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潍坊市主要隐伏断层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浅层人工地震、电法勘探和工程钻探等多种方法在潍坊市开展了隐伏活断层探测工作,查明了潍坊市城区周围沂水-汤头断裂、鄌郚-葛沟断裂、寒亭断裂和潍县断裂等6条主要断裂的位置;通过释光(TL、OSL)和电子自旋测年(ESR)研究了这些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结果表明,潍坊市城区范围内无活动断层通过,为土地利用和城市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活断层数据库建设技术方法及操作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活断层探测工作在各城市的展开,数据库建设工作也随之跟进。在建设过程中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是数据库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平罗活断层探测项目为例,对由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给出的活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标准及模板进行了阐述。同时综述了活断层探测数据库建设的流程,并对建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3.
石嘴山市活断层数据库是石嘴山市活断层一期探测与断层活动性初步鉴定项目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该数据库按照活动构造数据库模版建成。数据库包含6个专题数据库和一个专业数据库,记录了活断层探测与活动性鉴定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资料和成果,包括活断层地球物理勘探、地层样品年龄测试、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槽探、断层活动性鉴定、地震地质调查以及地质填图等方面的内容;对石嘴山市活断层数据库建库规范、数据库内容及数据库的建库技术路线、数据符号化制图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可供城市活断层数据库建设和管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福州市活断层信息管理系统为例,提出了城市活断层探测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分析了以GIS技术为支持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及系统结构与功能。系统在局域网内采用C/S模式,在广域网中采用B/S模式,具有用户界面、应用程序和基础数据的3层结构。探测成果数据库按照分类、分层存贮,按专题组织查询的方式管理。城市活断层探测信息管理系统以活断层探测成果数据库为基础,空间分析为支撑,集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查询及专题分析应用为一体,具备活断层探测及分析研究成果分类与综合查询、展示、分析等功能,这一系统的建立可为活断层研究的定量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与技术平台,为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防震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城市附近的大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地震的元凶是活动的断层。对隐伏在城市地下的活断层进行研究,探明其位置和活动特性,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对于减轻地震灾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活断层的研究。本文着重对活断层与地震灾害、活断层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以及苏州地区的断层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震例研究表明,活动断层产生的直下型地震对城市的破坏非常严重,应用先进有效的地质与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准确地探明城市之下及附近活动断层分布,确定直下型地震的震源和危害性是我国城市减灾工作面临的一个非常急迫的实际问题。《福州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作为中国地震局全国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的试点与示范项目于2001年初开始实施,2004年8月通过中国地震局的验收。项目围绕解决城市范围内的断裂定位、定年、定性、深部背景、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及防震减灾对策等一系列科学问题,通过“初查与目标区主要活断层鉴定”、“深部地震构造环境探测”、“地震活断层鉴定与危险性评价”、“地震活断层的详细探测”、“地震活断层危害性评价”和“活断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等阶段的探测和评价工作,同时在福州市城、郊区全面开展壤中气汞、土壤汞、气氡、地质雷达、多道直流电法、瞬变电磁法、浅层地震折射法、浅层地震反射法、勘探震源效果对比、用于建立福州盆地埋藏第四系(标准)剖面的钻探等多种手段的试验探测,总结各种试验探测的技术指标和实践经验,在活断层的综合试验探测、定位定年、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下列成果与结论:(1)福州市活断层综合试验探测成果表明,在充分收集、整理与分析相关地质、地球物理、钻孔等资料的基础上,以地球化学探测为先导“侦察机”,确定了活断层的可能位置;以浅层地震勘探为主要探测方法,辅以电磁勘探作为补充,并利用钻探建立的第四系(标准)剖面或地层层序及测井获得的各种地球物理参数进行必要的校正和验证,结合裸露地表断层或埋深较浅断层的槽探及古地震调查或隐伏断层两侧钻孔岩芯岩性、层序、绝对年龄或孢粉等相对年龄的测定与对比等,是进行城市活断层探测(定位)与地震危险性、危害性评价(定年、定性)的最佳组合方法。(2)福州盆地位于具有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区域地震构造环境中,“台湾动力触角”对其影响相对较弱。(3)福州盆地主要断裂的活动性较弱,经鉴定的6条目标断裂都不是全新世断裂。其中,八一水库-尚干断裂和闽侯-南屿断裂至少为晚更新世中期以来的不活动断裂,其它为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断裂。(4)福州盆地深部不存在发生直下型强烈破坏性地震的构造环境,其邻近的长乐-诏安断裂带是未来可能会发生对福州市有影响的地震震源区。(5)福州盆地主要断裂存在发生中等-中强地震的危险性,但发震概率较小。(6)福州盆地地震危害性较弱,地面发生地震地表破裂带的可能性不大。(7)开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活断层地理信息系统,具备信息查询显示、数据管理、数据的分析处理和咨询服务等功能。  相似文献   

7.
柔洁  沈军 《内陆地震》2004,18(3):276-280
遥感技术应用于地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利用遥感图像的宏观性解译地震活动的构造背景。该项目主要利用遥感及GIS地理信息软件合成数字遥感图像并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三维地貌影像图,与城市房屋等数字图层叠加,建立与地理图层相连的属性数据库,实现断层与地面建筑关系的实时查询,并对用于构造背景的三维立体模型的显示、可视化飞行技术进行初步研究,以期在城市活断层研究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8.
差分GPS方法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使用差分GPS方法, 测量西宁盆地内部各级阶地参数, 对比野外阶地特征, 探讨区域新构造时期活动特征, 以及西宁城市周缘活断层的分布及活动特征。 通过这一区域的实践, 认为DGPS方法能够快速、 精确的获得区域内阶地面的坐标和高程, 是确定弱活动或隐伏断裂的可行方法。 南川河断裂错断T3、 T4、 T5阶地, 断裂的活动时间为T3阶地形成后, T2级阶地形成前的0.10 Ma B.P.至0.05 Ma B.P.。 垂直断距15~20 m, 最小垂直活动速率约为0.30 mm/a。  相似文献   

9.
孔凡臣 《中国地震》1990,6(1):71-78
本文主要论述了地形面的概念及其在活断层研究中的应用。它对研究活断层的展布、活动时代、活动性质及活动幅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天山地区地震地质概况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杨章 《内陆地震》1990,4(4):332-344
根据整个天山及山前地带的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资料,初步研究和划分对天山及邻区的深层构造轮廓、地质构造格架、第四纪以来构造运动的阶段、幅度和速率,天山活动构造,主要活断层,并讨论它们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氡断层气测量在佛山西淋岗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佛山西淋岗活断层附近,垂直断层走向等距测量了断层附近载体中氡气相对含量值,得到了氡含量曲线图.分析了断层气上氡异常形态分布特征,探讨了断层气载体对氡异常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徐州活动断层探测项目主要断层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徐州市主要可能的发震断层开展了活动性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这对徐州市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前人资料,分析了威胁徐州市区安全的主要5条隐伏断层,它们分别为幕集-刘集断裂、不老河断裂、废黄河断裂、班井断裂和邵楼断裂.同时根据徐州市活动断层探测项目的要求,针对这5条主要断层开展了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探测、野外地震地质调查等相关工作,评价了这5条断层的活动历史、活动性质、规模、展布和地貌特征,及其最新活动时代.结果表明,废黄河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期,邵楼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这2条断层是目标区具备一定程度发震能力和地震危险性最大的断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攀西地区活断层长期滑动速率及历史上最大地震震级上限,把攀西地区的活断层划分为A、B、C三级,并对区内几条主要活断层的近代活动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指出第四纪断裂活动沿断裂带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有明显的分段性和不均匀性,断裂上的位移是以一种地震构造上的脉冲形式出现的,地震与晚更新世、全新世和现代断裂活动在空间上和成因上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大地切片——一种新的活动断层探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减轻突发性直下型地震造成的城市地震灾害 ,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准确查明城市地区的活动断层分布 ,并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避开这些活动断层。由于城市用地等的限制 ,现在被广泛应用的一些活动断层调查和探测技术 ,往往难以适用于城市地区。文中介绍了一种在日本发展较成熟的活动断层探测技术———大地切片调查法。该技术的应用不仅仅限于活动断层研究 ,而且被广泛地应用于第四纪研究、滑坡、海岸工程等领域。文中列举的 3个实例展示了该技术在活动断层、砂土液化和海滨堆积构造调查中的应用。最后 ,对大地切片调查法的优缺点作了简单的总结  相似文献   

15.
下热尔断裂位于巴颜喀拉块体东北边界变形带即东昆仑断裂带东段与迭部-白龙江断裂2条剪切断裂之间挤压变形带内,在空间上属于“玛曲空段”范围.经野外考察及遥感资料验证,确定下热尔断裂走向为310°,长度约为20km,运动学特征表现为左旋走滑为主兼少量倾滑分量,沿断裂发育大量断错地貌,水平位移主要分布在3.5~5m,而未发现垂向断错地貌;垂直断裂走向开挖2处探槽,揭示断层切穿晚第四纪地层,被地表沼泽相泥炭层覆盖,结合相关地层年龄资料,初步得出平均水平滑动速率约为6.3mm/a.该断裂在几何学与运动学方面与东昆仑断裂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推测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属于东昆仑断裂带走滑断裂体系内的一条次级断裂或过渡性断裂.  相似文献   

16.
活动断层、地震灾害与减灾对策问题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本文在对活动断层的定义和相关概念的论述基础上,通过活动断层与地震灾害间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分析,以及海原断裂带松山和阿尔金断裂带阿克塞老城西等地点的探槽地质剖面的介纠等,揭示出活动断层近地表永久性地质变形的局部化特征,永久变形带宽度一般小于30m。文章最后介绍了美国加州地震断层划定法案的主要内容和活动断层填图计划作为积极有效减灾的一项公益性对策,指出中国大陆地区应有步骤地开展大比例尺活动断层填图来有效地减轻可能遭遇的地震灾害。  相似文献   

17.
孙丽娜  齐玉妍  金学申 《地震》2017,37(2):147-156
河北是华北地区乃至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构造背景复杂, 断层发育。 随着全省11个城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的推进, 若干科研课题的研究, 地质构造资料逐步积累, 晚更新世以来的断层资料得到进一步更新。 如何评估这些活动断层上的最大潜在地震震级及危险性是地震中长期预测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本文采用闻学泽等提出的潜在地震最大震级评估模型, 对河北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断层进行断层小区划分, 建立了断层小区内最大地震震级Mmax与震级频度关系at/b值之间的经验关系, 并利用公式外推获得断层小区内的推测潜在震级上限值。 另外, 本文用强震等待时间的指数分布关系式计算了部分断层小区未来的中强地震发震概率。  相似文献   

18.
东昆仑活动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条重要的NWW向边界断裂。 玛曲断裂位于东昆仑断裂带的最东段。 根据野外考察结果认为玛曲断裂全新世以来活动强烈, 主要表现为左旋走滑运动, 并伴有正倾滑运动性质。 断错地貌特征明显, 断裂过玛曲县城以后, 沿黑河南岸穿过若尔盖草地向东, 直至岷山北端求吉附近。 通过两处断错地貌的全站仪器实测和测年资料讨论了玛曲断裂新活动特征和全新世滑动速率, 玛曲断裂全新世早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6.29~5.71 mm/a, 全新世晚期以来的平均水平滑动速率为4.19~4.03 mm/a。  相似文献   

19.
江娃利  张英礼 《地震地质》1996,18(4):349-357
河北磁县西部北西西向南山村-岔口活动断裂为北西西向磁县活动断裂西段,全长35km,又可再分为东西两段。全新世时期该断裂有多次活动,活动方式以具左旋性质的正倾滑为主。1830年磁县7.5级地震时,南山村-岔口断裂带出现新的地表破裂,地表垂直位移多处为2~4m,最大约7m。据目前资料,该断裂带最新两次地震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3500a。最近获取的位于磁县最高峰老爷山庙宇碑文资料,补充说明了邻近岔口活动断裂带的古建筑物在1830年地震中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20.
根据活断层性质、倾角及上覆层厚度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8个活断层场地模型,并以地震动作为输入,对这些模型进行了地震分析计算。最后对结果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讨论了断层倾角、上覆层厚度等因素与断层破裂带之间的关系,力图从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角度,对建筑物与活动断裂之间的安全距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