中等地震活动的加速增长,结果表明:中等地震聚集活动密度的增长率能够较好地反映强震前中期异常变化特征,对各活动地块的分析表明华北地块中等地震增长率达到180%以上时,未来1~3a中等地震异常聚集区及其附近会发生强震;而西域、青藏和滇缅地块中等地震增长率达到250%以上时,应注意中等地震异常聚集区及其附近强震的发生。因此,中等地震增长率可以作为中期预报的定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利用历史地震资料,分析研究了山西地震带中段(包括大同、忻定、太原、临汾和运城)的M≥6地震活动特征,并对这几个盆地中强地震活动时序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它们具明显的节奏活动特点。并对今后百年内山西地震带中段的中强地震活动趋势作出了估计。  相似文献   

19.
四川马边地震地质背景浅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云金 《四川地震》2001,1(1):39-41
马边是川南地震活动较活跃的地区,地震活动显示出一种与四川其它地区不同的特点。马边地区地震活动具有地台区地震活动的一般规律,即地震活动与荥经一马边一盐津深大活动断裂带和上、下地壳间的滑脱面有关。该地区的6.0级以上强震与川西地区的强震活动相一致,它们受到地表活动断裂的控制;6.0级以下地震则与地表活动断裂关系不密切,呈现出一种弥散的图像,但其空间展布范围不超过荥经—马边—盐津深大活动断裂带所展布的区域。  相似文献   

20.
龙泉山断裂带地震活动性浅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龙泉山断裂带东坡断裂和西坡断裂的地震活动性研究,表明该带是一条活断层。历史地震记载和现今地震活动均呈现沿断裂带分布,地震活动呈现周期性和南北跳迁的特点,近10年来地震监测资料表明该带地震活动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