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CT图象出现的编织状伪影,根据扫描部位变化有时又会呈水波纹状及无规划放射状伪影,这种伪影的产生原因是因机器使用日久,探测器管球和光栏间的位置发生了相对位移,破坏了机器出厂前调整好的线性关系,按程序重新调整后故障伪影全部排除。  相似文献   

2.
CT机在扫描和予后处理过程中,受机器零部件,计算机,患者以及环境等各因素影响,会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图像伪影。根据图像伪影类型,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原因所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图像质量完好。本文以SOMATOM DRH CT机为例,列举了例图像伪影,并对其成因,排除方法,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环形伪影是CT设备中多见的伪影响之一,本文根据SOMATOMPLUSCT上环形伪影的直径,伪影的宽度伪影的位置和伪影出现的时间为依据,并结合PLUS机型DAS系统部分的具体结构,判断故障所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并且验证了所作的判断,消除了故障。  相似文献   

4.
西门子AR系列CT机的环状伪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西门子AR系列CT机的环状伪影的产生原因,除了环境温度湿度变化会引起环状伪影外,如气体探测器(Detector)通道板(Hybrid)以及A/D数据转换板(DAB)等器件的老化和故障是产生环状伪影的主要原因。并且环状伪影的产生还与DAS与球管,准直器(Collimator)之间的相对位置及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X-CT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CT成像系统中,当被检测物体中含有金属等高密度物质时,对投影数据重建后,重建图像中将出现放射状伪影或带状伪影.这些伪影严重影响了图像的质量,给人们的判断带来极大困难.金属伪影的校正已成为CT技术中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本文阐述了金属伪影产生的原因,就近些年出现的金属伪影校正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并对金属伪影校正方法研究的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体模实验,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结合降低金属植入物伪影(MAR)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和材料:利用环氧树脂制成的定量标准体模,在其周围8个标准圆柱形筒内注入不同浓度的碘溶液各20mL,分别模拟金属植入物周围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密度。中间圆筒内注入氯化钠溶液,内置弹簧圈。将标准体模行能谱CT扫描,根据扫描模式不同,分A和B两组,A组采用常规CT扫描模式获得常规混合能量CT图像;B组采用能谱扫描模式,扫描后数据采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3组图像,分别为单纯MAR图像(68keV单能量)、40~140keV单能量图像(MonoE)、MAR+(40~140keV)MonoE图像。四组图像中,弹簧圈周围均可见到条形高密度伪影和低密度伪影,分别测量记录伪影区的CT值和SD值,计算伪影指数、硬化伪影去除率;采用ANOVA检验及配对t检验统计方法对A和B组图像的伪影指数、硬化伪影去除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常规混合能量CT图像比较,对于高密度伪影,MAR、MonoE、MAR+MonoE图像伪影指数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低密度伪影,MAR、MonoE、MAR+MonoE图像伪影指数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R图像高低密度伪影的硬化伪影去除率分别为82%和92%;MonoE和MAR+MonoE图像的高低密度伪影的硬化伪影去除率随着单能量级别的递增,硬化伪影去除率逐级增大,其中MAR+140keV MonoE图像高低密度伪影的硬化伪影去除率最高。结论:能谱CT使用MAR、MonoE和MAR+MonoE重建方法均可不同程度的减少金属植入物伪影。三种方法中使用MAR+MonoE重建方法降低金属伪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环形伪影是第三代CT常见故障,本文分析环形伪影形成的原因,证明了数据采集系统DAS每一道对图像的贡献主要是一个圆,给出了环形伪影半径和 DAS 故障道址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双源CT成像质量和错层伪影出现原因,探讨成像质量不佳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0年6月70例临床疑似冠心病人双源CT冠状动脉CTA图像和心电监测资料。比较出现错层伪影和无错层伪影的病人的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心率变异和平均R-R间期的差异。结果:出现错层伪影和无错层伪影病人的平均...  相似文献   

9.
工业CT图像的伪影成因和校正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X射线CT在工业无损检测、医学、安检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检测中,CT系统重建的图像存在各种伪影.本文从CT的系统整体设计、X射线管和探测器等角度综述了影响伪影形成的各种因素,并对每种伪影的成因作了归纳;针对这些伪影,跟踪近些年文献中主要的校正方法作了介绍,并对这些校正方法作了比较、讨论和小结.  相似文献   

10.
CT机在正常扫描情况下,图象上出现了一簇斜方向伪影。同时屏显US0080错误信息。从提示的错误信息分析,会有许多原因导致US0080信息出现.本文讨论了由于GCP信号瞬间丢失而产生的图象伪影。以及修复过程同时也找出了,由于BSP内5V电源低于正常值而产生的图象上有点状伪影的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分析了双程波波动方程偏移成像中广泛存在的三种主要噪声,特别是针对过去研究中没能很好解决的存在于高速盐丘悬垂边界附近的射线状噪声,提出了基于优化成像条件的有效去噪方法。射线状噪声主要来自于震源一侧波场的下行透射波分量和接收阵列一侧波场的上行散射波互相关成像。这一部分能量具有较强的互相关性,但并不携带真实的反射面信息。它广泛存在叠前偏移成像中,与信号在强度上同量级。多数情况下偏移成像中的相关噪声由方向性传播的波场能量产生。利用波场梯度得到的波场传播角度,可以分离出噪声对应的波场能量,并在成像条件中减去。采用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多种噪声,包括直达波噪声、散射波噪声和射线状噪声。该去噪方法不依赖波场外推算子,在需要时可以方便地运用到几乎所有的波动方程偏移中去。并且该去噪方法针对噪声的物理根源,对信号的损害很小。对去噪后的偏移成像结果额外地进行波数域滤波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叠加图像的质量。这一去噪方法在超广角单程波偏移成像中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同时期待其在其他双程波波动方程偏移特别是逆时偏移(RTM)中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2.
Ringing artifact degradations always appear in the deconvolution of geophysical data.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e propose a postprocessing approach to suppress ringing artifacts that uses a novel anisotropic diffusion based on a stationary wavelet transform (SWT)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the ringing artifact suppression problem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convolution ringing artifact. The deconvolution data containing ringing artifacts are decomposed into different SWT subbands for analysis, and a new multiscale adaptive anisotropic filter is developed to suppress these degradations. Finally, we demonstr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nd describe the experiments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3.
岩矿样中包含有大量高密度金属物质,致使其在工业CT图像上产生了金属伪影,严重影响岩矿样参数分析的准确性。为抑制岩矿样CT图像的金属伪影,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域自适应网络的岩矿样CT图像金属伪影校正算法(DDA-CNN-MAR),将含有金属伪影的CT图像分别通过投影域网络和图像域网络进行金属伪影的抑制,自适应融合双域处理结果,实现由含伪影图像到无伪影图像的端到端映射。该算法以残差编解码网络模型(RED-CNN)为基础,易于提取特征并恢复图像细节;双域结构可自适应调整投影域(伪影抑制)和图像域(细节修复)的权重,借以获得最优的校正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较之于RED-CNN-MAR,经过DDA-CNN-MAR方法校正的图像,MSE减小2.570,而PSNR和SSIM则分别提高1.218 dB和0.018,有效提升岩矿样CT成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机断层成像(CT)中,伪影会降低重建图像的质量。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去除CT图像中同心椭圆伪影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方向全变分(DTV)的思想,将椭圆伪影的去除问题建模为能量最小化问题,并通过对椭圆伪影边缘特征的分析,建立适应于椭圆伪影的变分模型。由于提出的模型为具有可分裂结构的非光滑凸优化问题,因此本文使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DMM)。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模型对于去除椭圆伪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工业CT进行无损检测时,由于实际X射线源的宽能谱特性,目前现有的大部分重建算法得到的图像含有射束硬化伪影。射束硬化伪影降低了图像的质量,影响了CT图像应用,如CT图像诊断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减少硬化伪影的方法,用大量含有硬化伪影的断层图像作为输入,用相应的在固定能量下重建的不含硬化伪影的图像作为输出来训练卷积神经网络。通过建立含有硬化伪影的断层图像与不含硬化伪影的断层图像之间的映射关系,来抑制硬化伪影。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在降低CT图像硬化伪影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计算机断层成像稀疏重建过程中产生条状伪影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对抗式残差密集深度神经网络的CT图像高精度稀疏重建方法.设计一种耦合残差连接、密集连接、注意力机制和对抗机制的UNet网络,以含条状伪影图像和高精度图像作为训练样本,通过大规模训练数据,对该网络进行训练,使其具有压制条状伪影的能力.首先,利用滤波反投影...  相似文献   

17.
PoCA算法和MLSD算法是宇宙线μ子成像中常用的两种算法,其成像结果在中心面普遍存在分布均匀、灰度值较小的层状伪影。本文通过分析μ子成像的物理机制和重建算法原理,研究上述中心面伪影,指出其产生原因是成像空间中存在本底物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校正方法,模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不影响μ子三维重建的前提下有效地消除中心面伪影。  相似文献   

18.
医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系统中,X射线与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康普顿散射光子严重影响了图像质量,尤其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多层探测器系统中。目前已有许多散射伪影校正方法,归纳为3类:硬件校正、软件校正、软硬件混合校正方法,但近年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以及深度学习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散射校正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传统校正方法;然后详细介绍基于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散射伪影校正,并将其分为基于图像域和基于投影域的深度学习方法,以及对不同的深度学习网络在散射伪影校正中的应用进行讨论;最后展望深度学习在多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