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面波的熵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敏  冯锐 《中国地震》1989,5(2):35-43
最大熵谱估计法是一种具有很高分辨率,并特别适合短时序列分析的现代谱分析方法。本文首次将这种方法引用到地震面波频散的分析处理中,提出一种新的面波频散的测定方法——MEAS法(Maximum Entropy Analysis of Surface-wave)。用此方法,计算了我国东海地区的地震面波的频散,并与多重滤波法的结果作了比较。两种方法在短周期部分吻合得较好,而在长周期部分,MEAS法的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在地球物理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谱估计问题。常用的方法有:间接法、相关变换法和付里叶变换等。这些方法总是给资料加上某种限制,使作出的谱估计分辨率低,谱值出现畸变,而极大熵谱法(Maximum Entropy Metbod,简称MEM)克服了这种缺点。熵是随机过程单位时间(或自变量单位间距)的平均信息,而平稳过程的熵取极大时的功率谱即为最大熵谱。它可以得到一种高阶AR(P)模型来描述时间序列。它对功率谱的估计,尤其对卓越周期的寻求比传统方法要好;能给出分辨率高,功率偏移小的估计。图1就是非常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反插值法实现地球物理数据快速网格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借鉴反演理论,采用反插值法实现地球物理数据的快速网格化.首先由已知点与未知网格点的反距离拓扑关系建立反演方程,用已知点值直接计算出其所在网格的未知网格点值,再利用Laplacian算子滤波,使得模型光滑,且能量最小化.利用预条件共轭梯度法求解网格化方程组,并结合螺旋坐标系思想和Wilson\|Burg谱分解法,将二维数据的滤波处理转换到一维空间进行处理,实现二维数据快速滤波.另外,引入了阻尼约束,保证求解稳定、迭代收敛.最后,应用该方法对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4.
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把它引用到应力应变学科中 ,为该学科在地震预报中开辟一条新路 ,也是对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应用的推广。选用了徐州台、溧阳台近年来的体应变观测资料 ,着重研究了南黄海 6.1级地震、苍山 5 .2级地震和射阳4.6级地震。研究结果表明 ,地震前的短临阶段体应变谱结构第一主频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或增强 ,这种变化反映了地震前兆信息 ,因而可用于地震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5.
计算台站接收函数的最大熵谱反褶积方法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在时间域采用最大熵谱反褶积提取台站接收函数的方法,以最大熵作为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的递推准则,利用Toeplitz方程及Levinson递推算法,得到预测误差滤波系数的递推公式,从而计算台站接收函数.外推运算过程中,反射系数总是小于1,保证了最大熵谱反褶积的稳定性.时窗外数据熵极大提高了接收函数的分辨率.合成地震图与实测地震图的检验表明, 最大熵谱反褶积是一种在时间域测定台站接收函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最大熵谱分析与显著周期叠加建模的方法,首先对官厅水库及邻区的历史地震活动进行最大熵谱分析,然后利用所得到的显著周期进行建模,最后对未来50年内官厅水库及邻区的地震危险性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本文还用熵谱谱阵分析法,分析了地震活动周期的相对稳定性和时变性,并指出在地震预测中应注意对时变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北京白家疃地磁台1977年4月至1978年3月的地磁脉动记录,使用最大熵值法(MEM),对主要发生在夜间、短序列的Pi2型无规脉动进行了功率谱分析,同时使用复解调法分析了偏振特性。最后,根据磁层的磁流体振荡理论对Pi2型脉动的产生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文中简述了最小交叉熵谱原理,并用模拟资料检验了最小交叉熵谱计算程序,最后用最小交叉熵谱方法分析了矿震井水位资料。结果表明,矿震井水位资料的最小交叉熵谱中,除了日变化的2H_z以外,在震前几小时到几天中均出现8H_z的高频分量,这是一般的谱分析方法无法得到的。本文提出的方法为矿震预测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李强 《地震》1998,18(2):184-188
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具有分辨率高、灵敏度和稳定性好等优点。把它引用到应力应变学科中,为该学科在在震预报中开辟一条新路,也是对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应用的推广。选用了徐州台、溧阳台近年来的体应观测资料,着重研究了南黄海6.1级地震、苍山5.2级地城和射阳4.6级地震。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前的短监阶段体应变谱结构第一主频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或增强。这种变化反映了地震前兆信息,因而可用于地震的短临预报。  相似文献   

10.
采用Burg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玉门地震序列进行了频谱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当主震发生时,频谱主频向高频方向变化,当整个序列接近尾声时,频率逐渐恢复。这个结果可解释为,随着应力的积累,孕震区介质部分裂隙闭合,挤出裂隙水,密度相对增大,品质因数提高,高频成分的衰减降低,使频谱的主频率移向高频。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动态的最大熵谱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利用最大熵谱方法,对我省及邻区几个井孔的地下水动态多年观测资料进行了熵谱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动态变化除了1年及1年以内的短周期成分外,还存在着3年和10年左右的卓越周期成分。对这一周期结构的认识,有助于正确识别地震的中短期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12.
彭美煊 《内陆地震》1992,6(3):246-251
综述了极大熵谱分析的原理及Burg递推算法,选取应变能∑E_1~(1/2)地震活动度∑A_1为采样序列,对三个时段的资料进行了极大熵谱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序列所得结果较为一致。山西地震带中强震活动和华北中强震活动同步变化,且主要受321年和347年显著周期控制。其35年和66年短周期活动与太阳活动和地球自转31年和60年长周期较接近,表明地震活动在总体上受太阳活动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控制,短周期成份反映了发生地震地区应力场能量积累和释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最大熵谱法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分别对天祝地震序列频谱进行了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上述2种方法对于提取地震波中的有用信息都是有效的,可靠的,最大熵谱法的分辨率较高,傅里叶变换分辨率较低,但使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4.
最小熵反滤波法(简称MED法)主要是对震源子波和地层滤波效应作精细的补偿,它实际上是寻找一个算子,该线性算子使得地震记录中的尖脉冲特性能最大限度的加强.它无需象其它反褶积法那样,必须假设震源子波已知或期望信号为白谱,却能求得比较理想的反滤波因子.本文试图简述该方法的原理并说明在深部地震测深资料数字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利用最大熵功率谱法计算磁性体深度受到了地球物理界的重视。本文利用该方法求取东北地学断面磁性层顶、底界面深度,并结合航磁ΔTa异常图及相应滤波图,判定了该断面几条主干断裂的位置与展布,其结果有的与地质推断基本一致,有的则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利用零偏移VSP资料估计介质品质因子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峰值频率移动法估算零偏VSP资料的品质因子Q.该方法用Ricker子波和匹配地震子波分别逼近零相位和混合相位的震源子波,得到了峰值频率移动法估计Q值的公式.进而针对常规方法估计的地震子波峰值频率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估计地震子波峰值频率的特征结构法.通过合成零偏VSP资料的仿真试验,验证了峰值频率移动法估计Q值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快速Fourier变换和Burg最大熵方法相比较,特征结构法得到的峰值频率和Q值精度高一些.仿真结果也表明,用峰值频率移动法估计Q值时需要选取恰当的子波参数,否则影响Q值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在地球物理电(磁)法正演计算中常涉及贝塞尔函数积分,快速汉克尔数字滤波是最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然而不同的汉克尔滤波系数,计算结果的精度也有所差异.本文对比了五组高精度快速汉克尔长滤波系数的计算精度,分析了不同核函数对计算精度的影响;同时将五种滤波系数应用于电阻率测深法、频域电磁测深法、瞬变电磁测深法的正演计算中,比较了不同滤波系数对响应和视电阻率模拟时精度的变化关系.经过大量的模型计算表明:滤波的精度并不单纯的只与滤波系数个数有关,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的研究对于电(磁)法正演计算汉克尔滤波系数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节省计算机资源,提高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时间序列分析在工业及水文、气象、地球物理等自然科学领域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用非线性门限自回归及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年最大震级和全球年地震能量释放序列。最大熵谱分析具有分辨率高、周期偏移小的突出优点。对1897年至1983年的我国最大震级和全球年地震能量序列进行了最大熵谱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年最大震级的周期为3.9年,全球年地震能量的显著周期为7.7年、4.4年、2.9年、及2.3年。对上述序列进行了门限自回归分析,并对我国分区年最大震级序列进行了门限自回归分析。在门限延迟值d=4,8,10时相应的AIC值为谷值。  相似文献   

19.
庞聪  江勇  廖成旺  吴涛  丁炜 《地震工程学报》2022,44(5):1169-1175
针对天然地震与人工爆破波形特征相似、难以区分的情况,结合灰狼优化算法和支持向量机,提出一种地震事件性质辨识新方法.通过梅尔频率倒谱系数法对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地震事件信号和人工爆破信号进行分析,进过预加重、FFT、梅尔滤波及离散余弦变换等步骤,提取静态系数样本熵、一阶差分系数样本熵和二阶差分系数样本熵等作为样本特征集.使用灰狼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径向基核函数 RBF中的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半径形成新的 GWO-SVM 分类器,然后对事件进行辨识.结果表明:GWO-SVM 分类器辨识效果明显优于 SVM、RobustBoost集成学习、LDA、PLDA 等分类器,其在1000次循环识别实验下的准确率均值相对 SVM 提高了9.2个百分点,标准差降低了3.2以上;t检验证明 MFCC样本熵各特征具有可靠的地震事件分类效果;GWO-SVM与 MFCC样本熵可作为天然地震事件与人工爆破事件的辨识方法与分类判据.  相似文献   

20.
在深度偏移方法中,把二维隐式方法推广到三维,就会面对一个分块对角矩阵求逆问题. 通常,这种矩阵的求逆将耗费大量计算时间,严重制约了三维隐式方法偏移在实际资料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在螺旋边界条件下,该矩阵H具有Toeplitz结构的正定厄密矩阵,其快速求逆可由谱法LU分解或直解法快速实现. 本文结合谱法LU分解和直接解法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混合算法. 文中采用谱分解方法建立起矩阵列元素的谱分解表,并采用直解法的递推公式,可以快速给出矩阵的分解. 通过与谱法分解和直解法在分解精度和分解速度两方面的比较表明,本文方法与谱法相比,在非均匀介质中亥姆霍兹算子矩阵分解时的精度提高10倍;在计算速度方面,混合方法比简化后的直解法快. 因此,该方法的提出,在计算精度许可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三维隐式差分偏移中矩阵求逆占用的时间,从而使得该方法能真正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