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于1988年4月13日至14日在武昌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召开,来自全国地震、教育、水电等部门的六十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赖锡安副所长,中国地震学会副秘书长徐宗和研究员分别代表地震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学会到会祝贺。国家地震局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第二测量大队、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壳应力所、四川省地震局雅安测量大队、湖北  相似文献   

2.
华东地震预测预防工作协作区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商定由湖北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负责举办一期地形变学习班。最近,在武汉从1981年9月23日至10月18日举办了学习班,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1982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会邀请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质研究所、测量大队、第二测量大队等单位有关同志,商讨筹备成立地壳形变专业委员会事宜。 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会秘书长陈鑫连同志讲了话。他对筹备成立地壳形变专业委员会的工  相似文献   

4.
为执行中美地震科技合作议定书,由中国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门罗帕克分部联合主办的“中美地壳形变与地震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廿九日至卅一日在武汉召开。近百名中外学者出席了会议。湖北省付省长梁淑芬出席了开幕式,国家地震局付局长高文学参加了会议。 “地壳形变与地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获取地震造成的地壳形变信息和产生这种形变的机理及其观测  相似文献   

5.
1900年10月17日——21日在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召开了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联合主办,出席会议的代表有专业委员会成员,科技司领导,地震研究所领导、部分地震重点监测区省局领导、地壳形变观测(含重力)手段专业技术管理组代表、研讨会学术论文作者以及来自中科院测地所、国家测绘局、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地震报、地震出版社,《地壳形变与地震》编辑部的部分特邀专家共60余人。研讨会主要议程:一是审议“地壳形变监测整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二是学术交流。地壳形变监测整体规划是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委托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和科技司联合制定的。提交大会审议的征求意见稿是今年8月邀请部分专家集中编写,科技司及有关同志汇总  相似文献   

6.
水平形变测量清理试验项目交流小结会于1984年12月上旬在武昌召开,与会代表有国家地震局直属所,队和各省(区)地震局测量队等十二个单位共30名同志,国家地震局科技司派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根据国家地震局有关“清理项目实施计划”,对水平形变测量清理项目和各单位承担的具体任务,逐项地进行了检查、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2000年9月17日至21日在武汉召开了高精度GPS观测资料处理、解释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和中国地震局科技发展司联合主办、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承办、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协办的。到会代表共76人,分别来自中国地震局系统的地震研究所、地质研究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第二地形变监测中心、分析预报中心、福建省地震局;中国科学院系统的上海天文台、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物理所;解放军总参系统的西安测绘研究所、信息工程大学;高等学校中的同济大学、华中…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和中国地震学会形变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福建省地震局承办的GPS在地震监测预报中的应用研讨会,于2005年6月25日至27日在厦门召开。会议围绕GPS在地震预测研究和地球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GPS与地震监测预报试验场地建设设计规划和研究思路以及GPS最新发展等进行了学术交流。来自全国的4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 5月 15日下午 ,湖北省辜胜阻副省长一行到省地震局视察了数字地震仪实验室、武汉地震仪器研究院、地壳形变研究室、地震监测预报中心、空间大地测量研究室、重力与固体潮研究室、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等。每到一处 ,辜副省长都认真听取专家们的科研工作汇报 ,并兴致勃勃地与专家交谈。辜副省长在听取李强局长的工作汇报后高兴地说 :省地震局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省地震局不仅履行着管理湖北省防震减灾工作的职能 ,而且还承担了我国地震科学研究任务 ,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中举足轻重 ;尤其是省地震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获得了国家科…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二年二月四日至七日,国家地震局在武汉召开自记水管倾斜仪技术鉴定会。会上对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的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浙江省地震局和杭州自动化仪器厂研制的WSQ—1型电涡流自记水管倾斜仪、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研制的Z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进行了技术鉴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多个单位的六十余名代表,其中有三种仪器的研制人员,有国家地震局自记水管倾斜仪测  相似文献   

11.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于1987年10月20日至21日在武汉召开了“定点形变数据库及信息处理系统”技术鉴定会。地震研究所副所长邵占英研究员主持会议。鉴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船舶总公司第七研究院数字工程研究所王振宇总工程师担任,副主任分别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天文大地系主任陶本藻教授、华中工学院陈耀奎副教授担任。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一个用形变资料预报大陆地震的基本模式:①用大面积形变资料进行地震背景的研究,确定地震危险区,并综合各种手段对危险区震情的发展进行监测;②在重点监视区内布设形变监测台网,寻找形变敏感点,利用形变测量手段(如跨断层短水准。短基线测量手段等)捕捉中短期地震前兆信息,进行中短期震情预测,为短临形变监测手段提供依据。③建立固定形变监测台站进行连续形变的观测(如连通管、倾斜仪、伸缩仪、应变仪等),以捕捉临震的形变前兆信息,用于震前的短临预报。本文对以上三个步骤以实例作了简要的介绍,并简单地介绍了一些形变数据处理及提取形变前兆信息的方法,同时给出了预报地震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廿日至廿三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在武昌召开《全国诱发地震座谈会》。这次会议得到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地震局所属各单位和其它有关部门等廿八个单位和部门的代表共46人。 会议收到研究报告、论文53篇。其中属于水库地震的40篇;矿山开采诱发地震的6篇;深井 注水、采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地震局成立以来采用常规地面测量手段监测构造形变的结果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两期GPS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的地震活动和构造形变皆受到区域应力场的控制,构造形变的总体特征为南强北弱、东强西弱,尤其是闽东南地区为地壳形变较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地震活动较强的地区。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欧亚板块相互作用以及福建沿海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对福建沿海构造形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吴大铭教授于1981年4月22日至25日访问了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吴大铭教授在汉期间,作了关于维那滤波法分析形变前兆资料的学术报告。报告介绍了利用我国大灰厂、牛口峪、香河等台站所取得的形变资料,对降雨、温度干扰因素进行滤波排除。报告指出,通过滤波法,排除了噪声之后,结果发现均有前兆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6.
ZB—77型水平摆倾斜仪,是由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定点形变仪器研制组于1978年研制完成的。本仪器用于连续可靠、而又高灵敏地测定地壳倾斜变化。为寻求地震前兆的地倾斜变化规律,监测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地倾斜变化状态,提供了专用性定点形变观测仪器。 ZB—77型水平摆倾斜仪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震学会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于1991年5月9日至11日在武昌召开,第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增补的新委员和特邀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共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三:一是根据中国地震学会的统一安排进行专业委员会换届,成立第二届委员会;二是地壳形变测量专业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三是讨论专业委员会工作,重点讨论如何贯彻国家地震局[1991]129号文件精神,在推进全国  相似文献   

18.
由国家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召开的国家地震局第一次传感技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在武汉举行。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司长陈鑫连研究员和中国地震学会观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所长赖锡安副研究员出席了大会,并就传感技术对地震工作的重要意义及‘‘七五"期间传感技术的发展讲了话,出席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 6月 17~ 2 0日 ,中国地震局赵和平副局长一行 6人 ,来湖北省地震局就组建“中国地震仪器装备集团”有关问题进行专题调研。6月 17日下午 ,赵局长一行参观检查了湖北省地震监测预报中心、武汉地震工程研究院、地壳形变与地震研究室、空间大地测量研究室、重力与固体潮研究室、湖北省地震文献信息中心、武汉地震科学仪器研究院、湖北省大地测量仪器检定维修中心、重力实验室、形变实验室、宽频带地震计实验室、武汉科衡地震仪器厂。在现场 ,赵副局长认真听取了部门负责人和科技人员的介绍 ,仔细观看了仪器设备、研究成果和产品 ,详…  相似文献   

20.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地震仪在日测试获得成功应日本东京大学和日本明石技术公司邀请,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超宽频带数字地震仪研制负责人蔡亚先副研究员于1995年10月18日携仪器赴日本东京大学,对我国研制的数字地震仪进行测试。地震研究所与日本东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