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大面积出露各地质时代的深成侵入体,它们的详细划分和归并对探讨整个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地质发展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简单描述各种侵入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将它们归并为6个超单元和3个独立侵入体,并进一步探讨了它们的演化特征和形成环境。首次从岩石学的角度探讨了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史。同时,简要报道了在该区首次发现的碱性花岗岩、S型花岗岩和堆晶角闪辉长岩。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部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古生代的深成侵入体大面积出露,大小岩体52个,面积约239km2。根据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及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划分为12个单元,归并为3个超单元。在对区内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它们的演化和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侵入岩谱系单位划分及岩浆演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部地区岩浆活动强烈,古生代的深成侵入体大面积出露,大小岩体52个,面积约239km^2,根据岩石谱系单位的划分原则及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特征,划分为12个单元,归并为3个超单元,在对区内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基础上,探讨了它们的演化和形成环境。  相似文献   

4.
李尔峰 《辽宁地质》1995,(4):291-297
大巴-建设地区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由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成,属TTG岩系。地质、岩石学及地质化学特征表明,它们是古深成侵入体,变质程度属绿片岩相。同位素年龄为2443Ma。岩浆来源于陆壳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5.
黄亚元  周玉炳 《福建地质》1992,11(3):164-172
分布于福建仙赫城关一带的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经过1:5万仙游县、大罗溪幅区域地质调查,应用单元一超单元填图方法,共圈定出50多个侵入体。根据它们的岩性特征和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副矿物特征以及同位素年龄特征,归并为五个单元.即仙游石英闪长岩单元、涵井花岗闪长岩单元、周庄二长花岗岩单元、龙山钾长花岗岩单元及将军寨花岗斑岩单元,各单元之间呈脉动式侵入接触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它机的岩石、矿物、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等呈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同源岩浆的溶化过程,故将它们归并为一个序列——仙游序列。并认为仙游序列是由上地壳经过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分异所形成的。其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型。  相似文献   

6.
琼南九所—高峰地区花岗岩谱系单位及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大英  黄怀 《广东地质》1995,10(4):19-25
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的理论,运用单元一超单元的填图方法,将琼南九所-高峰地区的花岗岩分成90个侵入体,建立18个单元,归并为4个超单元,建立了该地区花岗岩的谱系单位,并对其岩石类型,岩石化学的演化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西坡花岗岩类深成侵入体的岩石谱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高维敬  方宗斌 《江西地质》1994,8(4):281-295
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地区出露着数百处规模不等的花岗岩类深成侵入体。通过对早古生代至第三纪的不同年代花岗岩类综合类比,在该区建立单元48个,归并12个序列,5个超单元和1个超单元组合。基本上形成了该区内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岩石谱系单位,反映了构造岩浆旋回的特征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冯长明 《浙江地质》2000,16(1):55-69
运用花岗岩石谱系单位的新理论、新方法,将括苍山地区燕山晚期形成的花岗岩,按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原则,共建立了15个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空间上紧密伴生、时间上比较接近、成因上有一定联系、成份和结构上具亲缘关系的十四个花岗岩单元,归并成三个超单元,其余一个单元为独立单元,系统地研究了各单元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了各超单元的含意,再依据超单元组合的归并原则,将三个超单元归并为括苍山  相似文献   

9.
柯树北岩体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及构造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永革 《江西地质》2001,15(1):22-28
柯树北岩体为陆壳改造型(S型)花岗岩,具有结构和成分演化序列,运用岩石结构列序法,将其划分为6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位,按侵入体空间展布形式,岩体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球化学等资料,提出了岩浆侵位是受区域拉张应力控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鄂拉山东北段都龙超单元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国忠  安勇胜 《青海地质》1996,5(2):11-20,42
都龙超单元是一个大型中酸性复式岩体,具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根据 源岩浆演化的理论,结合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包括特征及各侵入体的接触关系等,将该岩体进行了系统的解体,圈定出23个大小不等的侵入体,进一步归并为5个单元和一个超单元,建立了区内的岩石谱系单位。  相似文献   

11.
和龙地区太古宙变质深成侵入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论述了和龙地区太古宙变质深成侵入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首次提出了该区是以变质深成侵入体为主体的认识。通过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太古宙岩浆的成因和演化提出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将对吉林省太古宙变质岩的研究和成矿作用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水龙 《福建地质》1995,14(1):27-42
浦城永兴地区分布大面积Ⅰ型花岗岩,具有成分和结构演化序列。根据花岗岩单元、序列的划分原则及超单元建立的条件,将永兴岩基解体划分为40个侵入体,建立14个单元,归并有虹垂序列及建立永兴和高坑超单元。  相似文献   

13.
吉林榆树河子、黄泥河子地区主要岩性为变质深成侵入体。测区内确定了三种类型花岗质片麻岩,通过其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对本区变质深成侵入体的形成环境、成因提出了新的认识,样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太古宙变质深成侵入体是通过俯冲的玄武质板片的部分熔融形成在热的板块构造俯冲带中,岩浆来源于下地壳,并且含有地幔物质及较老的大陆地壳物质参与到岩浆源区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也显示了壳幔混源型岩浆的特点,为重塑测区地质演化历史提供了较系统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1:20万曲水幅侵入岩区区调工作获得了一批新资料,运用单元一超单元填图方法,在面积约3800km^2侵入岩区,共填绘出侵入体205个,建立了26个单元,其中归并超单元7个,另有6个独立单元,是2国内建立岩石谱系单位最完整典型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5.
藏南岗巴-定日地区花岗岩单元特征及构造环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岗巴。定日地区花岗岩属藏南拉轨岗日构造岩浆带的组成部分,岩石类型主要为似斑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片麻状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通过1:25万区域地质填图,按照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根据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接触关系等特征,将该区花岗岩划分为5个单元,归并为1个超单元——佩古错超单元。研究表明,该超单元为S型花岗岩,在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组成上具有明显的同源岩浆演化特征,为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同碰撞构造环境的花岗岩。  相似文献   

16.
杨斜断裂以南元古代古侵入体的厘定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商州杨斜断裂以南,天井湾断裂(商丹断裂带分枝断裂)以北地区发育的一套片麻杂岩体是中带(户县—兰田地区)秦岭岩群中解体出的最古老的变质侵入体,而秦岭岩群变质地层仅部分残留其中。依据侵入体产状、成分特点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岩石单元。岩石化学特征表明,该变质侵入体为典型的Ⅰ型花岗岩类,形成于洋壳向陆壳俯冲的构造环境,推断其形成时代为早晋宁期。  相似文献   

17.
邯邢地区燕山期火成杂岩由一系列基性—超基性、中基性、中偏碱性和碱性的侵入体组成。火成活动发生在109~171Ma之间。可将该区火成杂岩划分成4个系列,它们为角闪橄辉岩系,角闪闪长岩系,二长岩系和正长岩系。岩石化学特征表明不同岩系具有独立的成因,矿物分离结晶作用是控制岩浆演化的主导机制。文中提出的多重火成岩系是指同一造山旅回的不同阶段,在同一地区产出的来自不同源区的多个火成岩系的共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冀北围场县锥子山一带各个期次侵入岩体的地质、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论述了各期次岩体的酸碱度、成因类型以及微量元素的富集分异性。从成矿专属性、物质来源、酸碱度对成矿流体的影响以及元素的富集分异趋势等方面,分析该区侵入体的成矿有利因素,认为侵入体与围岩的内外接触带、侵入体与构造结合部位是寻找Au、Ag、Pb、Zn、Cu和Mo等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新区调工作取得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同位素年龄等资料,将华南地区仅有的“紫苏花岗岩”——粤西高州云炉“紫苏花岗岩”重新厘定、归并,新建云炉序列,并划分为西塘单元和香村单元,对其中的包体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根据侵入体与围岩大理岩的紧密接触关系认为:云炉序列中发育的紫苏辉石与岩体附件大理岩的存在具有相关关系,紫苏辉石具同化混染成因。  相似文献   

20.
郑基俭 《湖南地质》1995,14(4):200-204
本文综述了花岗岩单元-超单元填图的理论基础和分解岩体、划分侵入体的标志及单元、序列、超单元超单元组合的归并原则,对花岗岩地区的地质填图和普查找矿,科研工作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